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創業,是指勞動者主要依靠自己的資本、資源、信息、技術、經驗以及其他因素自己創辦實業,解決就業問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于自主創業感想的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目錄
★大學生自主創業實踐感想
★大學生創業之我見
★失敗過、被騙過、絕望過,我為什么還在繼續創業?
★大學生自主創業實踐感想
從7月份開始的大學生自主創業社會實踐是企業與校方合作針對目前大學生畢業后就業難創業更難的狀況,由企業方為大學生提供一個平臺,讓大學生在這個平臺上更自由的發揮,使自己更全面的鍛煉,不僅僅會專業方面的,畢業后更適應社會。
經過一個月的實踐,收獲很多,發現很多的問題,是我以前沒有遇到過的,也是以后肯定會遇到的問題。
首先,遇到這么多成果的人士。他們無論在事業還是人生都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他們給人的那種性格魅力還有那種成功人士的自信很值得欽佩和學習…….
第二就是自己的不成、知識的欠缺和不自信。和同學們一起交流呢他們總提醒我穩重,我也意識到這點,但心里的想法一旦讓我表達我總是顯得浮躁;在知識構成方面我顯得有點偏科,知識結構不均衡。意識到這些問題,我也深刻意識到在我內心深處的不自信的緣由。
第三點是我再實踐當中的表現,現在想起來,覺得實在有點不盡人意,很多東西學得太慢以及學習方法的不承受,還有對現有資源的浪費,不懂得如何應用這些機遇中的機會,缺乏發現的眼睛和靈活的大腦。
第四點是在這一個月當中本工作室在實際成效中沒有具體的成績,這點讓我很羞愧,原因是自己的努力不夠,還有智慧不多,還有一個是心理的松懈!
收獲應該不止這些,在這些具體的經歷當中學到很多新的知識,很難在學校里學到,在和同學的交流當中我也法相自己的不足,這給我的鼓勵很大,我知道還有好多要學得,成功是需很多很多的努力的,這一階段已告一段落,下一階段要靠自己慢慢走下去了,不知道前路會有些什么,但正因為如此,這條路才值得走下去,才值得別人為你喝彩…….
<<<返回目錄
★大學生創業之我見
這是一個風起云涌的“創”時代。大學生創業更是聚攏了大眾的關注。很多人在“創”的浪潮中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但更多人卻被一個浪打沒了影兒。前撲后繼,卻仍有著無數的創業英雄朝著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創業草根化了、通俗化了;創業,再也不是遙不可及的代名詞,創業資金可以是一千萬元,也可以是五千元;創業團隊可以是一百個人,也可以是三五個人。 職業規劃專家提醒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面對零距離的創業之路,面對現在政府的支持,我們新一代的大學生村官能把握機遇,挖到自己的第一桶金嗎?
如果說創業是無數人心中美麗、神圣的夢,那么人們通常忽略了黎明到來前的劇烈陣痛,以及創業之路的艱辛和阻擾。大學生創業,風險究竟有多大?什么樣的創業之路才是最適合大學生的呢?拷問中國大學生,適合創業有幾人?對于當前的中國大學生而言,絕大部份并不適合創業。單從創業者應該具備的能力和素質上來看,對大學生就是一個根本性的挑戰。一般創業能力主要是指創業者的專長和經驗,如市場調查、技術專長、企業管理、識人用人、財務管理、公共關系、市場營銷、開發開拓、冒險避險等等。而創業者所應當具備的能力和素質,見仁見智,眾說不一。有人概括為“十大素質”,包括:欲望、忍耐、眼界、明勢、敏感、人脈、謀略、膽量、豁達、自省。
客觀的說,這些能力和素質并非短期培訓所能練就的。有些素質甚至就算是培訓也很難達到,比如謀略、膽量,比如識人用人等,這些大部分都是需要長時間不斷的訓練和積累才能具備。
有人可能會問,為什么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大學生能創業,甚至連大學都不讀就創業,而為什么認為中國大學生就不能呢?那就得從中國大學生所受到的職業規劃教育談起。每位大學生就只有一個心態 ,一個畢業了就去找一份好的工作心態, 在英國,從3歲至18歲有系統的生涯發展教育,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也都有從小學就開始的生涯及生計教育,也就是說,從小學開始,發達國家即開始幫助學生了解職業環境,了解自己的興趣、性格,塑造孩子的獨立性,培養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資源利用能力、經營意識和經營能力,在這樣環境下培養出來的是生存能力強、目標較明確的人。所以我們會看到他們中很多人中學畢業即清楚自己干什么,甚至像比爾蓋茨這樣連大學都不愿意上完的案例也非常多。而反觀我們現有的教育環境,對于絕大多數學生來說,可能除了讀書考試再讀書再考試外,想要獲得更多的能力打造很難,主要是沒有合適的外部環境來支持。從抽取來自全國的1000名高校畢業生的調查中,其中 “你想做什么工作?”,“你有清晰的職業目標嗎?”等相關問題,80%以上回答的是不知道、沒有或是非常模糊的結果。如此這般,我們新一代必須思考的是,創業,我們拿什么來創?!
