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往往看到了大多數成功的創業公司光鮮亮麗的外表,卻不知道創始人最初的艱辛。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于萬達創業故事的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創業故事--萬達的開端
王健林出生在一個軍人家庭,父親是一名參加過長征和抗日的老紅軍。受家庭的影響,15歲的王健林就從四川來到東北,入伍參軍,并且在28歲就成為了一名正團職干部,期間還完成了遼寧大學的函授課程。
1987年,為了響應國家“百萬裁軍”的號召,王健林告別了自己17年的部隊生活。轉業后,王健林來到大連市西崗區區政府任辦公室主任。
不過,沒過一年,不太安分的王健林又主動請纓,自愿去擔任瀕臨破產的西崗住宅開發公司經理。從此踏入了房地產這個圈子。
據王健林回憶,當時公司注冊需要100萬,但是因為沒錢,還被迫向一家國企借了一筆“高利貸”,才拿到了執照?!袄⒏哌_25%?!?/p>
王健林的第一桶金來自當時同行前輩不敢或不屑于干的項目:舊城改造。不過,王健林也很無奈,那個時候開發項目需要有“指標”,萬達拿不到,但舊城改造,政府卻是非常支持。
當時大連市政府北面有個棚屋區,很不雅觀,政府領導對來領“指標”的王健林說:“就是這里,想開多少給多少?!?/p>
結果,回家一算,王健林發現,改造成本一平米就要1200元,而當時大連最高房價也才1100元一平米,怪不得沒人愿意做。
怎么辦?“那我們就多賣幾百塊錢唄?!背跞氲禺a圈的王健林決定放手一搏,沒想到卻大獲成功?!拔覀兙褪亲隽藥c小創新,把暗廳改成明廳,安上了鋁合金窗、防盜門,還每家配個洗手間。”王健林稱,一千多套住房兩個月全部賣光,均價1580元,創了當時新紀錄。
這些創新放在現在看似很簡單,但在當時卻需要極大的勇氣。“那時候,政府規定,只有局級干部住房才能配洗手間,我因為這事兒還差點被紀委審查?!蓖踅×质謶c幸自己生在了好時候,“好在那個年代,市場改革思潮風起云涌,當時廣東提了個口號,‘遇到紅門繞道走’?!彼@道成功。
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哪里有舊城改造的項目,別人不愿意干,王健林他們就去干,公司規模迅速擴大。1992年最盛時,公司占大連市場份額的25%。
尤其是,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鼓勵大家“膽子再大一點,步子再快一點”。王健林熱血沸騰,開始跨區發展。
他的第一站選擇了廣州?!皷|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這是當時的一句名言。所以我們這一堆講東北話的土老帽就去了廣州?!?/p>
雖然其中遇到了很多困難,受了一些委屈,但經過四五年的努力,王健林和他的萬達最終還是在這里站穩了腳跟。
“賺錢還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我們創出了一條企業發展的路子,鍛煉了膽量,獲得了信心?!比缃?,萬達的項目遍布全國80多個城市,是同行業中跨城市最多的公司。
百年企業
敢闖敢試不是蠻干。王健林如此界定兩者的區別:“敢闖敢試是看準了去試不怕失敗,蠻干是沒有目的去干?!薄翱礈柿恕保簿褪前盐沾蠓较?。
2000年,萬達開始從住宅開發向商業地產轉型。當時王健林已經意識到住宅開發的產業模式不好做,不是真正的擴大再生產的過程,“世界上沒有一家做住宅的企業是百年企業,城市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它的需求必然會下降?!?/p>
