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游客,這里是中山路380號,我們現在來到了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大門上懸掛著館牌,“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九個大字金光閃閃,這是陳毅元帥親筆所書。人民解放軍建軍七十周年前夕,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xx、xx主席的xx來館視察,并題詞:“軍旗升起的地方”。進入舊址,石刻“軍旗升起的地方”,金色大字使人感到莊重而又神圣。
這幢大樓原是江西大旅社,建于1923年,大樓外觀呈銀灰色,主體建筑共4層,原有96個房間,整個建筑呈“回”字形布局,外圍大庭院,內有大天井,是當初南昌首屈一指的中西合璧式高大建筑。南昌起義時,總指揮部就設在這里。1927年7月下旬,起義部隊抵達南昌后,為便于進行起義的組織和準備工作,以賀龍所部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第一師司令部的名義包租了整個旅社,作為起義的總指揮部,當年震驚全國的八一起義的號令就是從這里發出的,因此它是一處含有重大歷史紀念意義的舊址八一起義紀念館導游詞,已被列為全國關鍵文物保護單位。
讓我們進去參觀八一起義紀念館導游詞,當我們置身這天井之中向上仰視時,更感到這幢建筑的雄偉八一起義紀念館導游詞,稱得上是20世紀30年代南昌建筑的經典之作。這里按原貌恢復了喜慶禮堂、***曾住過的25號房間、林伯渠的辦公室兼臥室的20號房間、軍事參謀團的辦公地點9號房間、部分起義領導人住過的1o號房間和在一樓天井兩側的警衛連和衛生處的住房。
這是大旅社的喜慶禮堂,它原是做壽、辦喜事的地方。起義時這里是總指揮部會議大廳,起義的組織領導者數次在此召開會議,研究和布署起義的相關事項。現已恢復了當年舉行會議時的陳設原貌,中間的桌椅是為開會而暫時部署的,四把太師椅、兩個茶幾和那面穿衣鏡均為原物,其它的家俱則全部是按原樣復制的。請看,這座鐘紀錄了南昌起義打響的時刻——1927年8月1日凌晨2點。
一樓是紀念館陳列的序廳,陳列有五位南昌起義關鍵領導人的塑像,左起依次是:軍事參謀團參謀長劉伯承、前敵總指揮葉挺、前敵委員會書記***、總指揮賀龍、第三軍軍官教育團團長朱德。
二樓、三樓部署了四個陳列室和一個題詞紀念室,以大量的歷史文件資料、圖片、照片、文物和沙盤模型全方面、系統地介紹了南昌起義這一偉大歷史事件。陳列關鍵有四部分:歷史性的決議、起義的前夜、偉大的第一槍、光輝的歷程。
請各位上二樓參觀。八一南昌起義是在1927年國共兩黨合作破裂的形勢下爆發的。這年7月上旬,中共中央政治局進行了改組,7月13日發表了《中共中央對政局的宣言》,確定了武裝斗爭和土地革命的總方針。7月19日中共中央決定在南昌舉行武裝動,并指派***代表黨中央領導這次的起義,擔任前敵委員會書記。這幅照片上市:李立三、惲代英、彭湃,她們是前敵委員會委員。
請各位參觀這個房間,這就是著名的25號房間,南昌起義期間***的臥室兼工作室。房間內的陳設有辦公桌椅、電話機、沙發、床鋪等,這些全部維持了當初的原貌,就在這簡單而又日常的房間里,1927年7月底的一個多星期中,一代偉人在此做出過艱苦而又偉大的抉擇。當年的7月27日,周恩
來由陳賡陪同,奉黨中央之命從九江秘密潛入還處于國民黨控制下的南昌,進行起義前的策劃準備工作。同一天,葉挺、賀龍部相繼抵達南昌,南昌起義的最高領導機關——黨的前敵委員會,也在這天成立。
各位請看,這是一個多媒體影視合成影箱,其中介紹了朱德
下一篇:巫山小三峽導游詞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