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常留有后遺癥,近年來發病率不斷增高,發病年齡也趨向年輕化,是威脅人類生命和生活質量的重大疾患。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關于中風預防方法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關于中風預防方法
1.中風預防
(1)沉著冷靜
狂喜、暴怒、憂郁、悲哀、恐懼和受驚都會誘發中風。穩定情緒,沉著冷靜,保持心情平靜。不看場面緊張的電視、電影,也不宜參加喪事活動。因為在這樣的情景下,會使中老年人心情緊張,腎上腺素分泌增加,血管收縮,血壓升高,誘發中風。
(2)大便暢通
大便干結,排便用力使腹壓增高,血管阻力增強,血壓驟增造成腦動脈破裂而發生中風。男性前列腺肥大時,排尿困難,既可引起患者緊張,又可升高腹壓,誘發中風。避免使用誘發或加重排尿困難的藥物,如鎮靜劑、乙酷膽堿括抗劑;多吃粗糧與多纖維的蔬菜水果,多喝水,以保持大便通暢。
(3)兩低飲食
即低脂、低鹽飲食。攝入動物脂肪使血脂升高,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增加中風的可能性;食鹽過多,可引起水鈉儲留,血壓升高;長時間血壓升高可引起中風。
(4)動靜結合
堅持適度的鍛煉而不過量,如散步,做體操或打太極拳,以增強體質,但不能進行需要爆發力的活動,如舉重、引體向上、搬運重物等,以免發生中風。不宜過靜,如長時期靜坐看書、看電視,缺少活動,時間過久,血液循環速度減慢,易發缺血性中風。
(5)病不諱醫
一旦出現小中風或中風先兆癥狀,及時到醫院診治,因為有42%的“小中風”者在一年內發生中風,進行必要的檢查并根據醫生的醫囑用藥,用藥后不要突然停藥。如高血壓患者擅自停藥,可造成血壓大幅度波動,導致中風。治療中風的藥品種類繁多,即使同品種藥物,生產廠家亦不同。大型或名牌藥廠的藥品,多數信譽和質量更有保證。
中風急救措施
中風患者發病后在家里搶救是否及時,處理是否得當,對患者的預后至關重要。家庭急救中風病人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發現病人突然發病后切忌慌亂緊張,應保持鎮靜,讓病人平臥在床上,盡快與醫院或急救中心聯系。
(2)中風可分為出血性中風和缺血性中風,在診斷未明確時,不要用藥,因為不同類型的中風用藥各異。
(3)檢查一下生命體征情況,如呼吸和心跳已經停止,要馬上做心、肺復蘇術。
(4)病人意識清楚,可讓病人仰臥,頭部略向后,以開通氣道,不需墊枕頭,并要蓋上棉毯以保暖。
(5)失去意識的病人,應維持昏睡體位,以保持氣道通暢,不要墊枕頭。
(6)掌握正確搬運病人的方法。首先,不要急于從地上把病人扶起,最好2~3人同時把病人平托到床上,頭部略抬高,以避免震動。其次,松開病人衣領,取出假牙,嘔吐病人應將頭部偏向一側,讓其吐出,并且用干凈的手帕纏在手指上伸進口內清除嘔吐物,以免嘔吐物堵塞氣管而窒息,裝有假牙者,要取出假牙。
(7)如果有抽搐發作,可用筷子或小木條裹上紗布墊在上下牙間,以防咬破舌頭;最后,病人出現氣急、咽喉部痰鳴等癥狀時,可用塑料管或橡皮管插入到病人咽喉部,從另一端用口吸出痰液。
(8)寒冷會引起血管收縮,所以要保持室溫暖和,并注意室內空氣流通。
(9)有大小便失禁者,應脫去病人褲子,墊上草紙等。
(10)在送醫院前盡量減少移動患者。轉送病人時要用擔架臥式搬抬。如果從樓上抬下病人,要頭部朝上腳朝下,這樣可以減少腦部充血。在送醫院途中,家屬可雙手輕輕托住患者頭部,避免頭部顛簸。
(11)對昏迷較深、呼吸不規則的危重病人,可先請醫生到家里治療,待病情穩定后再送往醫院。
(12)缺血性中風的病人大多數神志清醒,應防止病人過度悲傷和焦慮不安。此時應讓病人靜臥,并可安慰病人。同時做一些肢體按摩,這樣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血壓進一步下降而使缺血加重。不要悲哭或大聲呼喚病人,避免給病人造成壓力。
(13)未得到醫生許可,別讓病人進食或飲水。
中風的注意事項
1.觀察病人的生命體征,緊急聯系神經科醫生。
2.在病人倒下的地方就地搶救,若必須移動時千萬要小心。
3.手腳麻痹、語言障礙、視力障礙等是腦中風的先兆,要盡早發現、治療。
4.檢查有否麻痹等癥狀
(1)鼻子一側出現皺紋,左右鼻唇溝不對稱。
(2)嘴的一側下斜,臉部不對稱。
(3)口水下滴。
(4)出現打鼾。
(5)臉色發紅(或發青)。
(6)眼睛充血。
(7)劇烈嘔吐。
(8)大小便失禁。
(9)發燒或出汗等。
5.切忌對中風病人搖晃、墊高枕頭、前后彎動或捻頭部、頭部震動等。
6.高血壓病人,一定要注意平時吃得清淡些,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息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