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布魯克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你們好!歡迎大家來到巴音布魯克!
很多人把巴音布魯克比作天山中部的王冠寶石,如果你還不確認的這個答案的話,那么這段旅程我將為您解開這個謎面。
和靜與烏市、昌吉、阿克蘇、吐魯番、庫車、伊犁、庫爾勒市等15個縣市毗鄰,是全國接壤縣市最多的大縣,被列入世界吉尼斯紀錄。它是南北疆的交通要地。和靜旅游資源品位高雅、特色鮮明,它擁有這世界自然遺產提名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諸多桂冠,大尺度的空間為各類需求的游客提供了多種可能的旅游休閑模式。和靜縣巴音布魯克有機牛羊養殖基地為國家級有機牛羊養殖基地。
和靜歷史文化悠久,距今3000年左右,和靜境內就有古人類生息。春秋時期有姑師人在這一帶活動,漢代為焉耆國,唐宋兩代先后分屬察合臺汗國和葉爾羌汗國。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在一個半世紀前遷往伏爾加河流域的衛拉特蒙古土爾扈特部在其首領渥巴錫率領下,武裝起義,回歸祖國,乾隆皇帝策封渥巴錫一支為舊土爾扈特部,四旗五十四部駐牧珠勒圖斯及開都河流域(今巴音布魯克草原等地),為蒙古封地。民國二十七年(1939年)成立和通縣,后改名和靖縣。新疆和平解放后,1950年4月正式成立和靖縣人民政府,1954年后隸屬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965年11月3日,國務院決定將和靖縣改名為和靜縣。
常年的工作經驗告訴我這里溫差大、天氣變化過程快,出門一定要隨身攜帶雨具、防寒衣物;這里高海拔,紫外線強,蚊蟲多,防蠅、防曬是必須的;到牧民家做客,尊重他們的風俗習慣,你會成為受歡迎的朋友;團隊成員友好交往,可確保愉快的旅程。這是我的經驗,如果您接受并同意的話,請鼓掌通過!
現在車已開啟,風在助動,景在變化,我們這趟旅游大巴將開行1小時20分鐘抵達終點站,巴音布魯克巴西里克觀景臺,領略神奇壯美的天鵝湖風采。景區旅游大巴每隔30分鐘發車一趟,當然也會根據客流調整發車密度,所以請記住景區車輛調度中心的電話 ,只要趕上最后一班旅游大巴就可以返程愉快的家。
過了前方這個入口,我們的眼界會豁然開朗,巴音布魯克景區主要地域為山間盆地,四周山體環繞,地勢相對平坦巴音布魯克導游詞,大家左手方向的這座山脈名叫艾爾溫根烏拉山,它橫亙中部,形成了大、小珠勒圖斯兩個盆地,景區海拔在2000——2500米,全年氣候以寒冷為主,年平均氣溫-4.5℃;年極端最低氣溫-48.1℃;7月份平均溫度10.9℃左右;全年無夏,春秋相連,年降雨量270.4毫米;年蒸發量1110.4毫米;全年無無霜期;年積雪日數4個半月;全年均可出現霜雪天氣現象。
巴音布魯克位于和靜縣西北部,天山南麓,距縣城270公里,距庫爾勒市360公里,距烏魯木齊400公里。東西長270公里,南北寬136公里,面積約平方公里。有蒙、漢、藏、維等9個民族,人口2萬多人,如果幸運的話,能在一天里感受到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
巴音布魯克蒙古語意為“富饒的泉水”,是中國最美六大沼澤濕地之一,僅次于鄂爾多斯草原,是中國第二大草原。(高原碧寶川北甘南若爾蓋、殘存壯美的三江平原、山東黃河三角洲、優雅鶴鄉黑龍江扎龍保護區、“紅地毯”濕地遼寧遼河三角洲)。巴音布魯克是九條河的源頭:開都河、伊犁河、瑪納斯河、呼圖壁河、阿拉溝河等河流都發源于此。整個草原分布有千余眼泉水,他們與融化的冰雪匯集形成河流,滋潤著草原,孕育著生命。
巴音布魯克景區是世界自然遺產地、中國十大魅力濕地之一,先后榮獲中國最美村鎮、國家首批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國家級生態鄉鎮榮譽稱號,2010年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2013年6月,巴音布魯克作為“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遺產地之一,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2013年10月31日,國家林業局、國家濕地辦與中央電視臺聯合舉辦的“美麗中國·濕地行”活動,巴音布魯克濕地入選“2013中國最美十大魅力濕地之一”;2013年10月23日“發現·2013中國最美村鎮”評選活動中,巴音布魯克鎮榮獲“中國最美村鎮”榮譽稱號。2015年被批準為自治區級生態旅游示范區,目前正在爭創國家5A級景區。
