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一種人類特有的人才培養活動。那么你知道小班教師教育隨筆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小班教師教育隨筆參考10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更多小班教師的相關內容推薦↓↓↓
幼兒小班教師教學隨筆范文五篇精選
幼兒園小班教師教育敘事范文五篇
幼兒小班教師教育敘事范文五篇
4月份小班教師教育隨筆
隨筆幼兒園教師十篇
★小班教師教育隨筆1
秉祿是個虎頭虎腦、白白胖胖的小男孩,今年九月剛轉入我班的,教師、小朋友都很喜歡他。
早上入園時,他會牽著媽媽的手,主動跟教師打招呼:“教師你好”,當然他也會得到教師的贊賞:“秉祿真棒”。上課了,秉祿會端端正正的坐在小椅子上,然后問教師:“教師,你看我棒不棒”,同樣他會得到教師的夸獎“秉祿真棒”。可是這天這個棒小孩卻遇到了難題,因為他感冒了,媽媽把他中午吃的藥帶到了幼兒園。
午飯后,我喂他吃藥,可是好話說了一大筐,他卻總是閉著嘴巴一個勁的搖頭,這時,不知哪個孩子喊了一句“秉祿加油”,于是大家一齊喊著“秉祿加油!秉祿加油!”,小伙伴們的加油聲讓秉祿的抵觸情緒產生了動搖,我趁機說“秉祿是個棒小孩,不怕苦、很勇敢對嗎”,“對”說完秉祿張大嘴巴一口將藥水喝光了,還不忘問我“教師我棒不棒”,同樣我用鼓勵的的語氣對她說“秉祿真棒”。
一句“秉祿真棒”,讓我想了很多,孩子是需要鼓勵的,作為教師千萬不要吝嗇自我對孩子的夸獎,多夸夸我們的孩子吧!因為他們要健康歡樂的成長。
★小班教師教育隨筆2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間和孩子們在一齊相處三個月了。記得有天我請假,小班的娟娟教師代我的課。當我回來,聽其他教師說,我們班的孩子一向問我為什么沒來上課,教師開玩笑說是他們把我氣得生病了。當時聽了,我心里覺得酸酸的。雖然孩子們有時候不太聽話,可是我和他們在一齊應經成為了一種習慣,成為了每一天的生活。
每當我夸獎其中一個人時,他們總是一齊做,我明白,他們需要我的夸獎。所以我也會盡量給他們每個人一個手指印章。雖然摁在眉頭,別人看不到。可是他們覺得這是給他們最榮耀的獎勵。
宇航此刻很喜歡幼兒園的生活。他是外冷內熱型的孩子,表面看起來文文靜靜的,可是心里有很多的想法。此刻他也很樂意和我說,每一天一早過來,總要說做完在家媽媽、爸爸給他弄什么、買什么東西了。當然,我也要認真的聽他說。
我們班的兩個小女孩兒詩曼和子藝,此刻越來越有范兒了。看到男孩子灑水了,便說:“趕緊拿抹布擦掉,要不袖子就濕了!”有時候看著她們覺得很有女王范兒。有時候我也會提醒她們:你的潛力和時間是有限的,你不可能什么事都照顧的到。
鈺堯,是讓其他教師說道都頭疼的孩子。可是我沒覺得鈺堯讓我頭疼,也許是別的教師沒有和鈺堯相處的原因吧。雖然鈺堯總是做些激動的事,可是他是個開心果,他能讓我們開心,捧懷大笑。記得一天他突然說,“曉燕教師你不丑!”當時我很驚訝。原先他也有自我的審美。我也很高興,在孩子們的心里,我留給他們的是完美的形象。
和孩子們的日子里,總能出現一些開心的,讓人開懷大笑的片段。很感激孩子們給我的一切。
★小班教師教育隨筆3
教師要時常觀察幼兒,在這面鏡子前照一照,找一找自我的影子,發現污點,不要怕孩子笑話,主動承認不足之處,及時擦掉污點,擦亮鏡子,讓孩子們在教師的影響下,個個成為教師的小影子,成為有禮貌、有潛力的好孩子。
這是一件發生在午睡室里的一件事情,當我說:“小朋友們,午時好!起床了。”孩子們一個個都起來了,大家都擠在小床的走廊里,有的在穿衣服,有的在聊天。我急著去幫一些動作稍微慢的小朋友穿衣服,就匆忙的從果果的身邊走了過去,身體沒把握好平衡,差點摔跤,就聽惜筠寶貝說了一句:“盧教師,你要留意呀,下次走路的時候要看好,別摔跤!那樣會很疼的。”
看著孩子半是責備,半是擔心的樣貌,心里頭溫暖極了。這些幼兒有時還會不肯來上學,有時還會哭哭鬧鬧,但他們已經與我們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在孩子小小的心靈中,他們關心教師,就像教師關愛他們一樣。孩子說的這句話,不就跟我們平時教育、囑咐孩子差不多嘛。
