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的不斷發展,規模增大,復雜性增加,簡單的網絡管理技術已不能適應網絡迅速發展的要求。以往的網絡管理系統往往是廠商在自己的網絡系統中開發的專用系統,很難對其他廠商的網絡系統、通信設備軟件等進行管理,這種狀況很不適應網絡異構互聯的發展趨勢。20世紀80年代初期Internet的出現和發展使人們進一步意識到了這一點。研究開發者們迅速展開了對網絡管理的研究,并提出了多種網絡管理方案,包括HEMS、SGMP、CMIS/CMIP等。
IAB最初制訂的關于Internet管理的發展策略,其初衷是采用跳MP作為暫時的Internet管理解決方案,并在適當的時候轉向CMIS/CMIP。SGMP是在NYSERNET和SURANET上開發應用的網絡管理工具,而CMIS/CMIP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CCITT聯合制訂的網絡管理標準。同時,IAB還分別成立了相應的工作組,對這些方案進行適當的修改,使它們更適于Internet的管理。這些工作組隨后相應推出了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011988)和CMOT(CMIP/CMIS Over TCP/IPl989)等網絡管理協議,下面進行簡單介紹。
1.SNMP
簡單網絡管理協議(SNMP)的前身是1987年發布的簡單網關監控協議(SGMP)。 SGMP給出了監控網關(OSI第三層路由器)的直接手段,SNMP則是在其基礎上發展而來。最初,SNMP是作為一種可提供最小網絡管理功能的臨時方法開發的,它具有以下兩個優點:
(1)與SNMP相關的管理信息結構(SMI)以及管理信息庫(MIB)非常簡單,從而能夠迅速、簡便地實現;
(2)SNMP是建立在SGMP基礎上的,而對于SGMP,人們積累了大量的操作經驗。
SNMP經歷了兩次版本升級,現在的最新版本是SNMPv3。在前兩個版本中SNMP功能都得到了極大的增強,而在最新的版本中,SNMP在安全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SNMP缺乏安全性的弱點正逐漸得到克服。
2.CMIS/CMIP
公共管理信息服務/公共管理信息協議(CMIS/CMIP)是哦OSI提供的網絡管理協議簇。CMIS定義了每個網絡組成部分提供的網絡管理服務,這些服務在本質上是很普通的,CMIP則是實現CMIS服務的協議。
OSI網絡協議旨在為所有設備在ISO參考模型的每一層提供一個公共網絡結構,而CMIS/CMIP正是這樣一個用于所有網絡設備的完整網絡管理協議簇。
出于通用性的考慮,CMlS/CMIP的功能與結構跟別MP很不相同,SNMP是按照簡單和易于實現的原則設計的,而CMIS/CMIP則能夠提供支持一個完整網絡管理方案所需的功能。
CMIS/CMIP的整體結構是建立在使用ISO網絡參考模型的基礎上的,網絡管理應用進程使用ISO參考模型中的應用層。也在這層上,公共管理信息服務單元(CMISE)提供了應用程序使用CMIP協議的接口。同時該層還包括了兩個ISO應用協議:聯系控制服務元素(ACSE)和遠程操作服務元素(RpSE),其中ACSE在應用程序之間建立和關閉聯系,而ROSE則處理應用之間的請求/響應交互。另外,值得注意的是OSI沒有在應用層之下特別為網絡管理定義協議。
3.CMOT
公共管理信息服務與協議(CMOT)是在TCP/IP協議簇上實現CMIS服務,這是一種過渡性的解決方案,直到OSI網絡管理協議被廣泛采用。
CMIS使用的應用協議并沒有根據CMOT而修改,CMOT仍然依賴于CMISE、ACSE和ROSE協議,這和CMIS/CMIP是一樣的。但是,CMOT并沒有直接使用參考模型中表示層實現,而是要求在表示層中使用另外一個協議--輕量表示協議(LPP),該協提供了目前最普通的兩種傳輸層協議--TCP和UDP的接口。
CMOT的一個致命弱點在于它是一個過渡性的方案,而沒有人會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個短期方案上。相反,許多重要廠商都加入了SNMP潮流并在其中投入了大量資源。事實上,雖然存在CMOT的定義,但該協議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得到任何發展了。
4.LMMP
局域網個人管理協議(LMMP)試圖為LAN環境提供一個網絡管理方案。LMMP以前被稱為IEEE802邏輯鏈路控制上的公共管理信息服務與協議(CMOL)。由于該協議直接位于IEEE802邏輯鏈路層(LLC)上,它可以不依賴于任何特定的網絡層協議進行網絡傳輸。
