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要善于另辟蹊徑,如果只會踩著前人的足跡前進,是無法找到世外桃源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于新疆創業故事的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90后”新疆小伙:一顆紅棗的夢
“我為新疆紅棗打CALL”
米拉迪力是土生土長的新疆和田小伙兒,那里是一個盛產紅棗的地方。在上初中時,他在歷史課本上第一次看到了南昌起義。“在我心里,江西南昌是一座充滿熱血,讓人敬畏的英雄城市。從那時起,我就對南昌產生了一種情懷,也堅定了要來江西讀大學的想法。”米拉迪力說。
“大學生活的開始,就是夢想的開始。”2014年,米拉迪力考上了江西科技學院,坐了40多個小時的火車,如愿來到了南昌。他從新疆帶來了很多特產,那時候,米拉迪力就產生了一個想法:要把家鄉的特產和田大棗給介紹出去。
“新疆和田的紅棗個頭大、香甜營養高,但鄉親們都不太懂網絡,也不太懂銷售。”米拉迪力說,有一天,他在棗林里看到孩子們一邊玩耍,一邊幫著父母在挑揀紅棗,“一個孩子告訴我他的夢想是希望爸爸早點把紅棗賣完,然后就可以給他買一個新書包了。看到那些畫面,聽到小朋友的夢想以后,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覺得我有責任為他們、為家鄉做一些事情。”2015年3月,在學校的支持下,還在讀大學一年級的米拉迪力與南昌的創業小伙伴一起注冊成立了阿布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同年4月,米拉迪力又組建了他的創業團隊“新絲路創客駝隊”,他決定在南昌走出一條紅棗路。
讓家鄉的棗“紅”遍全國
公司成立不久,米拉迪力由于連續多日為紅棗銷售奔波勞累,突發急性胰腺炎,在辦公室暈倒后被送到醫院住院治療。為了盡快幫助棗農賣出紅棗,米拉迪力不顧醫生和家人反對,提前出院。“這次生病讓我覺得生命真的太脆弱了,要讓自己活得更有價值才行。”米拉迪力說,出院后,他在網上發起了一個話題叫“中國紅·和田棗”,通過互聯網,當時他靠著一股子鉆研勁兒,幾乎零成本構建了一個遍布全國的網商團隊,聯合了全國40多個城市的150多個創業團隊,6000多名新疆籍大學生,一起銷售新疆和田紅棗。
這次活動,讓家鄉的棗很快“紅”遍了全國。“活動得到了全國各地網友的支持,我們累計幫助700多家農戶賣出超過7萬公斤新疆特產。”米拉迪力說,這次活動也讓他認識到,新疆最好的名片是全國各地的新疆籍大學生。于是,在各方支持下,米拉迪力倡議成立了“新疆絲路創客網絡聯盟”,旨在給全國新疆籍的大學生搭建一個創業創新的平臺。
談及組織這項活動的初衷,米拉迪力說:“作為一個和田人,我有義務讓全國、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和田棗,讓和田棗飛向全國。紅棗是家鄉夢,我這顆來自新疆的‘棗’也在我的第二故鄉南昌實現了我們最初的夢想。”
紅棗的夢一直在路上
2016年12月28日,米拉迪力難掩激動,在鮮艷的黨旗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這是我人生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大學期間最有意義的事!”米拉迪力說,大學畢業后,他選擇留校擔任少數民族專職輔導員,從事新疆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創新創業輔導工作。“在南昌發展一段時間后,我打算再回到新疆。但是,無論身在何處,作為溝通新疆和內地橋梁的角色永遠不會變。”米拉迪力說。
