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故事,既是講述創業者的經歷,也是告訴大家創業當中的技巧,經驗和點子,讓后來者學習和借鑒,針對自身情況,來進行結合或者借鑒達到創業目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于西安創業故事的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西安創業故事 | 90后科技創業達人為何停不下來?
創業創新在西安
永康書記就鼓勵年輕人
要有創業夢想,大膽追逐,選對方向
要有激情創業的精神,心無旁騖
奮斗到底!
對于本期《西安創業故事》的
主角徐巍而言
正是為了心中的創業夢想
和激情創業的精神
他才專注于、執著于
“科技創業,根本停不下來”
徐巍今年24歲,就讀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AI(人工智能)專業。高中時看喬布斯自傳,徐巍心中熱血澎湃,覺得科技創業最能改變人類的未來。大一就開始創業,是個連續科技創業者。雖然是年輕的大四學生,但從大一至今,他做過的創業創新項目就超過了10個。
超強行動力: 有需求就創業
大一、大二這兩年,徐巍和朋友給各大傳統行業做互聯網產品,從餐館的訂購平臺到給陶瓷廠家開發網絡訂制平臺,他一共做了大大小小10來個外包項目。徐巍和小伙伴們最擅長在遇到需求時候就立刻展開創業。他舉例說,實驗室里大家很忙,要買點東西誰都不愿意跑腿,所以就萌生了一個開發超市直接送到家的創業念頭。
有了想法,徐巍立刻行動。一個名叫美樂送的超市項目成立,很快覆蓋西安20個小區,在十個高校銷售額每天都超過5000元。后期公司需要融資,但徐巍遭遇了很多質疑。回憶當初,他說得很平淡:“投資人看我才上大二,不大相信我們能把事情做起來,當時的能力確實不足。”
跌倒后立刻“重起爐灶”
作為90后的創業者,徐巍最讓人感嘆的是他跌倒了立刻爬起來的能力。很快,這個有著無限創業潛能的小伙子找到了一個同伴,同伴的家族產業剛好是紅木家具。兩人利用手頭資源找到500萬元投資,開發出這樣一個互聯網平臺——在該平臺上可以查出合格紅木家具的所有信息,幫助買家鑒定家具真假。兩個90后小伙子的努力,讓紅木家具這個看似有些“老氣”的產業,迸發出了鮮活的生機。
然而,打擊還是來了。運營半年后,徐巍發現,喜愛紅木家具的消費者年齡層在50歲以上,他們對于新興網絡平臺興趣并不大。很快,他們將投資一分不少地退還了投資人,打算再起爐灶。
“科技創業,我根本停不下來”
重新出發
徐巍這一次的項目是開發一個在線教育app——Tictalk。徐巍說:“我們要做的是垂直外語類教學app。”這一款產品簡單來說,就是讓世界各地的英語達人和學生直接互動,做英語陪練,優秀的國內外老師在此上傳自己特色的教學視頻,觀眾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購買課程。
現在該項目主推外語文化類的短視頻,第一步讓英語達人、老師、外教做教學類短視頻積累粉絲,第二步將推出系統短視頻課程和老師專欄進行內容變現獲得收入。徐巍自信滿滿地說:“我們的項目里,一個英語好的大二女生都有百萬粉絲了。對于未來,我還是蠻看好的。”
西安創業故事 | “文藝青年”馮濤和他的鄉村創業夢
從小生活在城市
卻對鄉村創業情有獨鐘
本科畢業于長安大學,博士畢業后先后供職于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庫博建筑規劃設計咨詢有限公司等,并在央企擔任高管8年,主持過百余項工程項目的規劃開發建設……
在這位38歲的西安青年心里
始終懷著一種鄉村復興的情懷
本期《西安創業故事》
來看“文藝青年”馮濤如何實現鄉村創業夢
跳出陷阱嘗到餡餅
馮濤對鄉村領域的關注從2006年就已經開始,2015 年,他和同伴創立北京鄉關科技有限公司與民辦非企業機構“鄉關共同社”(NGO)。目標就是為小鎮建設提供“項目投資、整體運營、策劃規劃、產業招商、PPP 咨詢與建設、全媒體推廣”等開發建設運營服務,同時導入“智慧城市(鎮)、生態環保、金融、文化、玩酷”等特色產業資源。
鄉村復興是一種情懷,但情懷也需要市場和商業的檢驗。2015年10月,公司的第一個項目:春風十里特色小鎮項目建設開始。項目的選址、融資、建設、宣傳等環節,成為馮濤和團隊的一次大考。“投資近2000萬元不能隨便打水漂呀!那時候一天基本睡不了幾個小時,需要處理的問題太多太多了。但大家都精神飽滿,信心十足。這也許就是創業帶來的激情。”馮濤說道。
如今,這一項目已經順利運營,后期建設仍在繼續,其中的阿凌客棧更是被很多網友評價為秦嶺最美客棧。隨后,他們又參與了白鹿原葡萄主題公園、關山牧場房車酒店項目等省內外十多個特色小鎮相關的項目。
馮濤坦言,“創業之初其實是有一種情懷在作祟。但真正進入后才發現,只有情懷你永遠只是在開始,因為情懷是有陷阱的,我們只有跳出了陷阱,才有可能嘗到餡餅。”
辦法總比問題多
從三四個人的團隊到如今帶領二三十人的隊伍,這位西安大男孩對鄉村的熱情從來沒有減退。“辦法總比問題多,每個問題總能找到解決的方案。”但從他堅毅的眼神中可以看出,眼下的成功背后一定有著無法向外人道出的辛苦與汗水。
如今,小鎮、鄉村成為下一波經濟周期的藍海。馮濤和團隊有了更加強勁的動力。他們正在努力運營自己的特色小鎮專利項目——春風十里小鎮,重點建設運營鄉關會客廳、田園綜合體、鄉宅、i-Box未來居、鄉創玩酷等40余項特色專利產品。
