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手記/(9)
學校組織的“大部隊”稿件來了,編輯隊伍也加大了,今天我們推出兩條優選征文——首條內容里,你們從秦嶺的十二時辰寫到了“里坊”的一頓午飯,從古代到現代,從科技到建筑、從藝術到休閑,各種“名片”,令總編輯親擬標題:十個贊……
二條內容是一個學校五位同學分別寫的“大西安”,文筆之流暢,視角之新鮮西安城墻導游詞800字,同學們一定要點進去,認真看!
So,少年君敲黑板,像“八水繞長安”、“中歐班列”、“秦創原”這樣的新西安新名片:列位同學,誰敢?
51
秦嶺十二時辰
- 名片名稱:秦嶺 -
文/長安大學附屬中學八年級學生 羅書卿
“曾羨慕閑云野鶴作客人間,寄情于天地有靈草木無邪,此生不做萬人杰,赴一株水仙白頭約......”大家好!我是小導游羅書卿,無需晴空萬里,偏要在小雨淅瀝中,帶您翩躚于秦嶺的長安十二時辰里。
食時,驅車經高速至終南山腳的小鎮,暢飲一口撲面而來的霧氣,并不覺得冰涼,只是輕飄飄地,喚醒身體里睡眼惺忪的細胞,再緩緩地托著它們運作起來。您可以悠哉游哉的轉悠幾圈,不似江南青磚黛瓦的溫柔線條,陜西本土的特色平頂民居方方正正,大概是秦嶺對這片大地特殊的偏愛,也是獨一份的浪漫。作為中國南北地區的分界線,它忠誠地阻止冬季冷空氣南下,攔截夏季東南季風的北上。
隅中至日昳,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可以向高峰進發,踩著臺階一步一遙,任鞋底濺起的水花在地面印花,回贈給大自然一枚郵票。您亦可在山中修筑的小亭里久坐,用手與雨滴擊掌為誓,許下永恒的諾言,是對平安的祈求,是對未來的期許,更是心中悸動……身邊人,或許是用肉眼看不見的。逝去的或遠方的,換了一種方式繼續守護你;尚比肩而立的,轉頭望去,跌進陣陣眼里波光,愿永不分離。
酉時,倦雞歸巢。自然的懷抱漸漸歸于地平線,我們來到高山草旬,觀云卷云舒,云海翻涌,斗轉星移。在平緩的小坡上暢快奔跑,激情吶喊。
黃昏戌時,“夕陽熬紅雙眼想等來晨鐘聊聊天”,羞紅半邊臉,胭脂瓶在偌大油紙上暈染開。支起帳篷、烤架,來一場孜然與麻椒的舌尖較量。您更支持哪一方呢?
亥時,星河璀璨,淡淡星光倏忽照亮發絲,悄悄探出頭來,捕捉到一顆叛逆的 star, 它不肯聽月亮媽媽的話早早睡覺,耍著機靈和我眨眼睛。
“西窗的雨,輕輕的吟唱。我美麗年華,今向何方?愿若流水,無心何妨。再化作云雨,某夜倚你西窗……”歡迎來秦嶺,我們一同邂逅秦嶺的美妙風景。
52
新西安科技實力的強盛標識
- 名片名稱: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文/高新一中七年級學生 許嘉玥
指導老師/陳莎
各位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來自高新一中七年級D1班的許嘉玥。歡迎大家來到我的家鄉,歷史悠久的古城——西安。
今天,我不給大家講述十三朝的瑰奇故事,而要帶大家來到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給大家看看一個在新時代下科技發達、不同尋常的新西安。
高新區是我從小生長的地方。不久前,高新區被設立為全國首個硬科技示范區,為西安的科技產業發展又添上了一把火。高新區取得如此成就,與這里的相關產業基礎是分不開的。時至今日,高新區已經培引了1100多家“小巨人”企業,培育了1431家高新技術企業。而且如比亞迪、華為、華潤、騰訊、三星等國際知名公司紛紛與高新區合作,落地了多個重大科研項目。這些都是高新區、乃至西安市科技實力逐漸強盛的標識,是身為一個“高新人”引以為傲的城市豐碑。
當然啦,高端的技術和人才必然會帶來許多有價值的產品。高新區企業研發出的啟明加速芯片,可以運用在無人車等AI智能中,提高算力和仿生度。還有具有極高集成度的物聯網核心芯片。這里研發的“打針神器”還在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大放異彩,為大家的健康保障出了一份力呢!
