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瀾創業故事:愛與榮耀內容概要:楊瀾,1968年3月31日生于北京。中國電視節目主持人、媒體人、傳媒企業家、慈善家。陽光媒體集團主席和陽光文化基金會主席。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于楊瀾創業故事的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楊瀾企業家的創業故事
位居陽光文化媒體集團董事局主席,楊瀾還是那么隨和率真,樂觀開朗。與“陽光”為伴的感覺,似乎也就決定了她對事業和生活的基調。如果不是她干練地吩咐秘書、應接事務,你很難把她和一個現代企業家聯系在一起。
采訪過150多位精英名流
楊瀾剛剛從國外回來。這一次她拜會了瑞典的女外交部長,諾貝爾基金會主席,愛立信的總裁等等。這幾年,除了當老板,楊瀾也是一個打工者。由她主持的《楊瀾訪談錄》已經成為電視節目的一個知名品牌,接受她采訪的各國政要和文化科技界的精英名流已有150多位。而在就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不同方面的熱點話題所做的訪談中,楊瀾敏捷的思路,得體大度的舉止,以及不失機智幽默的風格,使這檔談話節目別具風采。
楊瀾訪談的最大魅力,在于她每每以真情對話,而引得名人動情。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萊特就在楊瀾的訪談中,動情地說到:“當我丈夫要求與我離婚時,我傷心極了……想想看,我大學畢業三天就結婚了,從來不知該如何獨立生活。但我挺過來了,甚至做了從沒想過可能做的事。”英國最大的商業集團維珍集團創始人理查德·布蘭森則感慨萬端:“有一次,我偷運唱片出境……我被抓起來關了一夜,直到母親把我保釋出來。在那之前,我是典型的叛逆青年,沒有什么我不敢做。那一夜,我想了很久,明白了自己的底線。我保證,每個人如果在監獄里呆上一天,會有好處?!倍趯牡脑L談中,楊瀾說:人在特別自信的時候,是不是也會有他自卑的另一面?姜文回答到:“你說得對……你剛才說自卑,其實我非常自卑?!?/p>
楊瀾希望這檔節目不久以后就能與上海觀眾見面。同時,在《楊瀾訪談錄》的既定定位之外,陽光衛視又將對更年輕卻很有意思也很具光彩的人物,制作一檔新的訪談節目;招聘相應主持人的工作也將在全國展開。
從名主持到企業家
對于楊瀾,許多人至今還記得她在中央電視臺《正大綜藝》出場的情景。說到這一點,楊瀾感慨頗多。的確,對于一個新人的脫穎而出,實在是沒有比中央電視臺更好的平臺了。楊瀾因此始終感謝中央臺?,F在她在那里還有許多好朋友,還不斷地有著合作項目。楊瀾說,現在想起來,那時侯的情形,就像是“置身于親切平穩的溪流,自己只要專注單純地投入具體的工作,沒有那么多雜七雜八的事情。”然而自己創業以后,“就像是置身于湍急的河流。”喝過水嗎?“當然啦!當然喝過水啦!”楊瀾仍然是笑著這樣說。楊瀾說,這些年她經歷了太多的事情,真正是磨礪了見識,增長了閱歷。那么后悔嗎?“不后悔!一點也不后悔!”畢竟,人生獲得了更大的舞臺,事業開拓了更廣闊的空間。三年前,“陽光文化”創辦時的資金是600萬元,現在已經是6億港元了。“我可沒有借債噢?!标柟庑l視現在在中國大陸有3000萬用戶,在香港、臺灣地區全頻道落地,在美國也覆蓋了40萬華人用戶。楊瀾也曾經被評為中國最成功女企業家之一。
不是說“陽光”被賣掉了70%的股份嗎?楊瀾又笑了,“那只是陽光衛視,它只占陽光文化的5%。再說,企業的開放組合,正是現代企業的運營理念。”
孩子是我的“補藥”
