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國家的主要防御力量。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這樣一個信念在我們的教師集體的創造性勞動中起著重大的作用。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大學關于教育的教學隨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大學關于教育的教學隨筆1
用愛心為后進生撐起一片天空。
我們常把孩子比做初生的太陽,那么后進生就是遲升的朝陽,比起其他學生他們更需要教師的耐心、細心的呵護、理解與尊重、循循善誘……“要細心的像對待一朵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這句話或許有些夸張了一點,卻實實在在的告訴我們對待后進生不可疏忽大意,作為一名,我們有職責也有義務教育好這些后進生,是他們和其他學生一樣健康歡樂的成長,展現自我獨特的風采。
在我擔任一年級班主任的第一學期里,我的班級里__和__,他們兩個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不愛做家庭作業,導致他們兩個的學習成績很差,幾次找家長談話,效果也不是很好,課堂上,我仔細的觀察他們兩個,課下,我找他們兩個談話,發現,他們并不是那種學習成績較差、無可救藥的學生。看來是思想問題,我開始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沒過幾天,___病又犯了,我很生氣,同時也有些失望,不想再管他們了,可是我又想如果我放棄了他們,那么他們也許就會越來越放松自我,所以我又不能不管他倆。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真是動腦筋了,一有空就把他兩個叫到辦公室一邊陪他們做作業,一邊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幾天之后,我發現__已經能夠自我按時完成作業了,于是,我及時對__進行表揚,,沒過幾天另一個也開始自我完成作業了。
當時我雖然很高興,可是真的很害怕他們堅持不了幾天又不能堅持下去了,可是令我很興奮的是,他倆不但能按時完成作業,并且作業的質量也很高,批改他們的家庭作業,不忘加上一句批語,有時是:你能按時完成作業,教師真高興;有時是:你可要堅持哦!并且一向堅持到此刻,__的單元自測每次都是考“優”。我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因為,我沒有放棄他們。經過這件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對于后進生,要想讓他們有所提高,教師必須要抓住他們的弱點,從各個方面去關心他們,去愛護他們,使他們感受到教師給予他們的溫暖,給予他們的信心,給予他們的關懷,這樣讓學生從內心發現自我的錯誤所在,找到提高的辦法,從而努力學習,這樣的辦法的確是很好的,我想這些寶貴的經驗都會為我以后的班主任工作起到良好的作用!
感悟三:請耐心等待一會,花兒就要開了。——教師要學會傾聽。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藝術的基礎在于教師能夠在多種程度上理解和感覺到學生的內心世界。”傾吐不失為一種最好的方法,我們教師應當進取去聽,與學生交談,從中了解學生的某些動向,可不少教師總認為學生是小孩子,不樂于傾聽他們的談話,異常是學生犯錯誤時,更是不給他們說話的機會,任憑自我對學生大加訓斥,這樣很不利于教育好學生,我自我也有這樣的缺陷。學校強調學生不準遲到,我平時也是這樣要求學生的,但有的學生就是犯___病,有一次,預備鈴都響過了,班里的孫_還沒來,我焦急的站在樓上往下看,也沒看到人影兒,同學們都在專心的讀課文,“報告”,同學們聽到聲音都停止了朗讀,看到他,我的氣就不打一處來,他經常遲到,我昨日找他談話時,他保證說再也不遲到了。
我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教師,我在路上……”“你又在路上磨蹭,你看,都幾點了。”我沒等他說完,便接過他的話頭訓斥了他一頓,然后就讓他站在門口,再也不理會他了,課后才了解到,他奶奶生病了,他去給奶奶拿藥,所以才來晚了。明白事情的真相后,我后悔自我沒有聽完他說的話,我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表揚了他,并向他道了歉,他很誠懇地說:“教師,這沒什么,誰讓我以前老愛遲到呢。”反思一下:作為教師,有時憑自我的主觀確定去對待學生實在不應當,工作再忙,也要給學生說話的機會,也要尊重他們的人格,認真傾聽他們的說話。古人云:人之相交,貴在交心。所以,教師要放下架子,利用一切能夠利用的時間、機會聽聽學生們的心聲,聽聽他們的想法,注意他們的情感變化,讓學生充分顯示自我的內心世界,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師的關愛.