在這樣的科技水平下,西安市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高新區的產業孵化園、科技研發中心更是把科技帶進生活,讓這座城市與時代同行共進。
西安,不僅有“一城文化,半城神仙”的古老面紗,也有高新區科技實力帶來的磅礴新興生命力。
53
以盛世華章的氣魄架起友誼的橋梁
- 名片名稱:西安北站 -
文/未央區講武殿小學五年級學生 黨煜欽
指導老師/雷新瑩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大家好!大美西安歡迎您的到來!我是未央區講武殿小學五二班的黨煜欽,今天,我很高興帶領大家游覽西北最大的高鐵站——西安北站。
西安北站位于西安北城,緊鄰渭水之濱,是在2008年9月19日開工建設,2011年1月11日投入使用的,它目前是我國西北地區最重要,規模最大的鐵路客運樞紐站。
西安北站就在我家附近,爺爺說,在我小時候這里荒蕪人煙。而如今,這里已經舊貌換新顏,為祖國各地的朋友架起了友誼的橋梁——它貫通祖國的東西南北,真正實現了幾代人渴望的“天塹變通途”的夢想!
2017年12月6日,西安北站首發開往成都東站的次列車,標志著西成高速鐵路正式開通運營,大詩人李白絕對想不到“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從此成為歷史。
西安北站上有高鐵,下有地鐵。由北站發出的城市地鐵有兩條:2號線和4號線。如果您想去大明宮遺址公園、大唐不夜城、 大雁塔等西安的幾個著名景點,4號線是你的不二之選。如果你想去鐘樓,坐2號線就可以直達。
對啦,在十四運開幕之前,連接著機場,北站和十四運館場——西安奧體中心的14號線也開通了,如果你來到西安,從西安北站下車,地鐵可以帶你去所有你想去的地方。
西安北站的設計和建設也非常獨特,立意為“唐風漢韻、盛世華章”。設計師們融合了唐朝建筑大明宮含元殿和西安城墻的元素,看起來樸素莊重、雄奇壯美,是我國西北部一道亮麗的風景,也是我們西安人的驕傲,更是我這個地地道道未央人的光榮。
54
西安人邁步未來的旗桿
- 名片名稱:西安鐘樓 -
文/樊子衿
諸位客官,歡迎來到西安。我是今天的小導游樊子衿,這座四角攢頂式樣的建筑就是鐘樓了,它的故事很多,聽我與各位細細道來。
鐘樓始建于1384年,樓內彩繪貼金,畫棟雕梁,檐上深綠色的琉璃瓦,襯著鎏金寶頂,更是雍容大氣,盡顯歲月磨成的古都風采。
“當——當—— ”深沉渾厚的聲音響起,這是景云鐘,重約6噸,高2米多,一只名曰“蒲牢”的神獸蹲于其上,似在助這鐘聲遠揚,這是鐘樓的靈魂,歷盡滄桑,卻依舊沉穩端莊。
立于鐘樓之下,看那琉璃珠光穿過歷史的霧靄。將呼吸放緩,把目光放柔,且聽且行,遇見歷史中那些遙遠卻又觸手可及的風華。
若說長安是一幅永不褪色的畫,那么鐘樓就是這畫中最美的一筆。白天的這里車水馬龍,俯瞰樓下,人來人往,皆是行色匆匆,你會突然感慨,世界之大,何處不可容身。
華燈初上之時,這里是西安的文化中心。流光傾瀉,商旅喧囂,火樹銀花照亮了人們的面龐。人群中總有穿漢服的小姐姐,衣帶飄飄,宛若神妃仙子蒞臨人間,穿越時光而來,一顰一笑間,整個夜空為之黯然。
鐘樓似西安人的氣度,自信而不張揚,低調而不沉郁,剛柔并濟,陰陽調和。如今,曾經的朝鳴夜響已成絕唱,那份溫潤與平和卻早已沉淀進西安人的骨血,也是西安人邁步未來的旗桿。
諸位客官,期待與你邂逅在水墨丹青的西安,去看那迷人的古都風采。
55
藝術學府是一個城市的藝術名片
- 名片名稱:西安美術學院 -
文/陜師大附屬中學初2023屆學生 潘昱辰
指導老師/侯哲
各位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西安做客,我是小導游潘昱辰,很榮幸由我帶著大家一起游西安,今天我要帶大家打卡的地方是西安美術學院。
藝術欣賞或藝術創作是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西安美術學院位于雁塔西路雕塑示范街的西口。還沒進入美院大門,2.3公里長的雕塑示范街里形態各異的96座雕塑,便足以讓您目不暇接。這些雕塑全是美院學生的作品。整條雕塑示范街東起大唐通易坊,西至西安美術學院,分為歷史瑰寶、和諧雁塔和放飛夢想三個部分,有豪邁肆意的“放馬南山”、優雅富態的“唐仕女”以及憨態可掬的“小騎士”……短短的一條街,卻完美詮釋了古代文明到現代文明乃至未來文明的過渡發展。
