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鄉縣衙是中國第一座衙門博物館,是中國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時代縣級官署衙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中國四大官衙國際旅游專線之一、中國自駕車旅游品牌百強景區、世界文化多樣性十佳博物館之一。內鄉縣衙位于河南省南陽市內鄉縣城東大街,座北面南,占地面積8500平方米,中軸線上排列著主體建筑大門、大堂、二堂、迎賓廳、三堂,兩側建有庭院和東西賬房等,共6組四合院,85間房屋,均為清代建筑,被專家譽為“神州大地絕無僅有的歷史標本”。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鄉縣衙導游詞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學習。
內鄉縣衙導游詞1
內鄉縣衙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朝代縣級官團衙門,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現存建筑為清朝光緒二十年所建,自1984年對外開放以來,縣衙以其特有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和自身魅力吸引了大批黨政領導和中外游客,享有“龍頭在北京,龍尾在內鄉”的美稱。1996年11月被公布為第四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縣衙的首部建筑叫照壁,為青磚浮雕組成的一字形建筑物。照壁的正中在一個形似麒麟的怪獸,“貪”,這是一種神話傳說中的貪婪之獸,傳說它能吞下金銀財寶,從畫上可以看到它的腳下和四周盡是寶物,但它并不滿足,張著血盆大口,妄圖吞吃天上的太陽,結果卻落了個粉身碎骨,葬身懸崖的可悲下場,照壁繪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首創,主要是警戒官員不要貪贓枉法。
照壁對面的牌坊叫“宣化坊”,它的南面書“菊潭古治”,北面書“宣化”二字,是知縣每月的初一、十王宣講圣諭、教化百姓的地方。
大門面闊三間,明間為過道,東梢間的前半間置“喊冤鼓”一架,供百姓擊鼓鳴冤之用;西梢間的前半間立有兩通石碑,上面刻有“誣告加三等,越訴笞五十”,更增加了縣衙的來嚴肅性。大門是門子打更報時、監管進出人員的第一道防衛之門。我們進大門后,現在看到東邊的建筑叫寅賓館、衙神廟、三班院,西邊建筑是膳館和國內僅存的清代監獄。從大門古巴大堂百米甬道的中央有道門,叫儀門,是官府的第二道下門。中間的大門過去時常不開,只在新官到任的第一天或迎接州、府官員時才可打開;儀門東西兩邊還各有一個小門,東邊的門叫生門,過去時常開著,鵂人們的日常出入,西邊的門叫“死門”,又叫鬼門,當犯人被判處死弄之后,從西門拉出去行弄,所以舊城處決犯人叫走西門或上西天。
現在我們過了儀門,你能看到的這座高大壯觀的建筑特就是縣衙的大堂了。大堂前甬道的兩側,東為吏、戶、禮房,西為兵、弄、工房。六房是舊時衙門的職能辦構。大堂東邊的建筑為縣衙,西邊的建筑為主簿衙、縣丞、主簿分別為八品和九品。大堂是知縣發布命令、舉行重大典禮和公開審理大案、要案的地方。
