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研究是熟悉一線工作情況、提高參謀能力的重要手段,還是鍛煉文筆、提升能力的有效措施。主動熟悉調查研究、積極開展調查研究、提高調查研究能力、多寫精品調研文章是秘書從入門新手向行家里手發展的重要途徑。
秘書新手走上崗位首先面對的就是調查研究問題。有些單位為讓新手盡快進入工作角色,往往先安排調查研究,讓年輕人到一線了解情況、基層調研、蹲點干活,以此鍛煉綜合分析能力、業務處理能力,同時考察綜合文字能力、表達能力、思維能力,特別是對期以重任、可塑性較強的年輕人多從調查研究入手下任務、壓擔子。年輕人要熟悉調查研究工作,及早鍛煉調查研究能力,特別是對承擔的第一個調查研究不能絲毫掉以輕心,務必要踏踏實實調查研究,全力以赴起草高質量調研報告,自己十六分滿意才能送審付印,力求開篇作品一炮打響、樹立形象。
一、如何確定調研主題
調查研究首先是選題。選題要把握四大原則。一是領導關心原則,圍繞領導關心的事項調查研究,摸清實際情況,找到薄弱環節,了解基層想法,探尋解決辦法,力求有助于解決實際問題、推動實踐工作。起草調研報告都要把握一根底線,即領導不感興趣的題材不碰,領導不感興趣的調研報告基本也算不上成功的調研報告。如果固執己見去做,很有可能領導看都不看諸位花費大量精力的調研報告,甚至認為工作方法有問題,那就得不償失、不如不做。當然,除非獨具慧眼、觀點獨到、切中要害、心理強大、十足把握,那就另當別論、就事論事,不必拘于常規套路。二是圍繞中心工作原則,圍繞本地區、本單位年度重點及中心工作調查研究,圍繞中心工作才能寫出大家關注、有借鑒參考價值、可能推動實際工作的好報告;不要做太冷僻或無關大局的調研文章。三是解決問題原則,調研課題著眼于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通過研究實情,收集民聲,探討辦法,拿出解決問題的建議和措施,做到建議科學合理,措施切實可行,符合實際情況,堅決避免只提問題,不提解決建議。沒有好建議、好措施的調研報告一定不是好調研報告,也難以獲得領導的肯定與認可。四是前瞻性原則,著眼本單位或本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尋找本單位或本行業將來可能遇到的問題,提前調查研究,未雨綢繆,有備無患,及早應對,減少被動。選擇這類調研主題需要熟悉工作,善于思考謀劃,并要有戰略眼光。這類前瞻性調研報告如果寫得精彩,就很有可能成為精品報告,也能推動實踐工作,產生積極價值。
二、八大素材挖掘渠道
部分新手面對生疏環境或紛繁忙碌工作,可能雖然有心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但是短時間內找不到滿意的調研課題。調研選題表面上在工作中、在現實中,實際上在眼里、在心里,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大處著眼、小處落筆,就容易發現調研課題,找到下筆地方。可從八大渠道挖掘調研主題。
一是當年工作報告。一般單位都有年度工作報告,也就是單位主要領導在每年年度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材料。這個材料大多包括上年度工作情況、存在問題、形勢分析、目標任務、重點工作、推進措施等內容,并在會后印發下屬部門。這是各單位總結上個年度工作,研究部署新一年度工作任務的重要文件,集中全體人員集體智慧并經反復修改完善而成。這是分解安排工作任務、推進年度重點工作、督查考核成效成績的主要依據。各級《政府工作報告》就是典型代表。秘書通過熟悉年度工作報告,牢牢把握年度工作重點,結合當前實際情況,圍繞中心工作搜尋有價值的調研課題。
