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月8日收到第一篇征文開始,這幾天,少年君的郵箱來稿陸續密集起來,不難看出,西安少年對西安城的熱愛。
然而,作為西安城的小主人,站在一張張個性鮮明的“城市名片”前,復述厚重的歷史不如講述當今故事——提醒同學們要把筆墨用在你選定的“名片”帶給你的切身體驗上,不用復述名片的輝煌歷史,要向來賓重點講述家門口的這些“名片”怎樣融入了你的生活、有哪些美麗的感受。
今天的三篇征文是少年君精挑細選整理出來的,三位同學非常認真,有的還三番修改。那么,你更喜歡哪一篇呢?關注公眾號后西安城墻導游詞800字,歡迎在后臺留言投票…
讓你放慢腳步的西安火車站
西安市八府莊小學五二班:馮楗涵
指導老師/秦靜
“西安人的城墻下,是西安人的火車站”,親愛的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古城西安,我是您的小小導游員馮楗涵。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西安火車站。
火車站這個地方,歷來都牽動著無數 “老西安”的心,在西安人的心中,它早已升級成了一個文化圖騰和精神地標,無論在外地漂泊多久,走出火車站的那一刻,回頭看見“西安”兩個大字,就能感到家的溫暖和安心。
2021年4月,改造后的西安火車站正式啟用,那真叫一個美觀雄偉,設施完善,既有明快的現代“儀表”,又有典雅的古樸“風范”。
最為獨到的是,西安火車站已經形成了“南銜明城墻,北接大明宮”的特有格局,這是全國唯一一個位于兩大歷史遺跡中的客運樞紐站。乘坐火車抵達西安的旅客,下了列車,走進西安火車站,在這塊“神奇”的地界上,請你一定要放慢腳步,用心感受那一刻的能量場——慢下來,你在古城西安的這一趟游覽,將注定不是走馬觀花。
西安火車站新站房主樓的造型設計與古城風貌及規劃中的周圍景物協調一致,色彩與造型的完美結合,有一種不可思議的“既親民又貴氣”的感覺。
你一定想不到,在偌大的四個站樓里,還“藏”著兩個庭院,里面茂林修竹、翠草繁花的景致,完全沒有火車站的匆忙之感,反而會讓人有些留戀忘返。
我從小長在火車站邊,每天透過窗戶就能看到雄偉的火車站主樓,我感覺西安火車站,從來都不只是一座火車站。各位游客,你對于你們城市的火車站,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呢?一起和大家分享一下……
02
行政中心,為人民服務的地方
文/經開第七小學 李翔宇
指導老師/王麗君
大家好!歡迎來到歷史古都西安,我是今天的小導游李翔宇西安城墻導游詞800字,我來自西安經開第七小學,今天我帶大家游玩的地方是我家門口的行政中心。
行政中心的交通十分便捷,無論你是坐火車還是高鐵,都可以轉乘地鐵來到這里。
從行政中心地鐵A2或A3口出,西北側就是在亞洲首屈一指的城市運動公園,公園占地800畝,這里有各種運動場,四通八達的寬闊跑道,清澈的湖水,還有現代化的視聽享受。這里是兒童的游樂場,年輕人的運動所,老年人散步的好去處。深入其境,能立即感受到“在綠色中運動,在森林中呼吸”的境界。對啦!運動公園的體育館還是十四運三人制籃球比賽的場地呢!
從B3口出來,您就可以看到西安六大購物中心之一的熙地港;從C2口出來,東側是網紅們最喜歡集結的大融城,集吃喝玩樂于一體,是一個讓人流連忘返,逛到停不下的地方。
從D2或D3口出來,東邊就是古色古香、宏偉壯觀、整潔美麗的市委、市人大、市政協的建筑群。重點推薦北側的西安市規劃館——它分為記憶西安、美麗西安和希望西安三個部分。從西周豐鎬開始,經秦咸陽、隋朝大興、唐長安、明清西安府等,最后到新中國,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變革,風土人情,以及大西安翻天覆地的變化軌跡,可一覽無余。這里既有八水繞長安的壯觀圖,也有西安下一站發展的宏偉規劃。
我爸爸說,一個城市的行政中心代表著這個城市的雄心;我媽媽卻說,一個城市的行中心,什么也不代表,它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地方。我覺得,來西安,不到行政中心走一走,會是一個遺憾。
03
大明宮的綠,家門口的森林
文/陜西師范大學錦園小學 戴圣淼
指導老師/金璐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陜西師范大學錦園小學三年級六班的戴圣淼。此時,展現在你們眼前的這片綠色世界,就是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
沒錯,那個在唐朝演繹過無數歷史風云、宮廷傳奇的大明宮,就在這里的地下悄悄回味著往事。
然而,我今天不給大家講它的歷史,我給大家講講它的今天,講一講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的樹。
你看到了吧——公園玄武路兩邊的千年古柳孕育的柳條,煙雨蒙蒙的青色,耐心地等待柳芽的萌出。三個人手拉手可以抱著的古柳樹干、滿臉皺紋的古柳樹皮,透露著歲月的滄桑,演繹著唐朝曾經的繁華。
當你漫步于古柳道時,停留凝望會成為你踏青的核心。徜徉其間,你會不由自主地猜想:老頑童賀知章曾在哪棵柳樹下凝望,吟唱出“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的千古佳句?!
