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安徽省地級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長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處,西接湖北,南鄰江西,西北靠大別山主峰,東南倚黃山余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安慶結婚習俗,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結婚習俗
下報日:這是安慶訂婚的特別說法,在這一天男方父母來到女方家下禮金,定結婚日子,還有商討結婚細節等,更重要的是如果下報日成功了,那么恭喜你這媳婦十有-是跑不掉啦!
據老人講,下報日這天,男方除了要帶上好煙好酒外,還要提上花生、蓮子、紅棗、桂圓四樣,各為四兩送到女方家里。
滾床:在結婚的前一晚要找一對童男童女,在新床上睡一晚,也是希望想新人能夠兒女雙全,多子多福。現在的習俗更加簡潔了,只要一個的健康小孩在床上呆一會取個好意頭就可以了。
鋪床:結婚當日的早上,要請一位“全福夫人”來給新人鋪床,“全福夫人”即指家庭美滿,上慈下孝,子孫滿堂的女性近親,這樣也是希望新人以后也能這樣幸福美滿。
壓床娃娃:寓意著幸福美滿、早生貴子的壓床習俗。大家在選購壓床娃娃的時候,一般都會去選擇毛絨玩具作為壓床娃娃。精致的娃娃形象不僅是幸福的象征,更是以后孩子的一對精致的玩具,可謂一舉多得。放在婚床上寓意早生貴子。新人幸福美滿,百年好合。
找鞋:有的新娘家會讓新郎不那么輕易的娶到新娘哦!開門給紅包之后你以為就這樣輕易的結束了嗎?NONONO!不管前面的伴娘團有多少阻撓最后一個形式可是不能不走的哦!就是藏新娘的新鞋咯!從這個可是有講究的,要天上藏一只地上藏一只,取意天上一雙地上一對,找不到鞋子新娘就沒法出門啦!
臺燈:女方家準備的大紅色喜慶款臺燈,當新娘出門時,由伴娘棒在手里, 走在新娘前面,寓意“明燈引路”,到達婚房下車時,伴娘要一直保持手棒燈走在最前,進入婚房臥室后,立即開亮臺燈,此燈要一直點亮至第二天早晨,寓意“長長久久”。
子孫桶:經過時代的變遷,現在的子孫桶普遍用大紅的水桶代替了,桶里面放上棗子--期盼“早得貴子”;長生果(帶殼花生,節數越多越好)--寓意長生不老和多子多福,;以及桂圓,荔枝,百合,蓮子等干果;再放進五只紅雞蛋,象征“五子登科”等等。
傳統結婚風俗
【下報日】
這是安慶訂婚的特別說法,在這一天男方父母來到女方家下禮金,定結婚日子,還有商討結婚細節等,更重要的是如果下報日成功了,那么恭喜你這媳婦十有-是跑不掉啦!據老人講,下報日這天,男方除了要帶上好煙好酒外,還要提上花生、蓮子、紅棗、桂圓四樣,各為四兩送到女方家里。
【糕】
子孫桶還要放上兩條糕,給男方新房的親戚占喜的。子孫桶在新娘出門的時候,由女方兄弟在拎著跟在新娘后面帶出娘家拎進洞房。
這原本是具有安慶風味的一道美食,因為“糕”通“高”,寓意吉祥,當然是安慶結婚時必不可少的一樣好東西,女方要在陪嫁的被子里藏糕,男方的親友回去找,找到就意味著以后會步步高哦!更重要的是新娘從婚車下來的時候還要踩著糕下來喲!結婚總要取個好意頭嘛
【喝糖水】
新娘子進了男方家門后要端上一碗糖水給新娘喝,這樣新人的生活就會甜甜蜜蜜的,不僅僅是糖水,也可以煮蓮子銀耳湯這類的,只要是甜的就可以啦!
地區結婚風俗
向長輩敬茶:指的是雙親坐于上,然后兩位新人對他們進行敬拜,敬茶給他們,等他們喝完以后敬拜禮完畢。
新人敬客:在婚禮舉行完的時候,結婚的宴席就會開席,女方需要換上中式服裝和男方一起向來賓敬酒。
女方回禮:接到聘金時女孩子是要給回禮的,不同的地方,回禮也有所不同。有的地區女方家一般會給戒指,有的地區一般會給錢。
安裝婚床:結婚前一天的晚上,需由女方的家找出一育有兒子、又家庭幸福的男丁安裝婚房里的婚床,再將寓意早生貴子的四品:蓮子、核桃、紅棗、花生灑在新床上面。
繞吉祥路迎親:此習俗就是說迎親隊伍,必須繞著所有路名寓意比較好的路段開一周。
新娘進門:男方將媳婦娶進門,對新郎家里其他長者行拜謁禮。
梳頭:給新娘打扮時,會請一位有福澤的人去給新娘梳頭,和安床的意義差不多。
女方給嫁妝:女方家里會籌備嫁妝,給新娘帶去男方家,全放進紅色的箱子中交給新娘。
下聘禮:婚前男方要將娶親的聘禮送到女方家,每個地方送的種類都不相同,按各個地方的習俗來送,禮金則象征著娶方多金,暗示著新娘嫁過去可以享福,讓女方家放心。
送入洞房:兩位新人入婚房的時候其好友也會一起,而且還會鬧鬧洞房來緩解新郎新娘的緊張氛圍。大家注意在鬧洞房的時候要有分寸。
三天回門:指在結婚以后的第三日,女方在男方陪伴下返回到娘家,不過千萬不要兩手空空的過去,要拿上一些禮品以及燒全豬等東西回去,然后還需要回家祭祖。
婚禮儀式:結婚地點通常按照新人的想法來確定,需要請專業的司儀主持。
安慶結婚習俗禮儀相關文章:
★ 安慶婚禮策劃范文2020
★ 安徽文化習俗禮儀大全
★ 拜天公文化習俗禮儀學問
★ 加納文化習俗禮儀知識
★ 有關中國人傳統的禮儀習俗
★ 常州搬家習俗禮儀知識
★ 澳門文化習俗禮儀知識
★ 閩南文化習俗禮儀知識
★ 中秋文化習俗禮儀知識
★ 迪拜文化習俗禮儀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