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爽,從京東的總裁助理到自己創立男裝品牌NOP,之后又歷任趣分期、愛鮮蜂的COO。本文內容來自劉爽作為虎嗅會員圓桌主人,給虎嗅會員做的私密分享。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人性本賤”作為團隊管理者你該怎么辦?歡迎大家閱讀!
人性本賤,才要懲惡揚善
“在座的有多少人相信‘人性本善’?”零星幾人舉手。
“那剩下的人都是相信‘人性本惡’咯?原來我們是坐了一屋子壞蛋…”哄笑。
“其實我認為,人性本賤!”劉爽如是說:
“我來解釋一下為什么‘人性本賤’。在一家公司里,一定有10%的人是有實力有自驅力的,他們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因為他們是為自己工作。但是同時,也有10%的人,是你無論怎么激勵他幫助他都無濟于事的,因為對他們來說,工作就是枷鎖。那么還剩80%的人是什么人?我叫他‘墻頭草’,當公司不去管制他們的時候,‘墻頭草們’一定是向下的。
那么一個團隊的戰斗力,是依靠前10%的人么?或者說就因為有拖后腿的那10%的人,公司就一定失敗么?不是,企業成敗與否,是10%+80%。所以是好的10%+80%還是壞的10%+80%?
我們要把好的留下來,把前10%的人找出來,給他們加薪升職給予獎勵,鼓勵80%的‘墻頭草’去向他們學習;對于后10%,對不起,要毫不猶豫地請他離開。”
因為“人性本賤”,所以才要逼人向善,這就是劉爽所謂“懲惡揚善”的本質。
用人用其短
在講到管理是一門藝術時,劉爽說,管理的第一藝術,就是“用人要用其短”,什么都好的員工流失率很大,所以對于有缺點的員工,要學會“用其短”。當然,這里的“用其短”不是用人的短處,而是說找出他的長處來包容他的短處。
以我經驗為例,我們部門之前有一個員工,負責數據分析、預算分配,我剛去的時候他總粗心大意做錯事,做數據經常算錯,頭三個月我平均每周罵他兩次。但是,他有一點好——坐得住。你怎么罵他他都承認錯誤,改錯態度特別好。后來我帶著他做財測,如果大家看過公司財測的話就會知道,這個數據是幾十行幾十列的相關聯數據。而他特別坐得住,調上幾十遍都不會有任何抱怨或者情緒,所以后來很多工作我都直接交給他了,而他慢慢的也做的越來越好。
不打擊人的短處,而是培養他的長處,正所謂“用人用其短”。
Q&A
在交流提問環節,有會員向劉爽提出了一個關于用人方面的問題:
Q:如果是初創公司,公司最開始是親戚朋友幫忙做起來的,而到了后期公司發展起來了,這些人又不好管理了,從能力和曾經做過的貢獻來說,您認為這樣的人應該如何管理?
A:唯一的辦法就是讓他們管行政或者人力。我的經驗是,這些人是清不掉的,為什么呢?因為這些人有階段性貢獻,不可能開除。當一家創業型公司在起步階段的時候,只有親戚朋友愿意百分百相信你,做百分之一百五的貢獻。所以公司成長起來之后,可以讓這類人做一些相對舒適,沒有壓力的工作
【拓展閱讀】
簡單說來就是,創始人不應該單純地關注KPI本身,而是要了解這些指標所具有的深層次含義,找到會對這些指標產生影響的因素。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創業公司必看的12個關鍵績效指標,歡迎大家閱讀!
