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外日常交往之中,約會守時十分重要。不守時是一種失禮的行為,來得過早影響主人時間,來晚讓人久等。自然,失約就更令人討厭了。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關于外事工作的禮儀與原則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關于外事工作的禮儀與原則
外事工作禮儀及其特點
外事工作主要是根據本國的對外方針政策,組織安排對外交往的有關活動。所謂外事工作禮儀,就是指在對外交往中所涉及的禮儀活動、各種禮節、儀式的規范化做法。在我國改革開放國策實施以來,來華進行經貿洽談、文化交流、觀光游覽的來賓及各地華僑、港澳臺同胞不斷增多,外事禮儀也就日顯重要。一方面,涉外人員必須掌握外事禮儀常識,遵守涉外工作準則和外事紀律,對外賓既要彬彬有禮,又要維護國家尊嚴。另一方面,要把握外事禮儀的特點。外事禮儀具有較高的政治性,禮賓工作要為我國的對外政策和國家利益服務;外事禮儀具有固定性與變通性,國際交往中的許多禮賓活動都有固定的儀式、禮節和國際慣例,同時各國又都有各自的風俗習慣、禮儀禮節,如遇到特殊情況,可作相應的變通和靈活的處理。
外事工作的基本原則
國家之間一律平等的原則。外事工作是我國對外政策的具體推行與實踐體現,我國的外交政策強調國家不分大小、強弱、窮富等,相互之間是一律平等的交往關系。因而,任何單位、任何部門、任何個人在外事交往活動中必須貫徹平等原則,要熱情友好,落落大方,彼此尊重,不卑不亢,堅決反對大國主義。
尊重國格、尊重人格的原則。在涉外交往中既要維護本國的利益、尊嚴,又要尊重他國的利益和尊嚴,國家不分貧富大小,人不分種族信仰,不分民族、宗教、風俗習慣,一律平等以禮相待,不能厚此薄彼,不能做任何有損國體、有辱國格的事。而且,在與外賓交往中,既要坦誠、謙恭、熱情、周到,又不能低聲下氣、卑躬屈膝、失去自我,要自尊自愛。
遵守外事紀律的原則。在外事接待工作中要堅持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自覺遵守外事紀律,不得失密泄密;不利用工作之便營私牟利、索要禮品;不背著組織與外國機構及個人私自交往;不私自主張或答應外國客人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參加外事活動,要嚴格按規章制度辦事。
注重禮儀與禮節要求的原則。我國對外政策也要求交際禮儀與之相適應,做到禮儀周到而不煩瑣,熱情接待而不鋪張,活動內容豐富而不累贅。接待外賓的人員應儀容整潔,儀表大方,表情親切、自然,熟悉各國各民族的風俗習慣,陪同外賓時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和所站的位置,言行舉止要符合禮儀要求,坐立姿勢應端莊,對外賓的穿著不評頭品足,以使來賓真有“賓至如歸”之感。
外事禮儀的總體要求
友好相處,互惠互利。對外交往要以寬闊的胸懷和精神相處,雙方在互利互惠的原則下進行相互合作與交流,即使由于條件所限而難以達成互利協議之時,也不應采取欺詐、強制手段來謀取自身的利益。
遵守時間,不得失約。這是國際交往中非常重要的禮貌。參加各種外事活動,都要按時抵達。過早抵達,會使主人因準備未畢而難堪,過遲到達,會使主人與客人空等過久而失禮。如確因故遲到時,應誠懇向主人和客人致歉并說明原因。萬一因故不能應邀赴約,要禮貌地告知主人,并表示歉意。
尊重老人與婦女。尊重老人與婦女,既是我國的傳統美德,也是涉外交往中的必備品質。在上下樓梯,進出電梯、車輛時,都應禮讓老人與婦女,讓其先行,必要時給予適當幫助;對同行的老人、婦女,男子應幫助提較重物品;進出大門,要主動幫助他們開門、關門;進出屋時也可幫助他們穿、脫大衣外套;同桌用餐時,男子也應主動幫助他們入座、離席。
尊重各國的風俗習慣。不同的國家、民族,由于不同的歷史、文化、宗教等因素,各有其特殊的風俗習慣和禮節,在外事交往中均應予以重視。如新到一個國家或初次參加活動,應多了解,多留意,多觀察,不懂或不會做的事,可仿效別人。
注意個人衛生與舉止言談。國際交往中要注意個人衛生,衣著要整齊美觀,衣領袖口要干凈,皮鞋要上油擦亮,穿西裝要打好領帶,穿中山裝要扣好領扣、領鉤,梳理好頭發,刮凈胡子,修剪好指甲。
舉止要落落大方,端莊穩重,表現自然,和藹可親,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另外,參加活動前不能吃蔥、蒜等帶有刺激味的食物,注意吸煙的場所及煙量。
言談的態度要誠懇、自然、大方,語氣要和藹可親,表達要得體,談話內容要事先有所準備,應開門見山地說明來意后就進入正題,要留給別人說話的機會,言談中手勢不要過大,講求傾聽的藝術,不要詢問婦女的年齡、婚否、工資收入等私人生活方面的問題,不要隨意談論當事國的內政、外交、宗教等問題。
