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昌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回望過去一年,安昌街道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產業集聚新高地”、“融杭交往大通道”、“區域人文大花園”三大發展新定位,立足自身產業優勢、區位優勢、人文優勢,致力建設天時、地利、人和的“年味古鎮”、“地道安昌”。
2018年,安昌街道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業二次開發、文化禮堂建設等各項工作亮點紛呈,贏來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浙江日報、浙江衛視等各級各類媒體高頻率、多維度聚焦報道。
新征程上,安昌人有志不改、道不變的堅定;新征程上,安昌人有敢擔當、善作為的干勁。成績只代表過去,夢想連接著未來,接軌滬杭都市圈的先行者安昌古鎮導游詞,已經上路!幸福安昌,正在路上!
全面完成
省級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
兩年的奮斗、不變的目標。2018年下半年,安昌街道終于全面完成省級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
圍繞“全面達標、全省領先”目標,按照“一加強三整治”全面鋪開強化規劃設計、創建衛生鄉鎮、道亂占、車亂開、線亂拉、低小散等六項專項整治行動。通過由點串線、由線及面地全方位整治,環境整潔靚麗,生活秩序井然的新時代安昌已掀開了蓋頭。
全體機關干部和村干部們、志愿者們一起發力,全面消除臟亂差,完善衛生配套設施等多項措施一一落實,為安昌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和獲得感,為安昌產業變革、經濟社會的大發展提供了空前的推動力。
“二次開發”
助力古鎮騰飛
一年來,安昌街道對印染企業搬遷后的原廠區、整治騰退廠房以及低效用地進行“二次開發”,優化產業方向,促進轉型升級。由東盛實業集團全資打造、總投資30億元的浙江東盛慧谷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作為“二次開發”的典型,項目已于10月底動工。
按照產業布局以及優勢,接下去,街道將打造以南部工業產業為龍頭,北部高新技術產業為支撐的產業集聚新高地。勤業建工和長沙遠大聯合投資10億元的建筑產業化生產基地項目一期已全面投產;鼎豐紡器已通過“浙江制造”產品認證,中環銅業上馬高精度高性能紫銅板帶生產線項目……
金字旅游招牌
添新彩
安昌古鎮旅游業再添“新釉”。2018年,入選全省首批旅游風情小鎮,創建將“美食、美物、美景和美風”交互結合的“醬園區”,投資3億元的開元.安昌項目落戶安昌,日前更是榮升為國家4A級景區。
一年來,安昌街道明確以古鎮為核心,東至安華路,南至環鎮南路,西至環鎮西路,北至環鎮北路,大禹路兩側為創建范圍;堅持以“保護為主,開發為輔”的總體原則,以“三大堅持”為基本思路,保護與傳承安昌古鎮獨特的自然風景、建筑風貌、節會風俗、特產風物、餐飲風味、人物風采等,打造“水鄉文化的長廊,市井習俗的長卷,特色商品的長街,古鎮風韻的長音”。
古鎮最有特色的是每年的臘月風情節,自2000年以來,已堅持舉辦20屆,每年都贏來央視、人民日報等大量媒體曝光,吸引大量的省內外游人。
“清廉安昌”
促全民和諧
2018年,安昌街道全面啟動清廉村居的建設,大山西村成為試點村。大山西村提出獨具特色的“清廉六家”——厚德傳家、清白齊家、從嚴治家、規矩立家、親善愛家、合力興家,又先后制定出臺了“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清單”等26項制度,讓村里始終充盈著清廉之風。
作為全區基層清廉建設試點鎮街,安昌街道全面深化基層清廉建設,通過“黨委帶領,鍛造清明正氣的黨風”、“服務群眾,深化清廉高效的政風”等五個方面,全面推進“清廉安昌”建設。
“五水共治”
持續釋放紅利