在學校,米拉迪力傳遞著民族團結正能量,學校外,他的紅棗事業也紅紅火火。但創業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他經歷了創業以來最大的一次困難。
“2019年11月,新疆紅棗、核桃、葡萄干等農特產紛紛上市,12月至次年3月基本上是堅果市場的銷售旺季,根據年前初步訂單,以及年底我們直播帶貨出現的爆單等情況推測,我們進行了大量的囤貨,計劃2020年初春節后全方位開展營銷。甚至,為了大量囤貨,進行了企業貸款。”米拉迪力說,疫情暴發后,各大企業基本上停工停產,他們團隊成員也都是居家隔離,年前簽好的企業線下訂單無法正常配送,線上預售訂單也都紛紛退單。“復工復產后,新疆農特產雖然正常運營,但堅果市場已經錯過了銷售黃金期,春節前大量囤貨造成的損失無法在短期內補救。”
今年5月份,米拉迪力將公司地點搬遷到南昌高新區大學科技城。面對疫情的影響,他選擇迎難而上,計劃開設線下體驗店,通過“線上+線下”的經營模式,為紅棗打開新的銷路。“我的夢想是將和田紅棗打造成為‘新疆特產第一品牌’,雖然現在遇到了很大困難,但我會帶著這顆紅棗的‘夢’繼續堅定走下去 ”。米拉迪力說。
創業故事丨新疆小伙打造“駱駝鮮生”
“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相思無處可寄……如今,不管她/他在天涯海角,地址給我,我們都能幫您送達,最好的水果送給最愛的……”最近,這個售賣新疆水果卡的文案在朋友圈很火,新疆笑星王洋還是其代言人。
這是31歲的新疆小伙馮洋開發的創新產品,他通過“駱駝家的水果卡”將新疆生鮮水果賣到全國各地。賦予每種產品文化情懷,用一種“浪漫”的方式進行營銷,他的小目標是打造新疆版的“盒馬鮮生”。
細分市場找到風口
馮洋自稱是一個“愛折騰”的人。從大二起,他就開始創業。當時,馮洋還在北京交通大學讀書,就和幾個同學做起了大學生團購平臺“愛友團”。
因為沒有贏利點,入不敷出,團隊難以為繼。“這期間,我也擺過地攤、打過零工,不知道要走哪條路,但我一直堅信總有一條路會有未來。”馮洋說。
在煎熬中,馮洋又折騰出一個“五道口”門戶網站,雖然接到一筆42萬元的大單,可在移動互聯網沖擊下,這種傳統門戶網站并不好做,必須轉型。
在互聯網細分市場領域,馮洋發現了一塊空地,專注做大學生簡歷正裝照和各種形象照拍攝,“彩色熊貓”品牌誕生,目前“彩色熊貓”在全國有5家店,在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就有一家。
2011年,大學畢業的馮洋又發現了大學生正裝的商機,成立了上海“職友”,隨后在各大高校聲名鵲起,先后拓展到10個城市32家實體店。然而快速擴張之后,隨之而來的是虧損,股東撤資,短短幾個月內不僅發不出工資,馮洋還背上了百萬債務。經過各種調整,公司才慢慢走上正軌。
做新疆首批生鮮電商試水者
2013年,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馮洋看到了新疆的巨大機遇,決定回到家鄉,再次創業,他先后在網上賣過棉被和干果,可成效一般。
新疆電商專家、新疆大學經管學院教授陳兵說,2013年是新疆網商飛速發展的年份,當年,新疆網商比前一年增加8000個左右,但新疆網商同質化嚴重,大多數都從事干果銷售,打價格戰,隨后一些網商開始試水生鮮電商。
馮洋就是新疆第一批生鮮電商的試水者,作為土生土長的尉犁人,馮洋注冊了“駱駝家”品牌,首先從當地知名度高的羊肉做起,通過網上銷售把羊肉賣到全國各地。
同時,馮洋還在庫爾勒市開起了一家專賣尉犁羊肉的餐館,打通線上線下,為了給羊肉定品質分包裝,馮洋連續一周頓頓吃羊肉,直到滿嘴起泡。
冷鏈物流曾一度是制約生鮮電商發展的難題。馮洋建立了“駱駝家”物流供應系統,與上百家供應商代理商合作,解決了運輸難題。
慢慢地,馮洋創立的“西域逢羊”品牌在業內有了知名度,打開了銷路,現在年銷售額達到400萬元左右。
打造新疆版“盒馬鮮生”
