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面前,黨員干部就需在疫情防控中亮身份、當先鋒、做表率,用堅守彰顯初心、用行動踐行擔當,以“戰斗”的姿態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疫情防控如何踐行初心使命為主題論文范文10篇,以供大家參考借鑒!
疫情防控如何踐行初心使命為主題論文范文一
用好疫情防控“磨刀石”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廣大黨員干部要把防控疫情第一線作為磨刀石,主動經受歷練、接受考驗,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全面提升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宗旨意識、駕馭能力和擔當精神,當好疫情防控主力軍。
在疫情防控中淬黨性。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阻擊戰,既是對黨員干部的一次嚴峻考驗,也是一場深刻的黨性洗禮。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廣大黨員干部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踐行“兩個維護”,堅決服從黨中央的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講話精神,不折不扣落到實處。敢于沖鋒在第一線、戰斗在最前沿,敢于喊出“我是共產黨員,讓我先上”,用紅黨旗、紅黨徽、紅袖箍、紅馬甲,燃起了戰勝疫情的信心和希望。
在疫情防控中洗初心。人民高于一切,生命重于泰山。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這是初心的昭告,也是使命的召喚。廣大黨員干部要進一步強化宗旨意識,增強為民情懷,把以人民為中心落實到行動上,深入一線,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全力救治患者,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全力保障群眾生活。全心全意信賴群眾、依靠群眾、發動群眾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匯聚起眾志成城的磅礴力量,構筑起人民戰爭的銅墻鐵壁。
在疫情防控中強筋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不僅需要擔當的“寬肩膀”,關鍵時刻敢于站出來;更需要戰斗的“真本領”能夠科學指揮、干到實處。比如,如何嚴密細致地做好疫情的排查、防控、宣傳等工作,如何讓保障群眾的米袋子、菜籃子,如何把群眾緊緊擰成一股繩,不害怕、不恐慌,如何有序推進企業復產復工,努力將疫情影響降到最低?在疫情防控的總體戰面前,只有把每件具體工作做扎實,才能阻擊戰的最終勝利。廣大黨員干部要堅持邊學邊干、邊干邊學,補齊知識上的短板,能力上的不足,在疫情防控中經歷風雪、強壯筋骨、鍛煉膽魄、增長本領。
在疫情防控中錘作風。防控措施千萬條,抓細抓實第一條,沒有嚴實的工作作風,就不可能打好疫情防控的答卷。廣大黨員干部要進入戰時狀態,堅決克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一切奔著問題去,事事都要動真格,絕不能做虛功、玩花活,搞花架子。特別是要嚴肅警惕留痕主義思想,不搞重復填表、紙上抗“疫”,把時間和精力真正用在抓落實上,把成效體現在群眾的笑臉上。
疫情防控如何踐行初心使命為主題論文范文二
疫情無情 人間有情
2020年,每個中國人都正在度過一個不同尋常的春節。一場意料之外的疫情使整個春節都被陰影所籠罩。所幸,在這樣的危難時刻,無論是沖鋒在一線的醫護人員,不分晝夜守護平安的黨員干部,還是捐錢捐物的人民群眾,都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閃光。
“以生命的名義,呼喚生命”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疫情期間,防護物資十分緊張,為不影響正常工作,湖北一家醫院的醫生護士們紛紛大顯身手。缺少防護面罩,他們就自己動手用透明文件袋改裝;缺少防護服,他們就用雨衣當防護服。面對記者的采訪,他們說:“我的城,我去守,有國家,有百姓在身后支持,我義無反顧!”聽完我直接淚崩。
如果說生命是一首贊歌,那么護佑生命就是一首最崇高的英雄贊歌。當我們還在慶幸自己遠離險境之時,醫護人員早已化身成“逆行戰士”,把疫情擋在身后,以“大愛忠誠、大醫精誠”的責任擔當,守護著百姓的健康。危險來臨時,他們沖上前。疫情越來越嚴重時,他們一直守在前方,因為這是責任所在,因為這里有生命對生命的托付。這世間從來沒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除夕那天,我送他去拯救世界”
女孩的男友是一名年輕的黨員工程師,除夕那天被緊急抽調參加火神山的項目。女孩微信幾乎每天都顯示男友3萬步,20多公里的運動記錄,這位女孩實在無法想象男友是如何不眠不休、在工地上走出這種距離的。微博有個熱門話題是:疫情過后最想做的事是什么?這位女孩說,我想用力奔向他,用力抱住他,告訴他我很他。
疫情在哪里,黨員干部就要戰斗在哪里。疫情應對是考驗干部作風的試金石,是檢驗黨員、干部初心使命的考場。踐行初心,絕不只是喊喊口號、念念稿子,絕不只是“擺擺造型”“混混日子”,而是寫在行動上,落在崗位上。初心是武漢火神山270多名工人黨員“這個時候我們黨員不沖上去誰沖上去”壯志豪言下的晝夜奮戰,是北京136名醫療隊員“最美逆行”下的沖鋒在前,更是農村黨員干部用“24小時堅守”在村頭架起的一座座守衛百姓的“銅墻鐵壁”。千千萬萬的黨員干部用行動迎戰疫情,以擔當詮釋責任,讓黨旗在陣地飄揚,黨徽在一線閃光!
