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為了避暑或是游玩發生溺水的情況是非常多的,在發生溺水的情況后,急救的救護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了解一些關于溺水的救護知識是很有用的,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溺水緊急救護方法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溺水緊急救護方法
1、發現有人溺水,應該立刻求援。如果溺水者并未昏迷,應從溺水者的后方向其靠攏,以免被溺水者抱住,無法動彈沉入水中。如果溺水者已經昏迷,可從正面向其靠近。
2、如果溺水者呈俯臥姿勢,要輕輕地用雙手夾住患者,并將其身體翻轉過來,呈仰臥姿勢。
3、溺水者的頸部有可能受到損傷,因此要保護好頸部,盡力維持呼吸。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 4、將溺水者救上岸后,應盡量放在平坦的地方,使其仰臥,檢查是否有脈搏和呼吸。
5、如果嘴中有污物,導致呼吸不暢通,應將溺水者的頭部側過來,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撐開她的嘴,右手的食指沿著臉頰內側伸入嘴中。當手指碰到異物時,將異物取出。
6、再次實施人工呼吸,如果水由溺水者口腔內流出來,可以讓其側臥,方便水流出。
7、最后,擦干溺水者的身體,用較厚的布裹住全身進行保溫。再將其立即送往醫院。
防溺水知識要點
防止溺水事故的發生,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不要獨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較危險且宜發生溺水傷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選擇好的游泳場所,對場所的環境,如該水庫、浴場是否衛生,水下是否平坦,有無暗礁、暗流、雜草,水域的深淺等情況要了解清楚。
2、必須要有組織并在老師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帶領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顧。如果集體組織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點人數、并指定救生員做安全保護。
3、要清楚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平時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參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區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準備,先活動活動身體,如水溫太低應先在淺水處用水淋洗身體,待適應水溫后再下水游泳;鑲有假牙的同學,應將假牙取下,以防嗆水時假牙落入食管或氣管。
4、對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貿然跳水和潛泳,更不能互相打鬧,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渦處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如眩暈、惡心、心慌、氣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腳部抽筋,千萬不要驚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躍動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時呼叫同伴救助。
7、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時,現場急救刻不容緩,心肺復蘇最為重要。將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嘔吐物和泥沙等雜物,保持呼吸通暢;應將其舌頭拉出,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將溺水者的腹部墊高,使胸及頭部下垂,或抱其雙腿將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動或跳動"倒水"動作。恢復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敗的關鍵,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對口或口對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時應迅速送往醫院救治。
夏季游泳注意“三防”
夏季游泳不但能鍛煉身體,還能防暑降溫,但夏季游泳安全要做好“三防”,以減少對自身的傷害。
一要防抽筋。抽筋是游泳時常遇到的意外,主要是因準備運動不夠、游泳時間過長或水太涼引起。因此游泳持續時間一般不應超過兩小時。下水前必須做熱身運動,如彎腰、壓腿、擺手等,準備運動不能過分劇烈。下水前半小時還可以補充熱量,比如喝牛奶等,尤其是對于體質較弱者。
二要防紅眼。紅眼病可以通過接觸傳播,傳染性強,傳播迅速,沾染病毒的手、毛巾、水等都可以成為媒介。因此醫生奉勸紅眼病患者不要到公共泳池游泳,以免感染了他人又加重自身病情。而健康人也應有防備之心,應攜帶自己的毛巾和換用衣物,游泳時不要用手揉眼睛,不要和他人共用物品。
三要防曬傷。在室外泳池游泳須防曬,長時間暴曬會引起急性皮炎。應涂抹防曬霜,最好避開中午至下午4時時段,傍晚是游泳的合適時機。 一些感光食物如芹菜、田螺、韭菜、香菜等食物吃多了,經紫外線照射,容易使皮膚上出現斑點。如到室外游泳,不宜吃這些食物。
溺水緊急救護方法相關文章:
★ 溺水后的正確急救方法
★ 生活課堂
★ 暑假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5篇
★ 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題班會記錄內容
★ 大學生防溺水主題班會5篇
★ 單人心肺復蘇考試流程口述
★ 幼兒園夏季防溺水安全教案2021年度最新
★ 小學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動計劃
★ 中職防溺水主題班會教案三篇
★ 小學生安全教育教案模板
下一篇:有關溺水緊急救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