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的位寬對CPU性能的影響絕不亞于主頻。位寬是指微處理器一次執行指令的數據帶寬。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常見的CPU運算,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CPU是如何進行運算的
1.數學運算與數制轉換
在數學上,我們最常用的數制是十進制,基礎運算為加減乘除,而計算機不同,計算機只能識別1和0兩個數字(確切的說是兩種電平),所以計算機只能識別二進制,而且計算機其實很笨,他只會計算加法,因此我們需要將十進制轉化為二進制,這樣才能讓計算機為我們計算。
2.加法運算
加法運算是計算機底層能進行的唯一的運算,就是通過這種唯一的運算加以變換實現了更多更復雜的其他運算。在數學運算中,最簡單的應該就是0+1=1了,下面我們就以0+1為例來講述計算機是如何進行計算的。上面說到需要進行進制轉換,下面有一個簡單的表格,其中對應了16以內10進制,16進制,2進制
相關64位處理器的優勢推薦
32位CPU一次只能處理32位,也就是4個字節的數據;而64位CPU一次就能處理64位即8個字節的數據。如果我們將總長128位的指令分別按照16位、32位、64位為單位進行編輯的話:舊的16位CPU如Intel 80286CPU需要8個指令,32位的CPU需要4個指令,而64位CPU則只要兩個指令。顯然,在工作頻率相同的情況下,64位CPU的處理速度比16位、32位的`更快.可以比較一下圖中的32位與64位CPU,64位的代碼流的數量沒有改變,其寬度隨著指令代碼的寬度而變化;而數據流的寬度則增加了一倍。雖然理論上在一個時鐘周期內64位系統處理的數據量是32位系統的兩倍,但理論和現實通常都是有差距的。
要注意的是,CPU不只需要位寬夠寬的寄存器,也需要足夠數量的寄存器,以確保大量數據處理。因此為了容納更多的數據,寄存器和內部數據通道也必須加倍,因此在64位CPU中的寄存器位數一般是32位CPU中的兩倍。不過,雖然寄存器位數增加了,但正在執行指令的指令寄存器卻都是一樣的,即數據流加倍而指令流不變。此外,增加數據位數還可以擴大動態范圍。在通常使用的十進制中,只能得到最多10個整數一位數情況下,這是因為0~9中只有10個不同的符號來表示相應的意思,想要表示10以上的數就需要增加一位數,兩位數00-99才可以表示100個數。可以得出十進制的動態范圍的計算公式:DR=10n n表示數字位數。在二進制體系中,相應的我們可以得到公式:DR=2n,那么目前使用的32位就可以達到232=4.3×109,升級到64位之后,就可以達到264=1.8×1019。動態范圍擴大了43億倍。提示:擴大動態范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寄存器中數據的準確性。比如,當使用32位系統處理氣象模擬運算任務時,當處理的數據超過32位所能提供的最大動態范圍時,系統就會出現諸如Overflow超過了最大正整數或Underflow低于最小的負整數的錯誤提示,這樣寄存器中的數據就無法保證準確。
除了運算能力之外,與32位CPU相比,64位CPU的優勢還體現在系統對內存的控制上。由于地址使用的是特殊的整數,而64位CPU的一個ALU算術邏輯運算器和寄存器可以處理更大的整數,也就是更大的地址。傳統32位CPU的尋址空間最大為4GB,使得很多需要大容量內存的大規模的數據處理程序在這時都會顯得捉襟見肘,形成了運行效率的瓶頸。而64位的處理器在理論上則可以達到1800萬個TB1TB=1024GB,將能夠徹底解決32位計算系統所遇到的瓶頸現象。
常見的CPU運算相關文章:
★ 計算機術語名詞解釋第一講:CPU術語解釋
★ 計算機硬件實習心得
★ 關于電腦入門知識講學
★ 計算機必懂的53個英文單詞和縮寫
★ 維修員實習報告2500字
★ 最新計算機實訓心得體會5篇
★ plc實習報告范文6篇
★ 20121122期一站到底題庫及答案
★ 全國計算機模擬考試真題含答案
★ 產品網絡營銷活動文案模板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