模仿是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可是他們更愿意模仿與自我親近和喜歡的人。有些孩子對于班級教師說話的語氣語調,還有穿著打扮,都很留意。這些孩子們對我們的關心比我們還細心。他們會注意我們的每一個變化,有時還會很天真地請爸爸媽媽都來學一學。在孩子的眼里,教師的每一個動作和表情都是對的、好的。所以我們作為教師,在幼兒面前要注意說話的語氣和言行舉止。有時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會讓幼兒成為模仿的對象,并在他們的行為中反射出來。所以孩子就是我們的一面鏡子,你在鏡子里怎樣表現,孩子就用自我的行為來回報我們。
教師是孩子的榜樣,孩子是教師的一面鏡子,在孩子面前教師要三思而后行!
★小班教師教育隨筆4
我班的A小朋友個性聽話,上課十分認真,也不跟別的小朋友胡鬧。就是有一點,平時沉默寡言,不愛說話,總喜歡自我一個人靜靜的玩。
我明白這個孩子不善交往,必定會為她的將來產生必須的影響。所以,我決定給她改掉這個壞毛病。我首先鼓勵別的小朋友主動和她玩。問她:別的小朋友和你玩你高興嗎?那你去跟別的小朋友玩,他們會怎樣呢?她很快就明白了我的意思,并也主動的和別的小朋友一齊玩。
過了一段時間王曉芳小朋友開朗多了,也愛說愛笑了,還交了好幾個小朋友呢。我真替她高興,家長對她的改變也很高興。
★小班教師教育隨筆5
吃飯一度曾當作常規來教育孩子們:吃飯的時候不能說話,眼睛要看著自我的菜碗,不要剩下飯菜……這一系列的“規矩”天天掛在嘴上,絮叨起來沒完沒了,可效果并不是很明顯。飯菜該剩下還是剩下,話該說還是說,有時候一頓飯要吃上大半個小時,這天突然有了轉機。
這天吃飯前,我有講述了一次“吃飯要則”,剛要吃,A大聲說:“教師,我們比賽看誰先吃飽!”“好”辦理的小朋友都興奮起來,我趁機說:“行是行,我們不光要比賽誰先吃飽,還要看誰的桌面、碗里最干凈,而其吃飯的時候不說話。”“行!”大家齊聲說,于是,一場別開生面的比賽開始了。透過比賽,大家一致認為B小朋友得了第一。
一整天,孩子們都念念不忘這場比賽。我明白了,單純的說教并不能解決問題,要順應孩子的興趣,找到他們的興奮點,了解他們的身心發展。偶爾搞幾次小比賽,比一般的說教更能取得教育的預期效果。
★小班教師教育隨筆6
班主任工作確實是一門藝術,是一門研究每個學生以促使其全面健康發展的藝術,班主任要付出很大的精力和時間去研究每一個學生,以便因材施教。學生的差異決定了班主任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場合去教育和引導學生,以便產生最佳的教育效果。下面就我個人的體會和想法談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一,要關愛學生:
低年級學生需要愛。他們在逐步適應學生生活的過程中比較脆弱,遇到困難容易退卻,這就需要老師的關愛,使他有戰勝困難的決心和勇氣。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老師常去關心他,照顧他,那怕是一句話,在他心里都會產生很大的作用。班主任應會學會利用這一點,及時發現那些需要關愛的同學,及時獻上一片真誠,那將是對學生的最好獎勵,會使他們產生強烈的信任感,更好地聽從你的教導。
二,要研究心理:
小學階段,無論是從心理上還是從生理上都處于幼稚的時期,有些問題處理不好,就有可能造成必須心理上的障礙。所以作為班主任老師在與學生交往的過程中,要多思考學生的心理狀態,從實際出發去解決實際問題。個性是對那些在心理上有些不健全的學生,應格外注意,要分別對待,注意交心。老師要平易近人,平等待人,當發現某些學生有心理障礙時,要注意學習解決它的辦法,絕不能等待。