大學生,可以創哪些業?
對于部分有準備的大學生來說,今天的社會環境對于創業,毫無疑問又是有非常有利的。具體從以下2點來描述:
發展趨勢
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每年都會催生諸多新職業。在新興的市場中,大學生反而因為沒有傳統經驗主義的束縛,往往能夠出奇制勝。像IT電子商務、管理咨詢、醫藥科技等這些新興產業,早已被創業者們列入名單之中。事實上,在任何一個行業初興之時,都需要有充滿雄心的年輕人們給它以活力,而這種行業需求,才是創業的真正契機。借專業之專
對于學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學生來說,電子商務、網絡游戲增值產業等都蘊藏著豐富的機會。IT領域的創業項目前期投入少,適合那些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學生。學習通信或醫藥專業的學生,技術上有著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這些是我國政府重點發展又是全球關注的領域;對于學習設計相關專業的學生,可用自由職業者的身份進行創業;當然對于大眾型專業的大學生來說,充分利用自身在學校期間所積累的能力優勢、人脈資源等,在一些資金需求不大,項目周期不長,人手配備要求不多的項目上開展自己的事業。
創業,是種職業活動,更是一種最復雜的職業行為。根據創業目標不同,我們大致可以把創業者分成三種類型:
1.謀生型創業者--迫于生活壓力或是為了使自己的生活條件有所改善才決定創業的;
2.投資型創業者--已經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與實力,創業只是為了獲取更大經濟回報的;
3.事業型創業者--為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并把創辦的企業當作自己畢生事業的。很顯然,我們目前所談的大學生創業絕大部份是第一種即謀生型創業,也就是說為了實現自主“就業”,以及帶動更多人就業,而進行的創業活動。
近年來,在校大學生或畢業生對“創業”一詞充滿神往。他們滿腔熱血,希望打造自己的天地,通過創業實現職業的理想。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幸存者特別是成功者并不多。究其原因,我認為有如下幾點:
一、精力與專業知識不足。在校大學生一方面要照顧學業,另一方面創業初期所面臨的問題繁多,需要較多的精力解決,這就導致大學生往往顧此失彼。而且,當前我國大學的專業設計基本上是大一大二為基礎課程,學生的專業知識學習主要在高年級,這就直接導致大學生創業理論知識不足,從而導致創業失利。
二、經驗不足。無論是在校大學生或剛畢業大學生,創業的沖勁很足,但經驗欠缺。首先是專業經驗不足,創業涉及的專業知識不僅是所在行業的技術技能,還涉及工商、金融、稅務等專業經驗,這些無法在短時間內獲取。其次,人際經驗不足,大學生創業要處理創業團隊內部人際關系與外部人際關系,內部人際關系在沒有利益直接沖突情況下較易處理,一旦涉及利益沖突處理起來往往較為困難。外部人際關系主要指與客戶、供應商、政府、社會其他相關團體關系,這些關系處理起來就更為困難。
三、創業初期資金不足、技術難題也是導致創業失敗的重要原因。此外還受政策、經濟等因素的影響。
那么如何正確對待大學生創業?