大學關于教育的教學隨筆2
盡管從教18年了,但對于教育,我沒有什么真知灼見,總感覺教書是分內事,做不好就對不起臺下的學生,對不起家長和社會的期望,也對不起自我的良心。
教書是良心事,這也是同事們交流時最常談到的。不管生活有多么瑣屑,現實有多少無奈,一走進教室,應對著這群稱你為教師的孩子,你便自然而然活力四射,活力澎湃地講解知識,不厭其煩地剖析要點,毫無保留地傾囊相授。盡管臺下的學生參差不齊,有的正處于叛逆期,但他們是你班上的學生,就像是你的孩子,你就得包容他的缺點與不足,并靜下心來研究分析他們的行為,以期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有所得。
電影《一個都不能少》雖然是上世紀90年代拍攝的,但令人感動至今。十三四歲的魏敏芝雖然只是山村小學的代課教師,由于年齡小毫無教學經驗而經常受到學生的嘲笑與欺負,可是她給校長保證,她會在高教師請假回來后把班級交還給她,“一個學生都不會少”——作為教師,哪怕僅僅是代課教師,他們都不會輕易放棄班里的任何一名學生,這便是一個教師的教育情懷,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良心。
畢業至今,我已經教出6屆的高中畢業生了,在跟學生的長期接觸中,發現他們最喜歡的教師是那些能夠和他們打成一片,公平地對待他們的教師。現代的教育,過分重視精英教育,過分炒作狀元,導致不少教師的眼里僅有班里那幾個讀書好的同學,這容易使得其他學生心理失衡。記得剛畢業時,班里有個學生上課時老是愛搞怪,搞得教師們很頭大,跟他推心置腹交流談心了好幾次,最終他總算跟我說了實話:“教師,你明白我為什么這么做嗎?那是為了引起教師們的注意啊!”我心里一震,是啊,教了他們快一年了,不少同學的名字還叫不出來,實在是不應當啊!從此,我告訴自我,務必在最短的時間內認識班上的每一個學生,并盡可能地走近他們的內心,讓他們認可你這個教師,那么你的教育將事半功倍。
經常有家長這樣跟我說,教師,這孩子我管不了了,你幫幫我吧,教師說的話他會聽。盡管心里在嘀咕,你一個孩子都管不了,那我幾十個孩子要怎樣辦?可是看到家長的焦灼與期待,這話無論如何是說不出口的,只能答應盡力而為。許多教師都有這樣的體驗,班上總有幾個因各種原因,尤其是沉迷手機而對學習失去興趣、在班里睡覺混日子甚至搗蛋逃課的人,每次都被他們氣得說算了不管了,可是一看到他們又忍不住要嘮叨幾句,明知效果甚微,可是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就得付出百分百的努力,這是教師的職業病,也是良心使然。
前蘇聯教育家贊可夫說:“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主要的品質,就是要熱愛兒童。”雖然我們未必能“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但我們能夠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做到不拋棄,不放棄,這就是一個教師的良心。
大學關于教育的教學隨筆3
學會用“嘴”說話
小學數學教學隨筆數學資料走進學生生活,讓學生感悟數學的價值。由于傳統的數學教學過分注重機械的技能訓練與抽象的邏輯推理,而忽視與生活實際的聯系,以致于使許多學生對數學產生了枯燥無用、神秘難懂的印象,從而喪失學習的興趣和動力。為此,我們必須摒棄過去“斬頭去尾燒中段”的做法,力求做到數學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讓學生感悟和體驗到數學就在自我身邊,生活中處處要用到數學,必須認真學好數學。
(一)尋求知識背景激起學生內需
小學數學中的許多概念、算理、法則等都可經過追根尋源找到其知識背景,教師在教學中要努力把數學知識向前延伸,尋求它的源頭,讓學生明白數學知識從何處產生,為什么會產生。在此基礎上再來教學新知,學生就會產生一種內在的學習動力。
(二)利用生活原型幫忙學生建構
眾所周知,數學學科的抽象性與小學生以形象思維占優勢的心理特征之間的矛盾,是造成許多學生被動學習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實,潿喑橄蟮氖學知識,只要教師善于從學生生活中尋找并合理利用它的“原型”進行教學,就能變抽象為形象,學生的學習也就能變被動為主動,變怕學為樂學。
(三)用于現實生活領略數學風采
在數學教學中,我們不僅僅要讓學生了解知識從哪里來,更要讓學生明白往何處去,并能靈活運用這些知識順利地解決“怎樣去”的問題,這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和歸宿。
數學資料走進學生生活,讓學生感悟數學的價值。由于傳統的數學教學過分注重機械的技能訓練與抽象的邏輯推理,而忽視與生活實際的聯系,以致于使許多學生對數學產生了枯燥無用、神秘難懂的印象,從而喪失學習的興趣和動力。為此,我們必須摒棄過去“斬頭去尾燒中段”的做法,力求做到數學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讓學生感悟和體驗到數學就在自我身邊,生活中處處要用到數學,必須認真學好數學。
大學關于教育的教學隨筆4
教室里的紅綠燈
到聾啞學校閱卷,我發此刻每個教室的墻上,竟然有兩個燈泡。雖然大白天,燈沒有亮,但很明顯能看出這是兩個彩燈,一個是紅燈,一個是綠燈。
教室里竟然有紅綠燈?本人生性愚鈍,百思不得其解,這是干什么用的呢?
