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這一名詞始見于歐洲17世紀,也有人認為正式出現于18世紀中葉。近代日本以漢字意譯,五四運動前后傳入中國,開始普遍應用。它的理念是讓藝術融入生活,融入思維,融入靈魂,活在當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五六年級小學美術教師教案隨筆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獲!
五六年級小學美術教師教案隨筆1
第一周
想象中的實習終于來了。第一天來到學校,心里滿滿的都是緊張,緊張是因為沒有給學生上過課,也因為沒有信心,怕自己上課招架不住。結果,第一周的時間被安排聽美術指導老師的課。聽多了忽然發現上課好像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可怕。于是漸漸的開始給自己建立了一些些的信心。第一周的不忙碌,在聽課中度過。
在寫第一片教案的時候,真的是無從下手。因為那畢竟要給知道老師看,也是我上的第一堂要用的。所以就找了很多資料和不同的課的教案來借鑒。本以為寫得不錯,沒想到實習老師看了既然說了,這字也太丑了。瞬間我就笑了,因為我教案寫了很久,也花了很多時間在這上面。所以我自己也笑了。最后教案也改了好幾遍才通過。
第二周
其實早在之前的時候我們參加過教育見習,當時我被分到倉山實驗小學,簡單觀摩了學校的運作,也聽了幾節課。10月14號早上,讓我作為一名初來乍到的實習老師,怎么快速了解學生情況成為首要解決的問題。回到辦公室,我決定老師尋求幫助。老師很熱情地幫助我們,給我們播放班上每位學生的照片,并且對照相片分析其家庭背景情況,讓我們從側面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實習階段的前半段就像在見習,最重要的是先聽老師講課,我聽的 第一堂是帶領我們的陳老師。聽完課來到自己帶領的班級。自己在學生眼里有著怎樣的第一印象呢?有的人說我看起來酷酷的,也有人說我看起來很文靜,如果溫柔的話就好好聽我的話,如果很兇的話就打算跟我反抗到底。多可愛的小朋友呀,講話大膽直白,初來乍到的我們即將迎接巨大的挑戰。
第三周
早在在學校上課的時候,我們在微格教室里進行過模擬教學課堂,面對自己的同學試講了二十分鐘。我還記得當時我講的是《動漫寶寶》,我們幾個同學互相積極配合,讓彼此能夠順暢地完成試講。但這次實習的試講卻是真正的講課,面對的是五十幾個學生,很難掌控整個課堂的氣氛。我講的第一節課是《動漫寶寶》,陳老師讓我先給他們組織好紀律,這一塊我就花了一節課的大部分時間,以至于后面的課文內容都講不完了。當然,對于剛入門的我來說,任何類別的課文都是一種挑戰。在初步寫完教案后我參照某教師的課堂視頻在家練習了一番,模仿了下老師講話的語氣和語調,可惜站上講臺后就緊張得全忘了。只能憑著自己的感覺走,后來果然被陳老師說語氣太平淡,語調要再抑揚頓挫些。
第四周
很快就過去了四周的時間,現在已經進入實習的后半階段。我熬過了試講的艱難時光,那段時間我一度幻想只要閉上眼睛再睜開就能直接跳到試講過后的階段,這種幼稚的想法其實反應出了我內心的不安和焦慮。我是個容易緊張的人,尤其是在事情發生以前,我能幻想出試講失敗后的種.種后果,但通常這種想象并不會實現。倉山實驗小學的何清老師畢業于我們學校,是我們學院的大師姐。我很喜歡聽她講課,她講課的方式別于其他老師。比如她示范繪畫的時候,就采用了學生互相提問的方式來解決解釋的問題。同樣是解決繪畫技法問題,但這種靈活的方式就能課堂氣氛搞活了,不再是傳統的教授式。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他們做學習的主人。
第五周