一、在校大學生創業宜慎行。大學期間是人生中最重要集中學習專業知識的階段,是學生走向社會的重要過渡期,學好專業知識是未來實現輝煌人生職業計劃的關鍵。而大學只有三至五年時間,對于一般大學生而言,認真學好專業知識有時都不夠,何況還要顧及創業,顯然很困難。不少學者反對在校大學生創業,如原北大方正董事局主席王選院士。筆者也持反對觀點,對于摸擬創業,對學有余力的,鼓勵參加;對于極少數精力與能力特別優異的同學,在保證專業學習情況下,可以創業,但仍須以學業為本。
二、大學畢業生宜先獲取適當經驗知識。為此,畢業之后,可到自己未來可能要創業的行業或相關行業進行就業,學習專業經驗與人際經驗,可遵循“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的模式,等有一定經驗之后再行創業,這樣成功的概率會大一些。
三、加強創業內外環境分析。很多大學生創業僅憑心血來潮,對市場沒有做科學的調查研究,對資金、項目、人才評價不足,對客觀經濟規律還吃不透,在此情況下就匆匆投入創業浪潮是很難成功的。調查是發現和解決問題的最有效手段,應該充分進行政治或政策、經濟、社會、技術環境、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因素客觀分析,尋找創業較好時機與項。
縱觀今年兩會,大學生創業與農民工問題是最受關注的兩個議題。大學生創業基金、大
學生創業貸款、大學生創業基地??各種優惠政策層出不窮。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指出,要加快建設一批投資少、見效快的大學生創業園或創業孵化基地。在就業形勢不容樂觀的情況下,在象牙塔中掀起了一股創業熱。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的,自批準經營日起,1年內免交個體戶登記注冊費、個體戶管理費、經濟合同示范文本工本費等。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向銀行申請開業貸款擔保額度最高可為7萬元,并享受貸款貼息。(遼寧沈陽)自主創業的高校畢業生,可以享受2000元的一次性創業補貼;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符合條件的,免交有關登記類、證照類和管理類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申請個體工商戶,創辦合伙企業或獨資企業登記的,一律不受出資數額的限制(河北武漢)??這一系列國家、地方政策的出臺和新經濟法中對股份制企業成立要求的降低大大增大了大學生創業的成功幾率、降低了創業成本,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一個相對合適的社會平臺。
另外,大學生創業這股新新力量也將給中國的經濟帶來新的活力、新的元素。當代大學生在計算機、外語和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等方面,相對于老一輩的企業家,有著明顯的優勢。而在經濟全球化、一體化趨勢日趨明顯的形勢下,走出國門和自主創新成了中國經濟新的目標。今天的創業者就是明天的企業家!大學生的創業大軍不僅彌補了中國經濟的相對空白,而且為未來中國的經濟持續發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礎。然而,在如此巨大的創業熱潮中,很多當代大學生表現出了很大的盲目和隨從。在浙江財經學院舉辦的一次創業講座中,很多人都舉手表示自己希望自主創業。但當問及創業的具體打算和方向時,能具體闡述的人屈指可數。在創業大軍中很大一部分人有很大的創業熱情,卻不知道創業從中的艱辛和困難。阿里巴巴總裁馬云杭州舉行的阿里巴巴雅虎校園招聘會上,明確地對前來應聘的大學生們表示,“我不鼓勵大學生創業。”他說中國有些年輕人的浮躁心理比國外的學生大得多,我們的大學生很多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就盲目要創業。100人創業,95人死掉,只有少數人可以搖搖晃晃地走過去。比爾·蓋茨、楊致遠有名氣,想模仿他們的人,倒霉的太多太多。 我們的當代大學生當被冠以董事長,總經理的時候會不會飄飄然?當遇到從未碰到過的社會問題的時候該怎么辦?當創業失敗,幾年之后仍舊是個窮小子的時候,他們會怎樣安排未來???所有的這些都是我們不得不思考,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返回目錄
★失敗過、被騙過、絕望過,我為什么還在繼續創業?