三,要培養習慣: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就應有一個比較習慣的方法,即規矩。不能朝令夕改,自己破壞自己的規矩,那么班級管理就很難自動運行。班主任要多設計班級,透過什么樣的管理,到達什么樣的結果,管理中立下的規矩絕不輕易修改。到什么時間做什么事情,什么事情由什么人來做,從方法到要求都要明確下來,個性要重視那些別人看來很小的事,逐步實現班級管理的自動化。當有時要違背一些規矩時,就應向學生講清楚,以持續班級管理的良好習慣。同時也要教育和培養學生自身構成良好的習慣。
四,要嚴于律己:
班主任老師堪稱學生之楷模,方方面面都有學生學習和效仿的地方。就是說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會給學生帶來很大影響。老師言不雅,行不正,學生就不佩服,老師就容易失去威信,給班級管理帶來不利。老師每一天早來晚走,認真備課和教學,儀表端正,說到做到,這種嚴于律己的態度往往會給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班主任也要寬以待人,處理好與家長的關系,尤其是在學生面前更要表現出這一點。
班主任工作是一門藝術,是一門琢磨不完,研究不透的學問。每一名班主任都有其特長,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作為學生,能遇上一個好班主任,肯定地說對他的學習生涯乃至整個人生都是有益的。讓我們努力,做一名學生認可的,確實值得信賴的好班主任,為學生的成才做出我們的貢獻。
★小班教師教育隨筆7
我班的王同學、張同學學習目的不明確,貪玩懶惰,生性好動,智力正常但學習不主動,課上小動作個性多,聽課注意力不集中,無法自制。課上性情反復無常,有時開始做作業急于求成,巴不得一下子把一張學案一口氣做完,不講求作業質量,有時作業又磨磨蹭蹭完不成,偶爾也喜歡動口說題回答問題,而懶于動筆做題,這樣很難構成技能。因此所學知識難以連接,出現知識斷層,對于系統性較強的數學來說,后續的新知識學習無法正常進行。
針對他們這種反復無常的性格,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幫輔工作:
一、座位優先。
為了能提高他們上課的注意力,減少上課做小動作的次數,座位上始終安排在教師講桌的前兩排,以便能給予及時的提醒及提問。
二、投其所好,適時激勵。
介于他們有時善于動口回答問題而懶于動筆做題,課上盡多地把口算及提問搶答的機會讓給他們,力爭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有時回答問題還要必須的計算過程才能回答,為了搶答他們就會迅速演題。為了培養他們手腦并用的潛力,我還特意把一些透過計算回答正確的問題,給予更多的獎分,同時也要全班同學為他們送上熱情的掌聲鼓勵,他們動手算題的潛力也在不斷的提升。
三、學習習慣的矯正。
我曾不止一次地給全班同學,尤其是學習習慣不好的同學講起一位世界聞名的教育家說過的話:“一個人的好習慣就像在銀行里存了一大筆款,它的利息將使人終生受益,一個人的壞習慣,就像欠了別人一筆高利貸,怎樣還也還不清,將使人終生受害,甚至逼人走向歧途。”
我還專門讓學生在板報上辦了如何盡早培養小學生的幾個好習慣的學習板塊,并讓幾個習慣差的學生摘抄下來,認真學習并行動起來。另外透過讀報堂給他們講一些科學家、偉人因從小有好習慣而成就大事業的故事,讓他們漸漸認識到良好的學習習慣甚至比學好知識本身更重要。在班級總結時,經常對他們的習慣及時評價,盡可能多作正面評價,個性是好習慣要及時進行評價,鼓勵他們收集好習慣帶來的收獲和取得的成績,對于這方面的進步,我實行不同色彩的星星作為獎勵,為了減少他們惰性的復發,我不定期隨時采用談話的方法對他們進行思想溝通,精神上的鼓勵,使他們更好地進行自我控制自我矯正。
總之,透過輔導他們上課基本上能認真聽講,作業質量也比以前提高了,做題速度也快了,成績也在穩步上升。
★小班教師教育隨筆8
一、學會正確關愛,營造溫馨班級
一個班,關起門來就是一個大家庭。如果,這個大家庭中的每一個同學都如兄弟姐妹般互相關心著、幫忙著、照顧著、鼓舞著,那么他便是溫馨的,溫暖的。那么我是如何努力來營造一個溫馨的班級的呢?