望一眼便是千年。有趣的是,當時間回到今天,人們的修補,為了防蛀,圈圈年輪設計,創意百出,彰顯著西安人古拙有趣的靈魂。
在古柳樹道的盡頭,青翠依依的垂柳懷抱著唐明皇與楊貴妃泛舟的太液池。媽媽說:“你看!水鳥也知道這是愛情的圣地。”它們成雙成對地掠過水面,劃出一道道優美的弧線。它們帶著三四只小水鳥在這里安了家,快活地游來游去,和劃船的一家家游客共享著西安城的祥和安寧。
在太液池以北,一片綠色銀杏林發酵著秋日的金黃。還有成片的木蘭樹、山楂樹、梨樹、櫻花樹和海棠樹綠成一片汪洋,就在夏天的昨天——春天,我來的時候,它們卻是花海:白的似雪,粉的似霞,紅的似火。我是這兒的小迷妹,這兒是我們每日跑步的圣地。
你瞧!一個頭戴彩冠的啄木鳥“篤篤篤”敲擊著跑道旁的一棵古槐,就是川流不息的慢跑人群也打擾不了它“治病救樹”的專注。
我們和家門口的森林合寫著天人合一的日常故事,也歡迎遠方的客人常來西安走一走看一看。
總編輯特別提醒
以下是本次活動總策劃——陽光報社總編輯、“少年家國信”負責人萬波的閱稿意見,供大家參考(都是寫出獲獎作品的干貨~)。
1、代表組委會感謝學校的組織及各位家長與同學們的積極參與。
2、600字的篇幅所限,一篇導游詞只能集中寫一個名片,也就是一個點,比如要么西影,要么大雁塔,要么不夜城,但不要同時寫。
3、要考慮所寫的名片到底“新”在哪里,體現了西安的什么變化,不必大而全。小而特,小而精最好。
4、作者作為城市主人,名片給自己生活帶來的美好感受可以融入其中。這樣既切題,又親切,有感染力。
5、不建議低年級同學寫歷史文化內涵太豐富的歷博等名片,孩子們不太好把握。
特別提醒老師和同學們:西安歷史文化名片很多,建議孩子們不要把寶貴的筆墨用來大段講歷史。希望大小作者們把目光和筆觸放在這些名片近年的變化,帶給今日西安人的新的感受西安城墻導游詞800字,帶給今天的游客不同過去的體驗上,一個字,寫出西安的“新”來,通過一張張“新名片”的折射,告訴世界一個進步了的、美好了的新西安。
比如,從“渭河生態景觀帶”的角度寫渭河今天的清、綠、美,以及帶給市民(或本人)的新的生活體驗;從“中華水塔”或“秦嶺四寶”的角度寫大秦嶺;從“南門迎賓入城式”的角度寫西安古老與現代結合的魅力;從大雁塔南北廣場的角度寫大雁塔;從行政中心的角度寫北城巨變,從護城河、環城綠化帶和順城巷的角度寫古城墻……
總之,千年古城早已馳名天下,而今日西安的大美和巨變,許多是近年出現的,有些甚至是這一兩年才出現的,誕生時間短,在囯內和囯際的知名度、熱度還有待提高。而發現和宣傳它們,正是我們“小導游”活動的使命所在。
拜托各位同學、老師和校長啦!很期待通過我們共同的努力,寫好這張新西安的新名片,獻禮十四運,推廣大西安。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