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先天或多或少都具備調動身體語言的能力,也都有解讀別人身體語言的能力。但這種能力的高低,則取決于后天的訓練和培養。無論是領導者想要進一步提升自己的領導力,或者普通人想要在群體中發揮更大的影響力,身體語言都是值得用心學習研究的一種工具,下面小編來和大家一起看一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身體語言是自我管理的重要方面
對領導力本質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領導”和“管理”是兩個概念,“管理”側重于組織、計劃、協調等具體職責,但“領導”更多地表現為感召和帶領他人的能力、讓他人心悅誠服地追隨自己的能力、影響他人的能力。
領導力是一種深刻的內在能力,涉及到對人與人之間本質關系的認知。它甚至與人的信仰有關,是人的內在信仰自然而然散發出來的一種魅力。領導力不等同于控制人的技巧,后者注定是一場騙局;領導力也絕非用權勢壓制人,那只能迫使別人違心地服從。研究和實踐都無數次證明:領導力作為一種感召和帶領他人的能力,首先來自于自我管理的能力。有了自我管理,才可能影響他人。英國曼聯基金會首席執行官John Shiels在談到對領導力的認識時表示:“領導力不應該僅僅被理解成領導團隊的能力,它的起點應該是引領自己發展,如果這一點都做不好,怎么去管別人?”
自我管理包含很多層面,自我形象管理和情緒管理是其中重要的兩方面,也與領導力的高低息息相關。自我形象管理,除了服裝、發型這些物質層面的因素外,氣質、精神狀態是同樣重要的因素,而這些都與身體語言有關。領導者展現給他人的精神面貌,如精力充沛、開放、熱情、堅定等,很大程度上是通過身體語言來展現的。一個眉頭緊鎖的領導人,很難給人值得信賴之感。同樣,肩膀耷拉、垂頭晃腦的人,看著就像個失敗者。除了上文提及的查爾斯王子、里根、克林頓,靠打磨身體語言來塑造領導形象的可謂不勝枚舉。丘吉爾有一張著名的照片,照片上的他一臉憤怒,展現出激昂的斗志和堅毅的決心。這張照片激勵了無數二戰時期的英國人民。
哈佛商學院有一項研究顯示,在人的事業發展過程中,視覺效應是人的實際能力的九倍。不要怪那些“以貌取人”的人膚淺。事實上,“看起來就像個領導”,是獲取別人信任的第一步。
情緒管理體現出領導者的情商水平,也是領導力的體現。對自我情緒的覺察和掌控是衡量情商高低的重要指標。喜怒無常的領導常讓下屬無所適從,領導力更無從談起。很多人以為,對情緒的控制只能靠自身修養的提升,其實有研究表明,姿態和心態有著互動關系。當人遇到困難,自信心受到挑戰時,保持上身挺直、保持微笑、保持均勻的呼吸,這種自信的姿態會反過來作用于心態。所以,控制心態從控制姿態開始,管理情緒必先管理身體語言。
想要影響他人,先管好自己。身體語言在領導者的自我管理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用身體語言展示領導力
對領導者來說,哪些身體語言有助于他們樹立起領導者形象,從而更具影響和感召他人的能力呢?
開放型的身體語言
如果身體語言傳達出開放的信息,就給人較易溝通的感覺,而溝通是領導力的基礎。開放型的身體語言包括:
溝通時露出手掌:能給人坦白、誠摯的印象,從而使溝通變得輕松。
身體向前傾斜 :表現出對對方的關切和接納。
反之,以下這些身體語言則給人封閉的感覺:
抱臂 :是常見的封閉型身體語言。當然,抱臂有時是身體疲憊的表現,是一種休息的姿態。但當人們看到抱臂這個動作時,首先會收到負面信息。所以,領導者要盡量避免這個動作。
把手放在正確的“肢體語言面”
人的身體分不同的肢體語言面:“丹田”部位上下一掌的部位叫“真實面”,一個人在講話時把手放在這個位置,會傳達出真實可信的視覺信息。而如果要表達富有激情的信息時,領導者要把手放在“激情面”。“激情面”位于胸部和上腹部位置。嘴部上下的部位叫做“公開面”,如果你面對一個用手遮住嘴巴的溝通對象,很難想象對方的話能讓你信服。
聰明的領導者會根據要表達的內容,把手放在正確的地方。
解讀他人身體語言,提升領導能力
感召和影響他人,需要以了解他人為前提。這時候,身體語言成為解讀他人內心的一種密碼。領導者通過他人的身體語言解讀其心理活動,因勢利導,從而更好地影響和帶動他人,這也是領導力的重要表現。
上文提及的所有傳達出正面或負面信息的身體語言,同樣適用于被領導者。此外,掌握以下幾條原則,也能更好地解讀他人的身體語言。
根據場合來判斷。一般情況下,針對某種特定場合,人們會有一種約定俗成的應對方式。如果出現了反常狀況,比如在一些原本應該輕松的場合表現得過于緊張,那么可能心里有所顧慮。
連續性原則。 在一連串動作中觀察對方身體語言的變化,如果出現不連貫的反常舉動,說明對方心中有疑慮。比如在談判過程中,當聽到某一報價時,對方突然僵住,那么很可能他對這個價格有異義。
綜合判斷原則。 當人同時使用幾個相互矛盾的身體語言時,哪個更真實地表達了他自己?判斷的依據是:離大腦越遠的部位傳達的動作越真實。比如,當人拿到一副好牌的時候,表現出一臉糾結的神情以迷惑對手,但他的腳卻在輕松地抖動。
結合文化背景理解身體語言。 常見的OK動作,在美國表示“好的,沒問題”,在日本僅表示數字“0”,在某些文化中卻有“侮辱”的意思。聳肩這一動作在美國很常見,表示“無奈”的意思,在中國卻很少被使用,中國人甚至覺得這個動作有輕浮之感。奧巴馬經常把腿擱在辦公桌上,美國人對此司空見慣,并無反感,但同樣的舉動在歐洲卻未必被民眾接受。
上一篇:五個被低估的領導特質
下一篇:雷軍是如何打贏人才爭奪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