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一 導游詞梳理(5課時) 一、教學目標 終極目標:能夠以網(wǎng)絡等手段 終極目標:能夠以網(wǎng)絡等手段,收集旅游信息,基本正確地運用語言,整理并寫作歡迎詞、導游詞。 促成目標:1、熟悉導游詞收集整合方法、路徑、類型、特點、結構。 2、能夠根據(jù)導游詞寫作要求和注意事項,寫出個性化的導游詞。 通過網(wǎng)絡與書面文獻,收集、整理、寫作導游詞。 終極目標:根據(jù)導游詞收集整合的方法和路徑,找出一個地方(景點)的導游詞。 促成目標:1、熟練導游詞收集整合的方法和路徑。 2、掌握導游詞的特點、結構。 總體任務 搜集湖州旅游信息 1、掌握搜索旅游信息的方法和路徑。 具體任務 2、收集整理出湖州(具體某一個景點)的一篇導游詞。 收集整理出湖州蓮花莊的一篇導游詞【活動目標】根據(jù)導游詞搜索的方法和路徑,整理出一個地方(具體某一個景點)的一篇導游詞。 【活動內容與要求】每組同學根據(jù)收集來的資料,進行整理。 【成果與檢測】每組根據(jù)整理出來的導游詞,互相評分。評分標準是導游詞是否正確、完整、易懂、不啰嗦、有條理、有趣味、有新意。 進入院子,正面就是一尊趙孟頫的銅像。旁邊的太湖石是根據(jù)《三希堂化譜》為藍本仿綴而成的,造型獨特,別具一格,所以稱為“石妙三品”。
院子東面有一個月洞門,門上有“水晶宮”三個字。水晶宮是傳說中海龍王的寢宮,這里雖然沒有海,但是湖州河港密布,水網(wǎng)交錯,素有“水晶宮”的稱呼,趙孟頫也有水晶道人的別號,因此,這里就以水晶宮來命名。走進月洞門,眼前豁然開朗,一片自然山水風光,這是園林建筑的一種技巧,稱為障景,開始先讓人只看見一小部分的景色,然后逐步將整個園林畫面展現(xiàn)出來,達到“移步換景”的效果。站在洞口往右手方向,可以看見一個大池,左右兩邊是回廊,鑲嵌的是趙孟頫字碑。趙孟頫的字是“吳興三絕”之一(另兩絕是馮應科的湖筆和錢選的畫)。左邊回廊連接著一幢二層樓閣,叫“曉清閣”;右邊有一個廊橋,叫“映帶橋”,橋東的建筑就是“大雅堂”。大雅的名稱來自源于我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詩經(jīng)分為風、雅、頌三部,其中雅又分為大雅和小雅。大雅就是指大的政事,所以我們常常把一些格調低下的東西稱為“不登大雅之堂”。趙孟頫夫婦經(jīng)常在這里彈琴、吟詩、作畫,他們有兩把古琴,其中一把就取名叫“大雅”(另一把叫松雪)。“大雅堂”左邊那個亭子叫“天工圖畫”,是兩個連在一起的亭子組成。這里還有個關于趙孟頫夫婦的傳說故事:趙孟頫一生官運亨通,年近半百的時候,萌生了納一個妾的念頭,一天他做了一首詞給管道升看,詞中寫道“我為學士,爾做夫人,豈不聞陶學士有桃葉桃根,蘇學士有暮雪朝云?我便多娶個吳姬越女,無過分。
”管道升看后回了一首《我儂詞》,她寫道:“把一塊泥,捻一個餌,塑一個我。將咱倆個,一起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爾,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爾,爾泥中有我,我與爾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趙孟頫讀后哈哈大笑,從此再也不提納妾的事。與雙亭和大雅堂隔池相望有一座橋,叫“驚鴻橋”,橋上建有一方亭子,所以也叫亭橋。池對面有一個亭叫“澄環(huán)觀”,另外一個建筑叫“紅蓼汀”,與大雅堂遙遙相對,形成對景。 通過前面的活動,我學到了 。 (一)導游詞收集整合方法、路徑 導游詞收集整合方法和途徑有查書報、看電視、上網(wǎng)等;也可通過與人交流、訪談后記錄整理有用的資料。 (二)導游詞的特點 導游詞具有準確性、趣味性、條理性、連續(xù)性、故事性、時間性、時代性和對比性等特點。