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呼吸是非常多見的一種急救方法,當人體因為觸電,溺水或者是心腦血管發生意外性導致心臟呼吸驟停,可以用人工呼吸的方法達到現在的復蘇,同時還能夠讓人體正常通氣,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關于人工呼吸的方法技巧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人工呼吸的方法技巧
人工呼吸是用人為量,幫助傷員進行呼吸活動。對呼吸弱的傷病員應采用人工呼吸的方法進行搶救。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有四種,主要是俯臥壓胸背法、仰臥壓法、仰臥牽臂法和口對口吹氣法。口對口吹氣法操作簡單、易于掌握、效果較好,無需特殊設備,任何場合均可適用。口對口人工呼吸法的一次吹氣量,一般為1000~1500mL。
救護人員站在病人頭部的左側或右側,用一只手緊捏病人的鼻子,并將手掌外緣壓在其額部,另一只手托在傷員頸后,將頭部充分后仰,鼻孔朝天。搶救者深吸一口氣,然后貼緊傷員的嘴(或鼻孔)大口吹氣(也可隔層紗布),同時觀察傷員胸部是否隆起(擴張),以確定吹氣是否有效和適度。吹氣完畢后,搶救者頭稍側轉,并立即放松捏緊鼻孔的手讓氣體從傷員胸部排出。此時,應注意傷員胸部復原情況。傾聽呼吸聲,觀察有無呼吸梗阻。如此反復進行,吹氣2s,停3s,每分鐘吹氣16~18次。直到傷員自主呼吸正常。若遇牙關緊閉者,可采用口對鼻吹氣,方法與口對口吹氣法基本相同。此時可將傷員嘴唇緊閉,搶救者對鼻孔吹氣。吹氣時壓力應稍大,時間也應稍長,以利氣體進入肺部。
觸電傷員經過較長時間的搶救后,面色好轉,嘴唇潮紅,瞳孔縮小,四肢出現活動,心跳和呼吸恢復正常。這時可暫停數秒進行觀察,有時傷員會就此復活。如果正常心跳和呼吸仍不能維持,必須繼續搶救,堅持到現場有人接替搶救為止。
人工呼吸的要領
一手放患者前額使頭部后仰,另一手食指和中指放下頜骨處,按下下頜使病人口部張開,以保持呼吸通暢;用放在病人前額一手的拇指和食指,捏緊病人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氣,張開嘴貼緊病人嘴巴(注意要把病人口部完全包住),用力吹入病人口內,要求快而深,直到病人胸部上抬;
一次吹氣完畢后,立即與病人口部脫離,吸入新鮮空氣,以便做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時放松捏鼻的手,讓病人從鼻孔呼氣。頻率約為每分鐘12次。
人工呼吸的方法和步驟
人工呼吸的原理
其實人工呼吸的原理就是非常簡單的,我們人工呼吸的時候,吸入的空氣中是含有氧氣和氧化碳的,大概只能夠吸收非常少量的氧氣,而呼出去的二氧化碳,大部分在空氣新鮮的空氣中含量也是非常少的,這些少量的二氧化碳是能夠刺激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能夠有效的促進恢復呼吸。吸入的空氣中是能夠讓肺部的壓力增加,而且在通過胸外的按壓,這樣做能夠讓胸內壓,實現周期性的壓差,從而喚醒人的肺動力,肺動力就能夠保證人體肺內空氣以及大氣之間的交換以及流通。一定要注意被救者的姿勢發現人體的心臟及呼吸都非常的紊亂。
人工呼吸步驟一
如果被救者是俯臥的話,要改變位置,一定要讓病人仰臥位,然后胸腔需要朝上,要及時清理呼吸者的,一些廢物,保證呼吸道的清潔,同時還需要盡量的讓患者頭部往后仰,這樣是能夠保持人體呼吸道通暢的。
人工呼吸步驟二
救護人員需要站在患者頭部的一側,然后自己需要吸一口氣,對著傷病人員的口,將氣直接吹入口中,為了不讓空氣從鼻孔中露出,這個時候需要將手放在鼻孔上捏住,然后救護人員將嘴離開,捏住的鼻孔放開,并且同時還需要壓胸,這樣是能夠促進呼氣的,這樣反復的進行大概15分鐘左右。
以上詳細的介紹了人工呼吸的方法以及步驟,相信大家都有一定了解,其實人工呼吸在整個操作過程當中的難度并不是特別大,但是大家在操作時候一定要,注意方法,一定要將被救者的呼吸道清理干凈,保證呼吸道的清潔,在操作的過程當中一定要爭分奪秒。
關于人工呼吸的要領相關文章:
★ 防水防火防電交通安全主題班會
★ 簡歷中重點工作經驗撰寫技巧
★ 讀書方法之略讀的策略
★ 讀書方法之精讀的策略
★ 議論文怎么寫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