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有創業需求的,萬州多舉措發力,扶持創業帶動就業。今年以來,陸續為2700多戶實體發放4.8億元創業貼息擔保貸款,實打實的“真金白銀”政策扶持。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于萬州創業政策的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促進返鄉創業,重慶萬州出實招!
5月中旬的萬州,下了幾場雨,空氣濕潤。在蜿蜒的盤山公路上繞了1個多小時后,萬州區武陵鎮下中村的大唐荔枝園映入眼簾,一棵棵荔枝樹在陽光雨露的滋潤下已經開始掛果。誰也不曾想到,在外打工30多年,從事建筑行業的楊元太前兩年會返鄉創業,投入幾千萬元資金創辦大唐荔枝園。
“我們那個年代,雕龍畫鳳,大街小巷,屋檐啊,精工細作。我當時都想,云陽張飛廟可以復制,武陵古鎮這么好的怎么沒把它復制出來啊。”在被問到為何要回鄉創業搞農產品開發時,楊元太感慨道:“古鎮沒有保留下來,深厚文化沒有被挖掘出來,自己有這個責任,想把鎮子變回原來的樣子。”
距萬州城區陸路73公里、水路37公里的武陵鎮,是有著幾千年歷史的文化古鎮,楊元太回憶,自己對家鄉的記憶中,就有那么一個荔枝園,郁郁蔥蔥,這里的荔枝據說曾經上貢給貴妃,可惜前些年人們進城務工,村里的土地荒廢了許多,充滿鄉愁的荔枝林沒能保留下來。
楊元太告訴記者,習近平總書記號召,新農村建設就是要“留得住綠水青山,系得住鄉愁”。最近幾年,當地為了吸引大家返鄉創業,想了不少法子。現在,家鄉經濟條件好了,加上交通便利,也激發了自己回鄉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尋回鄉愁的決心。
當年楊貴妃吃的荔枝就是這個地方送往西安,三峽蓄水把它淹沒了,最后我就把荔枝恢復起來,當時淹掉的樹這一片很古老,每逢這個季節,荔枝都快要成熟了,都在這里來采摘。這一片土地在我童年時代很富饒,水源很好,就是改革開放,人們都進城了,剩下的土地就荒蕪了,我也在外面打拼,看到這么好的兩天荒蕪了,才回鄉,把這些土地恢復和開發出來。
如今,經過幾年的打拼,大唐荔枝園1500百畝土地上,栽滿了龍眼、荔枝、枇杷和蜜柚,一年四季都會有水果采摘,每年會雇用上百村民到地里務工,公司每年勞務支出100多萬元。
“鄉親們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楊元太指著果園里一條條小路介紹到,雖然現在企業發展已經走上正軌,但創業單靠自己很難成功,政府在幫助他回鄉創業上給予了很大支持。在萬州,對認定為創業示范山村的,按規模大小給予30-50萬元的一次性補助;對農民工返鄉創辦的微型和鼓勵類中小企業,自登記注冊之日起,2年內按其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營業稅和增值稅地方留成部分給予補貼。“政府道路啊,有投資一部分,基礎設施,有投資一部分。”楊元太高興的對記者說。
支持回鄉創業,萬州區武陵鎮走的路子,已經早已不單是稅收優惠、出資修路這些“老套路”,武陵鎮人大主席譚仕勇向記者介紹,為吸引像楊元太這樣的民營資本回鄉創業,鎮里計劃在結合全鎮千年歷史,打造“漢唐文化風貌街”,旅游+產業“組合拳”發力,用特色產業為創業者提供項目支撐,政府會搭臺,創業者好唱戲,最終讓村民腰包鼓起來。
“我們2018年的特色小鎮建設項目,修一個180米的步行街,兩邊按照漢唐風貌進行改造,游客一年有接近20萬人,我們在圍繞場鎮在建商業景區,就有3個商業景區了。”武陵鎮人大主席譚仕勇告訴記者,去年他們的人均收入已經達到13600元。
創業需要好政策,更需要好項目。農村真正成為“綠水青山、金山銀山”,產業發展是關鍵,尤其是特色產業。在萬州,“萬州烤魚”就是一張響亮的名片,眼下,“萬州烤魚”不僅僅遍布重慶的大街小巷,在全國各地,也不時能在街頭巷尾看到“萬州烤魚”的身影。2018年,“烤魚之鄉”這塊“金字招牌”得到國家認可,萬州加快圍繞“烤魚”做文章,打通上下游產業鏈。產業越做越大,為越來越多的人提供了返鄉創業的商機。瞄準產業缺口和紅利,外出務工人員紛紛回鄉創業,“一條魚”,讓萬州的創業故事風生水起。
在萬州區分水鎮川興村,徐地萬正在自家的花椒種植基地上巡視。5月下旬,一串串的花椒鮮果早已掛滿枝頭,正在享用午后陽光的滋養,農民也正在為采摘做準備。
回鄉創業之前,徐地萬在外地打工多年,一個人的小本生意并不好做,離鄉背井,也照顧不了家里人。這兩年,萬州烤魚在外面賣的紅火,對花椒、辣椒等原材料需求旺盛,在朋友的推薦下,徐地萬回鄉創辦“萬野山花椒專業合作社”,得到了萬州區人武部的大力支持,道路設施、水利項目進展迅速,“分水鎮鎮政府幫我在那邊發展了200畝,是另外一個村,去年栽的,今年也開始投產了,那邊的花椒基地比這邊建設的好。道路水池啊,全是政府投的錢來建設的。”徐地萬告訴記者,在政府的幫助下,他用了2年時間,把花椒基地從最初的200畝擴展到如今的500畝,可常年解決村民就業50多人,帶動200多名貧困戶脫貧致富。
萬州區商務委服務業科工作人員譚遠康對記者說,政府要在鼓勵老百姓回鄉創業上少說口號,多辦實事。“我們舉辦烤魚節,推動產業的發展,連續幾年投入資金進行基地的建設,每年上千萬。”2016年,萬州區開啟了建設'中國烤魚之鄉'的路子,自上而下,完善基地、產業鏈的建設,制定烤魚產業標準,讓“烤魚”成為貫穿萬州農業發展的一條穿引繩,把萬州大大小小的農業產業珍珠一般串聯起來,用“烤魚”的影響力和帶動力做大創新創業的“孵化器”。譚遠康說,有了梧桐,何愁鳳凰不還巢?
