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是相對現今新文化運動之后白話文來講的,古代并無文言文這一說法。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詩、詞、曲、八股、駢文等多種文體。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先帝慮漢賊不兩立文言文閱讀答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先帝慮漢賊不兩立文言文閱讀答案
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①,故托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②。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而議者謂為非計③。今賊適疲于西④,又務于東⑤,兵法乘勞,此進趨⑥之時也。謹陳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謀臣淵深,然涉險被創,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謀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長計取勝,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圣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征,使孫策坐大⑦,遂并江東,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計,殊絕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孫、吳,然困于南陽,險于鳥巢,危于祁連,逼于黎陽,幾敗北山,殆死潼關,然后偽定一時耳,況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圖之;委任夏侯,而夏侯敗亡。先帝每稱操為能,猶有此失;況臣駑下,何能必勝?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云、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邰、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余人,突將無前。叢、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余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復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而不及今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難平者,事也。昔先帝敗軍于楚,當此時,曹操拊手⑧,謂天下已定,然后先帝東連吳越,西取巴、蜀,舉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計,而漢事將成也。然后吳更違盟,關羽毀敗,秭歸磋跌⑨,曹丕稱帝。凡事如是,難可逆見⑩。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至于成敗利鈍⑾,非臣之明所能逆睹⑿也。
注:①王業不偏安:帝王的事業不能自安于蜀地一隅。②思惟北征,宜先入南:考慮著要想北征魏國,應先平定南中諸部,以鞏固后方。③非計:不正確的計策。④今賊適疲于西:此指公元228年,諸葛亮出祁山伐魏而言。⑤又務于東:指同年八月東吳陸遜戰敗魏將曹休。務,勉力從事。⑥進趨:趕快進兵。⑦坐大:安然地強大起來。⑧拊手:拍手(稱快)。⑨秭歸磋跌:劉備因孫權擊殺關羽,興兵伐吳,公元222年至秭歸為吳軍所敗。磋跌,失足跌倒,比喻失敗。⑩逆見:預料。⑾利鈍:順利和困難。⑿逆睹:預料。
(1)給下列句中加粗的字注音。
①劉繇、王朗,各據州郡( ) ②險于鳥巢,危于祁連( )
③曹操拊手,謂天下已定( ) ④關羽毀敗,秭歸磋跌( )
⑤中間期年耳( )
(2)對下列句子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
A.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意思是說與其受制于他們,哪比得過去討伐他們呢?
B.并日而食——兩天只能吃到一天的飯。意思是說行軍艱苦,不能按時進食。
C.偽定一時——意思是說曹操暫時取得了政權。蜀漢自居正統,故稱曹操為“偽”。
D.則住與行勞費正等——意思是說坐在這里和行走起來的消耗是相同的。
(3)本文流傳千古的名句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最能表現伐魏的有利時機的句子是哪一句?抄寫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簡要敘說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來闡述北伐曹魏的理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從前、后《出師表》中找出至今仍用于口頭的詞句,體會本文用詞精練、句法工整的特點。