楊瀾的大男孩今年七歲,馬上就要上小學了,女孩今年已經三歲了。說到孩子,楊瀾更開心了。上次見面的時候她說:“孩子是我的‘補藥’。雖然不能老跟孩子呆在一起,可他們跟我可親啦!有時候過了一星期才回家,一走上樓梯,孩子們就伸出胳膊叫喚起來了?!蹦缸又?、母女之愛,真是溢于言表。楊瀾的確很忙,除了公司和《楊瀾訪談錄》這兩攤子的事情之外,她還會有各種社會工作,比如她今年又當選了全國政協委員。前年,北京申奧委忽然通知她參加申奧工作,隨后她丟下一切,參加了緊張的評選,最后她作為文化主題的陳述人而飛赴莫斯科。接著,她又擔任了美國國際電視節“艾美獎”的評委……在繁忙的事業和天南海北的奔波中,孩子就由楊瀾的父母親領著。但是楊瀾總是會擠出時間,為了更多地和孩子們呆在一起。只要有空,她還會陪著孩子練習鋼琴。
楊瀾創業故事:人生需要規劃
第一次轉型:央視節目主持人
在成為央視節目主持人以前,楊瀾是北京外語學院的一名大學生,還是一個有些缺乏自信的女生,甚至曾因為聽力課聽不懂而特別沮喪。直到后來聽力水平提高了,才逐漸恢復了自信。她說:“我經常覺得自己不是一個有才華和極端聰明的人。”可這一切并沒有影響到楊瀾后來的成功。勤勉努力的她,不僅大膽直率,看問題也通常有自己獨特的視角。
1990年2月,中央電視臺《正大綜藝》節目在全國范圍內招聘主持人。楊瀾以其自然清新的風格、鎮定大方的臺風及出眾的才氣逐漸脫穎而出。但是,由于她長得不是太漂亮,在第六次試鏡時還只是在“被考慮范圍之列”。楊瀾知道后,就反問導演:“為什么非得只找一個女主持人,是不是一出場就是給男主持人做陪襯的?其實女性也可以很有頭腦,所以如果能夠有這個機會的話,自己就希望做一個的聰明主持人?!薄拔也皇呛芷?,但我很有氣質。”就是因為楊瀾這些話,徹底打動了導演。畢業后,楊瀾正式成為《正大綜藝》的節目主持人。直到現在,楊瀾也一直堅持主持人不一定非得漂亮,女人的頭腦更重要。
四年央視主持人的職業生涯,不僅開闊了楊瀾的眼界,更確立了她未來的發展方向:做一名真正的傳媒人。
第二次轉型:美國留學生
1994年,當人們還驚嘆于楊瀾在主持方面的成就時,她又做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決定:辭去央視的工作,去美國留學。
在事業最明亮的時候選擇激流勇退,這就意味著她要放棄目前所擁有的一切,包括觸手可得的美好未來。但資助她留學的正大集團總裁謝國民先生,說了這樣一句話:“我覺得一個節目沒有一個人重要?!边@給楊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26歲的時候,楊瀾遠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就讀國際傳媒專業。有一次,楊瀾寫論文寫到半夜兩點鐘,好不容易敲完了,沒有來得及存盤,電腦就死機了。楊瀾當時就哭了,覺得第二天肯定交不了了。宿舍周圍很安靜,除了自己的哭聲,只有宿舍管道里的老鼠在爬來爬去。但最后,她還是擦干眼淚,把論文完成了。談起這段生活,楊瀾說:“有些人遇到的苦難可能比別人多一點兒,但我遇到的困難并不比別人少,因為沒有一件事是輕而易舉的,需要經歷的磨難委屈,一樣兒也少不了”。
業余時間,她與上海東方電視臺聯合制作了《楊瀾視線》——一個關于美國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的專題節目,這是楊瀾第一次以獨立的眼光看世界。她同時擔當策劃、制片、撰稿和主持的角色,實現了自己從最底層“壘磚頭”的想法。40集的《楊瀾視線》發行到國內52個省市電視臺,楊瀾借此實現了從一個娛樂節目主持人向復合型傳媒人才的過渡。
更重要的是,在這期間,她認識了先生吳征。作為事業和生活上的伙伴,在為她拓展人際關系網絡和事業空間方面,吳征可以說居功至偉。他總是鼓勵楊瀾嘗試新的東西:寧可在嘗試中失敗,也不能在保守中成功!正是吳征的幫助,使得楊瀾未來的道路越走越寬。
第三次轉型:鳳凰衛視主持人
1997年回國后,楊瀾開始尋找適合自己的機會。當時,鳳凰衛視中文臺剛剛成立,楊瀾便加盟其中。1998年1月,《楊瀾工作室》正式開播。
鳳凰衛視的兩年,在楊瀾的職業發展上起了重要作用。她不僅積累了各方面的經驗和資本,也同時預留了未來的發展空間。
