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礎,不僅關系著學生一年級階段的學習,還影響著他們未來的生活發展。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小學一年級語文拼音教學方法,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目錄
小學一年級語文拼音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的重要性
如何提高語文核心素養
小學一年級語文拼音教學方法
一、樹立新的漢語拼音教學理念
實驗教材給教師教學創造了發揮的空間,也給了學生寬松的學習空間。教師必須首先轉變教育觀念,繼承過去教學方法的精華,以人為本,立足發展,努力在教學上打破以往強調字母音、形的教學,改變教學方式,努力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精神.不斷提高自身的課堂教學組織和調控能力,千方百計使學生在學習中感覺到自己的智慧,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不斷增強創新意識。
二、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一)設計妙趣橫生又服務于教學目標的導入方式
漢語拼音教材配有多幅精美圖畫,大部分是直接表音或表形的。這些圖生動有趣,又多是兒童熟知的事物,易說易記,便于學生從舊知或經驗的遷移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新知。如教學g、k、h等音素時,先出示衣服、雞、西瓜等彩圖,問學生:“這是什么?”學生回答后,立即出示相對應的字母進行教學。
這樣,學生自然地被帶入新的學習氣氛中使插圖的表音或表形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生動有趣的故事對兒童特別有吸引力。教學拼音前,我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選讀或編說與教學活動密切相關的故事,以引起學生的興趣。
如:在y i、wu、yu教學中,我編了如下故事:大y媽媽疼愛自己的孩子i,大w媽媽保護自己的孩子小u,可憐的u受到大u媽媽的關愛,擦掉臉上的淚珠,即去掉兩點,與它永遠不分開,構成了yu。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興致勃勃,在輕松和諧的氣氛中拼音教學中的難點被突破了。
此外,我還通過放錄像、演示實物、聽音樂、表演等方式,努力創設圖畫形象、聲樂和諧、師生互動的教學佳境,增加了教學的生動性和趣味性,使學生迅速進入了對新課的學習和探索。
(二) 完成 “學會”到 “會學” 應由 “趣”搭橋
1.創設語境,激發興趣。
漢語拼音是一種比較枯燥的字符,要想讓學生想學、樂學,就要變無趣為有趣,要充分利用教材,聯系生活、學習實際,創設語言環境,讓音節在環境中反復出現,使學生熟練掌握鞏固、運用漢語拼音的技巧,最大限度發揮漢語拼音的多功能作用。
我嘗試將教學與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動畫片相結合,抓住學生的心理,化抽象為形象,實現對學生各個器官的全面刺激,如在教“b、p、d、q”幾個字母時,學生一起讀時能認識,分開學時容易混淆,為此我制作了一些幻燈片。
上課時,讓孩子們先看幻燈片,第一張幻燈片是貪玩的小猴去山上玩,回來時迷路了,小猴不知怎么辦哭了起來。第二張幻燈片就是仙人飛來告訴小猴,要先找到標有“b、p、d、p”拼音的幾個大門,再按“b、p、d、q”讀音,喊門才能依次打開,這樣就找回家了。
第三、四、五、六張幻燈片就是路和門,用手動的形式拉小猴按著路線走到了第一個門,請學生幫小猴拿出“口”來并請大家讀出“b”,這時老師把關著門的片子拿開,放上打開了門的片子和小猴笑的樣子。這樣依次下去,小猴終于找到了回家的路。通過這樣的動畫形式,使學生始終情緒飽滿,思想活躍,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此外,我還根據教學要求和內容編排,密切配合書本上的知識,通過編故事、表演等途徑,讓學生把現有經驗和新事物聯系起來,采用生動、活潑的形式,深入淺出地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如教學復韻母“ai、ei、ui” 時,我設計了“排隊上車”“呼叫名字”“打電話” 等一組游戲。
教學時,幾個孩子上來做“排隊上車” 的游戲,他們從高到矮排著隊,一個個按著次序上車。孩子們歡快地做著游戲,從中學會了ai(挨)吃晚飯了,小伙伴們還在樓下玩耍著,“媽媽” 扯開嗓子大聲呼喊“x,快回家吃飯了。”“ei(哎),我來了!”一個個孩子隨著呼叫聲答應著,ei(哎)就在聲聲應答中學會了。
“丁零零” 電話鈴響了,“ui (喂),你是誰?”“我是媽媽,今天,單位要加班,我要晚點回家。”“ui(喂)”的聲音不斷地在教室里響起,同桌的兩個孩子互相打著電話。在愉快的游戲中,孩子們認識了三個復韻母。為了鞏固新學的知識,我還設計了“拼一拼,找一找” 的游戲,學生學得主動、積極。