1、“偏愛”后進生
在班級管理中,我努力將自己“與人為善”的愛心和班群眾“普遍的友愛”傾注給后進生,給他們以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投入。在班群眾中,我總精心營造一種平等、和—諧、友愛的氣氛,讓他們體驗群眾的溫暖和同學間的友誼,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大膽吸收這些后進生參與班級管理,讓他們在管理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為習慣。就說我們班的徐洋洋吧,因為天生反應慢,動作慢,再加上父母離異,無人管教。他很貪玩,經常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沒過幾天,他就會積起一大堆作業沒有完成。同學給他起了個綽號叫“懶洋洋”,年輕的我有時也真是氣極了,但靜下心來想想也挺可憐他的。有一次我進教室找他要作業,聽到他正大聲給同學們講笑話,大家都笑成一團。于是我趁機也給他起了個綽號“喜洋洋”,當著他的應對同學們說:“沒想到徐洋洋這么會講笑話,這么愛笑,如果我們大家多去督促他,指導他完成作業,相信他完成作業后會是更加的喜氣洋洋,大家能聽到更多的笑話。”這令他感到很意外,立刻坐下刷刷刷地做作業。這以后,大家都熱情地幫忙他,我也時時提醒他,他的狀況也有所好轉了。
這學期,我把“黑板清潔員”的任務交給了他,更是讓他喜氣洋洋,信心百倍。我認為,這種委以任務的方法也不失為轉化后進生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用百分之百的熱情,去爭取哪怕百分之一的效果。
2、嚴愛優等生。
優等生,誰都愛他們。也正因為如此,優等生的缺點往往容易被忽視,掩蓋,被原諒、袒護。但小的缺點也會造成大的隱患,對這類學生,我從不寵壞他們,更不遷就他們。時時提醒他們"做學問得先做人",做一個正直的人,熱情的人,向上的人。優生不單純是學業要優,更重要的是人品要優,心胸要廣,心理要健康。成天被人贊譽的學生,只能在理智深沉的愛之中,嚴格要求,警鐘常敲,才能克服自身的弱點,揚起風帆前進。
3、博愛中等生
中等生往往是一個班中容易忽略的群體,他們有比較穩定的心理狀態,他們既不像優等生那樣容易產生優越感,也不像后進生那樣容易自暴自棄。他們是班級體的一面鏡子,他們期望老師重視他們,但又害怕拋頭露面。對這類學生我掌握他們的心理特點,調動他們的用心因素,正確對待他們的反復,始終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他們。比如,我們班的張城超,他學習成績一般,但很關心群眾,家里是賣花的,說起花,他便頭頭是道,我就讓他當“花卉栽培員”。在他的精心護理下,如今教室里的小桃樹已長滿了櫻桃般大小的小桃子。
二、實施自我管理,培養管理潛力。
班級常規管理是一項整體的育人工程。把學生的用心因素調動起來,才能構成合力,共同構筑學生自我管理機制。因此,我想方設法構建學生自我管理體制,為學生設置多種崗位,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上崗“施政”,有服務同學、鍛煉自己、表現自己、提高自己的機會。當然,班規的具體資料每學期都根據班級的實際和校園的要求,及時地作出適當的調整,使班規跟上學生、班級的變化,不斷提高要求,引導學生的行為和品德向更高的層次發展,促使學生透過自我教育、自我調整而不斷成長。
一個適宜的位置,擔負一項具體的工作,人人都為群眾作貢獻,人人都意識到自己是班群眾中不可缺少的一員。我在班級管理中建立起了一套“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的制度。它包括班干部管理制度、值日生管理制度和任務承包職責制度。在這種廣泛的參與過程中,使學生在群眾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覺察到自己的利益所在,從而構成職責意識。