去年,對于很多創業者來說,是頗為艱難的一年,它被稱為是創業黃金時代終結的一年。
數據機構IT桔子的新經濟死亡公司數據庫顯示,截止 20__年12月6日, 20__年有327家公司關閉。
曾經火熱的賽道,諸如社區團購、生鮮電商、在線教育、電子煙等賽道,都不同程度地進入寒冬,身處其中的創業者們從風口中跌落。
對于還在創業路上的人們來說,堅持依然是他們今年的主要命題。
20__年開年,連線Insight對話一位經歷過失敗、被騙、甚至一度想要自殺的連續創業者。他依然在創業的路上,并未因為曾經的困難和坎坷放棄,他說,創業以來他幾乎沒有生活,情緒的起伏都與創業相關,大多時候很難熬,信念在創業過程中尤為重要。
從他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創業者是如何選擇道路,并在每條路上掙扎前行。
畢業就創業,在踩坑中前進
我第一次創業是在美國。
20__年,我在美國讀財務管理碩士,一邊上學一邊打工。
華人的中餐廳一般是夫妻老婆店,丈夫掌廚,妻子做收銀員。我發現,他們的收銀柜,每次結賬都要開一次,如果找錯零錢,就要找鑰匙來開,而鑰匙很容易丟,對店主來說是一個困擾。
我就做了一個指紋鎖的系統,這個小系統后來賣給了不少中餐館,這給我帶來了一百多萬美元的收入。
在我眼里,這是一份還算賺錢的生意,但也就是賺一筆錢就完了,不可能再往下做。
我想過在美國繼續找個領域創業,但是華人在美國創業很難。當時國內有一個項目,是做節能環保的電商網站,找我做合伙人,我就回來了,但回來后發現,這個網站,創始人要把它改成彩票網站,這完全不是我感興趣的。
我當時覺得被騙了,就馬上離開。手里有一筆錢,我沒想要去找工作上班,而是開始看有沒有新的創業機會。
當時演藝經紀在中國算是春風漸起,我就想著做一個網站,主要是做撮合業務。藝人入駐我們平臺,企業可以在上面找到合適的藝人去擔任現場模特、拍廣告等。
我當時有一個朋友,他身邊認識很多平時接這些工作的小網紅,他和我說,一個月內幫我拉三千人到平臺上注冊,我當時就想,這事可以試試。
早期我們的想法是先聚集人,有流量后就有廣告,有廣告就能賺錢,然后我們可以通過提供額外的增值服務賺錢,這個增值服務就類似藝人要拍攝形象照之類的,我們可以幫他們拍。
我找了一個外包的團隊幫我們搭建好了網站,名字叫MJ網,但我遇到的第一個坑就是,我那位朋友沒拉來人,一共就拉來三個人。
我就自己去找人,讓小網紅們入駐我們平臺。我自己也像一個經紀人一樣,帶著網紅去參加活動。
忙活了三個月,錢花出去七八十萬,很累,但沒賺到錢。當時就想找個地方上班去,我去了一個外企,雖然賺得不是很多,但也算是清閑,同時我還繼續做MJ網,我算了一下,前期投入已經差不多好了,后續的維護和一些開銷,每個月大概在兩萬塊左右。
MJ網一共做了兩年半,中間也是有過起色的,我們的藝人數量增長到了一萬多,微博有五萬多個粉絲。但我們原來想的商業模式沒走通,就是通過流量拉廣告、增值服務那些,賺不到錢,所以后來我主要靠帶著網紅參加線下活動,抽傭賺錢。
我記得我給一個游戲公司做活動,賺到了40多萬。
我們還嘗試了一些業務,就是培養主播,有秀場主播和游戲主播,我們算是比較早嘗試主播業務的,但這事還沒做成,我就遇到了另一個坑:融資。當時我們談了一個天使投資人,和他談了半年多,投資意向書什么的都簽好了,我很相信他。
意向書一簽完,我就開始擴張了,我把我之前賺的錢全部投進去了,但是最糟糕的情況發生了,他自己的資金出了問題,我們的融資款沒到賬,當時MJ網已經沒錢了,我也懵了,我真的沒預料到會有這種變故。
當時有公司想要收購我們,我想了想,三百萬把它賣了。現在回想起來,如果再堅持堅持可能情況會有所不同。遺憾肯定是有,但就安慰自己,大不了這個項目死了,我再做一個就是了。但我沒想到,后面的幾份創業,都比這份要艱難。
