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遵守這些原則,初創企業可以增加可持續發展的機會,不會只是短期增長或對整個社會產生負面影響。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創業公司可持續發展的三要素,歡迎大家閱讀!
明確以社會影響為導向的價值框架
作者稱,據研究結果顯示,50多年來沒有一家“有遠見的公司” 將“股東財富最大化”、“利潤最大化”,甚至“增長最大化”作為其驅動力。
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才是可持續發展的動力,而盈利能力是可持續發展的核心,這些價值觀為公司提供了一種使命感——理解它們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為他人創造價值。
由于人工智能、隱私等方面的擔憂,現代科技公司如今面臨著重大問題。作者相信最好的企業本質上與社會的長期利益是一致的,他們的產品和運營不能對更廣泛的生態系統產生負面影響,經濟收益取決于尊重。
因此,短期收益永遠不值得長期犧牲,為社會創造的核心價值、投資未來才是正事。
擁有隨著市場的演變而轉型的適應能力
有長遠眼光的創業者會認識到,他們需要在成功的第一步就開始轉型。
市場偏好、技術水平和法規時時在變化。曾經新奇的東西隨著時間的推移變成了普通商品,成熟的企業需要系統性轉變的轉型周期。
在科技行業,微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具有不止于第一步的執行力。首席執行官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明白“增長思維(growth mindset)”的必要性,他認識到微軟必須超越把Windows作為其核心的想法,因此他推動公司建立了云計算服務Azure,目前年收入超過340億美元。
最近的研究表明,如果公司不能重塑自我,標準普爾500指數中約50%的成份股將在未來10年被取代。如果微軟繼續專注于單一業務,它可能已經加入了死亡名單。相反,它持續轉型,并成為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公司之一。
將創始人驅動的決策模式轉為可擴展的領導系統
一個成功的初創公司往往是由其創始人及其核心團隊的愿景所驅動,他們做出了大多數關鍵決策。
但作者指出一個持久的公司需要一個成熟的領導體系。該框架允許在整個組織內授權和分配決策,它植根于員工實踐,幫助公司不斷招募、發展和留住各級領導人才,并做出符合公司愿景和價值觀的決策。
比如迪士尼通過向其他領導人開放創意決策流程,使公司保持了創新動力。各個具有自主權的領導團隊繁榮了迪士尼的生態系統,形成了一個經久不衰的領導體系的力量。
只有做到這三點,當前這一代高速增長的企業才能建起護城河,幫助它們打造卓越的產品和服務,同時避免道德難題,增加企業在創始人一代之后繼續存在的可能性,實現可持續發展。
【拓展閱讀】
根據自己的職業生涯,Quarles對于公司擴張時容易出現的弱點了如指掌,她總結出了擴張時應該遵循的三大原則。
1.找準指標,持續改進
有的公司對于問題的出現不敏感,直到問題很大了以后再處理,結果就是崩潰。有的公司對于問題則過于敏感,對小的問題也采取大動作,讓公司付出過多的成本。Quarles建議采取的方式是問題來了不要怕,找準一個關鍵指標,利用它來判斷問題是否解決。
例如在Playdom時,Quarles把LTV(生命周期總價值)作為北極星指標,通過它來判斷一個客戶是否有簽約價值,進而改善了客戶質量,最終提升公司的財務表現。
2.直面問題,利用問題建立系統
Quarles認為,公司出現任何問題,都會產生反作用力,你也可以把它轉化成機會,因為你能夠根據問題重新調整方向,調動資源。公司要成長,就必須破而后立,就像蛻皮的蛇一樣。
創業公司出現問題,不是陷阱而是立足點,創業者要面對問題,識別它出現的源頭,并且修復它,而在修復問題的過程中可以建立起一套比以前更好的系統。
在Playdom的早期,所有員工的信息都錄入在電子表格里,而沒有使用人力資源信息系統,對于員工的管理也沒有成型的策略。當擴張期員工人數達到175-200人時,管理層對人員的管理開始失控,人事成本的增長速度也大增。這種問題,在創業初期對于經驗不足的創業者其實很難預見。之后Quarles領導的管理層重建了人事管理策略,并使用了新的系統,彌補了這個問題,公司的發展重入正軌。
3.不要大包大攬,讓一線團隊解決具體問題
作為初創公司的CEO,因為團隊規模小,很多時候習慣了當救火隊員,什么事情都要親力親為。但是公司的規模擴大之后,再使用這種方法只會有反效果。公司的每一個具體團隊的Leader,應該有能力去識別和解決各自團隊出現的問題。包括創始人在內的高層管理者可以與團隊Leader一起討論解決問題的思路,但是不能代替他們給出方案。
在Nextdoor,Quarles接收到BI(商業智能)團隊的數據異常報告,這意味著產品或業務出現了問題。在定位到出現問題的產品后,她交了一個任務給團隊的Leader,讓他設計了一套數據儀表板,這樣團隊就可以自行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而不至于讓問題擴大到整個公司的層面。
相關文章:
1.2019關于創業公司口號 關于創業的標語精選集錦
2.公司發展年度工作總結范本
3.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僅為3%,微乎其微的成效背后該如何突破?
4.2019年度推薦創新創業團隊口號精選集錦大全【優秀篇】
5.企業發展演講稿范文5篇
上一篇:用對的方法讓團隊良將如潮
下一篇:創業公司擴張路上的四大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