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市場競爭的加劇推動了財務部門職能的發展和變化。在積極應對這種變化和挑戰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財務部門和財務管理者全面融入到了業務流程中,通過事前計劃、決策、事中監督到事后稽核等財務管理手段,全程參與企業的經營活動,并在這個過程中直接為企業和股東創造了價值,下面跟小編來看看吧。
1.運營層面
改善企業的運營狀況,提升企業績效。
財務通過與業務部門的深度融合和互動可以極大地改善企業的績效。在運營層面的預算制訂、稅收籌劃、財務分析等環節,財務高管都可以通過這些財務管理手段使企業形成和保持健康的管理狀態,以便對企業經營的最終財務結果產生積極影響。
企業運營的成功最重要表現在財務上的成功。因此,財務高管有責任也有權力通過財務管理為企業的運營提供財務上的專業支持。
在今天,當從資本市場瞬間獲得超額價值的熱潮漸漸退卻的時候,更多的企業家和企業管理者開始冷靜地把企業盈利的焦點回歸到企業運營層面上來。
2.資本層面
毋庸置疑,在企業運作日益國際化趨勢下,幫助企業上市或進行投、融資管理是一個成功CFO不可不具備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
很多企業財務上的成功均來自于首席財務官在資本市場上的長袖善舞。隨著國際、國內資本市場日漸規范和企業競爭全球化的加劇,資本市場為財務高管為企業創造價值提供了另一舞臺。
3.全面提升企業競爭力
今天的CFO或財務總監僅僅具備財務方面的專業知識顯然是不夠的,財務高管所扮演的多重角色和多重使命使得首席財務官的角色逐漸從幕后走向臺前。他們直接面對媒體、面對股東等的機會越來越多。因此,提升企業形象、溝通技巧、個人魅力等“軟能力”也漸漸成了首席財務官們的必備職業技能。這些看似與財務職能并不緊密相關的能力正悄然發揮著重大作用。在這里,企業管理者的“個人魅力”凸現出來。
財務管理的實質是在利潤與風險之間尋求完美平衡。
【拓展閱讀】
風險的由來
出海捕魚。男人出海捕魚,一起風女人就有一種不祥之兆籠罩心際,有風必有浪,有浪必有險。一場大風吹過,不知又有幾家會失去親人,損家破財,一生經營的好日子頃刻間化為烏有。于是大家聞風生畏,談風色變,風和險便聯系在一起。無風則安,有風則險;風險大概就源于此吧。大家深知無法回避風浪之險,讓出海人聽從女人的勸說,守船待漁或該行他業,那卻無任何風險,但漁家用何維持生計?風險與機遇是相連的,風險往往與收益相伴,當風險無法回避,就應該考慮如何應對風險,如何避免風險的問題,如如何出海、選擇什么時間出海等,人們應該共同研究海風、海潮、海浪的起至、漲落的形式和特征,摸索航行海域變化的規律,用現代導航、觀測、氣象設備武裝起來,并學習抵御風險的本領和技巧,將出海風險降至最低程度。
現代企業競爭非常殘酷,一招失誤,可能滿盤皆輸。這種例子舉不勝舉,如巨人集團、秦池酒廠、銀廣廈等,巨人集團被一所大樓壓垮、秦池酒廠被標王的聲譽給毀了,銀廣廈被一堆虛假的報表逼得陷入危機。這些企業之所以一夜之間從頂峰直接墜落下來,固然有市場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沒有協調好內外環境的變化帶來的經營風險,對風險管理的陌生和不以為然造成了企業的灰飛煙滅。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對于每一個經營者和企業來說,風險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企業自不例外,不管人們是否認識到這一點,從其注冊之日起風險就與其結下不解之源。雖然風險不能徹底擺脫,也無法完全克服,但是我們可以盡量降低風險,規避風險,將風險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低點。
企業的經營風險:經營風險來自于生產經營決策和市場的變化,財務風險來自于企業籌資決策和企業經營業務盈利能力的變化,二者相互影響。一般來說,經營風險取決于宏觀經濟環境、行業特點等客觀外部因素,企業直接控制經營風險的能力相對較弱。
從財務角度來講,經營風險主要體現在企業所承擔的固定成本的數額及其所占銷售收入的比例。即企業在現有的資產和資本結構下,根據企業實際的資產運營能力,以及企業的盈利水平,其所創造的邊際貢獻對企業固定成本的滿足程度。滿足程度越高,經營風險越小;滿足程度越低,經營風險越大。簡單的說就是企業盈利或虧損的風險。