失敗過、被騙過,經歷了最黑暗的三年
我拿著賣掉MJ網的錢,想著要再做個什么。這時候我已經不再上班,我的一個朋友是司儀,他說婚戀市場很大,但大多都是線下的婚慶公司在做,線上平臺是一片空白。
我研究了一下,當時類似婚禮紀這種的線上平臺都還沒有,幾乎就是一片藍海,很多朋友和我吐槽婚慶行業很亂,沒有章法,沒有標準化流程,痛點很多。
我當時研究了一下,盡管每對新人的要求略有不同,但九成的需求是類似的,我就想,我做個網站,把該標準化的標準化、定制化,成模塊。準新娘可以在線上看到所有的過程和布景。
舉個例子,現場布置就類似于蓋房子游戲,新人選擇一些我們的產品,組合在一起,搭建自己喜歡的舞臺、簽到臺、布景等等。他們在線上搭建好后,我們在線下實景呈現出來。
我們自己覺得這是一個還不錯的想法,我找了之前幫我們做MJ網的技術團隊幫我們做了網站,我當時需要兩個方面的人,一個是幫我拉婚慶公司,因為要落地實景搭建,一個是提供各種商品的店鋪,類似喜糖之類的。
但沒想到出師未捷身先死,首先是開發酒店渠道的那個朋友,我需要他帶人幫我去和婚慶公司談,也需要他幫我去每個酒店量舞臺的尺寸,這些都是要實實在在做好,我才好把它們變成產品上線,但三個多月, 他只給了我兩家酒店的。
我自己一家家跑,光是做這些素材就花了很多時間,然后最難的是貨品問題,好不容易網上的東西有人買單了,合作的店鋪,不是這個供不上,就是那個供不上。當時沒經驗,覺得找熟人一起干還算靠譜,結果沒想到兩個都這么不靠譜。
我有想過去找別的供應商,但是沒一家愿意給我60天賬齡、押款60萬的。
我很快反思,我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我追求很多事情一步到位,我沒想過在業務達到穩定之前,有很多坑要走,有很多這種不確定的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可能會直接導致我走不到業務穩定和成熟的那一步。
我在團隊合作方面也確實有問題,比如說我和那個供應商的關系,他說一個月內解決供貨問題,我就真的等了一個月,結果他還是沒解決,找各種理由,我當時有些崩潰。我覺得我犯的錯誤,都是很低級的錯誤,那段時間很煎熬。
我讓那個朋友幫我推銷這個系統給婚慶公司,最終也沒拉到一家愿意合作的。這個項目最終是徹底失敗了,沒賺到錢。三個月后,我就結束了這個項目,燒了幾十萬進去,可以說是一地雞毛。
項目失敗后,我老老實實上了一年的班。后來遇到了一個金融公司的風控總監,他說要做一個私募基金公司,我當時和他聊完很相信他,覺得他的經驗很豐富,就決定和他一起出來創業。
他去找了兩百萬的啟動資金,我們又自己湊了些,他當大股東,我當小股東。
我當時提出做公司法人,因為擔心我的股份會沒著落,我覺得他老婆也是股東,不至于出現什么跑路的情況。而且我當法人才能控制財務,法人章在我手里,財務章和法人章一起蓋,他才能取錢。但事實證明,我太天真了,這個決定后來讓我非常后悔。
團隊籌備的時候,我還說,前期比較艱難,我們幾個高管就不用拿工資,等以后有錢了大家再分,這些高管,有我拉的做運營的,做銷售的。團隊很快到達60多個人。
我們每天都在做產品、研究市場、做交易結構,當時我們做的一個項目是關于二手車的,我們弄了一段時間,只花錢沒賺錢。
這個項目全部都是我在經手,到公司賬上還剩下兩百萬的時候,我覺得財務狀況不對,如果真的是按照我們的進度做的話,怎么樣也會賺到錢。
我要查賬,創始人不讓我查,就和我坦白,說錢都被他輸光了,他要被打斷腿,我當時就說,我說現在還剩的200萬你別動,我們一起想想辦法,我去找個二手車的項目我們再去做。沒想到第二天他就跑了。
