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是以突然暈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語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經昏迷僅以口歪、半身不遂為臨床主癥的疾病。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有關中風危險因素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有關中風危險因素
與中風發作有密切關系的危險因素
1.血壓
高血壓者易發生出血性中風。高血壓的發病率高,所以中風的發病率與死亡率也高。因為高血壓可以損傷動脈,加速動脈粥樣硬化推大腦內形成許多囊狀動脈血管瘤,一旦血壓波動,血管瘤破裂,就發生腦出血。
血壓高是中風的危險因素,血壓過低也不利于中風的預防。在動脈硬化時,如果血壓過低,大腦灌注壓也低,血流緩慢,血粘度升高,容易形成血栓,造成腦缺血和腦梗塞。所以在臨床上,老年高血壓患者降血壓時不能過快、過低。
2.冠心病、心房纖顫
冠心病與中風的共同病變基礎是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心力衰竭時,心臟收縮功能下降,左心室排血量減少,靜脈壓增高,血液淤滯,故而容易形成血栓而導致腦梗塞。
統計發現,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發生腦梗塞的機會比正常人高出5倍。心肌梗死與缺血性中風關系更為密切,中風常發生在心肌梗死恢復期的頭2個月內尤其是頭1個月內。
心房纖顫時迸入心房血流紊亂,容易形成附壁血栓,心肌梗死室壁瘤者也易在心室內形成血栓,栓子脫落造成腦栓塞
3.肥胖
俗話說:“胖人多中風”因為肥胖的中老年人,容易患高血壓、糖尿病,常合并高脂血癥,所以也容易發生中風。
4.糖尿病
糖尿病是中風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有10%~30%的中風患者患有糖尿病。40歲以上糖尿病患者腦動脈硬化的發生率比正常人多1倍,中風的發生率比無糖尿病者多5倍,糖尿病中風患者死亡危險性是非糖尿病中風患者的2倍多。糖尿病患者中風者,腦梗塞比腦出血多,中小梗塞又比大面積梗塞多,且以多發性梗塞居多。
糖尿病患者為什么易發生中風呢?根本原因在于代謝紊亂或動脈硬化。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分泌不足,糖、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紊亂,脂肪大量分解為甘油三酯和游離脂肪酸,膽固醇合成旺盛,血中膽固醇大量增加,促使動脈硬化形成。
高血糖及糖尿病代謝紊亂所造成的高脂血癥可損傷血管,促進動脈硬化發生,而動脈硬化正是中風發病最為重要的基礎。
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常呈高凝狀態,血液凝固性和粘度增高,血小板粘附與聚集性增高,這些都是易形成腦血栓的因素,為中風的發病奠定了基礎。
5.疲勞與精神緊張
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的人,大腦過度勞累,如工作到深夜、睡眠不足,應酬頻繁,旅途勞累,看電視時間過長,都可能會導致中風的發生。
在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時,血液中的兒茶酚胺、血管緊張素等增多,導致血管痙攣、血壓增高、血液凝固性增高加速動脈硬化和促進血栓形成,成為中風發病的病理基礎。
6.情緒與性格
日常生活中常見到有的中老年人平時性情暴躁,而且在情緒激動與暴躁發作時發生中風,這是因為暴躁時血中兒茶酚胺增多,血壓升高,導致腦動脈瘤破裂。
醫學研究也證明性格與中風的發生有一定的關系,中風與冠心病患者的性格特征非常相似,表現為:個性好強,容易激動,遇事急躁,難以自抑,過分自負,情緒緊張或者愛生悶氣,思慮過多,個性怪僻,不聽勸告。也有人將性格分為急躁型、忍耐型和中間型三型。研究發現,急躁型中老年人患出血性中風的危險性是一般人的2倍。