二是各種專題材料。秘書在工作中每天都要接觸各種各樣專題材料,通過這些材料了解新動態、新問題、新現象,進而挖掘素材線索。專題材料包括:各類匯報材料、會議交流材料、各類文件、媒體新聞、會議發言,甚至包括朋友圈等社交媒體等。只要做個有心人,諸位完全可以從這些渠道獲悉足夠多的調研素材。
三是領導關心重點。領導關心工作是挖掘調研素材重要來源。如在恰當時機提交領導關心的調研報告,可解決燃眉之急,或為領導推進某項工作提供參考借鑒,很有可能獲得領導批示或好評。領導會在四種途徑傳遞信息:首先,各類會議講話。領導會上講話除讀稿外,還會脫稿就某件工作講些個人感想、見聞、想法及希望,不但可作為提高講話起草水平的重要參考,而且可作為尋覓調研信息的不竭源泉。其次,領導平時溝通交流。領導在各種場合交流工作時候思維往往活躍,可能會就相關工作談很多想法,安排下級部門抓好落實。這些談話包括當前重點工作、下一階段工作計劃、相關地區先進經驗、工作亮點特點、感興趣領域、遇到問題與困難等,可以說都是挖掘調研素材的富礦。第三,領導日常批示。領導批閱文件會就文件所提事項作出批示,對于亟待深化研究的事項也會表明自己意見或直接要求有關部門組織考察調研。通過這些批示,我們可掌握領導關心的工作所在以及對于各項工作的意見,從中尋覓需深化或有待研究解決的難題,順藤摸瓜找到很多調研課題。第四,階段性工作重點。有些領導推進工作善于突出重點,一個階段集中精力推進部分重點工作。
四是上級機關要求。秘書在日常工作中會經常接觸上級機關文件,知悉上級機關最近關注重點事項。有些上級還會要求下級調查研究相關工作并上報調研成果。秘書平時要積極關注上級機關動態,結合實際思考工作,善于從上級要求中觀照本單位工作,也善于從本單位事務在上級工作安排中找到位置。
五是基層需求建議。問題在一線,困難在一線,實踐在一線,經驗在一線,答案在一線,調研素材更在一線。基層干群在一線遇到困難問題,就會向上級提出幫助解決要求。秘書到一線開展調查研究,經常受到基層干群歡迎。基層干群認為秘書在上級機關工作,可以直接反映問題與困難,也希望秘書熟悉自己工作亮點、成績、經驗,更希望通過秘書將工作轉化為調研報告。
六是兄弟單位經驗。秘書要注意收集研究兄弟地區、關聯單位工作動態,特別是學習借鑒先進經驗;平常要積極瀏覽、收集和分析兄弟單位的工作動態、經驗及做法,在更大視角觀照本單位工作;如果發現其他單位好做法,就要收集整理其工作經驗,瀏覽其交流材料、網站信息,必要時還可親自登門討教如何寫調研報告,把其他單位經驗總結出來。找到切合點、采取拿來主義結合實際提出措施,就是很好的調研材料。
七是主動超前思考。秘書崗位具有超前性特點。下一年度重點事項基本在上年11月份就有初步方案。開展本月工作的同時就要安排下個月度重點工作。這種超前性特點讓秘書始終處于工作前沿,預知未來階段工作重點及領導重抓關鍵事項,利于起草未來相關工作措施建議類調研文章。
八是日常工作交流。秘書平常與領導、同事以及下級機關、兄弟地區、上級機關的人員接觸對接工作,可能涉及很多感興趣話題。如果稍微留意,就會收獲想象不到的素材資源。這些人員來自不同領域,從事不同崗位,掌握信息豐富多彩,對相關事項理解和認識各有異同,可給調研提供有益參考,甚至提供不同背景觀察視角。
諸位如果稍作留心,可以說處處皆有學問,時時可見調研素材;如果粗心大意、懶于思考,就會身在寶山不識寶。
三、如何起草調研報告
調研報告有各種各樣寫法,同一調研課題出于不同人之筆,寫法也會面貌各異。總的來看,調研報告要包括五方面內容:
一是事由背景。交代調查目的、解決問題、設想思考等,簡明扼要、點到為止,不需展開,防止沖淡主題。