不過,真正讓王健林下決心要做“百年企業”,主要是兩位老員工得癌癥治療的刺激。
“都是創業時候進來的員工。打一針兩塊錢,打不打?那個時候沒有社保,就是企業自己拿錢。我當時決定,不要吝惜錢,能活一天就活一天,這兩個人花了我一百萬塊錢。”
但問題是,當公司發展三四十年的時候,員工醫藥費怎么辦?王健林發現,一定要有長期穩定的發展模式。為此,萬達開了三天會,最終決定轉向商業地產。在王健林看來,萬達轉型不是拋棄自己所有的資源和經驗,徹底轉行,而是要將已有資源優勢與穩定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相結合,尋求永續發展。商業地產是最佳選擇。
經過十年發展,如今,萬達已經成為中國商業地產的領軍企業。總結經驗,王健林將公司的成功歸結于三句話:傍大款、產業鏈和標準化。
萬達王健林創業故事:第一桶金、百年企業、再造萬達是怎么做到的
王健林:在中國做得很好不叫本事,不叫英雄,在任何一個自己做的行業里,把歐美干下去,讓洋人見了你點頭哈腰,那才是真正的英雄。
但在王健林看來,“富貴險中求”,最關鍵的是要敢闖敢試。
王健林,15歲參軍,35歲下海,在大連率先從事舊城改造,在東北率先進行股份制改革,在全國率先參與足球,也率先退出足球,在地產界率先開創“訂單商業地產”模式,率先嘗試房地產信托基金……一次快人一步,容易,次次快人一步,卻很難。他的膽識可見一斑。
王健林出生在一個軍人家庭,父親是一名參加過長征和抗日的老紅軍。受家庭的影響,15歲的王健林就從四川來到東北,入伍參軍,并且在28歲就成為了一名正團職干部,期間還完成了遼寧大學的函授課程。
1987年,為了響應國家“百萬裁軍”的號召,王健林告別了自己17年的部隊生活。轉業后,王健林來到大連市西崗區區政府任辦公室主任。
不過,沒過一年,不太安分的王健林又主動請纓,自愿去擔任瀕臨破產的西崗住宅開發公司經理。從此踏入了房地產這個圈子。
據王健林回憶,當時公司注冊需要100萬,但是因為沒錢,還被迫向一家國企借了一筆“高利貸”,才拿到了執照?!袄⒏哌_25%。”
王健林的第一桶金來自當時同行前輩不敢或不屑于干的項目:舊城改造。不過,王健林也很無奈,那個時候開發項目需要有“指標”,萬達拿不到,但舊城改造,政府卻是非常支持。
當時大連市政府北面有個棚屋區,很不雅觀,政府領導對來領“指標”的王健林說:“就是這里,想開多少給多少?!?/p>
結果,回家一算,王健林發現,改造成本一平米就要1200元,而當時大連最高房價也才1100元一平米,怪不得沒人愿意做。
怎么辦?“那我們就多賣幾百塊錢唄?!背跞氲禺a圈的王健林決定放手一搏,沒想到卻大獲成功。“我們就是做了幾點小創新,把暗廳改成明廳,安上了鋁合金窗、防盜門,還每家配個洗手間?!蓖踅×址Q,一千多套住房兩個月全部賣光,均價1580元,創了當時新紀錄。
這些創新放在現在看似很簡單,但在當時卻需要極大的勇氣。“那時候,政府規定,只有局級干部住房才能配洗手間,我因為這事兒還差點被紀委審查。”王健林十分慶幸自己生在了好時候,“好在那個年代,市場改革思潮風起云涌,當時廣東提了個口號,‘遇到紅門繞道走’。”他繞道成功。
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哪里有舊城改造的項目,別人不愿意干,王健林他們就去干,公司規模迅速擴大。1992年最盛時,公司占大連市場份額的25%。
尤其是,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鼓勵大家“膽子再大一點,步子再快一點”。王健林熱血沸騰,開始跨區發展。
他的第一站選擇了廣州。“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這是當時的一句名言。所以我們這一堆講東北話的土老帽就去了廣州?!?/p>
