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手記/(32)
本次征文活動,從一開始就在鼓勵同學們在導游詞的體裁選擇上要腦洞大開,創意寫作,無論是600字以內的白話文,還是文言文,亦或詩、詞、曲、賦,穿越風等等,都是我們所提倡的。今天推出的第一條導游詞受到了總編輯的特別贊揚,這是來自陜西省西安小學五年級紀懿軒同學寫給大西安的一首小詩,很期待紀懿軒同學在父母的幫助下,把這首《大美西安》拍成短視頻,發給少年君。
昨天的(組委會消息:從3000件作品中脫穎而出的導游詞...)給大家推出了長安大學附屬中學八年級學生羅書卿制作的短視頻,特別棒!希望大家都能參考學習,期待你們佳作頻頻,最終獲得30位“十四運小導游”的美譽。
276
大美西安
文/陜西省西安小學五年級學生 紀懿軒
指導老師/趙曉敏
大西安,十四運,
全市人民都歡喜。
自愿成為志愿者,
笑迎全國四方客。
大西安,古跡多,
城墻半坡大雁塔。
秦始皇陵兵馬俑,
漢城遺址大明宮,
還有歷史博物館。
來西安,品美食,
羊肉泡饃最特色。
肉夾饃、褲帶面,
回民街上美味多。
吃過都說“嫽扎咧”!
電視塔上四面看,
秦嶺聳立在終南。
東邊是那白鹿原,
八水環繞潤長安。
277
從長安到西安
- 名片名稱:中國西安 -
文/高新一中初中校區2023屆學生 謝廷栩
指導老師/陳莎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漢唐雄風馳名天下;西安是絲綢之路的開端,商貿繁榮舉世矚目。西安,曾經也有一個美麗的名字——長安。
長安,它是當時東方世界的中心,絲綢之路的開端,時人贊頌其為“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長安,已經成為了過去式。而西安,是正在進行時。
說起西安,第一個想起的就是古城墻。漫步古城墻,時間摧殘出它的滄桑,但它仍雄立一方。從長安到西安,從朱雀大街到高新區,歷史的長河川流不息。
如今,你可以在西安城墻之上、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西安世博園,在陽光明媚的下午和小伙伴騎著車子,一路歡笑一路歌。
你可以在回民街、順城巷、城隍廟,約上三五好友,熙熙攘攘也不覺得吵鬧,在濃濃的煙火氣中感受古都的風俗。
你可以在陜西歷史博物館、西安博物院、陜西半坡博物館、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館,在一個陰雨綿綿的早晨,獨自一人漫步其中,領略人類的文明和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
你可以在翠華山國家地質公園、太平國家森林公園、朱雀國家森林公園,在夏日炎炎的午后,和家人一起綠水青山間,鳥語花香中共享家庭的快樂時光。
你可以在華清池看《長恨歌》,在永寧門看《夢長安》,在大唐不夜城看《再回長安》,在舞者的精彩演出中回到那個繁花似錦的大唐……
千年古都,常來長安。我們在這里等著你。
278
一天玉帶“活”起來
- 名片名稱:護城河 -
文/陜師大附屬中學高一學生 李妍竹
游客朋友們,今天讓我帶大家認識一下西安城墻根下的一縷碧波——護城河,他見證了西安人的一天,長安城的變遷西安城墻導游詞800字,和他自己的蛻變。
護城河,亦稱護城壕,是城墻外圍環城一周的人工防護河,為阻止軍事進攻、固守城防的重要城墻防御工事。
西安護城河,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始建于唐末,五代宋金元四朝多次疏浚,而明洪武七年至十一年的拓掘,是他的成人禮。
新中國成立后,城市規劃使護城河改變了原有的戰爭防御功能,負擔起城市防洪和雨水調蓄功能。可是污染不知何時降臨,河水開始變濁變臭,西安人心中曾經的“美男子”,變成了“叫花子”。
