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天氣極易形成內澇,家中內澇積水該如何應對? 不要以為在家里就可以高枕無憂,超強的暴雨洪水也會威脅到地勢較低的居民住宅區,應趁早預防,正確應對。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內澇積水應對措施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內澇積水應對措施
地勢低洼的居民住宅區,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圍”措施,如砌圍墻,大門放置擋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底樓層居民家中的電器插座、開關等應移裝在離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積水漫進屋內,應及時切斷電源,防止積水觸電傷人。
家中積水較深、已危及人身安全時,應迅速向屋頂、高樓等處轉移,找到被困地的制高點站立,等待救援;如果被洪水圍困,尋找門板、洗衣盆、衣柜等作為逃生用具;如果無法逃脫,將手機集中起來,只留一個開機,等待救援,這樣能盡可能長時間的尋求外界救援。如果當時通訊工具無法正常使用,應該使用煙火、光照、燃燒衣物等方法,讓救援人員知道你的所在地。
暴雨天駕車遇內澇
暴雨天駕車出行應避開以往容易積水的地區和路段,市民因對容易積水的地方提前了解,繞行為好,以免碰到積水造成的交通擁堵或車輛死火。駕車市民應避開傍晚下班交通高峰時段,并慎重考慮晚上的出行計劃。連續暴雨天氣,地下停車場可能淹水,請特別注意。
1、切勿盲目駛入未知深度積水中。在經由積水路段時,駕駛員本能反應是加大油門涉水通過,在不知道前方積水深度的情況下這么做會帶來極大的風險,當積水淹沒進氣口導致熄火或淹沒分電器導致全車斷電時,車內人員將會處于非常危險的境地。
2、切勿駛入急流中,即使水深不足半米。某些路段因為地勢的原因,積水可能會在路面以較快速度流動,這種路面急流即使水深尚淺,也不要隨意駛入。有實驗證明,水深超過30cm時大部分民用車輛會喪失抓地力,超過60cm時,車輛很容易就會被沖走,危險狀況與車輛類型無關。
3、如果已經駛入積水應先解鎖車門打開車窗。如果已經駛入積水區域,并且車輛擁堵無法前進時,降下車窗,防止分電器被水淹之后雨刷停止工作而觀察不到外界情況,解鎖車門,嘗試車門是否能夠打開。多觀察水線位置和前車情況,準備逃離。
被積水圍困不要輕易采取轉移行動
當遭受內澇形成的積水圍困時,能否脫離險境主要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是否具備較充分的防災知識及相應準備;二是是否能保持冷靜,避免盲目行動。
一般情況下,生活在積水危險區域的居民應當密切注意內澇的發展態勢,服從當地救援指揮部門的統一安排,及時避難。但是一些居住分散的居民或是外出的行人有可能被突發的內澇圍困,這時,首先要保持冷靜情緒,防止恐懼心理,避免由于精神崩潰而造成混亂。
接著,要判斷有無可能采取措施轉移到安全地帶,在做出這個決定時要特別慎重,在沒有足夠的安全措施,如有可靠的船只、非常熟悉水的深淺和習性,不要輕易采取轉移行動。
如果決定原地待救,應主要采取登高避難的方式,如基礎牢固的屋頂,大樹上筑棚或將幾棵樹相互連接,在樹上設避難臺等。然后發出等待救援信號,如柴煙、高處懸掛彩布、各種聲響等,或者利用和保存各種尚能使用的通訊設施,如電話、電臺、對講機等,盡早發出求援信號并保持聯系。
在等待救援的過程中,也可利用身邊的可用物品扎制木排或逃生閥等逃生用品,同時要注意保存火種、醫藥等物品,安置好老弱病殘等人員。
盡管水火無情,只要冷靜沉著,采取自我保護措施,是可以脫險的。
內澇的防范與自救:盡量向高處轉移
內澇初期防范要點
1、暴雨來臨前請找好一個安全的地方,并停留至暴雨結束為止。暴雨中的安全地方是指牢固的建筑物,地勢較高的建筑物。
2、如果暴雨已經開始,自己所處位置危險,盡可能聯絡家人,告知你的具體位置,以在出現突發情況時方便救援。
3、如果路面開始水浸,請不要貿然涉水,部分井蓋被掀起但行人難以察覺,寧愿停在路中淋雨也不要試圖過水。
內澇形成后的自救方法
1、受到內澇威脅,如果時間充裕,應向樓頂、站臺等高處轉移;在措手不及,已經受到洪水包圍的情況下,要盡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門板、木床等,做水上轉移。
2、洪水來得太快,已經來不及轉移時,要立即爬上屋頂、樓房高屋、高墻,做暫時避險,等待援救,千萬不要單身游水轉移。
3、發現高壓線鐵塔傾倒、電線低垂或斷折;要遠離避險,不可觸摸或接近,防止觸電。
內澇積水應對措施相關文章:
★ 2021年防汛工作計劃5篇
★ 2021防汛救災工作情況匯報材料
★ 臺風暴雨安全教育主題班會5篇
★ 2021抗洪救災工作總結報告5篇
★ 幼兒園防臺風應急活動方案四篇
★ 2021防汛抗災先進個人事跡
★ 2020年關于防汛救災個人學習心得感悟5篇范文
★ 抗洪救災演講稿
★ 幼兒園中班安全意識主題班會教案范文合集
★ 紀念抗洪救災精神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