雖然其中遇到了很多困難,受了一些委屈,但經過四五年的努力,王健林和他的萬達最終還是在這里站穩了腳跟。
“賺錢還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我們創出了一條企業發展的路子,鍛煉了膽量,獲得了信心?!比缃瘢f達的項目遍布全國80多個城市,是同行業中跨城市最多的公司。
百年企業
敢闖敢試不是蠻干。王健林如此界定兩者的區別:“敢闖敢試是看準了去試不怕失敗,蠻干是沒有目的去干?!薄翱礈柿恕保簿褪前盐沾蠓较?。
2000年,萬達開始從住宅開發向商業地產轉型。當時王健林已經意識到住宅開發的產業模式不好做,不是真正的擴大再生產的過程,“世界上沒有一家做住宅的企業是百年企業,城市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它的需求必然會下降?!?/p>
不過,真正讓王健林下決心要做“百年企業”,主要是兩位老員工得癌癥治療的刺激。
“都是創業時候進來的員工。打一針兩塊錢,打不打?那個時候沒有社保,就是企業自己拿錢。我當時決定,不要吝惜錢,能活一天就活一天,這兩個人花了我一百萬塊錢。”
但問題是,當公司發展三四十年的時候,員工醫藥費怎么辦?王健林發現,一定要有長期穩定的發展模式。為此,萬達開了三天會,最終決定轉向商業地產。在王健林看來,萬達轉型不是拋棄自己所有的資源和經驗,徹底轉行,而是要將已有資源優勢與穩定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相結合,尋求永續發展。商業地產是最佳選擇。
經過十年發展,如今,萬達已經成為中國商業地產的領軍企業??偨Y經驗,王健林將公司的成功歸結于三句話:傍大款、產業鏈和標準化。
于是,王健林便將自己的完美構想讓沃爾瑪實實在在體驗了一把:選定了地段優先告訴沃爾瑪,然后根據沃爾瑪的需要協商設計方案,以最快的速度如期交付使用。
“實際上,沃爾瑪也很希望能有這種模式,只是以前地產商們都沒這么去干。”萬達在一年之內讓沃爾瑪在全國6個城市試了六次,結果美國百勝、新加坡百勝等10多家全球連鎖企業也加入了“合約”,萬達“訂單商業地產”模式正式形成。
做了幾個項目后,王健林又發現了一個新問題,當時做購物中心,一般都是請的國外設計中心做設計,不僅成本高,花費時間也很長。
為了節約成本,長久發展,王健林決定建立自己的設計院、商業管理公司,“不能把自己的命拴在別人的腰帶上?!?/p>
一個商業項目能不能成功,關鍵在于招商。如何抓住商戶,王健林的看法一針見血,“讓他們賺錢,他們自然會跟著你?!?/p>
萬達的成功,引來無數的模仿者,王健林也十分樂于與人分享自己的經驗,他甚至正在計劃把萬達經驗整理成書公開出版?!皠e人老問我擔不擔心被人學走,要我說,如果讀一本書就把你的核心競爭力學走了,那也就不是什么核心競爭力。”
如今,萬達就像一臺高速運轉的巨型機器,外人看得驚心動魄,對萬達模式、萬達資金鏈的質疑一直在潛滋暗長。尤其是今年開年以來,被調查、散伙飯、裁員減薪,以及新近的“內定門”等傳聞不斷爆出,王健林和萬達深陷傳聞風波,難以脫身。
對此,王健林也是多次現身釋疑。據他透露,他目前最大的擔心并不是如外界所想象的資金問題,而是人才問題。
王健林早已看到這一“病癥”,他在一次內部會議上就曾講過:“這幾年,萬達業務超速發展,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現在制約萬達成為世界級企業的核心不是錢、不是資源,而是人才。”
為了吸引人才,萬達可謂煞費苦心。漲工資是基本的,找獵頭也是必需的,最近正式開學的萬達學院才是王健林的后招。
另外,除了自己,還有誰能掌舵萬達這個巨無霸,這無疑是王健林最大的榮耀,也是最大的心病。他主張的是發現而非培育接班人,不一定非要自己的兒子接班。看來,現已58歲的他還需要再辛苦幾年。