時間過得飛快,不知不覺,這周的實習又已結束。此刻,坐在電腦旁寫下自己本周的實習心得,還真有點百感交集的味道。 這周我又聽了很多優秀老師的課,現在的聽課的感覺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以前聽課是為了學習知識,現在聽課是為了學習教學方法。目的不一樣,上課的注意點也就不一樣了,現在注意的是指導老師及其他老師的上課方式,上課的思想思路。 聽了課之后,自己親身去實踐自己學到。第二次走上講臺是星期二的第四節課,當時是指導老師臨時有事,叫我代上一節課,我也是沒辦法硬著頭皮上的,因為這是一堂書法課,雖然我也學過書法但是咱那水平??也許是沒充分準備的緣故,也許是因為自己沒自信,也許??整堂課下來我自己的感覺就是一團糟,當時真是對自己失望透了。
第六周
轉眼間,一周又過去了。 周一還是繼續聽課,但是去聽了一節其他老師的課,明顯發現這位老師的 上課方式和指導老師楊老師的上課方式不同: 一個偏重于傳統的老師講與學生學的模式; 另 一位老師則注重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主體性, 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而老師的角色 轉變為引導學生學習, 當然兩個班的學生學習的情況就出現了差別, 前者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明顯低于后者。主要是由于后者偏向于討論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老師在講課時是 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課文。當然,我非常贊同后者的教學方式,并且也在努力學習。 這其 中有一位同學無故曠課了好幾天,和家長當時也聯系不上。后來從家長口中我們才得知:該 生每日還是按照正常上課時間來上學,只是沒到學校。
今天先回家, 和其家長溝通交流后, 由家長陪同到學校再進行交流, 讓其繼續上課。 至此, 這位同學就成為我第一個個別輔導的學生。 指導教師評語 同學在這一周,聽課積極認真,態度端正;積極地協助班主任老師解決 個別學生出現的問題。但是在處理問題時,由于經驗不足,考慮問題時不夠全面。望今后努 力積攢經驗,處理問題是三思而后行。
第七周
今天是到平湖實習的第五天,我有幸被分配到了平湖藝術小學。周三早上馮國健老師騎著他的山地車來接我們去學校,那時候就對這位老師留下了非常深 刻的印象。第一天到學校,馮老師首先帶我們認識了美術組的老師和校長,緊接著參觀了校園。藝術小學不大,可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藝術 小學教學樓一面的海報,馮老師說那是學生寫的“藝”字拼接而成。每一位美術老師都配備一個藝術教師以備他們上課所需。
到了辦公室,馮老師帶我們認識了陸佳老師和費晴老師。陸老師帶四年級和六年級;費老師帶五年級和三年級。而馮老師以六年級為主。回到辦公室馮老師和我們簡單介紹了我們在學校的主要工作分配,在之后幾天聽課過程中,我確實有更深的感悟:
第一天
馮老師教授的對象是六年級學生,第一次聽課的課程內容為《金銀器》。聽完課給我最深的感觸:高年級的學生在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方面已經達到了一定程度。作為教師應該用不同方法使學生更深刻地記住學科要素。
第二天
費老師教授的對象是三年級的學生,費老師的講課讓我感受到對待低年級的學生,老師要盡可能地放下身段,以親切的口吻對待學生。用創新的方法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親切。但是三年級和四年級學生處于叛逆的時期,在管理紀律方面,我要好好地向各位老師學習。
第三天
陸佳老師分別上課四年級的課和六年級的課。四年級的學生比較好動,思維活躍。班上總有幾個調皮搗蛋的學生。陸佳老師對待四年級的學生比較嚴肅, 上課時候幾率把控的相當牢,但是上六年級課的時候又為我們展現了另外一面:和藹、親切。六年級的小朋友剛進入小學,老師在傳授美術知識同時其實更多地也在 教會小朋友為人處事的方法,使她們更好地成長。
前三天聽課過程讓我反思到很多。如何管理學生的紀律這方面是我接下來重點所要學習的,在教授他們知識的同時我也在學習,使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優秀美術老師。
第八周