1998年,西安市首次針對護城河開始大規模清淤疏浚河道,效果不佳;2004年,由于污泥處理不善,造成排污地環境污染,事倍功半;2009年,西安政府再次對護城河部分河段進行清淤,雖然完成后的水質有所改善,但一到雨季河道淤泥淤積,河水又被污染。
經過幾番周折、多次探索,西安政府終于找到了一條治河新路。2020年10月1日,西安護城河及環城公園綜合改造工程完成,“老西安們”的河又回來了,經過歲月的洗禮依舊雄渾威嚴:碧波蕩漾,畫舫徜徉,河鴨嬉鬧;使用再生水填充河道充分體現綠色發展理念。人們在護城河畔的環城公園吹拉彈唱、健身游戲;"晚來清渭上,疑似楚江邊"已不再是夢;"秦川八水繞長安,漢家五陵空崔嵬"的漢唐風光因有了護城河這一條玉帶而“活”了起來。
279
像微小的寶石,閃著隱匿的光
- 名片名稱:勿幕門(小南門) -
文/鐵一中學高2023學生 俞又丹
尊敬的各位朋友,我乃各位今日的引導者,大家可喚我俞導。
我們面前的古城墻是西安明城墻,我國最完整的古城堡建筑,建于明洪武年間,古樸渾厚,氣勢雄偉。今日你我同游的勿幕門俗稱小南門,坐落于四府街南端,朱雀門與含光門中間,是城墻18個城門中唯一一個單孔門洞,開通于1927年。早在建國之初,有一位井勿幕先生。井先生跟隨孫中山先生,一生為國盡忠,1917年護法戰爭時,不幸被反動勢力殺害,年僅31歲。為紀念井上將,遂將此門定為勿幕門,門內四府街也得名“勿幕街”。今天的小南門毫不起眼,如閃著隱匿的光,像微小的寶石。
現在我們目中所見,護城河內魚蝦爭游,環城步道人聲鼎沸,隱藏在樹蔭下的小城門,門外流光溢彩,車水馬龍;門內燈紅酒綠,滿目輝煌。
小南門內的一切建筑全部仿古建造,統一樣式,灰墻黑瓦,有飛檐出鞘。入夜,城內是年輕人的天堂。
若君喜好美食,則要在小南門久久駐足。小南門內美食眾多,極其迷人。報恩寺街、四府街、太陽廟門三條街圍起來的一方天地,是多少人的秘密基地。你可以在阿龍或者老蘭家吃點烤肉,喝點啤酒,再到月亮炒面坊來分主食,配菜必須是椒麻雞,最后再到董記來份梆梆肉,擺滿一桌子才算滿足。
如果喜歡吃葫蘆頭,一定要去老店“誠信和”。"董記牛羊肉小炒泡饃"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追求時尚的朋友更要停下來。除了各種老字號,這里還有網紅店、獨立咖啡廳、精品威士忌吧、手作店鋪……白天安靜文藝,夜晚吵雜躁動,這就是小南門特有的魅力。
老西安城的韻味就藏在這樣的街巷里,各位不妨去細細尋找,慢慢品味。祝各位游覽愉快。
280
西安的城門“長老”
- 名片名稱:永寧門 -
文/碑林區振興路小學二年級學生 楊嘉懿
指導老師/王瑜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古城西安,我是小導游楊嘉懿,今天我要帶大家游覽的是西安眾多城門中的“長老”——永寧門,也即我們所說的古城南門。
永寧門是西安城墻城門中資格最老,沿用時間最長的一處,始建于隋初,明代才改稱為“永寧門”。南門永寧之意,是向火神禱告,勿起火災,永保安寧。它是西安城墻四門中恢復最完整的一座。
晨光熹微,永寧門腳下的環城公園里,已有許多熱愛生活的人們開始鍛煉身體,永寧門盤道更是車水馬龍,一派生機勃勃。
每當夜晚時分,永寧門的熱鬧繁華才真正開始。古舊的城樓伴著絢爛的霓虹,漫天的璀璨燈柱直照云霄,讓人不由自主地為之駐足,時空在這里交匯,過去的歷史與未來的科技共通。
每年春節,這里也會有以屬相為主題的燈展活動,甚至比起大唐不夜城也毫不遜色。永寧門的仿古迎賓入城式也是它的一大亮點,政府通過具有陜西特色的歡迎方式來迎接遠方的貴賓,彰顯西安魅力,重現大唐無雙。
外國游客來中國,必要來十三朝古都西安,來西安就一定要來看看古城門永寧門,這里有精彩的節目表演,有熱情的西安人,更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古城西安的城門“長老”永寧門歡迎您的到來!
