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陸市隸屬于湖北省,由孝感市代管,為武漢城市圈重要組成部分,位于鄂中腹地,是楚文化發祥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安陸結婚禮節,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安陸結婚禮節
1.托媒
舊時多聽“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子女快到娶嫁年齡的時候(也有不少“搖窩親”,就是訂童婚),男家相中某家女子,即請親朋中與女家父母兄嫂熟悉的人或媒人上門提親。也有女家請媒人提親的。有“天上無云不下雨,地下無媒不成親”之說。以做媒人為職業的媒公、媒婆,可以主動到男方女方接活;也可以受人之托去說媒。在撮合成功一對男女后,媒人可接到一些禮物。
2、查家
經媒人在男女雙方撮合,雙方家長都認可后,男方托媒人邀請女方來家里做客,隨行的一般有女方姑娘的媽媽、叔伯母等。實際意義是到男方實地看看,做一個考察,看看男方家里的房子怎么樣,弟兄幾個,家里的經濟條件怎么樣等等,如果感覺可以,就在走的時候接收男方送給的見面禮,否則,如果不接收,就表示不同意這樁婚事。在安陸俗稱“查家”。
3、小上門
當男孩女孩長大成人時,男方家長往往迫不及待的想接媳婦了,那個時候,男方的男孩會在媒人的陪同下,給女方送禮物,諸如:紅糖、掛面、布料、餅子等。俗稱“小上門”。
4、大上門
準備提親的頭一年,男方又要給女方送一次禮物,跟小上門的禮物差不多。男女雙方的家長都明白,次年就要開口要人了(結婚)。稱“大上門”。
5、送日子
準備結婚的當年,男方委托媒人到女方正式商量結婚的日子,商量好后,定個時間,雙方都要接親戚六眷到家里吃酒席。告知親戚六眷孩子們結婚的具體日子。女方親戚則從這天起,先后接準備出嫁的姑娘吃“辭嫁飯”。
6、過河
結婚正日子的前兩天,男方往女方送魚、肉、掛面、糖、大餅子、鞋襪衣物等。男方當天跟準新郎和媒人一起去一幫兄弟、老俵等,到女方家里去把女方跟姑娘準備的嫁妝抬回來。
7、待媒
婚禮正日子的頭一天晚上,親戚六眷全來送禮(趕情)祝賀,熱鬧非凡,這天晚上的酒席,由媒人坐首席,意思是所有的客人都在陪媒人,俗稱“待媒”。
8、正日子
正日子這天,有一系列的活動,如:攔車馬、喝交杯酒、鬧洞房、喝茶(新郎新娘給每個親戚倒茶,然后每個人都要給紅包)。這天女方還有送親的隊伍,這天早上由新娘的舅舅坐首席,叔或伯坐二席。媒人坐一般的席位,安陸俗話說“新人接進房,媒人撂過墻”,意思是媳婦已經接回來了,媒人已經不重要了。當然這只是個俗語說法,新郎新娘回門后第一件是就是要去謝媒的,專程送禮物去媒人家里。
婚嫁風俗
1、相親/會面(一般戀愛關系沒有確定前,現在大概都不需要了):
由雙方的媒人,即使沒有也要指定,女方的親友(一般是姐姐,嬸嬸和閨密)和男方親友一起找個餐廳酒樓見個面吃個飯,男方需為媒人和女方親友團準備禮品;飯后會由媒人傳達男女雙方的感覺,若有感覺,進入戀愛階段,若無則吹掉了。
2、瞧家兒(戀愛關系確定,未來的兒媳考察夫家):
時間有媒人和男女雙方敲定,雙方媒人陪同女方到場,女方親友團一般是嬸嬸姐姐。
在鄉下一般自己情人做飯,很熱鬧的。男方需為女方親友團準備禮品。為女孩準備禮品,禮金。男方父母一般也要送禮金給未來兒媳!
瞧完家兒若沒有大變故,戀愛關系就基本牢固了。接下來就是談婚論嫁了。
瞧完家后的各種節日(春節,端午,中秋,女生生日等),男方必須隆重的去拜未來的老丈人家。
3、要八字(婚期大致范圍確定)
男方媒人到女方家要女生的生辰時間(其實早就知道,只是形式)。男方要準備彩禮的,多少隨經濟實力而看!
4、作揖、祈媒(婚期已定)
這本來是兩個獨立的過程,但都合并了,安陸叫兩把棒(音:mang)槌一路兒打!
就是婚期確定,岳父岳母快要把養了二十年的女兒送給混蛋(開玩笑)女婿了。為了讓二老心安一點,送點一品安安心(這是我的理解,正解期待有學識者做解)。一般是要送大禮的。
5、謝師傅(木匠,油匠)
婚期定了,女方請木工做陪嫁的家具,油漆工漆家具。在施工過程中,男方要經常送酒送菜感謝師傅,也減輕女方家負擔。(6可能有時在4前,有時在4后)
6、祈行禮/鋪床(大婚前一天)
男方由媒人帶隊,壯漢若干帶肉(兩個大豬后腿,兩條大羊后腿),酒(若干)、魚(一對大魚)及副食等禮品前往女方家。男方家的牽娘(嬸嬸們)晚上得鋪好新房新床并壓床一晚。
目的是因第二天男方迎親隊伍龐大,需要提前準備些食品。當然需要男方進貢啦!