NO.1 客戶獲取成本(即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CAC)
CAC是指企業每獲取一位用戶,在銷售和市場營銷等方面平均花費的成本。這一指標,能夠讓我們清楚地看到市場營銷支出所帶來的成效。當然了,將這一指標與下文其他指標放在一起分析,或者與競爭對手的CAC進行比較才能夠得出更全面的結論。
NO.2 客戶留存率(即Customer Retention Rate,CRR)
想辦法獲取新客戶是一回事,有能力留住他們又是另一回事。通常情況下,留住客戶才更重要。企業的客戶留存率,就是指在一段時間內,原有付費客戶選擇繼續花錢購買產品和服務的比例。與留存率相對應的指標是流失率,即在一段時間內,企業所流失客戶的比例。如果某家企業在某一指定時期內的客戶留存率較高,那就說明該企業的產品能夠較好地吸引客戶,也就是說它是讓客戶滿意的。除此之外,這一指標還能夠反映出企業的資本效率。
NO.3 顧客終身價值(即Customer Lifetime Value,LTV)
LTV是指每個購買者在未來可能為企業帶來的收益總和。如果創始人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那么就必須要了解這個指標,最好還要將其與CAC放在一起來分析。
NO.4 CAC和LTV二者之比
我們認為,CAC和LTV二者之比是衡量企業績效的黃金指標,因為它能夠比較準確地表示某家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NO.5 收回客戶獲取成本所需要的時間(CAC recovery time)
這一指標衡量企業為了收回當初獲取新客戶付出成本所需要的時間,也就是獲得足夠凈收益與客戶獲取成本相抵消所需要的時間。這一指標對企業的現金流有著直接的影響。
NO.6 經常性固定成本
正如上文所說,CAC衡量的是企業獲取客戶所需要的可變成本,而這一指標衡量的是企業獲取客戶所需要的固定成本。固定成本與營業收益之間的比值,能夠反映出某家企業的資本效率。舉個例子,假設其他條件保持不變,A公司的營業收益為100萬美元,固定成本為20萬美元;B公司的營業收益為100萬美元,固定成本為40萬美元,那么A公司的資本效率就是B公司的兩倍。
NO.7 企業每月資金消耗量
創始人需要根據企業的收益數額和每月的成本數額(包括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來計算每月的資金消耗量。簡單地說,這一指標衡量的是,當企業凈現金流量為負時,每個月所消耗的現金凈額。如果某家公司月初的現金數額為10萬美元,月末的現金數額為9萬美元,那么其月資金消耗量就是1萬美元。而如果某家公司每月的凈現金流量為正,那就不存在資金消耗的問題。
NO.8 資金跑道
對于一家初創企業來說,關注資金跑道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良好的現金流需要較長的資金跑道。所謂資金跑道,就是指一家企業在資金耗盡之前能夠存活的時間。通常,我們用企業每月的資金消耗量來推算它能夠繼續存活的月數。一般情況下,這一數據至少要大于12個月。當然,如果能有18個月,那就更好了。這一指標,能夠提醒創始人在合適的時間著手籌集資金。
NO.9 毛利率
這一指標通常用百分比來表示,能夠幫你進行產品定價,根據生產成本找到最合適的售價。換句話說,它能夠告訴你不同售價帶來的不同利潤空間。總之,這個指標非常重要,可以幫助我們研究產品成本和投資回報,更加清楚地掌握公司的擴張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NO.10 轉化率
轉化率是說服力極強的指標,既顯示出了公司銷售產品的能力,也顯示出了消費者對公司產品的需求。如果能夠持續追蹤和評估轉化率,并且定期采取措施進行改善,將會對公司業務起到強有力的促進作用。
NO.11 商品價值總額(即Gross Merchandise Volume,GMV)
有不少企業可能會發現,收益總額并不能很好地衡量其財務狀況。對于那些收益只占總體交易一小部分的企業來說,更是如此。在這種情況下,GMV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了,它所衡量的是企業售出的所有產品或服務的價值總量。
NO.12 每月活躍用戶數(即Monthly Active Users,MAU)
對于那些以應用程序、網絡游戲或社交網站為主要產品的企業來說,MAU是一個非常關鍵的KPI。它指的是在30天的周期內,頻繁使用某網站或某程序的用戶數量。關注這個指標,可以幫助企業看清當下和未來的收益情況或潛力。
如果你想要快速了解公司的真實發展情況,那不妨從這些KPI著手。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凡是成功的企業家,都非常看重這些數據指標,且一直在努力完善和改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