“我們就是想打造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的小鎮產業集群,聚集智慧、生態環保、金融、文化、玩酷、科技、旅游、生活等內容于一體,形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特色小鎮。”馮濤說道。
更在乎自我潛能
在很多人眼里,馮濤是位典型的文藝青年,愛看書、愛思考哲學問題,練得一手好書法……不管經歷了怎樣的人生境遇,情懷在他身上始終沒有消失。同時,他又是典型的實干派:敢想敢干。
談起創業的感受,馮濤說道:“我其實更在乎整個創業過程中燃燒的自我潛能。創業前期就是一個摸黑鉆隧道的過程。而隧道鉆通之后呢?光是見到了,眼前白茫茫的一片,你看不到路,更不知道踩下去的究竟是萬丈深淵還是腳踏實地。只有遇山開路、遇水架橋,永遠在路上。這才是創業本身最令人興奮的地方!”
西安創業故事:幫6000家中小企業盈利,他也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專注做互聯網服務運營
——訪西安動力無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中南
從1997年只身來西安求學,趙中南已經在西安待了21個年頭,用他的話來說,自己是個不折不扣的西安人了。畢業后的第4年,趙中南決定創業,他用了13年時間,實現了從白手起家的“草根”到西安互聯網建設服務運營行業老大的華麗轉身,成功幫助超過6000家中小企業打造了網絡快速賺錢機器。
今年41歲的趙中南是四川遂寧人,1997年,趙中南來到西安翻譯學院國貿專業就讀,畢業后,他曾從事翻譯工作,隨后又進入一家知名互聯網企業工作。2005年,趙中南從該企業辭職,開始了他的創業之路。
“那個年代在國際企業工作,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之所以毅然離開選擇創業,主要是覺得年輕人就應該出來闖一闖。另外一個原因是翻譯工作帶來的影響,當時我經常和各國企業的領導見面,從他們國際化的思維里逐漸意識到互聯網的重要性。在當時的大環境下,我有很強的預感,互聯網時代,肯定在不久的將來會產生極大的作用。”趙中南最終放棄高薪工作,轉入互聯網創業。
創業之初的艱難,令趙中南記憶猶新。“2004年時,家里遭遇了變故,想創業苦于沒有資金,父親拿出了2萬元,又四處管親戚朋友借了4萬元,靠著這些錢我艱難起步。”趙中南說,2005年7月,西安動力無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正式創建。起初,公司規模很小,只有9人,業務領域主要是網站建設。“我記得很清楚,2006年7月7日那天,公司全部賬戶上只有2000塊,而8日就是發工資的日子。在公司成立之初,我就承諾過,絕不拖欠任何一個員工哪怕一天的工資。所以我馬不停蹄地奔波在炎炎烈日下,不到最后一刻,決不能放棄!抱著這樣的信念,終于在當天與一家公司達成了合作,趕在最后一刻,順利給員工們發工資。也從那之后,公司陸續收回款單,逐漸走上了正軌。”趙中南回憶。
2007年,30歲的趙中南手里已經有200多家客戶,年收入超過100萬,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我當時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我父母帶到小寨軍人服務社,給他們各買了一身像樣的衣服。”
再后來,趙中南的創業之路順風順水,2010年至2015年間,他相繼在成都、鄭州、武漢創辦成立了三家分公司。2017年,趙中南的公司正式更名為西安動力無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在陜股交易所正式掛牌,并準備在新三板上市。
目前,趙中南的公司致力于營銷型網站建設、全網營銷等服務。已獲得多項商標認證,擁有雙軟評估、5項軟件著作權等,并與百度等知名企業結成合作伙伴。在西安同行業里名列前茅,甚至在全國范圍內也頗有名氣。員工近500人,去年銷售額4000余萬,今年預計還將增長40%。其自主研發的“萬家燈火CMS系統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了一對一定制營銷型網站建設解決方案的平臺,成功幫助超過5000家中小企業打造網絡快速賺錢機器,讓傳統企業在互聯網迅速盈利。
談到未來公司的發展,趙中南信心滿滿。“今年7月前,我準備與央視1、2、4、7套達成戰略合作,拿下廣告代理,9月前,我籌備在濟南開設分公司,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化,我還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讓陜西的外貿出口型企業在國外得到更好地推廣。”
趙中南說,創業的路上見過了太多失敗,創業需要堅守,更需要忍耐和堅持,只要你認定的事業,不管面對多大的困難,都要堅持,堅持義無反顧地走下去,直到成功的那一天。
西安創業故事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