如今,在重慶萬州,回鄉從事農業方面的創業者能夠享受到的優惠政策越來越多,返鄉創業農民工等人員成為個體工商戶、開辦個人獨資企業,將依法享受稅收減免政策。已經創業且符合條件的個人,可申請最高10萬元的財政全額貼息創業擔保貸款,可累計享受3次;對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可以申請最高2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給予按同期銀行貸款基準利率50%貼息。據統計,近3年,萬州區為9144家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1.8億元,發放額度居重慶全市前列。
好消息來了,在萬州創業竟可享受這么多優惠
據區就業局消息——
今年萬州將積極推動全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作,搞好“2016年夢之旅創業創新大賽”,積極引導青年創業創新熱情,營造全民創業創新氛圍。
抓好創業擔保貸款工作,全年力爭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億元!
提高大學生、農民工等的創業就業能力,力爭完成培訓7500人。
培訓項目包括職業技能、創業意識、微型企業以及適應性等方面的培訓。
其中的創業培訓達到1500人,培訓后爭取當上老板。
2016年,萬州將創建充分就業村42個、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8000人,勞務總收入65億元。
同時,還將保障重點群體就業,落實優惠扶持政策!
要新增崗位,也要穩定崗位。
據悉,今年,萬州區將要求用人單位按規定應保盡保,不斷提高失業保險擴面征收。
做好失業人員求職登記、職業指導和技能培訓服務工作。
落實發放一次性就業創業補助新政策,全年預計將發放穩崗補貼1000萬元,惠及企業200余家。
4萬個新增就業崗位,1000萬元穩崗補貼……
萬州最新的扶持政策來了!
財稅政策
★對所有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將3月—5月增值稅征收率由3%降到1%,對湖北境內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
★疫情期間對生活服務業免征增值稅。
★將住宿餐飲業2020年發生虧損最長的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8年。
★加大職業培訓的補貼力度;延長納稅申報期限,推行非接觸的網上辦稅。
社保政策
★對湖北企業,免征2月至6月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會保險單位繳費部分。
★對湖北以外的中小微企業免征2月至6月的養老、失業、工傷保險費,對大型企業減半征收2月至4月的三項社會保險費。
★允許困難企業申請緩繳社保。對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單位繳費的部分實行階段性的減半征收,為靈活就業者提供就業和社保的線上服務。
金融政策
★為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提供專項再貸款,中央財政提供貼息的支持;
★對因疫情影響還款困難的企業予以展期或續貸;引導銀行降低貸款利率、減免服務費用、引導金融機構增加低息貸款,定向支持個體工商戶。
降低成本
★2月至6月一般的工商業電價降低5%,提前執行淡季的天然氣價格;
★減免國有物業租金,鼓勵地方對讓利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私有用房業主、平臺企業給予補貼;
★全國收費公路疫情期間免收通行費,允許困難企業申請緩繳住房公積金,對小微企業工會經費實行全額返還。
★下一步:協調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力度,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推動地方支持物業平臺與商戶共克時艱,降低企業的租金成本。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加快建設快遞收發站、標準化菜市場、連鎖便利店、停車場等便民設施,補足社區消費短板。
延期納稅
★受疫情影響到期仍無法辦理納稅申報或者延期申報的納稅人,及時向稅務部門書面說明正當理由后,可補辦有關手續、辦理申報。對于這種情況,稅務部門依法不加收稅款滯納金,不給予行政處罰,不調整納稅信用評價,不認定為非正常戶。
★3月份的申報納稅期限依法延長至3月23日,到期后仍處于疫情防控一級響應的地區,相關省稅務局還可以依法再適當延長納稅申報期限。
★對確有特殊困難的企業,通過依法辦理延期繳納稅款以及社保費緩繳等方式,幫助企業緩解資金壓力。
萬州創業政策相關文章:
★ 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最新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