7、送親/迎親(婚禮當天)
女方(送):
黃道吉日迎新娘。一般男方媒人帶隊,新郎官兒過去是不去的,現在應該要去吧。出發一般很早。不過現在都機動化了,應該不用三更即起了吧!
女方會準備一個實在而簡單的早餐(要讓迎親隊伍吃飽但不費時間)。迎親隊伍把嫁妝整理好抬上車或綁好準備人抬。女方一般會再找點麻煩,男方需在孝敬點兒禮金。
男方(迎):
新娘一般由其姐姐,嬸嬸配?,F在同學閨密更多些吧。
迎進家門后拜堂。然后婚宴開始。第一席是女方配嫁人員,第二席是女方媒人,第三席男方媒人,第四席男方舅父(在大悟舅父大概只有這一次坐不上一席)。
8、拜堂/鬧新房
拜堂后男女由牽娘先后領進新房.男方的表兄弟是主力一,堂弟,侄兒輩是主力二。一起找新娘要糖吃。有些地方鬧的很過分的。
9、團圓酒
新房鬧累了,大家吃個簡單的便飯。由新郎新娘主持。一般多張桌子拼在一起,正中間放個空酒瓶,里面插根筷子(取酒瓶插筷子,明年生太子之意)。
10、拜長輩
男方家庭新增了一位成員,需要認識一下長輩。(舅父、叔父、姑父、姨父得再次放血了,新娘一一敬茶,更重要的是同時一一收取紅包。)
11、再鬧新房
拜完長輩,表兄弟的上場時間又到了。新娘也得給表兄弟,姨兄弟,堂兄弟,子侄輩上茶。但基本沒有紅包收。還得經受心靈的考驗。著幫人一般不會那么快接新娘上的茶,他們會刁難一下,那是必須的。太順利反而沒意思。不過現在跨省婚姻特別多,應該漸漸淡化了吧。這些人或咬文嚼字的出一些黃句子或段子要新娘復述。其實古人也挺聰明的,過去沒有這么開放,新娘相當于又一次機會接受性教育吧。
飲食習俗
接春客:春節過后,年拜完了,就要挑春糞,施壓青肥,但走親拜年后,鄰里間三五至好還沒請吃,于是利用這個比較閑暇的時候請客喝酒吃飯,又儼然過年一般,只不過都是過年后剩余的年貨,因此又被人譏為“掃盤子”。
打豆腐:安陸農村過年,家家都要打豆腐。經濟困難,買點魚肉,只是裝點席面,真正湊碗撐席面的還靠豆腐,黃豆是自己種的,無需掏出錢來。豆腐做菜除白豆腐外,還有干子、千張、炸豆腐、豆腐圓子、壓千張、鹵千張、春卷(豆油包千張或地菜)、豆腐湯(豆腐加蛋花或肉末)、豆渣粑等?!岸垢笨羁?,不失體面。剩余的白豆腐再做成腐乳(霉豆腐),拌上紅辣椒,滴幾滴香油,是下飯的上菜。
開年豬:安陸農村凡可過之家,大都有殺年豬的習慣,為避諱不叫殺叫開。想抽錢打年貨的可賣出一部分凈肉,其余凈肉和雜碎留下;手頭松動的,整頭豬全部留下自用。殺年豬要擇時,要一刀殺死,為是的求吉利。凈肉及用凈肉灌制的香腸,腌制風干,隨取隨用。山區里把臘肉掛在暖房的火膛上,任其煙熏火燎,經年不壞,或蒸或煮,香氣撲鼻。豬頭要于除夕團圓飯前煮熟,盛于盆中,置于神龕前,先敬祖先。再將豬頭剖開,剔除骨剌、鼻耳污穢,留頭皮連同腌制的雜碎慢慢下鹵,取鹵后隨時食用。這些鹵貨,如順風、拱嘴、臉胖(腮幫)、頭皮、舌頭(為避諱叫“賺頭”)、心、肺、腸等,都是春節筵席的上等干盤。農村殺年豬是件大事,要把親朋好友請來吃一頓。屠戶們也樂得如此,把鮮嫩可口的豬肝、腰筋、圓頭尖大塊大塊地剜下來,送到廚房下鍋。
結婚風俗禮儀相關文章:
★ 鞍山婚俗文化禮儀學問
★ 東北風俗文化禮儀學問
★ 韓國風俗習慣禮儀知識
★ 常州禮儀文化風俗知識
★ 常州風俗文化禮儀學問
★ 海南風俗習慣禮儀文化
★ 臺州風俗文化禮儀學問
★ 安床風俗文化禮儀知識
★ 土家族風俗禁忌禮儀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