我跑去查這個項目,發現了很震驚的情況,這個項目是假的,就是他為了騙錢設的局。
我們是以發基金的形式,讓投資人把錢投到基金里,然后說我們拿著這個資金去做項目,結果沒想到這個錢,根本沒投到項目里,而是他買了一批假資料騙投資人,這些錢都被他拿去賭博了。
更坑的是,公司一毛錢也沒有,之前應該是在公司賬上的錢,其實根本沒進公司,都被他弄到私人賬戶里,然后他帶著錢消失了。
我又去車管所查,身份證、行駛證、車牌號、照片,全是假的,可以說這就是一個假的公司,全靠買假資料騙錢的。他自己的弟弟也被他騙了,也一直在跑路,他老婆后來因為這事還自殺了兩次。
公司從成立到暴雷,大概經歷了一年半,最后60多號人,全部解散,當時都去了派出所,被欠薪的員工都來找我,勞動仲裁什么的也都是找我,投資人也來找我,因為我是法人。
那段時間是我最黑暗的時間,員工工資、辦公室租金、給投資人的錢,加起來1600萬左右,我沒賺到一分錢,還要解決這攤子事。我東拼西湊湊了一些,實在沒辦法,就借了200萬的高利貸,有些著急的先還上,有些只能慢慢賺錢還。
因為借高利貸還不上,我不止被打過,還差點被殺了,我的頭被按在水缸里,那段時間是我人生到現在最黑暗的時候,我想自殺就是在那個時候,但是后來沒敢,慫。
整整三年,我在還債中度過,現在也不能說這個事的影響已經過去了。
我反省了很多,這是我受到過的最大的一個教訓,我對風險這件事,有了深刻的認知。
但是我沒想過就此就不創業了。如果我不再創業的話,那我之前積累的財富,就回不來了,賭徒心態吧,再創業可能把之前輸的都贏回來,但也可能輸得更慘,但我覺得再慘也慘不過這次。
但我爸媽不支持我再創業,他們覺得經歷了這種事,還是找個地方上班,安安穩穩過日子。所以我的創業就從地上轉到了地下,我和他們說我不創業了,我老老實實打工去。
新的創業:失眠、焦慮、希望
我再一次創業選擇了新能源領域,做了一個電動車充電樁的公司。
我這次做了市場調研,看了大量的行業報告和資料,這是我幾次創業,第一次認認真真做研究,我覺得,這事能做。
這門生意模式比較簡單,就是很簡單的低買高賣,我自己生產設備,成本低,可控,然后抬高價格賣給需要的人,這是商業最本質、最原始的東西。
這次我要自己做,我不想再去依賴一個比我強大的人,因為這樣很多價值和能力發揮不出來,最后還可能成為炮灰。
剛開始,我拿到了50萬的啟動資金。新能源這個領域說是新,但很多東西都是傳統制造業的,生產、制造、運營,不是非常難,難的是怎么引入高科技。
我最早其實就是做一個運營商,我們的電池是去買來的,然后找外包的公司安裝。我們自己的東西是一個IT系統。充電樁都有物聯網模塊,要遠程控制,方便用戶掃碼充電。這個系統管理平臺和整個設計施工的方案,是我們公司的核心價值。設備其實不是很重要,基本上各大品牌背后的生產產家就那么幾家。
物聯網系統這事,我以前一直合作的外包程序員團隊做不了,我找到了一個公司,他們有一套完成的系統,我付錢買了,然后他們有人幫我調整和修改,其實也算是外包,然后我就比較快速地把這事做起來了。
我的主要任務就是拉客戶,找懂的人來做,同時尋求融資,有客戶后,我就開始見投資人,天使輪融資拿到了200萬,拿著這些錢,我就找了一個技術團隊,自己開發了系統。
我決定自己做電池設備,是有一次甲方來采購,請了一個教授做顧問,他也是特斯拉的顧問,很專業,他就一直在推薦別家的產品,我不得不承認,我們的產品確實沒法超過行業龍頭。
當天我很生氣,覺得老先生是來砸我飯碗的。但后來轉念一想,這個人正好是我缺的,我就用入股的形式,邀請他成為我們的合伙人,他最終幫我們研發了自己的電池設備。
我們現在在市面上鋪了六千多個充電樁,現在鋪的都是第三代的,我們針對12個場景,做了12套標準化的產品。里面有些技術是我們自己的專利。