量化的指標:經營杠桿系數。經營杠桿系數=(銷售收入-變動成本)/(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利息費用),經營杠桿系數越高,企業的經營風險越大;反之越小。
經營風險的控制:影響經營風險系數的因素主要是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當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不變的情況下,提高銷售收入即可降低經營風險系數。在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確定的情況下,如何評價企業的經營風險?首先確定臨界點銷售收入,即當銷售收入為多少時,企業的邊際貢獻與固定成本相等,此時企業的邊際貢獻對固定成本的滿足率為100%,企業不盈不虧。其次根據實際或者預算的銷售收入與臨界點銷售收入相對比,計算得出實際或預算銷售收入高出臨界點銷售的比例,只要將銷售收入的降幅控制在該比例內,企業就不會出現經營風險,該比例越高,企業的經營風險越小,反之越大。經營風險控制方法可以采用銷售收入預算管理。
當銷售收入和變動成本確定的情況下,即邊際貢獻的數額是確定的,控制經營風險的方法只有控制固定成本。
首先確定臨界點的固定成本,即固定成本等于實際或預算的邊際貢獻數額;其次將臨界點的固定成本與實際或預算的固定成本相對比,計算得出實際或預算固定成本低于臨界點固定成本的比例,只要將固定成本的升幅控制在該比例內,企業就會出現經營風險,該比例越高,企業的經營風險越小,反之越大。經營風險控制方法可以采用固定成本預算管理。固定成本包括管理費用、固定制造費用、固定銷售費用等。
當銷售收入和固定成本確定的情況下,控制經營風險的方法只有控制變動成本。首先確定臨界點的變動成本,即變動成本等于實際或預算的(銷售收入-固定成本)數額;其次將臨界點的變動與實際或預算的變動成本相對比,計算得出實際或預算變動成本低于臨界點變動成本的比例,只要將變動成本的升幅控制在該比例內,企業就會出現經營風險,該比例越高,企業的經營風險越小,反之越大。經營風險控制方法可以采用變動成本預算管理、即生產成本預算管理和變動銷售費用預算管理。變動成本包括生產成本中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變動制造費用、變動銷售費用等。
在財務分析中,我們把經營杠桿系數高于5的企業,稱為經營風險明顯企業,該種企業償債能力與企業的經濟效益高低關系密切;低于5的企業,稱為經營風險不明顯企業,該種企業償債能力主要取決于企業資產的流動性,與企業經濟效益的高低關系較弱。
綜上所述,控制和降低企業經營風險的方法就是增加銷售收入,減少生產成本和期間費用。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財務人員應加強對企業經營風險的分析,及時對風險影響程度作出準確的判斷,重新調整設計方案和生產能力,采取有效的措施,通過增加銷售量、降低產品單位成本,或調整固定成本比重等措施來降低經營風險。
財務風險:財務風險只發生在負債企業,一個全部用自有資本從事經營的企業只有經營風險而沒有財務風險。一般來說,財務風險具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現金財務風險,即現金支付風險。企業現金凈流量到期能否償付債務的風險;一是收支性財務風險,即企業經營出現虧損,沒有盈余利潤去償還到期債務本息的風險。財務風險來自于企業的財務風險主要體現在到期能否償還債務本息上,這主要取決于企業籌資能力和企業經營業務盈利能力。
量化指標:財務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利潤總額,該系數越大,說明企業負擔的利息費用越高,企業負債越大,此時企業的財務壓力越大,出現財務危機的可能性越大,財務風險越大。如果企業的息稅前利潤率高,超過借款的利息成本,且銷售利潤的質量高,則財務杠桿系數越高,凈資產的收益率越高。
財務風險控制
當企業銷售利潤率和銷售收入確定的情況下,即息稅前利潤確定的情況下,控制財務風險的方法只有控制負債的數額,即控制企業負擔的利息費用數額。首先確定臨界點的利息費用,臨界點的利息費用=息稅前利潤。其次將臨界點的利息費用與實際或預算的利息費用相對比,計算得出實際或預算利息費用低于臨界點利息費用的比例,只要將利息費用的升幅控制在該比例內,企業就會出現經營風險,該比例越高,企業的經營風險越小,反之越大。經營風險控制方法可以采用財務費用預算管理。