巴音布魯克的旅游文化看點很多,如草原生態、西域風情、地理風貌、人文精神、絲路遺跡,將這些元素與新疆、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相碰撞,就構成了濃厚的異域文化,也就是說世界對中國、中國對新疆的所有旅游興奮點都能夠在巴音布魯克找到線索。
眼前的這片草原她的歷史可追溯到2600年前,當時這里活動的是姑師人(據《史記》、《漢書》的記載,天山東部地區的土著居民是姑師人(姑師,后來固定稱作車師),他們“廬帳而居,逐水草,頗知田作。有牛、馬、駱駝、羊畜。能作弓矢。”距今兩千年左右的考古材料表明.當時的居民已普遍使用了彩陶器皿,并且和銅器、甚至鐵器共存。在公元前三世紀以前,人們在從事畜牧業的同時,擴大了農業的經營,而且還出現了毛紡織、木器制作、冶煉等工藝。)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爾扈特、和碩特等蒙古族東歸部落,在巴音布魯克草原和開都河流域定居。
被優質的“酥油草”裝扮的綠色草原,承載著焉耆馬、巴音布魯克大尾羊、天山伴野血牦牛,他們被當地人譽為“草原三寶”。每年一度的草原“東歸那達慕”盛會及環天鵝湖國際馬術比賽就在此舉行。巴音布魯克不僅天鵝湖、九曲十八彎令人神往,近些年陸續開發了新景點如:哈爾諾爾小天池、奎克烏蘇石林、浩騰薩拉瀑布、一線天、塔格楞山等。
土爾扈特部是我國蒙古族中一個古老的部落,他們是巴音布魯克草原的主人。早在明末1628年,為尋找新的生活環境,離開了新疆、越過哈薩克草原,渡過烏拉爾河,來到伏爾加河下游里海之賓(尚未被沙皇俄國占領的)。在這片人煙稀少的草原上他們開拓家園,勞動生息,建立起游牧民族的封建政權土爾扈特汗國,在此生活140多年。
公元1771年1月5日17萬部眾武裝起義、經歷半年返回故土,至新疆伊犁僅存7萬人。他們是為擺脫沙俄帝國的殘暴統治而回歸祖國的,這一英雄壯舉震撼了世界,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后一次自發的民族大遷徙而載入史冊。
土爾扈特人熱愛巴音布魯克草原,相信巴音布魯克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地方,他們世代生活在這里,保留著最傳統的蒙古文化與習俗,被稱為“自然之子”。在近10年間,為有效遏制草原自然生態惡化,政府實施嚴格的草原保護措施,很多牧民回應安置政策,陸續搬遷至距離此地270余公里的和靜縣城,他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但草原仍是他們無法割舍的神圣土地。
這片草原上居住的蒙古族信奉藏傳佛教。(佛教的三個大支派南傳佛教、漢傳佛教、藏傳佛教中,公元十世紀藏傳佛教出現五個大的教派:黃教即其中格魯派的俗稱。)17世紀末18世紀初,黃教在土爾扈特人群中得到迅速發展。坐落于巴音布魯克鎮的胡參庫熱寺(庫熱:蒙古語為寺廟的意思),是電視連續劇《東歸英雄傳》在巴音布魯克拍攝時,按照伏爾加河的寺廟原型按1:1的比例建造建成的。
“烏金貝隆”這個真實的故事就發生在上個世紀早期。上了年紀的牧民都說,那時候藏北地區農奴的生活異常幸苦,為擺脫這一困境,他們借助宗教,一位自稱能帶領世人找到傳說中的夢想天國的活佛告訴他們,那個與自然和睦相處,相互尊敬地方。為了找到這個夢中仙境,活佛帶著農奴跨越了藏北高原,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經歷了重重磨難,停留在巴音布魯克草原,并將之命名“烏金貝隆”,梵語意思為夢中草原。我想無論是“很多泉水的草原”,還是“夢中草原”,巴音布魯克都是神與自然眷顧的地方。