教學時,我在講桌上放了一大堆東西,有杯子、白菜、玩具烏龜、筆……我出示了音節bei,第一個拼出的孩子立刻上來把杯子高高舉起來,然后他當小老師,帶領同學們拼讀音節成bēi。然后依次出示“cài、guī” 等音節,同學們興致勃勃地讀著,小老師們多神氣啊,孩子們爭先恐后地踴躍發言。
2.授人以“漁”,發展語言。
我在開始教漢語拼音時.將每個字母都編成一句有趣的兒歌,便于學生記住它們的音和形。開始我做示范,如:“小姐姐聽廣播,右下半圓b、b、b”。后來,我讓學生聯系課文的情境圖找出與字母相似之處,在學P時,我問,“同學們準備怎么記住p的樣子呀”?學生在我的啟發下悟出學習方法,觀察思考后,學著編了句兒歌“小弟弟爬山坡,右上半圓p、p、p”。
最后,我讓學生回憶一下在家里、幼兒園里、在街上、在公園里等生活中與拼音部件相似的事物,他們有的說:“m”像麥當勞的標記,“y”像媽媽晾衣的撐桿,這樣不僅使學生對學習拼音產生了濃厚興趣,同時也使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了發展,真是“授人以漁”勝于“授人以魚”。
3.興趣盎然是獲得“成功”“自信” 的金鑰匙。
由于我們現行的是大班教學,學生程度參差不齊,所以老師要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其人格,因材施教。我們巧妙地利用趣味的教學手段.精心設計趣味性的教學方法,為孩子們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通過有感情地讀兒歌、讀音節詞、句,適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孩子們在這樣的情境中體會到教材語言的準確、鮮明、生動,加深了對教材的領會。
三、將課外作業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將“趣” 進行到底
在教學實踐中,我以課堂教學中學到的語文知識為基礎,設計出形式多樣,新穎有趣的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課堂作業。如學“過橋”這首兒歌時,學生初次見到雙引號,便不知所措,我把這個問題布置為作業讓學生回家問一問,為什么要加這個引號?這樣既補充了書本上沒有學到的知識,又培養了學生好問的習慣。
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因此,我在學完拼音后指導學生做拼音卡片,既熟悉了拼音字母的書寫,又培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并為后面學習拼音做好了學具準備。本冊教材中有的課文限于學生的認識水平,有些知識講得很淺,有的只提出問題沒有答案。
如,學習兒歌《歡迎臺灣小朋友》究竟為什么要歡迎臺灣小朋友?我布置作業:了解臺灣的歷史和它與祖國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學生通過看地圖,查閱書籍,向大人詢問,尋找答案,弄清來由,既激發了愛國熱情,又培養了課外閱讀的興趣。
一年級的孩子形象思維比較積極,雖然課本中的插圖較多,但要把學生的觀察轉化為學生自己內在的知識還是有困難的。在學完兒歌《小白兔》之后,我讓學生畫一畫,在畫中加深理解,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在課下,我布置同學們在作業本上用音節注上自己的姓名,讓他們輪流發本子,同時還布置他們給家里的物件貼上標簽,使得學到的知識靈活運用。總之,在作業中感受樂趣,既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生活,又復習鞏固了課堂中學到的知識,使他們愿學、勤學、會學。
<<<返回目錄
小學語文的重要性
1.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語文包括著中國五千年的文化,不僅傳承著書寫、對話的功能,還體現了詩詞歌賦的美妙藝術,更體現著仁義禮智信的古老生活哲學。小學生正處于人生中的起步階段,是學習和接受能力最強的時候,這個時候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會使他們日后有一個良好的發展。想一想,逢年過節時,孩子只會說:“真開心,真幸福,真好看!”,還是下面這種場景好呢?在元宵節上說出:“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在中秋節上說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在端午節上說出:“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2.提高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成績語文是一門十分廣泛的學科,它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書寫能力、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還可以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具備這些能力是學習各學科的基礎。很多學科都是在有一定的語文基礎上才能學好的,如果沒有良好的語文基礎,是無法去學習一些相關的科目的。語文這一學科就好比是一種工具,你只有有了這個工具才可以去學習其他的科目。