當我們走進美院,繞過蘊玉樓,你會看到草坪上一排排密壓壓插在泥土中的拴馬樁,這些拴馬樁高矮不一,頂端大多雕刻著形態各異的獅子,偶爾也有猴子、人物等。
欣賞過雕塑街和拴馬樁西安城墻導游詞800字,緊接著我們來到了太極湖畔。太極湖因形似太極而得名,它不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流無所依”的小巧精致,也沒有“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的宏大遼闊。但它勝在清麗幽靜。美麗的黑天鵝優雅地游過湖面,半米長的胖錦鯉拖家帶口長年滯留在觀魚臺下等待投喂,運氣好的話,你還可以近距離圍觀一下懶洋洋地趴在岸邊石頭上曬太陽的大烏龜。
藝術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內容,城市里最高藝術學府的氛圍,和城市文化的藝術表現以及這個城市的精神面貌都有關系,這就是我帶大家走進西安美術學院的理由,它應該是西安市的一張新名片!
56
世界園林的級別,錦繡斑斕的氣質
- 名片名稱:西安世博園 -
文/陜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初2023屆學生 鄭硯心
指導老師/胡蓉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導游鄭硯心,歡迎大家來到我的家鄉——古都西安,今天我將給大家介紹的是西安世博園。
2011年第41屆世界園藝博覽會的會址選在了西安,由此,歷經三年時間,西安世博園在浐灞生態區橫空出世,園區內有湖、有塔、有花谷,還有幾個大的場館。
我們面前的長安塔是西安世博園的標志性建筑,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錦秋設計。整座塔與我們平日所見的塔不同,據了解,這座方形塔是采用鋼構框架及全玻璃幕墻設計,充滿了現代工藝化。站在塔的最高層,可以看到整個園區的美景,世園會會歌《送你一個長安》的MV就是在這里錄制的,非常大氣。
長安塔的造型充滿唐風漢韻,卻又充滿現代感,具有特別鮮明的陜西本土歷史特色,夜色下的長安塔,霓虹閃爍,還透著幾分錦繡斑斕的氣質。
站在長安塔上俯視錦繡湖,塔影婆娑,湖畔綠植掩映,曲徑通幽處便是散發著豐富藝術效果的自然館。館里展示了多種類植物及其生態景觀,走進展館,滿眼都是各種各樣在北方的看不到的植物。
西安世博園不同于兵馬俑或大雁塔那樣聞名遐邇,當你游過車馬喧囂的繁華街道、賞過炫彩奪目的霓虹燈光后,世博園是您最適宜的消遣之地。湖水蕩漾,樹木蔥郁,水鳥游弋,非常地愜意。
游客朋友們,來西安游玩,一定不要錯過世博園這座充滿唐風漢韻又透著幾分錦繡斑斕氣質的世界園藝及的游覽地。
57
唐代門址的巍然與罕見
- 名片名稱:含光門遺址博物館 -
文/西安市第四十四中學 宋欣玥
大家好!歡迎來到古都西安。我是西安市第四十四中學的一名學生,很榮幸2021年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可以在我的家鄉舉行。出生于西安市蓮湖區的我,對于這個地方十分熟悉,今天由我帶領大家游覽參觀的目的地是含光門遺址博物館。
含光門遺址博物館因為地處宏偉的城墻沿線,所以,一般喜歡歷史的朋友們來過之后便難以忘懷,那斷壁殘垣的黃土、歷經滄桑的瓦當、文字磚、吻獸,無不兆示著古長安先民的勤勞與智慧。
博物館布局分為東大廳、中大廳和西大廳,我們先看博物館東大廳的唐含光門門道遺址。一眼望去,彼時唐含光門的宏大雄偉不難想象——唐含光門遺址門址呈長方形,長37.4米、寬19.6米,以純凈黃土版筑而成,這是唐代門址歷次發掘中保存最好的一處,用純凈黃土版筑的門墩,一高一低,巍然非常。
再看西大廳的城墻斷面遺址,這個城墻斷面是西安城墻的一部分,比較全面地展示了西安城墻的歷史演變,在我國現存城墻遺存中較為罕見。
在博物館中大廳一層,有隋唐含光門復原模型和清西安府城沙盤模型,再現隋唐含光門雄偉和輝煌。陳列廳里還有大量反映書法盛世的拓片、圖版、圖錄,大家可以自由參觀來感受各個時期中華優秀文化遺產的輝煌成果。
親愛的朋友們,含光門遺址博物館的游覽就到這里,吃飯時間到了,博物館跟前的回坊里有各種西安的小吃,大家可以自行選擇想吃的美食。歡迎您再來西安!
