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存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電腦速度慢了也許身邊的高手會建議我們升級更大容量的內存。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電腦內存的知識,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內存條局部細節
可在很久以前,內存是作為一塊IC電子元件焊接在主板上的,這種“焊接”技術會給后期的維護、維修帶去極大的問題和麻煩。因此,機智的人類發明了更為人性化的“插拔式”內存條,然后再在主板上設計一個安裝插槽,一切就妥妥得了。
筆記本內存插槽
臺式機內存插槽紅色和黃色的長條形區域
內存有哪幾種?
如果不算離我們生活比較遠的服務器內存,內存有兩種規格:筆記本內存和臺式內存。從本質功能來講,兩者大同小異,只是外觀尺寸的差異。
上方為筆記本內存,下方為臺式機內存
已經安裝有內存的臺式機主板
內存條的發展
內存條從最早發展到現在,大致經歷了了SIMM、EDO DRAM、SDRAM、DDR這幾個階段的技術革新。其中最為大家熟悉的DDR作為一種在性能與成本之間折中的解決方案,從出生就占據著市場,并在頻率上一直“高歌猛進”,由此DDR2、DDR3、DDR4、DDR5應勢而生...
DDR2相比于第一代DDR,優勢在于頻率和功耗有一定的提升,在實際的應用方面,因為DDR2自身的不足,所以在歷史的舞臺上它也只是一個“過客”。
它的下一代產品DDR3橫空出世,又再次成為了人們關注的對象。DDR3集成了高密度的顯存顆粒,這對于降低高容量內存成本及減少生產支出都是有極大幫助的,可謂是推廣大容量內存的源動力。目前該內存仍然是市場消費的主力。
相比而言,DDR4是最新的內存型號,由于處于普及初期因此市場占有率不高,但是它確實是新配機用戶的首選。它和DDR3基本的技術相差不大,但DDR4的重心是在提高頻率和帶寬上,因此未來的市場應該是屬于DDR4的。
內存規格不斷升級,運行頻率越來越高,如DDR3 1600、DDR3 2400最后的1600和2400數字就代表了內存的運行頻率是1600MHz或2400MHz,頻率越高,內存單位時間內可以處理的數據越多,因此執行效率更高,電腦整體速度更快。如果你是一個發燒友,DDR4是你不二的選擇。當然也需要相應的主板來匹配,因為每一代內存在接口或電壓規格上會有所不同,不同代的內存之間不能通用。
內存條為什么會影響電腦性能
其實很簡單!我們運行一款軟件后,CPU或顯卡要對數據進行處理,而且這個數據傳輸的過程是動態的,也就是說CPU要不斷地從硬盤讀或寫數據。如我們編輯文檔時的存儲或翻頁等操作,但是硬盤的速度非常慢,而CPU的處理速度極為快,硬盤非常慢的讀寫速度無法滿足CPU極快的處理速度,因此經常會出現CPU等待硬盤數據傳輸過來的情況,嚴重影響電腦性能的發揮甚至說是完全無法使用。這時候就需要 “中轉站”來存放臨時數據,CPU提前將要處理器的數據存放到內存中,需要使用時直接從里面尋找,這樣就可以達到高效執行的目的。
電腦內存的知識相關文章:
★ 內存知識大全
★ 電腦入門基礎知識匯總
★ 各類內存條DDR2和DDR3的區別
★ 計算機術語名詞解釋第三講:內存術語解釋
★ 如何合理設置電腦虛擬內存,提高電腦運行速度
★ 計算機術語名詞解釋第一講:CPU術語解釋
★ 主板知識大全
★ 電腦技巧
★ 云計算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云計算
★ 電腦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