堂肖的抱柱聯是清代的御史魏向撰: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負民如負國何忍負之“。堂中央的設施叫”曖閣“,是專為知縣審案設的公堂,曖閣的正中放著三尺公案,上面放著審案用的文房四寶和紅綠頭簽。綠頭簽是捕任命不,用來捕人的;紅頭簽是刑簽,下令動刑的。正面屏風上繪“海水潮日圖”寓意為官者要明如日月,清似海水。圖上的飛鳥叫“白鷴鳥“,是正五品官的標志,過去一般的縣設的是七品縣令,不設曖閣,而內鄉過去統管的轄區較大,包括現在的西峽全境、淅川東南的部分鄉鎮,所以在內鄉縣衙為五品官者不乏其人。清代的知縣審案的時候,由東側走上曖閣,然后原被告才能被帶上來,跪在堂前的跪石上,東邊正方形為原告石,西邊長文武為被告石,因為在有的案件中涉及有同案犯,所以這里的被千石比原告石長一些。
大堂后為門子房。守衛門子房的人叫“門子“,是由知縣的親屬或新近的人擔當,實際上他們是官員手足耳目的延伸,是官與民信息溝通的惟一途徑。對老百姓來說,不論是告狀還是辦事,最先接觸的就是衙門里看門的門子,于是他們中的一些奸滑者便利用職務之便索取賄賂,時間一長,”門子“逐漸變成了”門路“的意思。現在人們常說的”走門子“”走門路“之類的就是從這里演變過來的。
門子房后有一屏門,我們空過屏門,進入二堂,這里是知縣調解處理一般案件的地方。堂肖抱柱聯:“法行無親令行無故,賞疑唯重罰疑輕“這是要求為官者即要做到法律面前親疏平等,又要做到對證據不足沿存疑問者慎重對待,從輕發落,避免冤枉好人。這副對聯用到”親、故、重、輕“四個字,真實地反映了封建時代為官者的執法思想,平仄順暢,恩威并施。大家看,二堂正中懸一匾額”琴治堂“,這里的”琴治“是引用了《呂氏春秋”中的一個典故,說的是宓子踐在任單父縣令時,身不下堂,鳴琴而治,輕輕松松地把單父治理得井井有條。后任縣令巫馬期卻奔波于民間,凡事都要新自去做,他便去問宓子踐這其中的緣故。宓子踐就告訴他說,我是重人,你是重于出力,用人者安逸,出力者當然勞累,后來的人們就用“琴治”來比喻鳴琴而治,以此來稱頌為官者知人善任、政簡弄輕。后來的地方官們為顯示自己的聰明才智和用人之道能夠與宓子踐相比,就把二堂稱為“琴治堂”二堂靠墻放置的是型具。東側放笞杖,即打板子時用的竹板子。西連有夾棍。拶子是清朝時審訊女犯專夾手指的型具。夾棍這種弄具始于宋代,俗稱“三木之刑”,專夾小腿,適用于一些證據確鑿卻拒不吐實情的男性案犯。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夫子院,就是師爺辦公的地方。過去的師爺是由主人自稈聘請或從家鄉帶來,主張“言從則留,言不從則去”,他與主人之間是非常親密而平等的賓主或朋友關系,屬知縣慕僚,幫助知縣參政議事,大多是一些有知識、有才華的人,所以包括知縣在內都尊稱他們為“老夫子”,而他們辦公的院子就稱為夫子院了。院內有一棵元代的桂花樹,至今已有700年的歷史了。桂花樹的旁邊,有一棵枝繁葉茂的南天竺,取“竺”和“桂”的諧音為主貴,意為一般的庶民百姓不能輕易進來,只有達官貴人方可到此。
三堂是知且日常辦公的地方,如果輸的案件涉及機密的話,也是在這里審理。另外,在三堂的左右還有一個跨院,稱為東西花廳院,是其家眷飲食起居的地方。后面有后花園,是供其賞心悅目和回避政事的地方。內必縣衙所有的建筑特前的匾額、楹聯以其語言精練、內涵豐富而令人贊不絕口,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三堂前的這幅對聯: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勿用,地方全靠一官,自己也是百姓“這副對聯是清康熙十九年內鄉知縣高以永自撰。作者身為地方官,能自覺與百姓一等,視百姓為衣食父母,的確難能可貴。許多淀領導看到這副對聯也都深有感觸,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鐵映揮筆題寫此聯作為縣衙存念,國務院總理朱在視察內鄉縣衙時對這副楹聯所闡明的官與民的辨證關系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贊楊。江澤民總書記在視察河南時,聽取了南陽市領導的工作匯報,由于在工作匯報中引用到了此聯,立即引起了江澤民同志的注意,要求中央辦公廳核杳此聯來自何時何地,出自保人之手。由此可見,這副對聯的歷史和現實意義,可謂警世名言,絕無僅有。