281
寶塔長存誦匠心
- 名片名稱:小雁塔 -
文/西安工業大學附中初二學生 褚騰飛
指導老師/孫亞利
一次大地震使西安的一座建筑產生了巨大裂縫,幾十年后這道裂縫又在一次地震中神奇的合而無痕。至今反復三次,人們認為這是神作,今天由我帶領大家參觀這個神作,它就是有名的小雁塔。
小雁塔建于唐中宗景龍年間,其建造十分嚴謹巧妙,它是密檐式磚結構佛塔,由地宮、基座、塔身等部分組成。塔身底層高大,二層以上高、寬逐層遞減,逐層內收,愈上愈促,以自然圓和收頂。故整體輪廓秀麗端莊。我想這是大自然的杰作,是大自然的恩賜。
小雁塔原為15層,約45m高,在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遇大地震,塔頂被毀掉兩層,現存13層。塔身單臂中空,塔壁不設柱額,空桶式內部設有木構式樓層,有木梯盤旋而上至塔頂。
小雁塔第一層塔身南北辟洞以供出入,石質門框上刻有蔓草、祥云等具有佛教寓意的裝飾圖,反映唐代藝術風格。這些都將中國文化特色與外來文化特色相結合,這也是絲綢之路的作用,體現了絲綢之路文化的特征。
小雁塔是中華民族的產物、中外文化的集中體現、大唐文化的見證,更是中國萬千能工巧匠的偉大作品。
最后,用一首小詩來贊美、歌頌、傳承這中華精神、中華文化、中華匠心。
薦福寺中一重塔,形似雁塔又小之。
屢遭破壞千瘡孔,無名之士使長存。
三離三合為神合,千萬人民使震驚。
原以上蒼降神意,確為世俗巧匠功。
而今名曰小雁塔,寶塔長存誦匠心。
282
書法圣地,千秋史載碑林屹
- 名片名稱:西安碑林博物館 -
文/碑林區振興路小學學生 彭子沐
指導老師/曹喻茜
始建于北宋年間的碑林博物館,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西安的碑林區也因此得名。這里藏有自漢代至今的碑石,薈萃了歷代著名書法家的手跡。
由碑林東門進入,映入眼簾的這兩個半圓形水池,就是“思樂泮水,薄采其芹”的泮池。穿過泮橋來到欞星門后的文廟,看著那形態各異排排林立的“樣樁”,示以武官下馬,文人落轎,來表達對孔子的尊崇,訴說當年此處的輝煌。
院內,先看景云鐘。鐘身雕刻有祥云、鳳凰、獅、牛、鶴等精美圖案。鐘聲悅耳動聽,渾厚悠揚西安城墻導游詞800字,咱們每年除夕夜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鐘聲就是用景云鐘錄制的。與之對稱的另一邊是大夏石馬。因王朝短暫遺留文物極其稀少,遂這匹石馬就更顯的彌足珍貴。
高處,一方巨大的匾額上書“碑林”二字。仔細觀察會發現,這個“碑”字少了一撇。那么為什么會少一撇呢?難道這是一個錯別字嗎?顯然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像我這樣的小學生也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的。這兩個字出自清代著名的愛國將領林則徐之手。有人說“碑”字少了一撇,正好象征他當時丟了烏紗帽。其實,并不是這樣的。這是因為古代的漢字講究對稱,只是為了看起來美觀而已。
“碑林”亭下便是頂天立地氣度不凡的“迎客第一碑”——《石臺孝經》。此碑高近6米,碑身、背座、碑首由35塊巨石組成。碑林有六個陳列室,這是整個碑林博物館的精華所在,相信每個書法愛好者進去以后肯定會如癡如醉的。
遠方的朋友,期待與你在千秋史載,碑石林立的書法圣地有一場難忘的相遇。
283
賞皮影,游長安
- 名片名稱:皮影 -
文/高新第一中學初中校區2023屆學生 韓知霏
大家好!我是韓知霏。一張白色幕布,一個紙片剪影,一打燈光,一段唱詞,就造就了一場我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皮影戲。
陜西皮影是陜西省一種非常古老的傳統戲曲藝術形式。有東、西、南三路,影人形制大小和表演唱腔均不一樣。東路一派主要在關中地區,以碗碗腔皮影為代表,形制較小。西路一派分布在寶雞、隴縣一帶,以弦板腔皮影為代表,形制較大。南路一派皮影,其影人形制介乎東西路之間。
皮影戲之所以耐看,主要是因為皮影的做工和唱腔的優美。
皮影影人的形體或圖案簡潔大方,或風格精巧細膩,花紋繁密、設色古雅、頗為壯觀。皮影是半透明的,加上表演者功力精湛,利用影像重疊,帶給大家獨一無二的視覺享受。
陜西皮影的唱腔無論是哪一路,演唱者皆功力深厚。或鏗鏘有力、陽剛雄渾,或細膩纏綿、委婉動聽。讓您體驗到不同凡響的聽覺盛宴。
我也體驗過幕后表演者的工作,需要一手握脖簽,另一手掌握兩根手簽,不斷扭動,使影人向前移步。我雖然手忙腳亂,手足無措,但也熟能生巧,愈加自如。歷經此番,也更加體會到皮影傳承者的不易和偉大。
還有一座隱藏在大唐不夜城中的博物館——西安市明清皮影藝術博物館。它擁有著屬于皮影戲的文化之美,也是等您來邂逅歷史的“寶藏去處”。
陜西皮影形神兼備,深刻感人,引人入勝,值得一品!