當我把我的發現和疑問,告訴其它教師后,他們有的和我一樣驚訝和疑惑,有的卻笑瞇瞇地看著我們。很明顯發笑的教師,早就明白聾啞學校有這兩個東東,并且他也必須明白紅綠燈的作用。
在我們反復的追問下,這位教師不再賣關子,告訴了我們答案。
原先聾啞學校教室里的紅綠燈,就相當于其它學校里的鐘或鈴。因為那里的孩子很多既啞又聾,無法聽見上課或下課的鈴聲,于是正常的鐘鈴派不上用場。可是他們大多人視力正常,不能聽卻能夠看呀!于是便有人發明了聾啞學校的“紅綠燈鈴”,上課亮紅燈,學生肅靜,教師“講課”。下課亮綠燈,學生自由休息,教室內外放行。
聽過這位仁兄的講解,對這個東東的發明人,我油然而升無比的感激與崇敬。別看這一樣小小的發明,給聾啞兒童解決了多大的問題呀!那里面又凝聚著發明人多少智慧,多少愛心啊!
我又不禁聯想到其它一些專為殘疾人士發明的東西,比如輪椅;比如盲文;比如盲道,比如助聽器等等,哪一項不是發明人愛心、汗水、與智慧的結晶啊!
我想:作為普通人,或許我們沒有發明家的才智,不可能給殘疾人太多太大的幫忙,可是我們完全能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呀!
首先,對他們不要歧視,不要冷漠,不要刁難!
其次,應當給于他們應有的平等、自由、民主、尊重、關愛以及幫忙!
還有一條,那就是:
關鍵要有行動!
大學關于教育的教學隨筆5
培養“學困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困生”一般是指有生理缺陷、智力因素、家庭和社會環境的影響等原因造成在完成學習任務上有困難的學生。從教多年,我認為在數學教育教學中培養“學困生”良好學習習慣,是每一位數學教師必須要應對的工作。教師在與學生接觸過程中要處處嚴格要求自我,做到課前認真備課,對待學生一視同仁,異常要尊重和關心“學困生”。那些學習成績較差的同學,往往異常需要得到教師的指導和愛護,這些學生基本上由于自卑心理嚴重,不敢接近教師,更沒膽量向教師討教各種問題,所以教師要選一些適宜的時間多關心他們,多對他們進行鼓勵,并讓他們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從而讓他們建立自信心。
經過這樣,讓“學困生”明白,學習有困難不要怕,要進取應對困難,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有好轉。教師在課堂上講課要盡量多離開講臺,步入學生中間,甭總舍不得離開三尺講臺。教師在課堂上要多走下講堂。異常是當安排討論問題或完成練習環節時,我所教學的班級中就有幾位學生由于自控本事差,就會在哪兒玩。就這些情景,我上課時,就盡量的離開講臺,在學生的座位之間適時走動,當發現學生開小差或玩耍時,就立刻到他們身邊提醒,有時還尋找機會表揚、激勵他們。這樣,使這些學生能感受到教師常常都在關注自我,于是就慢慢努力克制自我的不好習慣了。強化良好習慣養成。
我所教學的班級中有那么幾位學生,對數學課不感興趣,因為他們覺得不愿意動腦筋思考問題,所以對于數學作業練習來說更是感到頭痛,作業總是不能按時完成,就算特意留他們下來做,也很難完成,他們的如此態度,對班里其他學生產生不良的影響。針對這樣的情景,我在班里讓學生組成的學習小組,讓組員之間相互幫忙,促使他們改掉不良的學習習慣,讓學生之間產生了相互督促,養成按時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注意兼顧個體差異。針對不一樣的學生,設計出各種不一樣的激勵的評價標準,教學時,“學困生”要到達相應的標準就可得到好的評價,作業及練習的
難度也如此;對于優秀學生,我定的校準就要高一些。總之,對不一樣的學生就能得到不一樣的表揚激勵,“學困生”就以往來說,很少得到表揚,之后能與其他學生一樣時常的到教師的鼓勵,他們變得自信多了,數學作業的習慣自然而然好多了。
大學關于教育的教學隨筆相關文章:
★ 2021_教師心得體會范文5篇
★ 大學生實習日記隨筆300字范文五篇
★ 做智慧型教師學習心得體會10篇
★ 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總結【五篇】
★ 2021關于大學教師評語大全簡短匯總
★ 成教學習心得體會5篇
★ 2021關于教育調查報告3000字
★ 教學培訓個人反思總結五篇
★ 教師校本培訓個人總結五篇
★ 教師職業生涯規劃心得體會十篇
上一篇:幽默的老師教學隨筆600字
下一篇:大學關于做教師的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