由于不要求任何網絡層協議,LMMP比CMIS/CMIP或CMOT都易于實現,然而沒有網絡層提供路由信息,LMMP信息不能跨越路由器,從而限制了它只能在局域網中發展。但是,跨越局域網傳輸局限的LMMP信息轉換代理可能會克服這一問題。
IAB最初制訂的關于Internet管理的發展策略,其初衷是采用跳MP作為暫時的Internet管理解決方案,并在適當的時候轉向CMIS/CMIP。SGMP是在NYSERNET和SURANET上開發應用的網絡管理工具,而CMIS/CMIP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CCITT聯合制訂的網絡管理標準。同時,IAB還分別成立了相應的工作組,對這些方案進行適當的修改,使它們更適于Internet的管理。這些工作組隨后相應推出了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011988)和CMOT(CMIP/CMIS Over TCP/IPl989)等網絡管理協議,下面進行簡單介紹。
1.SNMP
簡單網絡管理協議(SNMP)的前身是1987年發布的簡單網關監控協議(SGMP)。 SGMP給出了監控網關(OSI第三層路由器)的直接手段,SNMP則是在其基礎上發展而來。最初,SNMP是作為一種可提供最小網絡管理功能的臨時方法開發的,它具有以下兩個優點:
(1)與SNMP相關的管理信息結構(SMI)以及管理信息庫(MIB)非常簡單,從而能夠迅速、簡便地實現;
(2)SNMP是建立在SGMP基礎上的,而對于SGMP,人們積累了大量的操作經驗。
SNMP經歷了兩次版本升級,現在的最新版本是SNMPv3。在前兩個版本中SNMP功能都得到了極大的增強,而在最新的版本中,SNMP在安全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SNMP缺乏安全性的弱點正逐漸得到克服。
2.CMIS/CMIP
公共管理信息服務/公共管理信息協議(CMIS/CMIP)是哦OSI提供的網絡管理協議簇。CMIS定義了每個網絡組成部分提供的網絡管理服務,這些服務在本質上是很普通的,CMIP則是實現CMIS服務的協議。
OSI網絡協議旨在為所有設備在ISO參考模型的每一層提供一個公共網絡結構,而CMIS/CMIP正是這樣一個用于所有網絡設備的完整網絡管理協議簇。
出于通用性的考慮,CMlS/CMIP的功能與結構跟別MP很不相同,SNMP是按照簡單和易于實現的原則設計的,而CMIS/CMIP則能夠提供支持一個完整網絡管理方案所需的功能。
CMIS/CMIP的整體結構是建立在使用ISO網絡參考模型的基礎上的,網絡管理應用進程使用ISO參考模型中的應用層。也在這層上,公共管理信息服務單元(CMISE)提供了應用程序使用CMIP協議的接口。同時該層還包括了兩個ISO應用協議:聯系控制服務元素(ACSE)和遠程操作服務元素(RpSE),其中ACSE在應用程序之間建立和關閉聯系,而ROSE則處理應用之間的請求/響應交互。另外,值得注意的是OSI沒有在應用層之下特別為網絡管理定義協議。
3.CMOT
公共管理信息服務與協議(CMOT)是在TCP/IP協議簇上實現CMIS服務,這是一種過渡性的解決方案,直到OSI網絡管理協議被廣泛采用。
CMIS使用的應用協議并沒有根據CMOT而修改,CMOT仍然依賴于CMISE、ACSE和ROSE協議,這和CMIS/CMIP是一樣的。但是,CMOT并沒有直接使用參考模型中表示層實現,而是要求在表示層中使用另外一個協議--輕量表示協議(LPP),該協提供了目前最普通的兩種傳輸層協議--TCP和UDP的接口。
CMOT的一個致命弱點在于它是一個過渡性的方案,而沒有人會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個短期方案上。相反,許多重要廠商都加入了SNMP潮流并在其中投入了大量資源。事實上,雖然存在CMOT的定義,但該協議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得到任何發展了。
4.LMMP
局域網個人管理協議(LMMP)試圖為LAN環境提供一個網絡管理方案。LMMP以前被稱為IEEE802邏輯鏈路控制上的公共管理信息服務與協議(CMOL)。由于該協議直接位于IEEE802邏輯鏈路層(LLC)上,它可以不依賴于任何特定的網絡層協議進行網絡傳輸。
由于不要求任何網絡層協議,LMMP比CMIS/CMIP或CMOT都易于實現,然而沒有網絡層提供路由信息,LMMP信息不能跨越路由器,從而限制了它只能在局域網中發展。但是,跨越局域網傳輸局限的LMMP信息轉換代理可能會克服這一問題。
上一篇:計算機網絡系統概述
下一篇:簡單網絡管理協議(SN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