284
蜂蜜和糯米的味蕾犒賞
- 名片名稱:蜂蜜涼粽子 -
文/新城區西光實驗小學四學生 余浩鑫
指導老師/王寰宸
各位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來自西光實驗小學的學生余浩鑫,歡迎大家來到古城西安做客,今天我將作為你們的小導游,帶你們品嘗一道小眾的陜西小吃——蜂蜜涼粽子。
說起陜西美食,大家耳熟能詳的便是牛羊肉泡饃、肉丸胡辣湯、油潑面等等,我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一款甜蜜解暑小吃——蜂蜜涼粽子。蜂蜜涼粽子是西安、關中、陜南一帶特有的流行夏令食品,是在涼粽子上淋上蜂蜜而成,粽子全用糯米制成,無陷,煮熟后晾涼,形似菱角,白瑩如玉,清涼解暑。吃的時候用絲線或竹刀割成小片,放在碟子里,淋上蜂蜜或玫瑰、桂花糖漿。吃起來軟糯涼甜,芳香可口,沁人肺腑,別有風味。是理想的夏令食品。
蜂蜜和糯米,營養豐富,還有許多食療作用,深受群眾喜愛。現在在西安的小吃攤上,包括回民街里,蜂蜜涼粽子是一年四季都吃得到,也是外地游客熱衷的西安特色美食之一。
285
夢寐以求的讀書圣地
- 名片名稱: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 -
文/西安交通大學附屬小學四年級學生 張一萌
大家好!歡迎來到西安交通大學,我是大家的小導游張一萌,今天我帶領大家參觀的是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
鳥欲飛高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擁有海量藏書的圖書館無疑是廣大學子夢寐以求的讀書圣地。錢學森圖書館位于西安交通大學興慶校區,是西安交通大學的重要標志,著名的四大發明廣場就坐落在圖書館的南邊。請大家跟隨我進館參觀。
錢學森圖書館面積約為平方米,藏書600萬余冊,不僅擁有機械、能源、動力、電氣、電子、信息、材料、醫學和財經等專業圖書,還收藏了反映世界先進科技水平的原版書刊,以及大量的科技報告、學位論文、會議文獻、技術標準、視聽資料等,滿足不同人的需求。
為了適應年輕人的學習習慣,圖書館經過維修改造,設置了“書香啡語”咖啡吧,能讓大千學子在學習之余適當放松。同時,還為考研的學子們配備了通宵自習室,提供了環境優良的學習場所,讓他們能夠心無旁騖地好好學習。
在這里,可以在知識的海洋里盡情遨游!惟書有色,艷于西子;為文有華,秀于百卉;希望大家在參觀之余,靜心感受西安這座城,用心閱讀交大這本書。
286
西安人藏在心底的城市記憶
- 名片名稱:興慶公園 -
文/西安理工大附小 丁永洲
指導老師/韓廣玲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我的家鄉——古都西安,我是大家的小導游丁永洲,今天給大家介紹西安最古老的公園——興慶公園。
千年之前興慶公園見證了大唐最遙遠的開元盛世,這里也承載了我們童年的記憶,也是西安人藏在心底的城市記憶。
步入公園,一步一景,靜謐安逸,四周花香環繞,高大挺拔的樹木郁郁蔥蔥,湖面碧波蕩漾,令人心曠神怡。形態別致的多拱橋架設在各個風景點與古建筑之間,整個園林與周圍自然相映生輝又各自成趣。下到兩三歲小孩的游樂設施,中到年輕人的劃船游湖,上到六七十歲老人的遛鳥晨練,這里是全民喜歡和向往的地方。
為了滿足更多市民和游客的需求,去年興慶公園開始進行封閉改造.今年7月1日,興慶公園重新對外開放,嶄新的興慶公園讓人滿眼煥然一新。
從公園入口開始,鮮花就繞不開眼睛,引得蜂游蝶舞。湖面更加寬敞清澈,視野更加開闊。炎熱的夏季水波相映,湖上泛舟是如何的愜意。岸邊連片的荷花,風一吹便打出一陣陣綠浪。孩子們心心念念的大象滑滑梯迎來新的“伙伴”——“象群”組成了兒童滑梯樂園。
287
穿越古今,體驗大唐盛世
- 名片名稱:大唐芙蓉園 -
文/西安理工大附小 劉昱曈