7.吸煙
吸煙是中風的主要危險因素,每天吸煙1~20支者,比不吸煙者發生中風的危險性大3倍,每天吸20支煙以上,比不吸煙者大5~6倍。30~40歲吸煙者,腦梗塞的發病比不吸煙者高5倍;50~60歲吸煙者腦梗塞比不吸煙者高3倍。吸煙越多、吸煙年齡越早的人,發生中風的機會也就越多。
煙草中含有3000多種有害物質,香煙中的一氧化碳可以損傷動脈內皮細胞,尼古丁可使血液中腎上腺素水平升高、血管痙攣、血壓升高,加速動脈硬化,導致血液粘稠、血流緩慢、血小板聚集,為中風創造了條件。
8.飲酒
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即乙醇,對人體各種組織細胞都有損害,飲酒過多使膽固醇增加,促進動脈硬化。長期嗜酒的人,交感神經興奮,心跳加快,血壓增高。過量飲酒者,由于血壓突然上升,血管破裂而發生腦出血。在中風患者中,長期飲酒者是一般中老年人的2~3倍。
有許多因素可以誘發中風,在日常生活中應加以防范:
1.情緒不良:如生氣、激動、焦慮、悲傷、恐懼、驚嚇等。
2.生活方式:暴飲暴食,酗酒成痛,連續吸煙,過度疲勞,缺少睡眠。
3.運動不當:超量運動,用力過猛,或做爆發力的運動。
4.氣候變化:冷高壓氣流與暖高壓氣流到來時,心腦血管病發病率升高。
5.大便干燥:大便干燥,用力排便,造成腹壓升高叫發腦出血。
6.服藥不當:降壓藥服用不當,血壓不降或降得過低。
7.突然坐起:老年人神經血管的調節反應性差,長時間臥床突然起身或體位改變時,常導致腦供血不足,甚至發生中風。
容易發生中風的時間
1.夜間上廁所時
(1)冷暖的懸殊變化引起血壓劇升。
(2)用力解大小便,也會使血壓上升。所以,要防止便秘,養成每天定時解大便的習慣。
2.出浴缸時
洗澡時也容易誘發腦中風。所以,首先要控制水溫,不要一下進入水溫高的浴缸中,另外,要避免長時間泡在浴缸內,一般控制在20~30分鐘內為好。脫衣、穿衣的地方也要保溫。
3.突然興奮和發怒時
興奮會促使血壓上升,這對有高血壓史的人來講是很危險的。因易使血壓急劇上升,導致腦出血。
中風的前兆
許多人不了解中風的種種先兆,即使這些中風先兆出現了,他們全不以為然或者無所覺察,從預防中風發生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很大的遺憾,大量臨床經驗證明只有少數病人在中風之前沒有任何征兆,絕大多病人都有以腦部瞬間缺血的表現而發出的各種信號。
1.頭暈
中老年人中風前兆,會反復出現瞬間眩暈,突然自覺頭暈目眩,視物旋轉,幾秒鐘后便恢復常態,可能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是中風的先兆,應及早診治,防止中風發生。
2.肢體麻木
中老年人出現肢體麻木的異常感覺,除頸椎病、糖尿病外,如伴有頭痛、眩暈、頭重腳輕、舌頭發脹等癥狀,或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或腦動脈硬化等疾病史時,應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風發生,突然發病或單側肢體乏力,站立不穩,很快緩解后又發作要當心。
3.眼睛突然發黑
單眼突然發黑,看不見東西,幾秒鐘或幾十秒鐘后便完全恢復正常,醫學上稱單眼一次性黑朦,這是中老年人中風先兆最常見的癥狀,是因為腦缺血引起視網膜缺血所致。中風的又一信號是反復發作、眩暈欲吐、視野縮小或復視。
4.原因不明的跌跤
由于腦血管硬化,引起腦缺血,運動神經失靈,可產生共濟失調與平衡障礙,而容易發生跌跤,也是一種中風先兆癥狀。
5.說話吐辭不清
腦供血不足時,使人體運動功能的神經失靈,常見癥狀之一是突然說話不靈或吐辭不清,甚至不會說話,但持續時間短,最長不超過24小時,應引起重視,還有原因不明的口角歪斜、口齒不清或伸舌偏斜都要注意。
6.哈欠不斷
如果無疲倦、睡眠不足等原因,出現連續的打哈欠,這可能是由于腦動脈硬化、缺血,引起腦組織慢性缺血缺氧的表現,是中風病人的先兆。
上一篇:關于中風預防方法
下一篇:化學燒傷的急救處理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