①前《出師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后《出師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略
(2)D
(3)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4)“今賊適疲于西,又務于東,兵法乘勞”。
(5)從六個方面來說明理由:①今天的實力不如從前,我們不能用長期相持的辦法來戰勝敵人;②過去有不及時征戰而使孫策“坐大”的教訓,因此,務必及時北伐曹魏;③曹操才智過人,尚且遭到危險。因此,不經過危難而平定天下是萬不可能的;④先帝稱贊曹操有才干,那他還經歷許多失敗,我怎么能保證一定勝利呢?⑤我們駐軍漢中以來,已損兵折將,若再拖上幾年,怎樣對付敵人呢?⑥目前民力財力日益虧損,以一州之地與敵抗衡是不行的。(所以,必須及時北伐曹魏。)
(6)①a.妄自菲薄;b.引喻失義;c.裨補闕漏;d.優劣得所;e.計日而待。
②a.寢不安席;b.食不甘味;c.坐定天下;d.群疑滿腹;e.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閱讀理解句子理解題答題模板
理清復雜句子的結構關系,適當作些句子成分的分析。其次要對修飾成分認真思考,這是選項比較的重點。找出文中相對應的闡釋,與選項逐字逐句對照、比較。分析原因和結果的關系。分辨先后順序。檢查該選項的解釋與全文或全段的傾向性是否一致。
如果是判斷句子正誤,要明確此類題目是在玩文字游戲,命題者改造原文設置錯部分定語或狀語(復句的部分分句),從而改變句意。
(1)設誤的常用五種方法:添:添加定語或狀語,刪:刪除句子而改變句意。換:換用別的的詞語代替,造成似是而非。調:調換詞語或句子順序,從而改變句意。湊:將意義有關或無關的幾個詞語(句子)雜糅湊合而造成錯誤。
(2)仔細辨別干擾項邏輯錯誤,特別關注選項中處于定語或狀語位置的類似詞語是否等值轉換:
㈠偷換概念:通過漏字,添字,改字,換序等方法擴大、縮小或轉移概念。尤要注意代詞的指代。
㈡以偏概全:以部分代整體(或相反),以個別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
閱讀理解如何讀材料
所謂“讀材料”,就是要閱讀試卷上的文字材料,通過粗讀和精讀相結合了解文字材料內容,把握文章主題,理清材料的層次和段落,進一步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在瀏覽全文,了解全文的概貌之后,應記住文章的要點,重要的結論以及一些關鍵性的人名、地點、定義和數字,不同的人名、地點可用鉛筆在試卷上分別打上不同的記號,以便查找。
閱讀理解試題的文字材料主要用來測試學生的閱讀速度、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有的采用一個句子,有的采用一段文章或整篇文章。內容廣泛,題材各異。以題目的難易程度分析,人們常常把它們分為表層理解和深層理解。所謂表層理解就是對文中的客觀事實的感知和記憶;所謂深層理解是根據文中的客觀事實,在認真思考后進行邏輯推理、總結或概括,得出結論。
通常閱讀試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讀,首先要重點理解文章的體裁是記敘文還是說明文。答題時切忌文章都沒完整的閱讀過試卷上的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寫答案。最好先把文章從頭到尾通讀一遍,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來講,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話歸根到底都是為闡明中心服務的,都歸向文章的主旨。平時要學會為文章標段,歸納每段意思,歸納中心思想。它在要求概括段落大意一類的閱讀理解的解題中,往往是行之有效的一個辦法。
閱讀試卷上的文字材料可能采用二種方法:一是用“順讀法”,先讀短文后讀題目,然后再讀短文尋找正確答案。二是采用“倒讀法”,先讀題目(四個選項不讀)后讀短文,最后尋找答案。這二種方法各有優劣。我比較贊成“倒讀法”,因為這種閱讀方法是帶著問題閱讀,目的明確,容易集中,能及時抓住文中與解題關系密切的信息,從而節省了閱讀時間。“倒讀法”對表層理解的題目(提問時間、地點、原因等)效果最好。對深層理解的題目,“順讀法”則要從短文的整體內容出發,進行概括和總結,分析所提供選項,作出準確的判斷。
文言文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 2021徐伯珍字文楚文言文閱讀答案
★ 2021高考語文答案
★ 2021李浩字德遠文言文閱讀答案
★ 2021周處改過自新文言文閱讀答案
★ 2021張久中墓志銘文言文閱讀答案
★ 2021祁奚舉賢文言文閱讀答案
★ 2021楚莊王問詹何曰文言文閱讀答案
★ 2021先主入益州文言文閱讀答案
★ 2021樊毅字智烈文言文閱讀答案
★ 2021細雨探花瑤現代文閱讀題答案
上一篇:王猛執法文言文閱讀答案
下一篇:題木蘭廟古詩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