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的情緒情感的發展處于轉折期,情感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常隨情境的變化而變化,具有很大的易動性,沖動性。情感內容日益豐 富,深刻。因而初中美術教學應切合初中生的身心特征。師生間應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只有學生信任老師,老師喜歡學生,教學活動才能進行得順利完滿。
我利用課堂上觀賞學生作業的機會和他們做了一點溝通發現他們大部分對美術是很感興趣的,覺得美術是具有趣味性的學科。對于初到美術海洋的學生 們,對于美術方面的知識似懂非懂,如果把太多理論注進他們的腦袋里,他們會對美術產生厭惡和憎恨,如果把美術知識化為游戲和故事,并且還能讓他們親自接觸 實物,他們會對美術非常感興趣。所以我們在備課的時候要處理這些細節,要認真上好每一節課,應準備好教案和教具。
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可塑性是非常強的,所以作為一名教師,對于學生的教育不光是知識的傳授,還要對學生進行德育。“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 在應該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的同時,也要規范自己的言行,給學生起到榜樣作用。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對于美術教學,我還有很長、很長的路 要走。這次的實習機會令我徹底改變了很多死板,上美術課很輕松等觀念,懂得了實際教學過程中的靈動性,教學工作的重要性。在我的指導老師身上我學習到很多 東西,我們會不斷完善自己,準備全身心投入將來的教育事業。
五六年級小學美術教師教案隨筆2
第一次來教這些六年級孩子美術,滿眼的都是他們可愛的樣子,無論他們畫出個什么來都覺得驚喜。孩子們子天真爛漫,無拘無束。他們的畫不受“形”的約束,不受“法則”的限制,在隨性的心態下,憑著自然感知,自由揮灑,創造了許多令人驚嘆的作品。于是作為老師又心生出一些忐忑來,不知道該如何去引導他們的涂畫:過多地講解示范怕誤導了他們自由的思維,不去指導他們又會有些孩子不知道如何表達心中的奇想。(隨筆網Www.suibi.com.cn)
在六年級這學年的繪畫教學實踐中,我非常注重在尊重和保護孩子們自己的繪畫手法的同時又不斷地啟發、鼓勵他們嘗試新的繪畫手法,以便能更好地表現他們美好的內心世界,更好地體現兒童畫的可貴美質。一、關于繪畫的內容和主題
兒童畫的創作題目要新奇有趣兒,不落俗套,才會吸引孩子們的興趣,這是對教師藝術修養教學經驗的考驗。兒童畫創作題材廣泛,但貴在出新。
二、關于表現手法
一)擬人法
擬人法是將宇宙間除人以外的一切事物(如:動物、植物、山水、自然現象等)賦予他們人的性格、人的情感,使它們會想、會動、會與外界交流。這是兒童在繪畫中最常用的手法之一。
孩子們是憑著想象認識世界的。在孩子們眼里,萬事萬物都與人一樣有生命、有情感、有個性,需要吃飯、睡覺、說話,并且喜歡唱歌跳舞。在教學中啟發孩子把事物人性化,是孩子心理的需要,而且能使所畫內容更生動,更親切,更感人。
二)夸張法
分為無意夸張和有意夸張兩種。
1、無意夸張:是孩子們把那些自己感興趣的部分、自己認為重要的部分,畫得特別突出,畫得特別仔細,無意識地進行了夸張。
2、有意夸張:是繪畫創作過程中,為了主題的需要而突出表現對象某些特點的一種手法。有擴大夸張、縮小夸張和變形夸張等。
啟發孩子們在繪畫創作中運用夸張的手法,不但為想象思維提供了發散空間,也為藝術創新注入了源頭活水,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們心明眼亮,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三)省略法
分無意省略和有意省略兩種。
1、無意省略:是兒童在繪畫過程中,將自己不關心的、未引起注意的地方忽視和遺漏。六年級的孩子表現的猶為突出。