【勵志故事】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的創業史
1954年生于四川綿陽,王健林的父親王義全是參加過長征的老紅軍,建國后回到老家四川長期擔任地方干部。
1958年,王義全受四川省林業廳的指示到大金縣(1959年6月改名叫金川縣)負責組建森工局,4歲的王健林也跟隨父母來到了阿壩州的大金縣生活,王健林的小學、中學分別在大金縣東方紅小學和金川中學度過。1969年,14歲的王健林成為了森工局下屬的營林處的職工。
1970年,在營林處工作了1年的王健林決心要參軍。不過他參軍的過程卻還是費了一番周折。據王健林母親秦嘉蘭回憶,因為阿壩州當時不征收城市戶口的青年,所以她就把王健林送回了蒼溪老家,在那里上山下鄉,就這樣,王健林才當上了兵。在去部隊前,王健林改掉了自己原先的名字王建林。
關于王健林入伍還有一個故事。一位王健林當年的戰友曾在微博上回憶了當時的情景:1971年初春,吉林省集安縣鴨綠江邊的大山深處的軍營里來了一批新兵,新兵里面有四川和遼寧撫順的,班長去挑選新兵時,他先選2個撫順兵,然后走到一個又小又瘦的新兵面前問他想當偵察兵嗎,他沒有任何猶豫的說了愿意。就這樣王健林成了一名偵察兵。他很好地抓住了由對方拋過來的機會,在往后的人生中,這種不放過任何機會、勇于挑戰的性格對他的成功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1978年,入伍8年的王健林晉升為排長,并進入大連陸軍學院學習。在大連陸軍學院學習期間,他多次對部隊的教材提出質疑,部分質疑內容被接受而寫進了教材。1979年的8月,王健林從大連陸軍學院畢業,由于成績優秀,留在學院的大隊當參謀,后被調到學院的宣傳處任職干事,負責動員學院的軍士報考黨政專修班。1983年王健林就讀遼寧大學黨政專修班,1986年畢業獲得經濟管理專業的學位,畢業后,32歲的王健林調任陸軍學院管理處任副處長。同年,王健林選擇了轉業。多年以后,在提起軍旅生涯時,王健林笑言:“如果不轉業,現在最多混個將軍,那有什么意思?”
轉業后,王健林被任命為大連市西崗區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在外人眼中,他肯定是一名未來在仕途上越走越順利的政府官員,也是一名很快會提拔的備用干部。不過,他的個性在兩年后再度顯現。說到底,他不喜歡四平八穩,他的人生需要挑戰性,需要波瀾壯闊。
大連西崗區住宅開發公司是西崗區政府的下屬企業,到1988年欠債達到了149萬元,公司瀕臨破產。西崗區政府為了拯救這個“爛攤子”,向全西崗區的官員們發出啟事,希望有能人主動站出來為公司和區政府分憂。這無疑是一個棘手的工作,當時沒有人主動和區政府接觸,除了王健林。多年后回憶此事,他的口吻依然是:“在機關就算混上了一個區長、副市長,也沒有什么意思?!?/p>
1988年,王健林接手西崗區房屋開發公司。他對公司進行了整頓,又從老戰友那里托關系獲得了指標(當時政府限制指標)和銀行貸款,在棚戶區改造項目中賺了第一筆錢。公司在王健林接手的當年就扭虧為盈,為此西崗區政府給他個人獎勵15萬元,但他讓財務把錢分給了全體員工。
1991年,國家體改委和大連市體改委準備在大連市選擇3家企業,作為東北地區首批股份制試點單位。一旦成為試點單位,公司將失去政府編制,從鐵飯碗變成泥飯碗,公司高層也從政府官員變成社會人員,當時沒人敢這樣做,但王健林敢。1992年8月大連西崗區住宅開發公司改制成立大連萬達房地產集團公司,國有資本逐漸退出萬達,萬達也成了王健林的萬達。王健林爭取并抓住了這次國企改制的機會,這就是王健林的過人之處,有膽也有識,這是他能取得成功的因素之一。[2-3]
