新媒體創業的門檻很低,只要有一臺電腦、一個好點子就可以開啟創業之路。但是在浩浩蕩蕩的創業大軍中,成功率卻不盡如人意。大學生在新媒體創業中到底競爭力如何?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緣何選擇新媒體
早在大三時,中國傳媒大學的冷文濤就加入了創業大軍。經歷了兩次創業失敗,今年畢業的他選擇利用新媒體,打造為用戶提供高效優質的個性化的商品定制的“馬良”項目。
在冷文濤看來,大學生選擇新媒體創業具有先天優勢:“大學生都是在新媒體、互聯網時代下成長起來的,天然地具備互聯網的基因,可以很迅速的利用互聯網。”
與冷文濤想法相同的人不在少數。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大學生創業人數占當年畢業總數的2.9%;智聯招聘發布的《2015年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顯示,當年的畢業生中選擇自主創業的比例達6.3%。2016年的大學生創業趨向理性,但也維持在較高水平,選擇新媒體創業的大學生數量更是占據絕大多數。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沈陽告訴記者,在移動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今天,創建自媒體賬號很容易,進入網絡新媒體的門檻比較低,所以生產力的發展使得新媒體創意增長的成本降低,因此新媒體成為大學生選擇的一個方向。
“新媒體本身具有很多新奇的特點,每次互聯網升級都會帶來一些新維度,而沒有知識上‘歷史包袱’的大學生,不會受到限制,從而在新媒體運營中會比較有優勢。”沈陽說。
荊棘滿布創業路
雖然眾多大學生們滿懷激情的投身于新媒體創業,但是其創業成功率并不理想。
《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數據顯示,畢業半年后自主創業的應屆本科畢業生,3年后超過半數的人退出創業。即便在創業環境較好的省份如浙江,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也只有5%左右。
大學畢業后在傳統媒體工作了2年,現在新媒體芥末堆擔任主編的梅天一認為,剛畢業的大學生進行新媒體創業優勢并不明顯,因為大學生“缺乏優秀內容輸出能力,缺乏對社會各行業深度的了解”。
干脆互動CEO、90lab主理人王大澤是名“90后”新媒體從業者,采訪中他表示大學生進入新媒體行業工作和創辦新媒體公司完全是兩回事。
此前,王大澤從大學期間就在媒體實習,畢業后又在公關公司的新媒體部門有3年工作經歷。
“新媒體行業不是說你年輕就夠了,而是和所有行業一樣,需要你踏踏實實進行大量的實踐以及經驗的積累。沒有這些積累,你僅憑一腔熱血以及無知無畏的精神,公司的下場大概可想而知。”王大澤感慨地說。
全面提升競爭力
在這樣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新媒體創業環境中,大學生創業者們無疑需要全方位提升自身實力,增強核心競爭力,才有可能獲得良好的創業成果。
沈陽認為,大學生進行新媒體創業最大的優勢就是“敢想”。互聯網領域永遠渴望新鮮事物,從業者永遠渴望從0到1的突破,所以大學生最大的價值就在于如何打破常規。而大學生在人際關系、社會認知、社會經驗方面的不足,則可以通過快速融入到互聯網,洞察用戶需求,構建自己的社交網絡等種.種努力,轉化為優勢。
創業“前輩”冷文濤為大學生創業者提供了一些提升自身競爭力的建議。首先年輕的創業者們需要轉變思維,創業與就業是兩碼事。其次要向前輩學習,參與課程、活動,與投資人見面,開拓視野,了解創業運行背后的規則、道理。同時,大學生創業要多去實踐,快速試錯。
這也就要求社會、政府和學校做更多的工作,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寬容的環境。即使一次創業不成功,也給他們再次創業的希望。
“連續創業者”,這是現在創業失敗者的一個新稱呼。“我們應該尊重連續創業者,從這個角度來說,大學生創業需要更多理性,獲得社會更多的支持。創業的成功概率才有可能提升。”
【拓展閱讀】
同樣是九年義務教育,為何中學畢業就開始工作的人卻比讀了十五六年的大學生薪資優秀呢?或許很多大學生都心有疑問,古人說的唯有讀書高,為何在薪資方面卻高不過比自己讀書少的人?其實,隨著我國各高校的擴招,國內的大學生也是越來越多,大學生就業問題日漸嚴峻。國家在意識到這個問題后,實行了許多優惠政策來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大學生創業貸款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項。那么,大學生創業貸款的流程是怎樣的呢?
對于大學生創業貸款,國家有著硬性的規定,即貸款申請人必須在18歲以上,有著大專及以上的學歷,此外,必須為應屆的畢業生或畢業兩年內的大學生。所以畢業還沒到兩年的大學生們得注意了,要是依舊工作下去,一不小心就會失去大學生創業貸款的相關政策的支持。
具備了相應的貸款條件,申請人就可以向大學生創業園管理服務中心提出貸款申請,提交相關的申報材料。這里所需的申報材料較多,包括身份證明、畢業證、學位證、常用存折或銀行卡過去6個月對賬清單以及其他資信證明(獎學金證明、班干部證明、各種榮譽證明等)等。
在大學生創業園管理服務中心對申請人提出的貸款申請初審通過后,人事局會同財政局等有關部門會進行再次審核,主要是按產業導向、企業規模、就業人數、注冊資本和利稅等要素對申請商業貸款貼息對象的資料進行審核,并核定貼息金額。
經評審通過的商業貸款貼息對象和貼息金額由人事局和申請人所在單位或社區進行為期五個工作日的公示,在公示后無異議的,由人事局下發核準通知書。最后根據核準通知書,財政局在貼息對象提供付息憑證后從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專項資金中撥付資助資金。
此外,大學生創業最高可獲得單筆50萬的貸款支持,創業貸款的期限一般為一年,最長不過三年。貸款期間的利率可以按照人民銀行規定的同檔次利率下浮20%,許多地區推出的下崗失業人員和大學生創業貸款還可以享受60%的政府貼息。甚至有大學生創業無息貸款,其利息由國家財政補貼。
國家為大學生創業提供的優惠政策不僅僅是貸款方面,各級政府還出臺了大學生創業融資、開業、稅收、創業培訓、創業指導等諸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大學生在面對著就業崗位競爭力大、工作薪資低、工作時間長等問題的時候,選擇自主創業,不失為一條良策。
下一篇:大學生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