58
夜未央網紅打卡新地標
- 名片名稱:四海唐人街 -
文/未央區三星小學二年級學生 周逸新
指導老師/徐小風
各位游客大家好,很高興和大家相識在古都西安。大家對“唐人街”這個詞都不陌生吧!“唐人街”一般是國外華人聚集地,其特有的中國式“人情味”,總能給異國他鄉的華人帶去意想不到的力量和勇氣。很多國人外出旅游時,也會選擇去唐人街走一走。
可是,在我們大西安,也有這樣一處地方,集傳統文化與城市休閑之大成,聚民俗特色與時尚先鋒于一身的商業地標——四海唐人街。它讓你足不出戶就能感受到“四海一家”的情懷和魅力,體會到外國唐人街的風情。
接下來我給大家介紹西安新晉網紅打卡地——四海唐人街。
四海唐人街交通方便,位于西安市未央區太華北路大明宮商圈核心,地鐵4號線余家寨地鐵口。
四海唐人街融合了北美、歐洲、澳洲、南洋、中國近現代五大經典建筑藝術流派,規劃五大風情街,展示了四海共榮的唐人街歷史文化及現代商業潮流趨勢。
遠遠地,我們可以看見四海唐人街的標志性建筑——鐘樓,白天每到整點就會報時。
走進街區,現在大家看見的幾個牌坊,是復刻各國的唐人街牌坊,也是幾個入口的標志。進來后我們就仿佛來到了海外唐人街,穿梭于澳洲、歐美、南洋、北美之間,世界各國不同風格的建筑在這里完美融合。
漫步四海唐人街,不僅能感受到各地唐人街的歷史底蘊,也能感覺到現代時尚的氣息,這里有五大唐人街牌坊、九個獨棟建筑、三大下沉式主題廣場,文化體驗、文化創意、旅游休閑等特色非常突出,是24h不打烊街區,夜未央的網紅打卡新地標。
59
一條連接著繁華與幽靜的盤山路
- 名片名稱:洪慶山最美盤山路 -
文/宇航小學四年級學生 張晨依
指導老師/張峰
大家好,我是來自灞橋區宇航小學四年級學生張晨依,今天我帶大家欣賞我身邊的“最美盤山路”。
每一位喜歡自駕游的爸爸心里都有一條“最美盤山路” ,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我們家人一起去過的——灞橋區洪慶山和臨潼華清池一脈相承的這條盤山路。
這里山路蜿蜒曲折,短短十幾公里似乎有九曲十八彎一樣,而且沿途一步一景,或在懸崖之邊,或在云霧之間,若隱若現、若進若出似巨龍一般橫臥山間。站在山頂可以俯瞰山下,視野非常的開闊,整個驪山的風光盡收眼底。盤旋的山路映襯著山下的繁華都市,除了心曠神怡外竟無其他。
這條盤山路上,一年四季游客總是絡繹不絕,每一個季節的景色各有各的美。我喜歡夕陽西下時盤上路上的壯美景色,車行到山頂時西安城墻導游詞800字,您可以盡情欣賞“驪山晚照”的醉美畫面,還有驪山帶給你的那份靜謐和安然。
一條公路連接著都市的繁華和山林的幽靜,一條公路牽掛著城市的熱情和山村的期盼,它是很多西安人放不下的牽掛。歡迎您來到西安,我會陪您一起去欣賞“西安最美盤山路”。
60
在唐朝的“里坊”干一頓午飯
- 名片名稱:永興坊 -
文/陜師大附中初2023屆學生 史家軒
指導老師/胡蓉
各位游客朋友們,你們好!歡迎大家來到古城西安,我是你們本次旅行的小導游——史家軒,干飯時間到了,請大家跟我一起去西安有名的美食之坊——永興坊享用午餐。
永興坊位于西安城墻中山門內北側順城巷,一千四百多年前,久負盛名的諫臣魏征就住在這里。它匯集了陜西各地特色美食五十余家,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美食,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美食,還有手工民俗技藝表演及各地名小吃。