“你逃跑的樣子可真帥!”
在安徽六安,一位小伙子抱著幾大盒口罩來到派出所,放在桌上后轉身就走。民警未能追上,望著他遠去的身影,他們向他敬了一個禮,并向男子大喊:你“逃跑”的樣子真帥!
凡人善行,溫暖人心。疫情當前,一個普通市民能做些什么?越來越多的普通人給出了答案。每天為武漢醫院送800份盒飯的小姐姐;匿名捐25萬個口罩的97年小伙兒;捐款千元卻不愿透露姓名的貧困戶……一個個溫暖故事的上演,寫就的是大我的勇氣和擔當。正是在我們身邊,這樣一個個平凡、渺小,甚至微不足道的例子,卻匯聚成了一股巨大的溫暖的力量,讓每一個身在疫情漩渦里的我們,被深深感動。世上本沒有英雄,但疫情背后的我們普通人,都可以是“英雄”。
此刻雖然艱難,但幸運的是有每一位勇敢抗疫的前線人員和每一位獻出自己微小力量的“后援”,他們平凡卻溫暖,渺小卻偉大。沒有被禁錮的城,只有不離開的愛,黑夜終究會過去,讓我們一起等待日出。
疫情防控如何踐行初心使命為主題論文范文三
抗擊疫情 他們無愧“第一”之名
在抗擊疫情的戰斗中,有這樣一支隊伍,他們身份不同,有公務員、有事業編制、有國企人員;他們級別不同,有處級、有科級還有普通科員;他們年齡不同,有青春年少干勁十足、有正值壯年意氣風發、有快要退休老當益壯。他們沒有統一的服裝、沒有統一的口號,他們積極投身抗“疫”一線,無愧“第一”之名,他們就是來自省市縣三級政府的下派干部,駐村“第一書記”和駐鎮“第一副書記”們。
無畏逆行,做黨員群眾的“主心骨”。疫情發生后,無數的第一書記選擇無畏逆行,第一時間回到村里投身疫情防控工作,這里沒有動員,無需號召,只有肩上的責任和那一份牽掛。遼寧營口市果園鄉黨委第一副書記陳濤最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我們不走,村民才能放心。”陳屯鎮樸家溝村第一書記王海東,一邊堅持照顧病倒的父親,一邊堅守的村口檢查點,他說:“現在是疫情防控的緊急時刻,村里百姓需要我,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在困難面前不能退縮。”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需,一切為了百姓著想,正是這樣最樸實、最真誠的想法,讓他們選擇堅守在一線,選擇和村民們在一起共同面對風險,做黨員群眾的“主心骨”。
無懼風險,做聯防聯控的“扛旗者”。疫情發生正值春節,如何做好摸排、搞好聯防聯控成了各村防疫工作的重點和難點。第一書記回村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兩委班子研究摸排計劃和防控檢查點設置,無論是挨家挨戶的摸排還是在檢查點的堅守,第一書記永遠是身先士卒,沖在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線。臥龍泉鎮義和村第一書記金一鳴,到村后第一時間,就與村支書召集兩委研究防控工作,調查疫區回鄉人員,收集整理外來人員信息,在村口設檢查站檢查出入村人員,并對村內的活動室和重點戶進行檢查,防止出現人員聚集情況。疫情期間金一鳴一直堅持吃住在村里,每日就是面包泡面火腿腸,老村部三間破瓦房。黨旗在抗擊疫情一線高高飄揚,第一書記們就是戰線上優秀的“扛旗者”。
無微不至,做防疫宣傳的“定盤星”。隨著互聯網和移動網絡的普及,疫情發生后,可以說是謠言滿天飛,對于疫情防控工作極為不利。為了做好防疫宣傳,成為村里的“謠言粉碎機”,第一書記們開動腦筋、各顯神通,有靠傳統方式拉橫幅、貼標語、發傳單、大喇叭喊話的;有靠現代方式建微信群、發朋友圈、制作短視頻的;有用遼劇唱防疫知識展現才能的;有自家車上綁音響當流動宣傳車的;也有利用個人資源找來大屏幕滾動宣傳車來幫助村里宣傳的。總之是多管齊下各有千秋,村民們在第一書記的宣傳帶動下,能夠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第一書記的宣傳工作無微不至,是防疫宣傳的“定盤星”,做到了宣傳全覆蓋、謠言無所藏。