3.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小學語文讓我們記住了大約3000左右的字,掌握了大量的詞語,培養了學生最基本的語言能力。當今的社會上,寫作水平是一項重要技能,工作中、生活中、到處都需要。然而,寫作水平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這需要一個良好的語文基礎,通過語文的學習,留下的知識、情感和習慣是最寶貴的財富,會受用于他們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給他們帶來一生的影響。所以,越早積累就會越有人生發揮和提升的空間。
總之,家長們一定要在小學時期就意識到語文學科教育和培養的重要性,不要從小就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返回目錄
如何提高語文核心素養
1、拓展視野,塑造健康人格
文學作品所展示的畫面,幾乎遍及人類生活的所有領域,它的內容無不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文學對人性的塑造和對社會風尚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優秀文學作品表現出來的高尚的理想,堅強的意志,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真善美的心靈,無不對學生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文學作品的教化作用是任何一門學科都無法相比的。它是進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手段,對學生的思想素質、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的提高,對塑造健康的人格都有重要作用。
2、通過積淀,增強文化底蘊
一個人的語文素養的高低,關鍵在于個人對語文主動積淀的厚實程度。當語文積淀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在人身上形成一種富有個性的文化底蘊,而積淀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廣泛閱讀和識記背誦。在重視廣泛閱讀的同時,還要重視識記背誦。古代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視記誦,把它作為學習語文的重要方法,要求學生在記憶力最旺盛的時期多讀多背,熟讀成誦。歷代的文學大師,無不滿腹經綸,具有很好的記誦功底。我們現在的語文教學,拋棄傳統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過分強調理解,輕視識記背誦。我們的改革并非要改掉傳統教育中那些行之有效的教學經驗,而是要引導學生廣泛閱讀,識記背誦,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和文化素質,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
3、發展思維,提高審美能力
文學欣賞是一種審美認知活動,遵循著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一般認知規律。同時它還是一種復雜的心理活動,它由感覺器官對作品進行感知,再調動生活積累,產生共鳴,再經過豐富的想像、聯想和分析,進而領悟到作品所揭示的生活內涵。通過理解、玩味,得到賞心悅目的、怡情養性的審美享受和思想認識。掌握并遵循這一規律,可以引導學生去發現美、認識美、創造美,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返回目錄
小學一年級語文拼音教學方法相關文章:
★ 小學拼音教學方法
★ 一年級拼音教學方法
★ 一年級閱讀教學活動策劃方案五篇
★ 小學語文拼音(d t n l)教案教學設計總匯
★ 《小小的船》教學板書設計5篇
★ 漢語拼音《ao ou iu》教學實錄
★ 幼兒園拼音教學計劃范文5篇
★ 幼兒拼音教學活動策劃方案五篇
★ 2021教師工作年度總結5篇
下一篇:周末有趣的事一年級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