進入新世紀以來,內鄉縣出河南,與北京故宮、河北保定直隸總督署,山西霍州署聯手推出了“中國四大古衙國際旅游專線“,隨著這一國際專線的開通,海內外將通過內鄉縣衙了解內必,熱情好客的內鄉人民,真誠地歡迎四海賓朋光臨內鄉,一睹古衙風采。
內鄉縣衙導游詞2
暑假剛開始,就熱得使人們喘不過氣兒。還好,這幾日的陰雨連綿緩解一下悶熱的天氣。我和爸爸媽媽準備外出旅游,去哪兒呢?經過我和爸爸媽媽的商討,最后一致決定去遠近聞名的——內鄉縣衙。
一路上我激動不已,真想立刻見到那古老的衙門是什么樣?一路的聯想、一路的迫不及待,終于,內鄉縣衙出現在我的面前,我們買了門票、租了兩個自動語言講解機,我高興得直奔縣衙而去。
經自動語言機介紹:內鄉縣衙是我國目前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時代縣級官署衙門。為國內第一座衙門博物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享有“龍頭在北京,龍尾在內鄉”、“北有故宮,南有縣衙”、“一座內鄉衙,半部官文化”的美譽。
我們來到“大堂、二堂、三堂及東西花廳”等主體建筑,這里復原著豐富的陳列展覽,再現古老縣衙的真實面目和威嚴氣勢,以及佐貳官、書吏師爺辦理公務、審理案件和家眷生活起居的真實場面。瞧!那些古老的假人:小姐撫琴、公子讀書習字、大人們商討議事、夫人梳妝打扮、學生縣試、縣官判案現場重現等等,活靈活現的,在這里我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古老的年代。最特別的是那棵桂花樹,據說有兩百多年,每年要開兩次花,其中八月開一次和九月十幾日再次重開,其香飄四溢整個縣衙。
來到“監獄”門口,威嚴的氣勢促使我對里面的好奇,我快步進去,哇!腳鐐、拶子、囚籠及墻上展示的刑法畫面,歷歷在目、令人不寒而栗,顯示出古代的法律嚴明。
兩個小時的賞游,我像小兔子一樣走進了迷宮跑來竄去的,縣衙的大堂、二堂、三堂及東西花廳,后花園、衙門小灶、禮房、門房、監獄等等,一景一物令我回味無窮。這里再現了古老的歷史文化知識、法律的嚴明,就像康熙十九年知縣高以永撰寫的:“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時刻提醒著人們。
內鄉縣衙導游詞3
俗話說:北有北京故宮 南有內鄉縣衙 龍頭在北京 龍尾在內鄉縣衙 一座內鄉衙 豐都官文化。雖說是縣衙,但它的名聲可不小,它在中國是四大古代官衙的第四,所以,我們不要小看它呀!
我們先進入大門,東梢間的前半間置“喊冤鼓”一架,供老百姓擊鼓喊冤鳴冤之用。再看大門的這幅對聯:上聯“治菊潭一柱擎天勢重”;下聯“愛麗民十年踏地腳跟牢”。這幅對聯是縣衙的營造者五品知縣章炳燾所撰,上聯意思是說作為治理菊潭的地方官,上受皇命重托,下系百姓安樂,壓力之大就如同一柱頂天一樣;下聯的意思是說要想作一個愛民如子的地方官,首先要有立足本職不求升遷的思想,還要有在本職位干上十年八年的決心只有這樣才能在內鄉站穩腳跟。
再往里走一點,就會看見一座三門四柱石質牌坊叫“戒石坊”,面南刻“公生明”三個大字意思是說只有處分公心才能明察事情的真相,“公生明”三個字出自明代曹端的一則“官箴”,原文為“吏不畏吾嚴而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所有衙門大堂甬道正中的這個位置,都立有有這座戒石坊。真是名不虛傳呀!
