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歷二十四節氣里的秋分到了,這同時也是我國的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很多人不知道中國農民豐收節的由來和意義,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中國農民豐收節的由來和意義,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點擊獲取更多“中國農民豐收節”相關內容↓↓↓
★ 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總結 ★
★★農民豐收節活動主持詞★★
★中國農民豐收節是哪個民族★
★2021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主題★
中國農民豐收節的由來
農民是中國人口的最大多數,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基礎,廣大農民在革命、建設、改革等各個歷史時期都做出了重大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忘記農民、淡漠農村。
中央決定,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順應了新時代的新要求、新期待,將極大調動起億萬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升億萬農民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匯聚起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磅礴力量。
中國農民豐收節的意義
經黨中央批準、國務院批復,自2018年起,將每年農歷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這個節日的設立,是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由國務院批復同意的。這是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設立一個節日,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專門審議,這是不多見的,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對廣大農民的深切關懷,是一件具有歷史意義的大事,是一件蘊涵人民情懷的好事。
中國是農業大國,中華農耕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中國農民豐收節”作為一個鮮明的文化符號,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有助于宣傳展示農耕文化的悠久厚重,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有機融合,增強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中國農民豐收節”是億萬農民慶祝豐收、享受豐收的節日,也是五谷豐登、國泰民安的生動體現。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我體會:
一是有利于進一步彰顯“三農”工作的重要地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能夠進一步強化“三農”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的地位,引起各個方面對于農業、農村、農民的關注和重視,營造重農強農的濃厚氛圍,凝聚愛農支農的強大力量,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促進農業農村加快發展。
二是有利于提升億萬農民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給農民一個專屬的節日,通過舉辦一系列的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農耕文化、民俗文化活動,可以豐富廣大農民的物質文化生活、展示新時代新農民的精神風貌,這順應了億萬農民的期待,滿足了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三是有利于傳承弘揚中華農耕文明和優秀文化傳統。在工業化、城鎮化加快推進的過程中,人們對傳統農耕文化的記憶正在淡化,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樹立一個鮮明的文化符號并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可以讓人們以節為媒,釋放情感、傳承文化、尋找歸屬,可以匯聚人民對那座山、那片水、那塊田的情感寄托,從而享受農耕文化的精神熏陶。
所以,設立這個節日,無論從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還是從社會進步上,都具有重要意義。
為什么把每年秋分設為“中國農民豐收節”?
不同作物收獲期各不相同,為什么把每年秋分設為“中國農民豐收節”?韓長賦表示,俗話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豐收節和農事傳統密切相關。把秋分定為中國農民豐收節基于這幾點考慮:
從節氣上看,春種秋收、春華秋實,秋分時節碩果累累,最能體現豐收。秋分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晝夜平分,秋高氣爽,既是秋收、秋耕、秋種的重要時節,也是稻谷飄香、蟹肥菊黃、踏秋賞景的大好時節。
從區域上看,我國地域遼闊、物產豐富,各地收獲時節有所不同,但多數地方都在秋季,秋收作物是大頭。所以兼顧南北方把秋分定為“中國農民豐收節”,便于城鄉群眾、農民群眾參與,也利于展示農業的豐收成果,具有鮮明的農事特點。
從民俗上看,我國十幾個少數民族有慶祝豐收的傳統節日,如畬族的豐收節、藏族的望果節、彝族的火把節,大多都在下半年。在國家層面設立一個各民族共同參與、共慶豐收的節日,有利于促進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和睦團結和發展。
中國農民豐收節的由來和意義相關文章:
★ 中國農民豐收節禮儀知識
★ 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心得與感悟五篇
★ 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贊美農民的經典句子100條
★ 五年級作文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
★ 2020中國第三個農民豐收節豐收經典口號80句
★ 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主題句子口號說說
★ 2020歡慶中國農民豐收節祝福語句子說說100條
★ 2020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的標語句子100條
★ 六年級作文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范文6篇
★ 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精美口號句子100條大全
下一篇:中國農民豐收節是哪個民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