走進我們班,也許你會感覺不那么美觀大方,墻上的張貼物甚至還有些東倒西歪。但我覺得很自豪,因為這些,都是學生在班干部的帶領下,自己做的,沒有一樣經過我的手。我想:這些在別人眼中并不美觀的東西,在他們眼里卻是那么完美,因為那是他們的杰作。
三、建立競爭機制,構成競爭氛圍。
讓學生參與競爭是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增長其才能的重要途徑。在改革開放的現代社會,我們更應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培養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進心和耐挫力。這樣,才能使學生將來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因此,我在班級中建立競爭機制,創造競爭氣氛。
四、塑造自身形象,贏得學生信賴。
孔子早在兩千年前就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因此我努力做到以下兩點:
1、好學上進,不辜負學生。
2、教好書是育好人的前提。
同時,班主任日常表現出來的事業心和忘我工作精神,也能給學生以極強的示范作用和影響,從而轉化為特殊的感召力。因此,我不斷地給自己充電,參加中文函授,參加計算機考試,認真鉆研教材,努力讓學生喜歡上課,喜歡學習。
★小班教師教育隨筆9
學困生一向是教師們頭疼、也是最疑惑的癥結。尤其是高年級的學困生,其“困”之程度更為明顯,主要為以下幾方面特征:
1、困之廣。從橫向的角度上看,幾乎門門科目都很吃力。
2、困之深。從縱向的角度上看講,學困生幾乎每個知識體系都極其薄弱。比如數學,學生的應用題分析潛力、解題潛力都很差;同時,計算潛力、背誦潛力都要比他人低。
3、困之頑固。學困生是補了舊知識,落了新知識,補了新知識,舊的又忘了。新新舊舊,步步薄弱,一旦脫節,就會全部潰散。
那么,學困生“困”的最本質原因是什么呢可歸為兩方面原因:
1、理解語句、題意的潛力十分差。
學困生對于文字類題目十分打怵,首要問題是讀不懂什么意思,然后才是題的思考方法。所以老師們對學困生補習的第一步就是一字一句、有重點、有突出的先給學生讀題,然后再對題意作進一步的“翻譯”解釋,最后才是思路上的導入。
所以,“翻譯”題,明白題意,是學困生的首要障礙。
這就是為什么,老師給學困生講題,學困生當場就明白,但,一旦脫離了老師的“翻譯”,把有關的“白菜”題換成“蘿卜”題,學困生就會困陷于“讀不懂”的狀態中,又迷糊了。
2、沒有獨立的、成熟的、自我的思維分析體系。
應當說,經過老師的點撥和幫忙,幾年學習下來,每個學生的思維中都會逐步構成比較獨立的、適合自己的問題思考模式,這種模式日積月累,便會構建成具備學生個人特征的思考體系。這種思考體系猶如一個“無形”的加工廠,一旦建立,學生就會依照它的“運行”規則進行有序地思考和問題解決。而且,越是到高年級,這種體系就越成熟化、完善化、自我化。思維體系構建的質量決定了學生不同水平的發展,決定了優等生、中等生、學困生的分化。
因此,學困生“困”的第二個原因就是他們沒有自己獨立、成熟的問題思考體系。由于體系沒有建立,所以,他們務必依靠于他人的幫忙,“翻譯”且“解釋”問題本身和問題的深層次含義。日子久了,他們的思考體系依舊是支離破碎,不成一統。