再往前走,就到了縣衙的中心建筑——大堂。大堂是縣衙整個建筑群中最高大的一座建筑,大堂是知縣公開審理案犯、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請看堂前的這幅對聯:上聯“欺人如欺天自毋也”;下聯“負民即負國何忍負之”這幅對聯是清代御史魏象樞所書。此聯把欺人與欺天,負民與負國有機地結合起來,體現了封建統治者“天人合一”的政治理念和愛民自警的民本思想。堂中央的設施叫暖閣,是為知縣公開審案時設的法堂。過去知縣在審案時,由暖閣的東門進來坐在堂上,然后原告和被告都被帶上來,跪在大堂上,東跪原告,西跪被告。請看保存下來的明代跪石,因為有的案件涉及有同案犯,所以被告石比原告石長了一點。我們再看原告跪石完好無缺,被告跪石闕傷痕累累,由此可知當年不知有多少人被屈打成招或被當場打死。
內鄉縣衙導游詞4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我是大家這次的導游員,很榮幸能夠為各位服務。在此,請允許我帶表旅行社,代表咱們的安全大使對大家的到來表示誠摯的歡迎。俗話說:“大家行船靠舵手。”那咱們坐車就得聽司機師傅的,咱們的司機師傅不但人長的英俊瀟灑,說話風趣幽默,駕車技術也是相當的高,歷年被咱們的旅行社評為“游客最滿意的安全大使”。佛曰:“前世500次的回眸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前世1000次的回眸換來今生的相視而笑。”今天,大家有緣在同一輛旅行車里,并要相伴度過一天的時光。所以,此時此刻,請各位再一次的回頭同周圍的人彼此認識一下,那也請各位在接下來的旅游過程中珍惜這份來之易的緣分相互照顧,相互關心,為這段旅程留下美好而難忘的記憶!
接下來我先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南陽。
南陽古稱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是河南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南陽市南邊與湖北省接壤,西邊就是陜西省,北邊靠著伏牛山,東邊立著桐柏山,西依秦嶺,南臨漢水,是一個三面環山、中間開闊、南部開口的盆地。也正因為它地處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故名南陽。
南陽的歷史十分悠久,它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早在戰國時期,就是全國有名的冶鐵中心,同時,它也是楚文化的發祥地,漢代有南都、帝鄉之稱。南陽物華天寶,人杰地靈,這里曾哺育出了杰出的政治家百里奚、儒商之鼻祖范蠡、木圣/科圣張衡、醫圣張仲景、智圣諸葛亮等歷史名人。南陽現在是國務院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現有省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5個,風景名勝40多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兩個。1993年在南陽西峽縣發現了恐龍蛋化石群以及恐龍骨骼化石,被稱為震驚世界的重大科學發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南陽伏牛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地質公園,您在南陽不僅可以到內鄉縣衙、臥龍崗武侯祠去領略深厚的歷史文化,還可以西峽灌河去體驗一把漂流的驚險刺激,到西峽恐龍遺跡園去獵奇探秘。
今天我們參觀的就是中國封建社會縣政府的實物標本——內鄉縣衙。
內鄉縣衙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距今已有七百年的歷史。現存建筑為清光緒二十年,由章炳濤主持營建。占地面積27000平方米、房舍260余間,是當時豫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縣級官署衙門,也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朝代縣級官署衙門。1996年11月被公布為第四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自1984年對外開放以來,縣衙以其特有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和自身魅力吸引了大批黨政領導和外游客,享有“北有故宮、南有縣衙、龍頭在北京,龍尾在內鄉”的美稱。