2、有意省略:是兒童在繪畫過程中,為了更好表達作品主題,降低表現難度,有意將次要部分省去的一種手法。
兒童在繪畫過程中,教師要引導他們大膽取舍、不照抄生活的同時,對他們這個年齡段還解決不了的問題,在不影響主題表現的前提下,鼓勵他們省略不畫。孩子們在體驗創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的過程中,增強了學習美術的信心。
五六年級小學美術教師教案隨筆3
每學年都帶幾個班級,每個班級有著不同的特點。對低、高年級的教學都有了嘗試,我深刻體會到:各年級學生有著不同的認知能力,應該根據年齡特點提出相應要求。課堂上,尤其是六年級的小朋友,從歡樂的幼兒園生活進入正規的學校生活,這不同的生活環境,與前迥異的作息制度,有組織紀律的行為規范,一時間很難讓他們適應,高年級已經有了一定的自覺性。
關于低年級的學生,他們的積極性在于興趣的驅使,每次帶著教材與教具走進教室,他們都會開心的圍到我身邊,看著漂亮的教具驚奇而羨慕,從他們的面部表情就能看出他們對美術課的熱愛。我想:興趣的濃厚必然勤練,表現能力自然而然地提高,又帶動興趣遞增,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在有些課程結束后,我也配合他們,鼓勵他們,在各種各樣的鳥一課,幫助他們完成了大樹,再將他們的小鳥一個個剪下,利用教室的某墻面,讓小鳥帶著他們的喜悅,帶著他們的成果“飛進”了教室,“飛進”了他們的內心,帶動了他們的積極性,促進了他們的興趣愛好,激起學生高漲的情緒和作畫的強烈_,從中受到美的熏陶。當然培養小學生的繪畫表現能力,不能操之過急,好比一株樹苗,在每個年齡必須完成年輪的正常發育,然后由下一個年輪延續。所以以往傳統美術教育所采取填鴨式方法來督促他們,無異于拔苗助長。
相對來說,六年級的小朋友膽子比較大,我時常叫他們上臺代替我,給同學們講,他們對課堂內容相關事物的認識,讓他們在"教"中參與,讓自己也嘗試與傳統教學相結合,激勵學生走上講臺,參與"教學",說出自己的心得體會,共同交流,共同進步,努力營造這種良好的課堂氛圍。有時候小老師帶來的幫助還真不少,他們的興趣愛好相通,接觸的事物相似,所以他們之間交流起來更容易接受,小老師還能幫我管理好他們的紀律,有時候我只是在講臺上換了個角色,是學生是解說員。
五六年級小學美術教師教案隨筆4
美術手工課上總會有學生不喜歡帶工具,這個一個普遍的現象。面對這個問題,有一個絕招,就是老師帶著相機進美術課堂,抓拍他們的制作過程,這樣能提高學生興趣,是對學生的一種肯定,在相機面前調皮的學生也會覺得非常有成就感。而且這種拍攝的方式,也是老師資料收集的一種很好的方式。
2、課前準備很重要。有很多的材料可在家中提前準備,這樣能使課堂更有效率。
3、找準難點,面對手工課,學生動手能力差異很大,有些孩子掌握能力弱,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在上課的時候找準最難表現的難點,強講,多演示。還有一種方式,就是讓那些學習能力強的孩子到講臺上來展示,讓他來談自己的成功秘訣,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可能比老師來得更快,這樣學生既學到了方法,又很好的鍛煉了孩子的表達能力。
4、手工課上最應該讓我們重視的應該是安全問題。比如像道具的選擇,應該選擇可以折疊的或者是平口刀。避免危險性的發生。可以在課堂上讓孩子們來表演傳遞,問其它的孩子這樣可不可以,這樣學生在一種輕松地氛圍中學會了使用刀具。
5、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手工課上或多或少的會給教室帶來污染,這就要求老師在平時上課時強化學生的衛生觀念,或者最后留幾分鐘時間清理垃圾。我的方式是,每一次上課前給學生強化衛生觀念,不亂扔紙屑,最后去發現垃圾大王。這種幽默的方式學生容易接受,效果也不錯。
6、適當調整座位,明確能力強的學生去幫能力差的學生,一幫一,讓學生在這種幫助中學會交流、合作、分享。