當然了,永興坊不僅是個美食之坊,還是一個文化之坊——唐長安城由宮城、皇城和外城三部分組成,外城包含了108坊和東、西兩市,永興坊的整體布局也體現了唐朝“里坊”制度和文化。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皮影——楊貴妃皮影,高5米,形象源自傳統戲劇"貴妃醉酒"。
在永興坊你還會發現一些建筑的獨特之美,比如從廂房的山墻上直接砌出來的座山照壁,這種照壁外形上與山墻連為一體,很是華美。大家看到了嗎?這個叫“鏡鑒”,取自唐太宗謂群臣曰:“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的典故。
永興坊的美食種類我就不一一介紹了,請大家分頭出發去品嘗你愛的美食,大快朵頤、大飽口福,美美干飯,干飽了下午咱繼續逛!
總編輯特別提醒
以下是陽光報社總編輯、“少年家國信”負責人萬波的閱稿意見,供大家參考(都是寫出獲獎作品的干貨~)。
1、代表組委會感謝學校的組織及各位家長與同學們的積極參與。
2、600字的篇幅所限,一篇導游詞只能集中寫一個名片,也就是一個點,比如要么西影,要么大雁塔,要么不夜城,但不要同時寫。
3、要考慮所寫的名片到底“新”在哪里,體現了西安的什么變化,不必大而全。小而特,小而精最好。
4、作者作為城市主人,名片給自己生活帶來的美好感受可以融入其中。這樣既切題,又親切,有感染力。
5、不建議低年級同學寫歷史文化內涵太豐富的歷博等名片,孩子們不太好把握。
特別提醒老師和同學們:西安歷史文化名片很多,建議孩子們不要把寶貴的筆墨用來大段講歷史。希望大小作者們把目光和筆觸放在這些名片近年的變化,帶給今日西安人的新的感受,帶給今天的游客不同過去的體驗上,一個字,寫出西安的“新”來,通過一張張“新名片”的折射,告訴世界一個進步了的、美好了的新西安。
比如,從“渭河生態景觀帶”的角度寫渭河今天的清、綠、美,以及帶給市民(或本人)的新的生活體驗;從“中華水塔”或“秦嶺四寶”的角度寫大秦嶺;從“南門迎賓入城式”的角度寫西安古老與現代結合的魅力;從大雁塔南北廣場的角度寫大雁塔;從行政中心的角度寫北城巨變,從護城河、環城綠化帶和順城巷的角度寫古城墻……
總之,千年古城早已馳名天下,而今日西安的大美和巨變,許多是近年出現的,有些甚至是這一兩年才出現的,誕生時間短,在囯內和囯際的知名度、熱度還有待提高。而發現和宣傳它們,正是我們“小導游”活動的使命所在。
同學們,行動吧!
凡已被公號選用的,建議小作者在家長的陪同下,前往名片現場錄制成短視頻,短視頻傳播效果是評獎重要參考,更是30名“西安小導游”的主要評選依據。為適應視頻表達,可在錄制時對文本做適當改動。
凡有意愿把你的導游詞變成鉛字入選計劃出版的珍貴圖書者,請加快速度,編輯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本次活動整體細則,請戳進去詳細閱覽→家國年度征文活動詳細內容。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上一篇:介紹麗江景色的導游詞
下一篇:年關于安徽旅游景點導游詞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