無私奉獻,做雷鋒精神的“繼承人”。蓋州是雷鋒同志的第二故鄉,雷鋒精神在這片熱土得到了繼承和發揚。在疫情持續期間,派駐到蓋州的第一書記們無私奉獻,為抗擊疫情捐款捐物,貢獻力量。他們有個人出資的,也有協調派出單位幫忙的,捐贈口罩、手套、消毒液等防護用品的不計其數。可以說,第一書記們為一線黨員和工作人員提供物資支持和幫助的例子不勝枚舉,而且有些物資不是單純能用金錢來衡量的。比如有的村口罩不夠了,附近村鎮也買不到,第一書記就驅車到80公里外的鲅魚圈去采買,最后走遍大小藥店也才買到30個口罩。30個口罩的價值根本無法與這背后的近200公里的車腳路費和辛苦相比。第一書記為這片土地戰勝疫情不顧名利、不計得失,是名副其實的雷鋒精神“繼承人”。
兩年前一聲號召,第一書記們義無反顧、扎根基層,兩年時間他們抓黨建、促脫貧、發展集體經濟,早已與基層融為一體。而在抗擊疫情戰斗的今天,他們更是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初心使命,他們無愧“第一”之名。
疫情防控如何踐行初心使命為主題論文范文四
“突擊考”黨員干部如何應對?
截至目前,疫情防控阻擊戰在國內已經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穩防穩控常態化下,全國上下切換“主頻道”,緊盯經濟社會發展,全力答好疫情防控的下半張考卷。從1943年毛澤東提出“進京趕考”到1998年特大洪水,從2003年我們歷經“非典”到2008年汶川地震,再到此次疫情防控“突擊考”,盡管每次挑戰各不相同,但“趕考”內容如出一轍。考的是黨員干部是否堅定為國為民的理想信念、是否樹立敢為人先的擔當意識、是否錘煉嚴而又實的工作作風。
“突擊考”是黨性修養的試金石。黨性修養到不到位、政治上過不過硬,就要看關鍵時刻靠不靠得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考是一面鏡子,真實映照出了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和政治本色。大考之中,一句“我是黨員我先上”沖鋒在前,我們見證了一個個紅手印摁滿的請戰書、一封封入黨申請書在一線遞交、一個個臨時黨支部“火”線成立;大考之中,黨員干部主動明責加壓,堅持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雙線作戰,咬定目標繃緊弦,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以背水一戰的決心和勇氣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才是真正的共產黨人”。黨員干部就應在關鍵時刻“接招”,以身體力行踐行初心使命;更應在艱難險阻面前“亮劍”,以實際行動給黨旗增添光彩。
“突擊考”是擔當作為的練兵場。抗疫場上,戰鼓陣陣催征急,黨員干部逆風而行,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疫”。他們是“宣傳員”,“村村響”常態化科普,流動喇叭喊出最強音;他們是“消殺軍”,日日負“重”前行,用雙腳丈量每一寸土地;他們是“技術員”,視頻、電話、下地多種方式指導群眾春耕備耕;他們是“新流量”,變身“帶貨網紅”打通農產品銷路,鞏固脫貧成果,他們是“指導員”,下沉企業、現場督導,全力以赴跑出復工復產“加速度”。從扶貧工作隊到防控先鋒隊,再到復工復產服務隊,他們角色切換自如,他們把考驗當淬煉,他們在危急中尋轉機,用一次次堅守詮釋“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擔當。
“突擊考”是工作能力的檢驗地。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或許可歸咎于猝不及防,但如何筑牢防疫線、嚴抓防反彈、穩控促發展則考驗著黨員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疫情面前,黨員干部靠前指揮、科學施策,以高度的責任感和高效的執行力抓實抓細防控工作,確保轄區零疫情;各級黨委政府統籌部署、有的放矢,一手抓牢疫情防控,一手狠推經濟社會發展,“搶”時間、“補”損失,全力支持經濟社會秩序穩步恢復。沙場秋點兵,關鍵時刻“點”的是統籌有力、調度有方、有勇有謀的“硬核”將,“點”的是善作善戰、踏實肯干、作風硬朗的“給力”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