在鳳凰衛視,楊瀾不只是主持人,還是《楊瀾工作室》的當家人,自己做選題,自己負責預算,組里所有的柴米油鹽,她都必須精打細算。這種經濟上的拮據,對楊瀾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鍛煉,使她知道如何在最低的經費條件下,把節目盡量完成到什么程度。
在隨后的兩年時間里,楊瀾一共采訪了120多位名人。這些重量級的人物也構成了楊瀾未來職業發展的一部分,不少人在節目之后仍和她仍保持密切的聯系。這種聯系除了會給楊瀾帶來一些具體的幫助之外,精神上的獲益也不可忽視。同時,與來自不同行業不同背景的嘉賓交流,也讓她的信息量獲得極大的豐富。
兩年后,楊瀾已經有了質的變化。她擁有了世界級的知名度、多年的傳媒工作經驗,以及重量級的名人關系資源,對于她而言,進軍商界顯然所欠缺的只是資本而已。而吳征,正是深諳資本運作的高手。
第四次轉型:陽光衛視的當家人
1999年10月,楊瀾辭去了鳳凰衛視的工作。從鳳凰衛視退出之后,楊瀾曾一度沉寂。2000年3月,她突然之間收購了良記集團,更名為陽光文化網絡電視控股有限公司,成功地借殼上市,準備打造一個陽光文化的傳媒帝國。
與大多數商人的低調不同,楊瀾選擇了始終站在陽光衛視的前面。在報刊雜志網站上,經??梢钥吹疥P于楊瀾的報道。她從一個做傳媒出來的人變成了一個傳媒名人。這種對傳媒資源運用的駕輕就熟,使得她的陽光衛視一出生就有了許多優勢。
但楊瀾創業不久,就遇到了全球經濟不景氣,楊瀾立刻感覺到了壓力。她幾乎天天都想著公司的經營。由于市場競爭的壓力,楊瀾將公司的成本銳減了差不多一半,并逐漸剝離了虧損嚴重的衛星電視與香港報紙出版業務,同時她還將自己的工資減了40%。
2001年夏,楊瀾作為北京申奧的“形象大使”參加了在莫斯科成功申奧的活動。同年,她的“陽光文化”接手了中國最大的門戶網站之——新浪網,開創了網絡和電視相結合的時代,又與四通合作成立“陽光四通”,開始進軍網絡業和IT業。
這一切都給公司所有員工帶來了信心。終于,陽光文化在截止2004年3月31日的2003財政年度中取得了盈利,擺脫了近兩年的虧損。之后,陽光文化正式更名為陽光體育,楊瀾同時宣布辭去董事局主席的職務,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文化電視節目的制作中。
楊瀾的創業故事:主持人到企業家的轉變
楊瀾,中國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及企業家。從1990年起曾與趙忠祥一同主持中國中央電視臺《正大綜藝》節目并為大家熟知。主持多檔談話節目,如采訪類節目《楊瀾訪談錄》及女性類節目《天下女人》。曾被評選為“亞洲二十 位社會與文化領袖”、“能推動中國前進、重塑中國形象的十二位代表人物”、“《中國婦女》時代人物?,F擔任陽光媒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主席。
01
由于曾經聽力受損的緣故,楊瀾曾說:“我經常覺得自己不是一個有才華和極端聰明的人?!?/p>
可這一切并沒有影響到她后來的成功。勤勉努力的她,不僅大膽直率,看問題也通常有自己獨特的視角。
1990年2月,中央電視臺《正大綜藝》節目在全國范圍內招聘主持人。
楊瀾以其自然清新的風格、鎮定大方的臺風及出眾的才氣逐漸脫穎而出。
但是,由于她長得不是太漂亮,在第六次試鏡時還只是在“被考慮范圍之列”。楊瀾知道后,就與導演溝通:“我不是很漂亮,但我很有氣質。其實女性也可以很有頭腦,所以如果能夠有這個機會的話,自己就希望做一個的聰明主持人?!?/p>
畢業后,楊瀾正式成為《正大綜藝》的節目主持人。直到現在,楊瀾也一直堅持主持人不一定非得漂亮,女人的頭腦更重要。
四年央視主持人的職業生涯,不僅開闊了楊瀾的眼界,更確立了她未來的發展方向:做一名真正的傳媒人。
02
1994年,當人們還驚嘆于楊瀾在主持方面的成就時,她又做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決定:辭去央視的工作,去美國留學。
