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企業財務風險是我國國民經濟面臨的較為重要的一種風險。這一風險的形成,既有企業外部法律和經濟環境變動的影響,又有企業內部機制和管理中存在先天不足的原因,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企業財務風險:分散法
即通過企業之間聯營、多種經營及對外投資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財務風險。對于風險較大的投資項目,企業可以與其他企業共同投資,以實現收益共享,風險共擔,從而分散投資風險,避免因企業獨家承擔投資風險而產生的財務風險。另外,市場需求具有不確定性、易變性,企業為分散風險應采用多種經營方式,即同時經營多種產品。一般來說,長期投資的風險大于短期投資的風險,股權投資的風險大于債權投資的風險,證券組合投資可以分散有價證券投資的非系統性風險,其投資風險低于單項證券投資的風險。當然,風險越大,可能產生的收益也就越大。
(二)企業財務風險:回避法
即企業在選擇理財方案時,應綜合評價各種方案可能產生的財務風險,在保證財務管理目標實現的前提下,選擇風險較小的方案,以達到回避財務風險的目的。盡管股權投資可能帶來更多的投資收益,但從回避風險的角度考慮,企業還是應當謹慎從事股權性投資。當然,采用回避法并不是說企業不能進行風險性投資。企業為達到影響甚至控制被投資企業的目的,只能采用股權投資的方式,在這種情況下,承擔適當的投資風險是必要的。
(三)企業財務風險:轉移法
即企業通過某種手段將部分或全部企業財務風險轉移給他人承擔的方法。轉移風險的方式很多,企業應根據不同的風險采用不同的風險轉移方式。例如,企業可以通過購買財產保險的方式將財產損失的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承擔。在對外投資時,企業可以采用聯營投資方式,將投資風險部分轉移給參與投資的其他企業。采用發行股票方式籌集資金的企業,選擇包銷方式發行,可以把發行失敗的風險轉移給承銷商。采用轉移風險的方式將財務風險部分或全部轉移給他人承擔,可以大大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
(四)企業財務風險:降低法
即企業面對客觀存在的財務風險,努力采取措施降低財務風險的方法。例如,企業可以在保證資金需要的前提下,適當降低負債資金占全部資金的比重,以達到降低債務風險的目的。當市場不可測因素增多,股票價格出現劇烈波動時,企業應及時降低股票投資在全部對外投資中所占的比重,從而降低投資風險。在生產經營活動中,企業可以通過提高產品質量、改進產品設計、努力開發新產品及開拓新市場等手段,提高產品的競爭力,降低因產品滯銷、市場占有率下降而產生的不能實現預期收益的財務風險。另外,企業也可以通過付出一定代價的方式來降低產生風險損失的可能性。例如建立風險控制系統,配備專門人員對財務風險進行預測、分析、監控,以便及時發現及化解風險。
(五)企業財務風險:多角化風險控制法
即多投資一些不相關的項目,多生產、經營一些利潤率獨立或不完全相關的商品,使高利和低利項目、旺季和淡季、暢銷商品和滯銷商品在時間上、數量上互相補充或抵消,以彌補因某一方面的損失給公司帶來的風險。
【拓展閱讀】
防范企業財務風險的相關制度
(一)防范企業財務風險必須堅持標本兼治的原則
防范和規避財務風險不僅僅是一個企業、一個地區、一個部門的事,而是全社會一項十分重要而艱巨的任務。各級黨政領導干部、企業主要領導同志,一定要把這項工作作為一件關系到全局的大事來抓,遵循經濟規律,樹立財務風險意識,正本清源,綜合治理,走嚴格管理、規范經營之路,建立健全適合市場經濟要求的約束機制,減少行政干預等人為因素的干擾和影響,為企業規避財務風險創造前提條件。
(二)防范財務風險必須健全內控體系
一是要抓好企業內控制度建設,確保財務風險預警和監控制度健全有效,筑起防范和化解財務風險的第一道防線。二是要明確企業財務風險監管工作程序,分清監管職責,落實好分級負責制。三是要建立和規范企業財務風險報表分析制度,搞好月份流動性分析、季度資產質量和企業負債率分析。四是要充分發揮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以及資產評估事務所等社會中介機構在財務風險監管中的積極作用。
(三)提高財務決策的科學化水平
財務決策的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財務管理工作的成敗,經驗決策和主觀決策會使決策失誤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為防范財務風險,企業必須采用科學的決策方法。在決策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影響決策的各種因素,盡量采用定量計算及分析方法并運用科學的決策模型進行決策。
(四)防范財務風險必須制定相應政策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資料,1998年1月至11月國有虧損企業的財務費用是532億元,其中利息支出為517億元,占全部財務費用的97%.國家在1998年三次降低企業貸款利息,在這種情況下,國有虧損企業的財務費用仍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6%.其主要原因在于國有企業負債太多。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化解企業財務風險,國家必須出臺相應政策,以減少企業債務存量。對特困企業可實行“掛本停息”或優惠利率;對有發展前景而暫時困難的企業實行減息予以照顧。
(五)防范財務風險必須建立御險機制
為了有效防范可能發生的財務風險,企業必須從長遠利益著眼,建立和健全企業財務風險防御機制。主要措施是:(1)積極參加社會保險,建立健全企業風險轉移機制。(2)實行一業為主多種經營,建立健全企業風險分散機制,及時分散和化解企業財務風險。(3)建立健全企業壞賬準備金制度,適當提高壞賬準備金的提取比率。(4)建立健全企業的積累分配機制,及時足額地增補企業的自有資金,提高企業抗擊企業財務風險的能力。
(六)提高管理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
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雖然存在于企業以外,企業無法對其施加影響,但并不是說企業面對環境變化就無所作為。為防范財務風險,企業應對不斷變化的財務管理宏觀環境進行認真分析研究,把握其變化趨勢及規律,并制定多種應變措施,適時調整財務管理政策和改變管理方法,從而提高企業對財務管理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以此降低因環境變化給企業帶來的財務風險。
(七)理順企業內部財務關系
為防范財務風險,企業必須理順內部的各種財務關系。首先,要明確各部門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應承擔的職責,并賦予其相應的權力,真正做到權責分明,各負其責。另外,在利益分配方面,應兼顧企業各方利益,以調動各方面參與企業財務管理的積極性,從而真正做到責、權、利相統一,使企業內部各種財務關系清晰明了。
相關文章:
1.公司財務部個人年終總結范本五篇
2.財務部門年度工作計劃
3.2019年小金庫自查報告范文5篇
4.贊助策劃書2019最值得推薦范文集錦5篇分享
5.公司內部審計統計個人年終總結范本五篇
上一篇:三個途徑讓財務管理為企業創造價值
下一篇:決定企業財務狀況的四要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