這兩年,天貓、環球捕手、京東等大型電商紛紛將目光投向新疆鮮果,互聯網正在為新疆特色農產品打開新的空間。
“這些年,變化已成為我們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常量,我們也要跟上潮流,就是變化,但不變的就是創新。”馮洋說。
依托物流優勢和農產品優勢,今年,馮洋推出了創新產品“駱駝家的水果卡”,該水果卡的有效期是一年十二個月,只要購買該卡,每個月都會有1-2款鮮果或干果從產地直接快遞給客戶。
“當天從產地摘下,當天送到烏魯木齊,晚上就乘飛機發到北京,再由北京同城配送,保證一到兩天內送到客戶手中,從今年5月20日至今已銷售了超過3000張,我們的客戶都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沈陽。”馮洋說。
隨著消費者對生鮮食品的需求,“盒馬鮮生”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崛起。與傳統零售最大的區別是,“盒馬鮮生”運用大數據、移動互聯、智能物聯網、自動化等技術及先進設備,實現人、貨、場三者之間的最優化匹配,從供應鏈、倉儲到配送,“盒馬鮮生”都有自己的完整物流體系。
馮洋在華凌市場的線下體驗店“駱駝鮮生”即將開業,展示線上銷售的各種特色產品,消費者可線上購買線下提貨。
“我希望把它打造成新疆版的‘盒馬鮮生’。”馮洋說。
新疆大學生創業故事
馬旭東,創業最難的是缺資金
面孔瘦削、身材高挑的80后回族小伙馬旭東一身休閑打扮,說起話來鏗鏘有力,聊起生意侃侃而談,話語間充滿著朝氣和自信。記者采訪馬旭東時,他正在伊寧市望景華庭電腦城忙著給顧客介紹數碼相機。馬旭東開的明睿數碼科技經營部,占據著望景華庭電腦城中心位置,柜臺全部由自然色實木板材裝飾,與其他的柜臺相比,風格古樸自然,別具一格。柜臺內擺放著各種型號的數碼相機、鏡頭、攝像機及配件。
馬旭東的家在尼勒克縣科克浩特浩爾蒙古民族鄉托普村,他是家里的老小,2009年畢業于西安外事學院園林工程系。畢業后,馬旭東在北京海淀區中關村(000931,股吧)一家電子科技公司實習,實習期結束后,就在該公司從事數碼產品營銷和售后服務。因馬旭東做事認真,業績突出,一年后從店長做到了部門經理,進入公司管理層,并成為公司的部門經理,曾領導20余名員工。正當在北京的事業小有起色的時候,為照顧年事已高的父母,他毅然辭去北京的工作,回到伊犁。
馬旭東說: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孩,需要盡一個兒子的責任,不能老想著自己在外打拼。我相信回家創業,干自己喜歡的工作,也會有一番作為。
在外打拼4年多,回到伊犁的馬旭東沒有急著考公務員,也沒有找工作,而是萌發了創業的念頭。
馬旭東告訴記者:之所以選擇經銷數碼產品,一方面是因為在北京干過這類產品的營銷,了解電子數碼產品的消費特點,也認識一些生產廠家,有穩定的進貨渠道和合作商;另一方面是自己喜歡擺弄數碼相機和攝影,喜歡琢磨數碼產品。我不會從事自己不感興趣或不熟悉的行業。我回到伊犁,也看到一些同學考上了公務員,當了國家干部,但他們的職業選擇我并不羨慕,我認為趁自己年輕干自己喜歡的事業,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也是不錯的選擇。
萬事開頭難。自主創業對于馬旭東來說并非一帆風順,遇到的頭道難題便是資金。作為一個農民家庭出生的孩子,要籌措十余萬元的創業資金,曾讓馬旭東費了一番周折。雖然在外打工積攢了一些積蓄,但不夠,他只好申請大學生創業貼息貸款。申請貸款程序復雜、手續繁瑣,要貸10萬元的額度,需要找4個擔保人。找擔保人并非易事,沒個十天半個月貸款根本辦不下來。無奈之下,馬旭東找農村信用社貸了一筆利息較高的商業貸款,才把經銷部開了起來。
馬旭東深有體會地告訴記者:為了爭取大學生創業貸款,我跑了一個星期都沒有辦下來,繁瑣的手續讓我頭痛,最后只好找利息較高的商業貸款解決問題。現在我最大的壓力就是缺少流動資金,希望政府在扶持我們創業時,在辦理融資貸款手續時能夠更簡便一些,條件再寬松一些。