依水而居,因水聞名。安昌街道以治水為抓手,圍繞旅游核心區域建設,大力推進“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城鄉生活污水治理等工作,著力改善古鎮水環境質量,提升古鎮品位,全力打造古鎮旅游品牌“金名片”,治水紅利得到持續釋放。
目前,轄區內19家印染企業已全部完成搬遷,共淘汰關停低、亂、散企業58家;投資170萬元的鎮中路截污納管工程已全面完工,投資1200萬元的古鎮西街北片截污納管工程計劃2019年10月完工。
深入推進河湖長制標準化工作,截至目前安昌古鎮導游詞,街道126名基層河湖長、120名基層網格員通過“河長通”、民情通共反映河道問題30個,處理完成率達100%。
小鎮觸“電”
牽手影視新產業
安昌街道正式觸“電”之旅啦!12月3-6日,由安昌街道等單位承辦的“首屆紹興柯橋新銳電影節”成功舉行。為期三天的盛會聲勢浩瀚,來自世界各地的影視界精英云集紹興柯橋,總計有1000余萬人次的海內外觀眾點擊觀看了電影節的視頻直播。
引人注目的是,“影視創新小鎮”正式落戶安昌街道。安昌街道目前已有“新銳傳媒”、“東盛文化傳媒”等影視企業入駐,現有10余個電影項目正在拍攝或后期制作。今后,安昌秀美的風景與電影光影交相輝映,影視創新小鎮將打造成一個集會展、旅游、影視IP孵化、影視作品版權交易、影視人才落戶創業、影視劇組駐扎于一體的資源密集型影視旅游文化產業發展基地。
安昌影視創新小鎮將集結一批優質電影資源,為新生代影人從專業、市場、創作等多方位搭建交流平臺和實現夢想的舞臺,促進柯橋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推動柯橋活力之城、時尚之都的建設。
“五星3A”
撬動農村全域提升
截至目前,安昌街道完成20座公廁改造提升工工作,于全區率先完成“廁所革命”。作為街道全力推進“五星3A”工作的縮影之一,2018年安昌古鎮導游詞,除了拆遷村以外,街道所有的村都創建為五星達標村,真正做到全域提升。
創建過程中,街道在環境衛生、垃圾分類等方面,通過實打實的工作,做到“面子”很好看,“里子”更耐看。
一年來,街道美麗鄉村建設富有實績,實際投入資金6000余萬元建設“北片”美麗鄉村示范區建設,并對大山西申報省級影響力高水平精品村,對前畈村申報省級美麗鄉村特色精品村,對盛陵村申報市級美麗鄉村特色精品村。
“平安建設”
保障幸福生活
平安事關百姓幸福感。安昌街道連續6年來榮獲紹興市信訪“三無鄉街道”、平安綜治工作先進單位、“紹興市楓橋式街道”等榮譽稱號。2018年,街道扎實開展禁毒宣傳“八進”活動,摘得“全省社區戒毒社區康復示范單位”、“全市禁毒工作先進街道”等榮譽。
一年來,安昌街道共受理各類信訪案件1204件,均得到有效處置。街道夯實流動人口管理與服務,建立禁毒公園,將禁毒宣教與人們休閑娛樂相結合。制訂實施街道“6·26”集中禁毒宣傳教育工作,開展覆蓋全街道青少年的禁毒宣傳教育系列化活動。
“人性拆遷”
打動800多戶百姓
伴隨著濱海大橋拓寬、古鎮再次升級開發,以及全區城市化進程的需要,安昌街道國際村、東昌居列入全區城中村改造拆遷計劃。按照相關規劃,總拆遷總戶數為875戶、拆遷總面積近32萬平方米,任務重、工作量大。為讓村民們安心,街道出臺了貨幣和房屋安置多種拆遷賠償方案,在推進拆遷工作時,相關干部在堅守底線的基礎上,盡量保證每一戶能享受政策。
解釋政策規定、做通思想工作,幾乎每“簽約”一戶,拆遷干部得跑上五、六次。眼下,干部們依舊奔走在拆遷掃尾工作一線。截至目前,拆遷簽約總完成率達98.2%!
文化禮堂
豐富精神家園
“文化禮堂建設如火如荼,村里男女老少樂在其中。”這就是安昌街道文化禮堂創建、運作的真實寫照。截至2018年底,安昌街道共建成11個村級文化禮堂,其中大山西、盛陵、西扆、安華四個村文化禮堂均于今年成立了周末劇場,做到周周有文化活動。
大山西村文化禮堂村鄉賢會籌資五萬元成立文明新風獎勵基金,成立了移風易俗督導隊,開展了全區“移風易俗”試點工作,向村民發出摒棄陳規陋習的“七個不”倡議等,該文化禮堂被評為2018年度市級四星級文化禮堂。
近日,街道出臺針對文化禮堂的獎勵政策,大力度推進文化禮堂各項工作順利進行。
NEWS
﹀
﹀
﹀
▼
信息來源|柯橋日報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