二是調研概況。交代調研組成員、訪談安排等概況,突出重點與關鍵環節,高度概括,不作展開。
三是事項現狀。包含調研事項的當前概況、主要特點、突出亮點、發展過程、外地情況、相關評價、主要做法、取得成效、對外影響、成敗得失等內容,根據調研事項及調研意圖合理選擇與科學把握,有重點、有側重,不須面面俱到、事無巨細。
四是分析問題。調查研究既要善于總結取得成效,深入挖掘成功經驗,又要正視問題不足,分析形成原因,查找問題客觀準確、全面到位,找準問題與原因,也就找到了解決辦法。
五是提出建議。從科學合理及可行性角度針對存在問題提出針對性改進措施。調查研究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解決問題,不是為了調查而調查。調研報告是否成功,不在于是否找到了問題,而在于是否提出了正確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并能獲得落實的措施,且能應用于實踐推動具體工作,取得實際成效。
四、調研報告起草技巧
調研報告雖然沒有法定寫作要求,質量高低主要取決于調研者本身素質、眼光與功力,但是仍可總結部分技巧作為參考借鑒及衡量評價標準。根據筆者經驗,好的調研報告要做到“十個有”:
一是有情況。調研報告要有生動活潑的案例、現狀,做到內容充實全面,既要有面上概況,又要有點上具體情況,善于從不同層面、不同側面認識事物、反映情況,讓調研報告內容實在、豐富多彩。
二是有分析。深入總結歸納其規律、特點及成因,不是生硬描繪事物表象或羅列堆砌案例,而要善于辯證認識、全面分析事物的內在規律及相互關系,體現思維與邏輯的成果。
三是有觀點。選用事例要能支撐觀點,分析事物要能得出觀點,善于通過小觀點集聚形成調研報告大觀點如何寫調研報告,讓讀者閱完就知調研報告重點所在、價值所在。觀點是調研報告的靈魂,沒有觀點的調研報告就如同沒有靈魂的軀殼一樣,不過一堆材料而已。
四是有建議。提出合理化建議作為改進措施供領導參考,不僅要提出問題,而且要提出解決辦法,否則就變成給領導出題目,讓領導思考解決辦法,增加麻煩、幫倒忙。
五是有可行性。所提建議要能符合事物本身發展規律,符合實際情況,可以融入實踐成為推動具體工作的措施,不著邊際、落不到地上的建議寧可不提,也不要生搬硬套塞進調研報告,否則調子越高越容易讓人生厭。
六是有靈氣。注重篇章結構、遣詞造句、選用事例,注重生動性、形象性、可閱讀性,注意語法修辭,做到主題鮮明、觀點明確、事例詳實、結構合理、語言平實,盡量讓字里行間閃耀智慧火花如何寫調研報告,避免寫成面目刻板可憎的八股文章。
七是有質量。善于運用文件語言組織調研報告文字,做到觀點鮮明突出、措施科學可行、語言精練準確、角度恰當得體,符合當地實際情況,可以轉化為貫徹執行的規范性文件。
八是有速度。注意把握時間,定題后就要迅速行動,特別是跟當前工作結合緊密的課題,更要搶抓時間,力爭短時間內拿出調研成果,以便及時提供給領導參考;否則過了時間再拿出來,再好調研報告也是昨日黃花,失去應有價值和生命力。
九是有配圖。調研報告除注重文字推敲外,如有需要圖表、圖片說明的,盡量使用圖文,讓圖文傳遞文字所不能表達的信息。圖文并茂的調研報告讀起來也很輕松,還可以體現調研者審美眼光。
十是有立體感。認識、分析和理解要跳出本地區、本單位范圍,通過比較看差距、找不足、更準定位、更有可接受性。
總的來說,好的調研報告還有很多優點,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希望讀者細細體會,博采眾長,取其精華,為我所用。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