指導老師/韓廣玲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小導游劉昱曈。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參觀大唐芙蓉園,希望和各位一起度過這一段美好時光。
大唐芙蓉園是在原唐代芙蓉園遺址上建起了的,占地1000多畝,景區有多個文化游覽區,下面我帶大家一同游覽。
園中最具代表的就是帝王文化區,以全園標志性建筑——紫云樓為代表,展示了“形神升騰紫云景,天下臣服帝王心”的唐代帝王風范。據記載歷史上的紫云樓是建于唐代開元十四年,每逢曲江大會,唐明皇李隆基一定會登上紫云樓,欣賞歌舞、賜宴群臣與民同樂。這座樓共有四層,每一層都有著不同的特色。
紫云樓前面就是水秀表演區,可以進行水幕電影、音樂噴泉、激光火焰水霧的景觀表演。這是全球最大的水幕電影,表演過程主要由音樂、噴泉、激光組成,場面震撼。夜晚,水幕電影《大唐追夢》就在這里上演,想必大家一定喜歡,會帶大家穿越時空與歷史名人相約,感受大唐盛世。
看完表演,想要體驗名俗文化,可以到唐市街區,這里有民間絕活、舞蹈、雜技、樂隊、舞獅等表演,看看精彩的表演西安城墻導游詞800字,也是一種不錯的享受。兒童娛樂區是小朋友最喜歡的地方,虎子寨、水車、自涼亭、元白夢游曲江、神童之路...展示了豐富多彩的唐代少兒游樂活動,妙趣橫生、寓教于樂,感覺在這里玩一整天都玩不夠!
大唐芙蓉園的文化景區還有很多很多,如果你想要一一觀賞,那就快來大唐芙蓉園吧!我在這里等著你來!
288
曲江流飲新時尚
- 名片名稱:曲江池遺址公園 -
文/曲江第一中學八年級學生 王麒源
指導老師/羅小慶
從我們熟知的大雁塔向東南出發,約兩三公里的距離,我們會看到一座占地面積1500畝的公園,名為曲江池遺址公園,簡稱南湖。
長安八景的“曲江流飲”,這里便是出處。“曲江流飲”、“雁塔題名”、“杏園關宴”、“寒窯故事”等耳熟能詳的典故傳說皆是出自這里。當年唐明皇每年兩次在此宴會群臣,那些進士考試及第后,成群結伙到曲江大擺宴席,飲酒作樂,此即“曲江流飲”。
歷史上的曲江池,自隋代修建大興城,曲江被納入城廓之中,改稱芙蓉池。唐代大規模營建曲江,鑿黃渠,辟御苑,筑夾城,建大雁塔,修新開門,曲江池成為水域千畝、名冠京華的游賞勝地。
曲江池,興于秦漢,盛于隋唐,歷時千年,是中國古代風景園林之經典。如今走進曲江池,一路不知穿越了多少云臺亭榭、宮殿樓閣,不知看了多少隨四季爭芳競艷的奇花異草,優美的環境、豐富的人文氣息,白天是人們休閑的好去處。傍晚,小道旁皆是運動的地方,或慢跑或快走或器械運動,活力無限。
漫步湖邊,芳草萋萋,隨著微風輕輕搖擺,頗有一番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感覺。過了橋,幾個人,伴隨著嬉笑聲;小孩子天真的問這問那,而大人也是在一旁耐心的解釋著,一番別樣的親情融入其中。
不知不覺走到了寒窯,平靜的湖水傳頌著王寶釧苦守寒窯十八載的故事,別有一番風味。忽然,幾只鴨子俏皮的飛到湖中,打鬧了起來……美麗的曲江,時尚的“曲江流飲”。
關于短視頻…
A 受疫情影響,“名片”中的部分景點已限制出行,無法在第一現場取景拍攝,大家要在允許的前提下,先拍攝難度較低的素材畫面,無法拍攝的畫面在后期制作過程中適當截取網絡素材,再結合文章內容配上音頻,完成最終制作。為適應視頻表達,可在錄制時對文本做適當改動。
B 計劃出版的圖書選稿正在編輯修改中。本次活動整體細則,請戳進去詳細閱覽→家國年度征文活動詳細內容。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上一篇:年關于安徽旅游景點導游詞5篇
下一篇:內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導游詞解說導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