外事拜訪六大禮儀
有約在先
拜訪外國人時,切勿未經約定便不邀而至。盡量避免前往其私人居所進行拜訪。在約定 的具體時間通常應當避開節日、假日、用餐時間、過早或過晚的時間,及其他一切對對方不方便的時間。
守時踐約
這不只是為了講究個人信用,提高辦事效率,而且也是對交往對象尊重友好的表現。萬一因故不能準時抵達,務必要及時通知對方,必要的話,還可將拜訪另行改期。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記住向對方鄭重其事地道歉。
進行通報
進行拜訪時,倘若抵達約定的地之后,未與拜訪對象直接見面,或是對方沒有派員在此迎候,則在進入對方的辦公室或私人居所的正門之前,有必要先向對方進行一下通報。
登門有禮
切忌不拘小節,失禮失儀。當主人開門迎客時,務必主動向對方問好,互行見面禮節。倘若主人一方不止一人之時,則對對方的問候與行禮,在先后順序上合乎禮儀慣例。標準的作法有二:其一,是先尊后卑。其二,是由近而遠。在此之后,在主人的引導這下,進入指定的房間,切勿擅自闖入,在就座之時,要與主人同時入座。倘若自己到達后,主人這處尚有其他客人在座,應當先問一下主人,自己的到來會不會影響對方。為了不失禮儀,在拜訪外國友人之前,就隨身攜帶一些備用的物品。主要是紙巾、擦鞋器、襪子與爽口液等,簡稱為"涉外拜訪四必備"。"入室后的四除去"是指帽子、墨鏡、手套和外套。
適可而止
在拜訪他人時,一定要注意在對方的辦公室或私人居所里進行停留的時間長度。從總體上講,應當具有良好的時間觀念。不要因為自己停留的時間過長,從而打亂對方的`既定的其他的日程。在一般情況下,禮節性的拜訪,尤其是初次登門拜訪,應控制在一刻鐘至半小時之內。最長的拜訪,通常也不宜超過兩個小時。有些重要的拜訪,往往需由賓主雙方提前議定拜訪的時間和長度。在這種情況下,務必要嚴守約定,絕不單方面延長拜訪時間。自己提出告辭時,雖主人表示挽留,仍須執意離去,但要向對方道謝,并請主人留步,不必遠送。在拜訪期間,若遇到其他重要的客來訪,或主人一方表現出厭客之意,應當機立斷,知趣地告退。
舉止有方
在拜訪外國友人時要注意自尊自愛,并且時刻以禮待人。與主人或其家人進行交談時,要慎擇話題。切勿信口河,出言無忌。與異性交談時,要講究分寸。對于主人家里遇到的其他客人要表示尊重,友好相待。不要在意無意間冷落對方,置之不理。若遇到其他客人較多,既要以禮相待,也要一視同仁。切勿明顯地表現出厚此薄彼,而本末倒置地將主人拋在一旁。在主人家里,不要隨意脫衣、脫鞋、脫襪,也不要大手大腳,動作囂張而放肆。未經主人允許,不要在主人家中四處亂闖,隨意亂翻、亂動、亂拿主人家中的物品。
關于外事日常的交際禮儀總結
在社交相會場合,一定要敬老愛幼,時刻注意“女士優先”的習俗。上下樓梯、出入門口必須讓老人、幼兒及婦女先走。無論何種場合,行為舉止一定要自然、大方、莊重而誠懇可親。坐要穩,走要腳步輕,不可左右觀望。兩人行走不可勾肩搭膀,談話不可高聲大喊大叫。參加各種公共活動要自覺保持肅靜。
國外的許多公共場合都禁止吸煙,所以在國外看劇、進入商店、教堂或會議廳不要吸煙。在火車、輪船上往往設有專門吸煙之處,不要隨處吸煙。到外國朋友家作客,應征得女主人同意方可吸煙。
吸煙時,應主動將煙灰彈入煙灰缸之內,給別人送煙應讓別人拿。把煙丟給別人是失禮之舉。
在國外訪問朋友,應事先用電話約好。冒昧登門是不禮貌的。到達主人家應先按門鈴,或輕叩門,問主人“可以進來嗎?”待主人讓入后方可進去。在主人家作客,如要用主人電話,走時必須付電話費。在西方國家,訪友時間一般為逗留一小時左右。如果自己在國外接待客人,應用糖果、茶、咖啡招待。請客人吃飯,千萬不要謙虛地說:“沒有什么好吃的東西!”這會被認為對客人的不尊重。與外國朋友一起用餐,切忌一勁兒勸酒,糾纏人家。這是沒有教養的表現。
在國外社交場合,同別人談話一定要誠懇自然,談論重要事情寒喧幾句就應步入正題。在談話過程中既不要自己滔滔不絕,也不要輕易打斷別人的談話。在同外國的`朋友談話時,最好不要涉及死亡、疾病之類內容。同時,也不要詢問交談對象的年齡、婚姻狀況及工資、財產等。尤為重要的是,不可隨意談論宗教問題,以免造成誤解。
親友、同事及生意伙伴有了病,必須及時前去探慰。探望時間應避開休息和醫療時間。探病時可送些水果、鮮花之類的禮品。如果親友發生不幸前去吊喪,應注意服裝一定要肅穆。著淺色服裝去參加別人的吊喪儀式是不關心和不尊重死者的表現。
關于外事工作的禮儀與原則相關文章:
★ 外事禮儀注意事項
★ 外交禮節上的次序和國旗懸掛知識
★ 了解涉外商務禮儀中的見面知識
★ 禮儀
★ 英國人的著裝禮儀知識
★ 英國舞會邀請禮儀知識
★ 生活課堂
★ 巴西人初次見面禮儀知識
★ 發布會策劃實用文案大全五篇
上一篇:關于各國社交禮儀常識
下一篇:關于外事接待的常規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