除了融資方面的壓力,馬旭東最擔心的還是生意,開業3個多月來,利潤并不豐厚。但馬旭東表示:創業路上會有挫折,但我們還年輕,還有打拼的熱情和敢于闖蕩的勇氣,只要持之以恒,把握機會,一定會把生意做好做大。
艾尼瓦爾和他的婚紗影樓
7月4日下午6點,28歲的維吾爾族小伙兒艾尼瓦爾吐爾遜拖著疲憊的身驅,從幽暗的攝影棚里走出來。他揉了揉了眼睛,慢聲細語地說:今天給兩對新人拍婚紗照,幾乎拍了一天,太累了,坐在沙發上不知不覺睡著了。
艾尼瓦爾開設的藝孜谷婚紗影樓,位于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市新華醫院對面的一條小巷內。租賃的門面房共兩層:一樓是裝修典雅的接待室,二樓是化妝間和攝影棚。這里比不上繁華地段的大影樓,但裝修、陳設卻充滿著濃濃的民族風情。
開辦一家影樓,是我多年的夢想。現在可以說,終于圓夢了。艾尼瓦爾說。
艾尼瓦爾出生在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坎鄉農村,童年喪母,青年喪父,成長之路充滿坎坷。高中畢業后,他考入了新疆廣播電視大學攝影專業。
艾尼瓦爾非常喜歡攝影。畢業后,他就有了開辦影樓的想法,但因經濟條件不具備,就先在烏魯木齊一家婚慶公司從事婚禮拍攝工作。5年后,他回到家鄉伊寧,在一家影樓干了兩年婚紗攝影,覺得技術成熟了,才開始籌備影樓的工作。
今年2月,艾尼瓦爾的影樓正式開張營業了。為了開辦婚紗影樓,我不但把打工掙的錢全部投了進去,還找朋友借了5萬元,連租房、裝修、購買婚紗、攝影器材等,先后投入18萬元。艾尼瓦爾說,現在影樓開業4個多月了,生意還不錯。
伊寧市有20多家婚紗影樓,競爭非常激烈。我之所以有底氣開辦婚紗影樓,首先我有攝影技術,有在影樓從業的經歷,熟悉婚紗影樓運作的流程和贏利方式。伊寧市影樓雖然多,但具有民族風情、專為少數民族拍攝婚紗照的影樓不多,現在大約只有五六家。艾尼瓦爾自信地說,只要突出民族特色,拍攝質量過硬,做好宣傳,不愁沒有客戶。現在,我們每天能接到一兩個婚紗照訂單,月營業額可達2萬余元,跟預期的差不多。
談起當老板的感受,艾尼瓦爾說,給別人打工和自己創業有天壤之別,為別人打工不用操心,自己創業什么都得干,啥都要操心。添置攝影器材、購買婚紗、照片后期處理、廣告宣傳等,都要艾尼瓦爾自己一手操辦,而且都需要錢。所以,籌措資金的壓力很大。
因父母早逝,艾尼瓦爾的家里人根本幫不上忙,只能靠自己單槍匹馬地干。為節省成本,我只雇了4個人。其中,化妝師月工資就要4000元。攝影師目前還雇不起,我自己既要當老板,還得當攝影師。他指著化妝間一排婚紗說:就連婚紗的樣式也是我自己設計或修改的。從外邊買的婚紗,有些款式不適合維吾爾族的審美觀,就得動手重新修改,有些還得請裁縫重做,繁瑣的事太多了。
對影樓的前景,艾尼瓦爾信心十足地說:我最大的夢想,就是幾年后把影樓搬到市里繁華的街面上,做一家最有民族特色、實力最強的婚紗影樓。
新疆七旬老人的創業故事
從下崗到自主創業,再到用愛心回報社會,新疆兵團第十二師104團職工白常福十多年間走過了一條不平凡的路。
新疆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 《謊言與真相——新疆教培紀實》觀后感范文五篇
★ 我身邊的脫貧攻堅故事素材五篇
★ 社工組織感恩節老年活動的策劃方案范文
★ 黃文秀先進事跡時代楷模發布儀式直播司法部門領導觀后感精選十篇
★ 十周年聚會策劃范文模板
★ 保護綠水青山決勝全面小康愛祖國愛家鄉話題作文10篇
★ 民族團結工作計劃精選合集
★ 2020最新團委工作總結范文五篇
★ 青少兒素養的培育與引導網絡個人征文5篇最新
★ 單位工作總結范文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