狼是巴音布魯克草原動物中的驕子。盤羊、石鹿、石貂、雪豹、狐等常年出沒于雪山、草原、沼澤、蒙古包、羊群間,別擔心白天很少見,不過因人類活動的增多現在動物身影也在遠離我們的視線,為方便游客欣賞天鵝湖的珍禽異獸,景區專門設置了觀景臺。
為大家簡單介紹在蒙古族牧家樂做客的風俗。
走進蒙古包時,必須從門左邊進入;在蒙古包里,一般男右女左,小孩坐在左前或右前;接主人的茶水、禮物等要用右手或雙手;不可以向火爐中扔不可燃物體,也不能跨越火爐;如果自己帶了酒水,第一杯必須自己先喝,因為土爾扈特人東歸的過程中,經常有敵人在酒里下毒,第二杯要灑在火爐上,因為在土爾扈特人的傳統中,火是人類的起源,要祭火,并祝愿“子女長壽,家庭和睦,大家幸福”,第三杯酒給主人;主人敬酒時,客人需要用無名指祭天灑地;哈達只獻給最尊貴的男客人,在獻哈達的時候要平放在客人的手上。據說,藏民進了寺廟大門,先獻一條哈達,然后參拜佛像,到各殿參觀巴音布魯克導游詞,隨坐,到離別時,還在自己坐過的座位后邊放一條哈達,表示我人雖離去,但我的心還留在這里。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巴音布魯克典型宗教建筑,艾爾冰庫熱,又稱“移動的廟宇”。“顧名思義是將廟宇放在馬車上,供土爾扈特人在遷徙中隨時祭拜。“移動的廟宇”是土爾扈特人延續并保持其宗教信仰的重要方式。
游客朋友眼前的這片濕地便是巴音布魯克的核心區,面積約300平方公里,俗稱天鵝湖。天鵝湖東西長30公里,南北寬10公里,湖內有螺、蚌、蝦等多種物種,食物鏈非常完整,當然高山冷水魚資源也非常豐富,據說一條6cm長的小魚需要長7-8年的時間,可見其珍貴程度,美味自不必說。
天鵝每年繁殖一次巴音布魯克導游詞,每次產卵通常5-6枚。大多以水生植物的籽、莖、葉為食。遷徙距離長達1000-1500公里,遷飛時間和地點相對固定。一般可活20-30歲,屬長壽之鳥。中國有五種天鵝,其中三種天鵝在這里棲息,即大天鵝、小天鵝、疣鼻天鵝。天鵝自然保護區是亞洲最大、也是全國唯一的國家級天鵝自然保護區,是全國最大的天鵝棲息地和種原蓄源地。具有種類多、數量大、棲息地集中、生長發育迅速、居留期長等五大特征。除此之外,雁鴨類數量也相當大,占全國雁鴨類的三分之一。
當地有位蒙古族攝影家每年都來此守候,他說:這里是天鵝聯合國總部,其中常任理事國為中國、印度、緬甸、黑海、紅海、地中海、非洲南部等部分國家的代表,每年他們會準時赴此開會一直到秋季結束,研究的議題通常于全球氣候有關,而且隨著全球環境的惡化,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這個陣營。在蒙古族人的心中,天鵝是天鵝湖的靈魂,是牧民們尊崇的吉祥之物,他們對待天鵝如同家人,朋友。曾有一位喇嘛名叫忽爾根,他一輩子都住在天鵝湖湖邊,守護著天鵝湖,在牧民的心中他就是活佛,由此人們也稱天鵝湖為忽爾根?尼不侖,意思為神靈守護的地方。在天鵝湖,天鵝執著的愛情只是眾多愛的一種,但老喇嘛忽爾根體現出的那種大愛,是一種包涵著萬千生靈的博愛,這才是愛的真諦。
看夕陽、賞美景是巴音布魯克天鵝湖特色旅游項目。夕陽下山,景中景天鵝湖九曲十八彎湖心,會映射出九個太陽。九曲十八彎,像仙女的飄帶,更像圣潔的哈達鑲嵌在大草原。一位詩人這樣評價九曲十八彎美景:“片水無痕浸碧天,山容水態自成圖”,九曲十八彎猶如“玉帶天河”,不愧為冠絕天山的寶石。(據當地的牧民講如若目睹一輪殘陽穿越天鵝湖呈現九個太陽的霞光場景,一定要求條哈達把你的誠心與心愿一同敬上草原神明,這樣神靈會護佑你一生,平安幸福、健康相伴)
朋友們請朝這邊看:那就是傳說中的同心湖,是草原愛情神靈的家園。據說,相愛的人只要虔誠祈禱,就會得到神靈賜福,實現愛情夢想。現在,讓我們為愛情、家庭、婚姻祈福吧。
尊敬的各位游客,巴音布魯克之旅即將結束。感謝緣分讓我們相識,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祝愿大家:身體健康,家庭和睦,工作順利,萬事如意!有機會歡迎大家帶著您的家人、朋友再來,美麗富饒、祥和寧靜的巴音布魯克永遠歡迎您!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上一篇:大豐荷蘭花海導游詞.doc
下一篇:云南古跡導游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