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復蘇術簡稱CPR,就是當呼吸終止及心跳停頓時,合并使用人工呼吸及心外按摩來進行急救的一種技術。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心肺復蘇急救要點,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心肺復蘇急救要點
一、現場安全
1.現場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險因素
(1)交通事故中受損的汽車是否有起火、爆炸或再次傾覆。
(2)脫落的高壓電線或其他帶電物體。
(3)化學物質、腐蝕性物質、放射性物質等泄漏。
(4)地震后的建筑物倒塌,余震的發生。
(5)有毒氣體,如一氧化碳等。
(6)其他危險因素。
二、應急救護時要做好個人防護及傷病員的保護
1、救護員在處理傷病員的傷口前應洗手,戴醫用(乳膠)套。如果沒有醫用手套,也可用塑料袋代替。
2、有條件時戴口罩。
3、處理有大量出血的外傷時應戴防護眼鏡或防護罩。
4、在進行人工呼吸時,要使用呼吸面膜或呼吸面罩。
三、徒手心肺復蘇
1.胸外心臟按壓,確定按壓部位
(1)兩乳頭連線中心。
(2)難以準確判斷乳頭位置時(如體型肥胖、乳頭下垂等),可采用滑行法。
2.雙手十指相扣,一手掌緊貼患者胸壁,另一手掌重疊放在此手背上,手掌根部長軸與胸骨長軸確保一致,有力壓在胸骨上。
3.肘關節伸直,上肢呈一直線,雙肩位于手上方,以保證每次按壓的方向與胸骨垂直。
4.對正常體形的患者,按壓胸壁的下陷幅度至少5cm,但不超過6cm。
5.每次按壓后放松,使胸廓恢復到按壓前位置。放松時雙手不離開胸壁,連續30次按壓。
6.按壓頻率 100~120次/分鐘。
7.按壓與放松間隔比為1:1
四、人工呼吸(口對口吹氣)
按壓30次后,觀察患者口中有無異物,如有,將異物取出。
1,仰頭舉頦法 將氣道打開,確保氣道開放通暢
2,口對口吹氣 救護員用手捏住患者鼻孔,防止漏氣,用口把患者口完全罩住,緩慢吹氣2次,每次吹氣應持續1秒鐘,確保通氣時可見胸廓起伏。吹氣不可過快或過度用力,推薦約500-600ml潮氣量。
3.以30:2的按壓/通氣比例,進行5組CPR,重新評價。
體外心臟擠壓法
對傷情嚴重的人員,如果心臟剛停止跳動,在實施有效的人工呼吸后,施行體外心臟擠壓法,仍有使患者復活的可能。體外心臟擠壓是指有節律地對心臟擠壓,用人工的方法代替心臟的自然收縮從而達到維持血液循環的目的。
體外心臟擠壓操作方法。使傷員仰臥于硬板上或地上,以保證擠壓效果。
搶救者跪跨在傷員的腰側。搶救者以一手掌要部按于病人胸骨下1/2處,中指指尖對準其頸部凹陷的下緣,當胸放一手掌,另一手壓在該手的手背上,肘關節伸直。依靠體重和臂肩部肌肉的力量,垂直用力,向脊柱方向壓迫胸骨下段,使胸骨下段與其相連的肋骨下陷3~4cm,間接壓迫心臟使心臟內血液搏出。擠壓后突然放松(要注意掌握不能離開胸壁),依靠胸骨的彈性,使胸骨復位。此時心臟舒張,大靜脈的血液回流到心臟。
按照上述步驟,連續操作,每分鐘按壓60~80次。
擠壓時位置要正確,一定要在胸骨下1/2處的壓區內,接觸胸骨應只限于手掌根部,故手掌不能平放,手指向上與肋骨保持一定距離。用力一定要垂直,并發有節奏、沖擊性。為提高效果,應增加擠壓頻度,最好能達到每分鐘100次。
有時傷員心跳、呼吸全停止,而急救者只有一人時,也必須同時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體外心臟擠壓。此時可先吹兩次氣,立即進行擠壓15次,然后再吹兩口氣,再擠壓,反復交替進行,不能停止?,F場搶救往往時間很長,且不能中斷,搶救人員要有耐心和毅力,必須克服各種困難堅持搶救,直到傷員面色好轉,口唇潮紅,瞳孔縮小,四肢出現活動,心跳和呼吸恢復正常。
心肺復蘇步驟
舉凡溺水、心臟病、高血壓、車禍、觸電、藥物中毒、氣體中毒、異物堵塞呼吸道等導致的呼吸終止、心跳停頓,在醫生到來前,均可利用心肺復蘇術維護腦細胞及器官組織不致壞死。
心肺復蘇ABC
A步驟
將病人平臥在平坦的地方,急救者一般站或跪在病人的右側,左手放在病人的前額上用力向后壓,右手指放在下頜沿,將頭部向上向前抬起。
注意
讓病人仰頭,使病人的口腔、咽喉軸呈直線,防止舌頭阻塞氣道口,保持氣道通暢。
B步驟
口對口吹氣,也就是人工呼吸。搶救者右手向下壓頜部,撐開病人的口,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孔,用雙唇包封住病人的口外部,用中等的力量,按每分鐘12次、每次800毫升的吹氣量,進行搶救。
一次吹氣后,搶救者抬頭作一次深呼吸,同時松開左手。下次吹氣按上一步驟繼續進行,直至病人有自主呼吸為止。
注意
吹氣不宜過大,時間不宜過長,以免發生急性胃擴張。同時觀察病人氣道是否暢通,胸腔是否被吹起。
C步驟
胸外心臟按壓。搶救者在病人的右側,左手掌根部置于病人胸前胸骨下段,右手掌壓在左手背上,兩手的手指翹起不接觸病人的胸壁,伸直雙臂,肘關節不彎曲,用雙肩向下壓而形成壓力,將胸骨下壓4厘米至5厘米(小兒為1厘米至2厘米)。
注意
按壓部位不宜過低,以免損傷肝、胃等內臟。壓力要適宜,過輕不足于推動血液循環;過重會使胸骨骨折,帶來氣胸血胸。
B、C步驟應同時進行,按壓30次之后做兩次人工呼吸,通常一個搶救周期為三輪,也就是按壓90次、人工呼吸6次。
經過30分鐘的搶救,若病人瞳孔由大變小,能自主呼吸,心跳恢復,紫紺消退等,可認為復蘇成功。
終止心肺復蘇術的條件:已恢復自主的呼吸和脈搏;有醫務人員到場;心肺復蘇術持續一小時之后,傷者瞳孔散大固定,心臟跳動、呼吸不恢復,表示腦及心臟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