當企業利潤率和利息費用確定的情況下,控制財務風險的方法只有控制銷售收入的數額,即控制企業創造的息稅前利潤數額。
首先確定臨界點的銷售收入,臨界點的銷售收入=利息費用/息稅前利潤率。其次將臨界點的銷售收入與實際或預算的銷售收入相對比,計算得出實際或預算銷售收入高于臨界點銷售收入的比例,只要銷售收入的下降幅度控制在該比例內,企業就不會出現經營風險,該比例越高,企業的經營風險越小,反之越大。經營風險控制方法可以采用銷售收入預算管理。
當銷售收入和利息費用確定的情況下,控制財務風險的方法只有控制息稅前利潤率的數額,即控制企業創造的息稅前利潤數額。首先確定臨界點的息稅前利潤率,臨界點的息稅前利潤率=利息費用/銷售收入。其次將臨界點的息稅前利潤率與實際或預算的息稅前利潤率相對比,計算得出實際或預算息稅前利潤率高于臨界點息稅前利潤率的比例,只要息稅前利潤率的下降幅度控制在該比例內,企業就不會出現經營風險,該比例越高,企業的經營風險越小,反之越大。經營風險控制方法可以采用銷售成本預算管理、管理費用預算管理、銷售費用預算管理。
但償還債務主要是現金,而企業最穩定、最主要的現金來源是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當然償還到期債務的資金還可以來自借款,一般不考慮出售資產的資金來源,因為企業在持續經營的條件下,是無法出售資產來獲得現金去償還債務的。首先根據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與到期債務本息的比來控制臨界點的利息費用,臨界點的到期債務本息=1/1.5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其次將臨界點的到期債務本息與實際或預算的到期債務本息的數額相對比,計算得出實際或預算到期債務本息低于臨界點到期債務本息的比例,只要到期債務本息的上幅控制在該比例內,企業就不會出現經營風險,該比例越高,企業的經營風險越小,反之越大。經營風險控制方法可以采用現金流量預算管理。
當利息費用確定的情況下,分析實際或預算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與臨界點的營活動凈現金流量相對比,計算臨界點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數額。臨界點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1.5到期債務本息,然后將臨界點的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與實際或預算的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相對比,計算得出實際或預算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高于臨界點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的比例,只要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的下降幅度控制在該比例內,企業就不會出現經營風險,該比例越高,企業的經營風險越小,反之越大。經營風險控制方法可以采用現金流量預算管理。
綜上所述,控制和降低財務風險的方法就是增加銷售收入,提高息稅前利潤率,調整資本結構,減少負債,特別是短期借款比例,堅決避免短期資金長期占用。另外要提高銷售利潤的質量,增加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以保證償還到期負債的本息。
一個經濟效益好(利潤很高,已獲利息倍數很高),但沒有償還到期債務能力(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低)的企業面對的是付款危機;一個有償債能力而無獲利能力的企業將會萎縮、衰退;一個既無獲利能力,又無償債能力的企業只能破產。
相關文章:
1.公司財務部門年度工作總結范文5篇
2.會計述職述廉報告范文5篇
3.2019年精彩財務管理專業社會實踐報告5篇
4.擔保公司個人年終工作總結范本
5.財務管理實習工作總結五篇
上一篇:如何改善家族式私企的管理方式
下一篇:5種方法防范財務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