我是我們公司唯一的銷售,其他都是技術人員,團隊不是很大,不算外包安裝工人的話,大概12個人。我們開了自己的三條生產線,投入大概在200多萬。
目前我們的商業模式主要以賣設備為主,未來我還想要建自己的充電點位,這個點位未來也是可以賣出去的。這個商業模式一點也不花哨,之前還想過什么免費充電,把新能源車主圈到我們的平臺上,然后給他們推送車險、新能源車等等,這些想法都被否定了,就用最簡單樸實的方式賺錢。
作為一個行外人,我的起步確實經歷了一些艱難,比如我第一次去看現場的時候,工程師生病沒去,我連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都看不懂,然后后來線排錯了,全部拆了重做。
這次創業整個過程有無數的問題,大的障礙都一步步克服掉了,但還是感覺內心很掙扎。
我現在每天的生活基本上都是在工作,經常住在辦公室,前段時間很忙的時候,我連續睡在公司八天,現在基本上每天也只能睡三四個小時,因為每天都有困難,永遠有做不完的事,有的時候設備被水淹了,有的時候電爆掉了,我都要自己去跟。
我有一次失眠了整整32天,就是因為要處理的事情實在太多,頭快要炸掉了,確實很折磨人。
最焦慮的是有一次系統被黑,所有的充電樁都不能用,那時候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所有的客戶都在問我們怎么回事,我不能和人家說我們系統被黑了,就說系統在升級更新。
我現在其實已經有點習慣焦慮了,這次創業確實比之前壓力都要大,心態上很不一樣,感覺輸不起。
另一方面的壓力是,我父母反對我創業,所以我每天回去還要在我爸媽面前編造另一個人設,我在外面是一個人,在家里是另一個人。
我現在沒有任何的愛好,只有抽煙,這是我解壓的方式,我知道現在我熬夜、抽煙的生活方式對身體不好,其實之前我做過一次體檢,看過報告后嚇一跳,后來再也沒去做體檢了。
連續創業到現在,我覺得最需要的特質是不怕死、輸得起、臉皮厚。創業是一種狀態,可能會有好的或者不好的結果,最主要的是過程要覺得快樂,熱愛自己做的事情,我覺得信念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這次不幸真的創業又失敗了,我肯定會再來,會一直在創業的路上。
當然,創業確實非常影響生活,喜也是它,憂也是它,哀也是它,怒也是它。從創業之后,所有的情緒都跟它有關。
我到現在最開心的一刻,是我們第一個點位建成的時候。當第一支充電樁裝上去,測試完畢可以使用時,我覺得自己的夢想在現實中落地了,變成了真真正正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
如果要我和想創業的人說個建議,那我建議要謹慎,這條路沒看上去那么風光,當中要熬的、要經歷的太多,你熬個三五年覺得好長,但是三五年過去,發現還要熬下一個三五年,每個階段熬的東西都不一樣,沒錢的時候為了找錢發愁,有錢的時候為了怎么花錢、賺錢發愁,確實很難。
<<<返回目錄
學生自主創業感想體會相關文章:
★ 關于創新創業心得體會范文5篇
★ 經過創新創業實踐心得體會5篇
★ 大學生創業學習心得體會及收獲
★ 大學生創新創業主題活動心得體會
★ 關于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心得體會
★ 創業管理學習心得體會
★ 對創業的認識心得與體會【5篇】
★ 創業實踐心得經營日記5篇
★ 五篇自主創業社會實踐報告1500字范文
★ 創業讀后感800字五篇
上一篇:創業的備戰講座心得體會
下一篇:大學生創新創業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