2014年8月13日報道稱,中國首富王健林正將其商業帝國拓展到澳大利亞,計劃投資17億澳元(約合人民幣97.1億元)在當地發展房地產項目。[4]
2014年10月6日,據西班牙權威媒體《馬卡報》報道,馬德里競技與王健林就入股俱樂部一事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商討,當天下午該談判已經達成,具體細節沒有透露。[5]
2創業歷程
萬達集團具有鮮明的創新文化,萬達的發展史就是創新史。企業成立以來,萬達創新走了四步棋。
一、全國發展(1988年-1999年)
企業成立之初,因得不到計劃指標和土地,萬達被迫選擇舊城改造方式獲得土地,啟動了大連市西崗區北京街舊城改造,成為全國第一個進行城市舊區改造開發的企業,全國首創城市舊區改造的發展模式。上世紀90年代初期,萬達年房屋銷售量占大連市房地產銷售總量的兩成以上,在大連房地產企業中脫穎而出。為了做大規模,萬達實施跨區域開發戰略。
1993年5月,萬達赴廣州番禺開發僑宮苑小區,成為全國首家跨區域發展的房地產企業,獲得跨區域開發的寶貴經驗。
1998年始,萬達到成都、長春等多個城市開發,邁出大規??鐓^域發展的步伐。
萬達是全國跨區域發展城市最多的房地產企業,在全國超過80個城市有投資項目,遍及除西藏、青海、貴州之外的全國所有省、自治區和直轄市。
二、商業地產(2000年-至今)
為使企業獲得長期穩定的現金流,萬達主動戰略轉型,進軍商業地產,在全國首創“訂單地產”和“城市綜合體”的商業模式,成立商業規劃研究院、商業地產建設公司、商業管理公司,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和企業核心競爭力,萬達廣場成為中國商業地產第一品牌。萬達商業地產公司已在全國開業85個萬達廣場、51家五星級酒店,持有物業面積1704萬平方米,是世界排名第二的不動產企業。
三、文化旅游(2009年-至今)
為尋找新發展空間和利潤增長點,萬達集團將文化和旅游產業作為企業新的重點發展方向,成為全國最大的文化和旅游投資企業。
2012年,萬達集團成立萬達文化產業集團。萬達文化集團是中國最大的文化企業,注冊資金50億元,資產440億元,2013年收入255億元,已進入電影院線、影視制作、影視產業園區、舞臺演藝、電影科技娛樂、主題公園、連鎖娛樂、報刊傳媒、字畫收藏、文化旅游區等多個行業。文化旅游正成為萬達新的支柱產業。
四、跨國發展(2012-至今)
萬達計劃十年內成為世界一流的跨國企業,為中國的民營企業爭光。要成為世界著名企業,必須走出中國發展。從2012年開始,萬達跨國發展邁出實質性步伐。
2012年9月,萬達集團正式完成對美國第二大院線公司AMC娛樂公司的并購。萬達集團并購AMC公司涉及金額26億美元,是中國企業海外并購大型文化企業的成功案例,它不僅是中國民營企業在美國最大一起企業并購,也是中國文化產業最大的海外并購。并購完成后,萬達集團同時擁有全球院線排名第二的AMC公司和亞洲排名第一的萬達院線,成為全球規模、收入最大的電影院線運營商。
2013年6月19日,萬達集團在北京舉行投資英國發布會,正式向外界公布在英國的兩項投資,總金額約10億英鎊。發布會上,萬達集團宣布投資3.2億英鎊并購英國圣汐游艇公司,投資近7億英鎊在倫敦核心區建設超五星級萬達酒店。這是繼2012年9月并購美國AMC影院公司后,萬達集團國際化又一重大進展。
萬達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 三個農民工回鄉創業的財富故事
★ 同學聚會專業策劃范文案例
★ 收看《警察故事2020——我的戰“疫”》心得5篇
★ 公司2021年會賀詞致辭演講稿簡短5篇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