在事業最明亮的時候選擇激流勇退,這就意味著她要放棄目前所擁有的一切,包括觸手可得的美好未來。但資助她留學的正大集團總裁謝國民先生,說了這樣一句話:“我覺得一個節目沒有一個人重要?!边@給楊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26歲的時候,楊瀾遠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就讀國際傳媒專業。
業余時間,她與上海東方電視臺聯合制作了《楊瀾視線》,一個關于美國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的專題節目,這是楊瀾第一次以獨立的眼光看世界。
她同時擔當策劃、制片、撰稿和主持的角色,實現了自己從最底層“壘磚頭”的想法。
40集的《楊瀾視線》發行到國內52個省市電視臺,楊瀾借此實現了從一個娛樂節目主持人向復合型傳媒人才的過渡。
03
1997年回國后,楊瀾開始尋找適合自己的機會。
當時,鳳凰衛視中文臺剛剛成立,楊瀾便加盟其中。1998年1月,《楊瀾工作室》正式開播。
在鳳凰衛視,楊瀾不只是主持人,還是《楊瀾工作室》的當家人,自己做選題,自己負責預算,。這種經濟上的拮據,對楊瀾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鍛煉,使她知道如何在最低的經費條件下,把節目盡量完成到什么程度。
在這個節目里,楊瀾一共采訪了120多位名人,不少人在節目之后仍和她仍保持密切的聯系。這種聯系除了會給楊瀾帶來一些具體的幫助之外,精神上的獲益也不可忽視。同時,與來自不同行業不同背景的嘉賓交流,也讓她的信息量獲得極大的豐富。
兩年后,楊瀾已經有了質的變化。她擁有了世界級的知名度、多年的傳媒工作經驗,以及重量級的名人關系資源,對于她而言,進軍商界顯然所欠缺的只是資本而已。而她的先生吳征,正是深諳資本運作的高手。
04
1999年10月,楊瀾辭去了鳳凰衛視的工作。
2000年3月,她突然之間收購了良記集團,更名為陽光文化網絡電視控股有限公司,成功地借殼上市,準備打造一個陽光文化的傳媒帝國。
與大多數商人的低調不同,楊瀾選擇了始終站在陽光衛視的前面。
在報刊雜志網站上,經常可以看到關于楊瀾的報道。她從一個做傳媒出來的人變成了一個傳媒名人。這種對傳媒資源運用的駕輕就熟,使得她的陽光衛視一出生就有了許多優勢。
資本市場上,傳媒概念正如日中天,陽光衛視的出現適逢其時,是時勢造英雄的絕佳樣本。但楊瀾未能料到,短短3年間,陽光衛視累計虧損超過兩億港元。2003年6月,楊瀾宣布將陽光衛視70%的股權賣給內地一家傳媒集團。
“我投身商界不是簡單地為了賺錢,還包括實現我過去不能實現的那些媒體理念。但是很遺憾,創業不久就遇到全球經濟不景氣,當時我壓力很大,幾乎天天想著公司的經營。我把公司的成本銳減了差不多一半,還把自己的工資減了40%。吳征跟我說你做這些沒有什么用,你那些工資能占多大比例,能省多少錢?我就說,我希望大家看到我的努力?!睏顬懟貞浾f。
2004年,楊瀾通過重組陽光文化,成立陽光媒體投資公司,發展教育、出版、新媒體資訊、電視、體育5大項業務,公司逐漸走出困境,開始盈利。
2010年,楊瀾以70億元身家登榜“2010胡潤女富豪榜”,這位采訪過無數名人的名人主持時刻保持著她的優雅,她的氣質與修養為女性提供了榜樣。
楊瀾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 觀看中國合伙人有感范文大全
★ 中國合伙人觀后感優秀影評650字
★ 中國合伙人觀后感優秀影評600字5篇
★ 電影中國合伙人觀后感影評600字
★ 中國合伙人電影觀后感影評650字
★ 2019袁隆平的勵志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