7、注重孩子經驗的交流,孩子的創造能力和想象能力是無窮的,手工課就是打開孩子們創造能力與想象能力的一扇窗,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是有思想的,即時的讓孩子們分享他們的收獲與成功,這是一種共同的進步,而且也能更好的調動大家的積極性,會帶動大家一起去創作。
8、展評。不但要即時的展示學生的作品,還要做出有效的評價。這是對孩子的一種肯定。還有一種方式就是評分。
五六年級小學美術教師教案隨筆5
工藝制作課普遍認為很難上,學生學習任務重,往往要是老師課上沒有啟發出學生的創作欲望,激起學生的靈感火花,學生就不愿意做。學生要收集材料、需要準備很多的學習用具,學生也覺得很麻煩,很多老師往往一筆帶過,至于作業的完成也是讓學生自由完成。其實手工制作課本身是受大多數同學喜愛的,這是因為動手是人的天性。
這一課《化腐朽為神奇》手工制作課,按照給上一屆學生上手工制作課的教學模式完成這個教學任務,教學效果與上一屆完成作業的情況相差不大,還是有一部分同學很認真地完成這次的作業,也創作出來了很多令人滿意、受同學歡迎的作品。美術課上,同學們被一件件富有想象力、精致、有趣的手工作品,吸引了。看得出來,很多同學為同伴能做出如此精妙的作品時而表現出的欣喜和羨慕的表情。作為他們的老師我也曾被一件件學生精心創造的作品而感動,造型別致,威武酷炫的《機器人》、精美華麗的《海底世界》、逼真、可愛的《日本料理》、樸實形象、造型別致的《鄉間小屋》、造工精細、清脆悅耳的《貝殼風鈴》……,看著這一切,內心幸福之感油然而生,感慨學生天馬行空般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應該來說,要做好一件手工作品,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這是需要經歷很多預想不到問題和困難的考驗,大致分為幾個環節,如:1、構思,小組間相互談論,定下一個合適的主題,并初步地構思作品的造型、主題等;2、畫草圖,有了好的主題和構思,就得明確各個環節的細節,把所想到的通過草圖畫下來;3、選材料,還要被每一個細節精心挑選合適的材料。相信這個環節也不輕松,有時候能想到的,卻很難找到合適的材料。4、制作,畫出來容易,要想做出來且不是那么的容易,這需要反復的實驗,需要學習對問題的分析能力、判斷能力,還要面對很多不能預料的困難。
教師通過調研、找學生談話找到了一些沒有完成作業同學的原因,原因大致分為五各方面:1、畏難心理2、為自己照借口3、缺乏團隊精神4、無所謂型5、完美主義者。
這次工藝課,在每個班挑選出來的優秀作品,我在班上給作者大力的鼓勵和表揚,并在課堂上向大家介紹制作心得體會,學生在介紹自己作品時都表現的很大方,很樂意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經驗,有的膽子比較大的學生的演講,贏得班上同學的掌聲。課后我讓制作者撰寫一篇制作心得體會,談一下
1、你怎么想到制作這樣的主題?
2、在制作作品的過程你遇到什么困難?怎么解決的?或什么有趣的事情?
3、你在做作品的時候怎樣利用廢舊材料表現美?
4、你廢舊材料做成工藝品有什么想法?這樣做有什么意義和價值?
5、你認為自己的作品還存在什么樣缺陷?給其他同學談談,做手工制作要注意什么?
6、通過這次手工制作課你懂得什么樣的道理?發現了什么樣的美?
把學生的作品拍下來,跟學生寫好的文章(發到我的郵箱)一起發表到我的博客上。這樣的激勵學生能讓學生能夠有動力完成。我根據每個組之前的分工表,給每件作品逐個打分,表揚優秀作品。
五六年級小學美術教師教案隨筆相關文章:
★ 小學美術故事教學反思5篇
★ 小學美術教學設計和反思5篇
★ 小學美術學期教學反思5篇
★ 小學美術伙伴教學反思5篇
★ 精選五篇小學五年級教師隨筆范文
★ 小學美術教學反思動物的臉5篇
★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優秀范文大全
★ 小學美術教師教學計劃范文5篇
★ 小學美術教師師德演講稿范文5篇
★ 小學六年級美術說課稿總匯
上一篇:初中地理教師高效課堂隨筆
下一篇:美術國畫教學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