內鄉縣衙建筑風格獨特,它在整體布局上嚴格按照“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朝后寢、獄房居南”的傳統禮制思想,由于當時縣衙的主持營造者章炳燾是浙江紹興人,故而整個建筑風格既有北方的嚴謹大氣,又有南方的精致秀麗。
內鄉縣衙還有一絕,就是匾額和楹聯,這里的匾額、楹聯以其語言精練、內涵豐富而名聞遐邇。比如內鄉縣衙三堂門前的對聯,上聯是: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勿用,地方全靠一官;下聯是: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這副對聯是清康熙十九年內鄉知縣高以永自撰。作者身為地方官,能自覺與百姓一等,視百姓為衣食父母,的確難能可貴。在內鄉縣衙中,幾乎任何一件東西都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真可謂是“一座內鄉衙,半部官文化”。大家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想拜讀一下這部官文化的鴻篇巨制了呢?給位請看窗外,內鄉縣衙已經到了,請各位記好我們的車牌號喝大巴車的顏色以免上錯車。現在請大家帶好自己的隨身物品,跟隨我下車參觀吧。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第一座建筑物就是照壁,它是青磚浮雕組成的一字形建筑物。照壁的正中是一個形似麒麟的怪獸,叫做“貪”,這是一種神話中的貪婪之獸。傳說它能吞下金銀財寶,從畫上可以看到它的腳下和四周盡是寶物,但它并不滿足,張著血盆大口,還妄圖吞吃天上的太陽,結果卻落了個粉身碎骨,葬身懸崖的可悲下場。照壁繪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首創,主要是警戒官員不要貪贓枉法。
進入這座門后,您可以看到東邊是寅賓館、衙神廟、三班院;西邊是膳館和國內僅存的清代監獄。
寅賓館就舊時知縣接待高級官員住宿的地方,現在是購物中心,主要經營玉器、奇石、古玩、以及內鄉的土特產。大家看寅賓館的這幅對聯:上聯沒有篆刻,下聯為孔子的名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為什么沒有撰刻呢?這是我們內鄉縣衙面向社會征集上聯。征聯的要求是,除了符合對聯的格式外,還要符合寅賓館的文化內涵;每年縣衙博物館邀請南陽詩詞楹聯協會對來稿評選一次,評出特等獎和一、二、三等獎,特等獎現金為3000元,其他頒發證書。若特等獎空缺,獎金以1000元逐年遞增。如果你有興趣可以把稿子寄到縣衙博物館辦公室,也許你將是特等獎的獲得者。
現在我們看到的建筑是縣衙的中心建筑----大堂,整個建筑群中最高大的一個建筑。大堂東邊為縣衙,西邊為主簿衙。縣丞、主簿分別為八品和九品。大堂是知縣發布命令、舉行重大典禮和公開審理大案、要案的地方。堂前的抱柱聯是清代的御史魏向桓所撰:“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負民如負國何忍負之”。堂中央的設施叫“曖閣”,是專為知縣審案設的公堂,曖閣的正中放著三尺公案,上面放著審案用的文房四寶和紅綠頭簽。綠頭簽是捕簽,用來捕人的;紅頭簽是刑簽,下令動刑的。正面屏風上繪“海水潮日圖”寓意為官者要明如日月,清似海水。圖上的飛鳥叫“白鷴”,是正五品官的標志。過去一般的縣設的是七品縣令,不設曖閣,而內鄉規格較高,設的是五品官。原因有兩方面:首先是內鄉地處在鄂、豫、陜三省交界處,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再就是內鄉過去統管轄區較大,它統管了現在的西峽全境,以及淅川東南的幾個鄉鎮。現在的西峽縣是建國后才建縣,在這之前都歸內鄉縣管轄,過去叫西峽口是內鄉管轄的一個要鎮,所以封建時代在內鄉為五品官者不乏其人。清代的知縣審案的時候,由東側走上曖閣,然后原被告才能被帶上來,跪在堂前的跪石上,東邊正方形為原告石,西邊長方形為被告石,因為在有的案件涉及有同案犯,所以這里的被告石比原告石長一些。