例如,對于應用題教學。一般狀況下,學生用1~2遍的默讀即可明曉題意,并且能迅速捕捉到題中所反映出的主要知識區域及明顯的數量關系。但學困生則至少需要2~4遍、一字一字的閱讀方可明白題意。從這個階段看,學困生就會落下一大截。在接下來的分析解決中,大部分學生會利用自己已有的認知結構及自己特色的思考方式來接答題。所以,不同的思維體系決定了不同方法的解。學困生則較為困難,他們“碎片”式的思維體系只能助他們解出一步或兩步來,也決定了學困生很難列出綜合算式來。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認為,學生語言的學習是理性分析潛力完善與提高的重中之重。
1、從長遠的角度來講,從低年級就要加強每個學生的語言文字水平、理解水平。
2、從近期的角度來講,解鈴還需系鈴人。數學教學中,尤其是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注意減少教師的“指導”作用。具體為,老師少讀題、少釋題,讓學生自己去想。
3、增加學生說題潛力的訓練和強度。即學生看過題之后,能大體說出題意。透過說題,能夠鍛煉學生的概括潛力和抓重點的習慣,低年級起,能夠每一天讓學生練習用數學語言說一句話。這樣日積月累,就會逐漸構建起學生自己分析問題的思維體系。
有一句話講得好“恨鐵不成鋼”。既然每一個學生都不可能轉成鋼,那我們能夠進我們的最大努力,讓學困生轉成一塊好鐵。
★小班教師教育隨筆10
常聽有人說,老師有什么,不就是那么幾節課,每年有兩個大假期,多么清閑阿!其實,這恰恰是他們對老師工作的不理解,他們不懂得幾節課的背后需要超出幾節課幾倍的備課,需要超出幾節課幾倍的時間來看作業,需要超出幾節課幾倍的時間研究學生,老師手上的工作能夠停止,老師心上的工作是沒有時間限制的。還有一些教育人士說,人家外國教師的工作量要比中國教師大多了,但他們卻忘了,人家外國實施的是素質教育,而我們實行的是應試教育,應試教育無論對老師和學生都是一個沉重的包袱。
老師工作的繁重體此刻三個方面:
一是繁重的作業,中小學在應試教育的重壓下,大多數都在搞超多的機械作業,領導逼著留作業,家長逼著看作業,老師兩頭受氣地在批改作業里十分疲勞。
二是名目繁多的考試,因為此刻的考試是體現教師工作價值的唯一辦法,因此,加強管理在某種程度上說就是加強考試,于是各種花樣繁多的考試粉墨登場,考試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老師繁重工作的過程,出題,監場,看卷,著實忙。
三是復雜的學生問題,此刻,社會對教師的要求高,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高,而孩子的思想十分復雜,這就給老師的工作帶來了太多的艱難,應對社會眾多因素造成的問題學生,要求老師一個解決,老師搜腸刮肚,心里勞累,不言而喻。老師工作的繁重更多地是體此刻下課后,心理的沉重負擔上,這種工作的無形延續讓老師全天候工作,這是其他任何一個職業所不具備的。這種工作看不見,摸不著,但自己又說不得。
因為,你一說累,就會有許多人反駁,農民會說,你能比我們挖土揮汗辛苦工人會說,你能比我們機器隆隆辛苦商人會說,你能比我們風險奔波辛苦有苦不能說,只能埋在心中。
小班教師教育隨筆參考五篇相關文章:
★ 幼兒園小班教師教育隨筆范文精選五篇
★ 4月份小班教師教育隨筆5篇
★ 小班幼兒教師教育隨筆200字范文五篇
★ 幼兒小班教師教學隨筆范文五篇精選
★ 幼兒園教師日常教育隨筆范文五篇
★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及反思記錄五篇
★ 幼兒園小班教師隨筆范文精選五篇
★ 幼兒教師小班常規教育隨筆5篇
★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筆記五篇
上一篇:英語教學反思隨筆范文
下一篇:小學社會教學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