我們穿過屏門,進入二堂,這里是知縣調解處理一般案件的地方,同時也是知縣對一些大案、要案預審的地方。堂前有抱柱聯,寫的是:“法行無親令行無故,賞疑唯重罰疑唯輕”。這是要求為官者既要做到法律面前親疏平等,又要做到對證據不足尚存疑問者慎重對待,從輕發落,避免冤枉好人。清代時非常重視省刑愛民的統治方法,注重講的是寬恕、仁政,只要事情平息了也就達到最終目的了。此聯中的親、故、重、輕四個字,真實的反映了為政當官者執法思想。二堂正中懸一匾額“琴治堂”,這是二堂的一個雅名。“琴治”是引用了《呂氏春秋》的一個典故,說的是宓子踐在任單父縣令時,身不下堂,鳴琴而治,輕輕松松地把單父治理得井井有條。后任縣令巫馬期卻奔波于民間,凡事都要新自去做,雖然同樣治理好了單父縣,但卻非常的勞累。因此,他便去問宓子踐這其中的緣故。宓子踐就告訴他說:我是重人,你是重于出力,用人者安逸,出力者當然勞累。后來的人們就用“琴治”來比喻稱頌為官者知人善任、政簡刑輕。后來的地方官們為顯示自己的聰明才智和用人之道能夠與宓子踐相比,就把二堂稱為“琴治堂”。
各位游客朋友們,我們的內鄉縣衙一游馬上就要結束了。正所謂,“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今日離別后,何日君再來?”鄧麗君小姐這首《何日君再來》是我們常常唱起的一首歌。因此我相信,我們之間的友情之花一定會常開不敗的。在這離別的最后時刻我想對大家說聲謝謝!謝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以及大家給我提的意見。同時我也祝愿大家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夠笑口常開,好運天天有!
內鄉縣衙導游詞5
今年暑假,爸爸帶我去了河南內鄉,游覽了天下第一縣衙----內鄉縣衙,聽導游說,這座縣衙是元朝時期興建的,已經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了,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完好的縣衙建筑。下面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走近縣衙,它的首部建筑叫照壁,照壁的正中是一個形似麒麟的怪獸,這是一種神話傳說中的貪婪之獸,傳說它能吞下金銀財寶,從畫上可以看到它的腳下和四周盡是寶物,但它并不滿足,張著血盆大口,妄圖吞吃天上的太陽,結果落了個粉身碎骨,葬身懸崖的可悲下場,主要是警戒官員不要貪贓枉法。
進入縣衙大門,一條筆直的石板路延伸到后方,路東邊是三班院,是衙役居住的地方,西邊是監獄,監獄上方有個石雕“獅子頭”,讓人感覺很可怕。正對石板路的門叫儀門,是縣衙的第二道門。
過了儀門,呈現在眼前的這座高大壯觀的建筑就是縣衙的大堂了。大堂是知縣發布命令、舉行重大典禮和公開審理大案、要案的地方。我們去游覽的時候,正趕上演戲,有人裝扮成縣太爺正在審理案件,圍觀的人可多了,我也進去湊了個熱鬧。
大堂后面是門子房。守衛門子房的人叫門子,是由知縣的親屬或親近的人擔當,實際上他們是官員手足耳目的延伸,是官與民信息溝通的惟一途徑。對老百姓來說,不論是告狀還是辦事,最先接觸的就是衙門里看門的門子,于是他們中的一些奸滑者便利用職務之便索取好處,時間一長,門子逐漸變成了門路的意思。現在人們常說的走門子\走門路之類的話就是從這里演變過來的。
再往后面走,就來到了縣衙的后花園,里面有假山和各種花草。聽導游說,這里是縣衙里面的人平時休息、玩耍的地方。
好了,天下第一縣衙就為你介紹到這里,聽了我的介紹,你是否也想一睹古代縣衙的風采呢?
導游詞優秀范文相關文章:
★ 精選優秀導游詞范文5篇
★ 導游詞范文大全
★ 優秀導游詞400字作文5篇
★ 優秀導游詞歡迎詞范文
★ 最新景點導游詞優秀范文
★ 導游詞優秀小作文
★ 最新江門導游詞優秀范文
★ 法國導游詞優秀范文
★ 最新東莞導游詞優秀范文
★ 最新邯鄲導游詞優秀范文
上一篇:全國導游考試廣東省景點導游詞5篇
下一篇:黃石寨導游詞大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