其中最關鍵的是以下三點: 1、準確性 導游詞是通過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介紹、說明,使旅游者能正確、全面地理解具體景物的狀態(tài)、特征、成因、變革等,因此,內容必須真實、客觀,解說的概念要準確,引用的數(shù)據(jù)、資料必須要認真核對,實事求是。 2、趣味性 導游詞的內容涉及范圍相當廣泛,通過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講解,要介紹許多有關知識,尤其是對一些人文景觀的解說,如只是平鋪直敘、泛泛而談,會使旅游者感到枯燥、乏味,甚至昏昏欲睡。
3、條理性 條理清晰是導游詞的又一突出特點。導游詞的結構、內容要“言而有序”。對景物或事件的介紹,或以空間為序或按時間發(fā)展為序;或按邏輯順序,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的規(guī)律組織材料,安排層次。 (三)導游詞的結構 導游詞的內容取決于所導游內容的不同而不同, 但是導游詞的結構和組成部分有一定的規(guī)范要求。導游詞由標題、前言、總述、分述和結尾五部分構成。 1、標題 標題是導游詞的眉目。導游詞一般都以自然景觀或人文景觀的名稱作為標題,簡潔、明了,使旅游者一目了然。 2、前言 前言部分寫導游人員在陪同旅游者參觀、游覽前表示問候、歡迎、自我介紹。如《天壇》的前言。 3、總述 總述部分主要向旅游者陳述景觀的概況和旅游價值,對所要游覽的內容作一總括介紹。如《故宮》總述中的一段: “這里就是世界聞名的故宮博物院,一般大家都簡稱它為故宮,顧名思義,就是昔日的皇家宮殿。自1911年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被迫宣告退位上溯至1420年明朝第三代永樂皇帝朱棣遷都于此,先后有明朝的14位、清朝的10位,共24位皇帝在這座金碧輝煌的宮城里統(tǒng)治中國長達5個世紀之久。帝王之家,自然規(guī)模宏大。氣勢磅礴,時至今日,這里不僅在中國,在世界上也是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宮殿群。
……1987年已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這段總述向旅游者介紹了故宮的概況、名稱的由來、占地面積、宮殿樓閣的間數(shù)及其建筑。這樣的總述使旅游者不僅對故宮有了基本了解,而且深切感受到參觀游覽的重要意義。 4、分述 分述部分是對旅游者游覽的景觀進行分別陳述。按照游覽路線的先后順序,對景觀一一加以解說。如《頤和園》在總述介紹頤和園的概況及游覽路線后,在分述中,先從東宮門、仁壽門開始解說。介紹完東宮門、仁壽門后,作者對仁壽殿、德和園、大戲樓等二十余個景觀逐一進行了生動、具體的解說,使旅游者盡情包覽了頤和園的秀麗的湖光山色、大大小小的景觀,從中親自領略了這座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魅力與風韻,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5、結尾 在游覽結束后,對游覽的內容做一小結,如有未到之處可做一簡要說明,最后,對旅游者的合作表示感謝,請留下寶貴意見,并表示祝福與告別。如《頤和園》的結尾。 1、列舉出導游詞的結構。 2、搜索整理出杭州的旅游信息。 終極目標:根據(jù)導游詞寫作的要求,能夠寫作一個地方(一個景點)的導游詞。 促成目標:1、掌握導游詞寫作的個性化要求、注意事項。 2、寫出一篇關于一個地方(一個景點)的導游詞。
總體任務 專家考察團歡迎詞 1、掌握導游詞寫作的要求 具體任務 2、寫作一篇專家考察團的歡迎詞 專家考察團的歡迎詞撰寫 【實訓目標】 根據(jù)導游詞寫作的要求,能夠寫出導游詞。 【實訓內容與要求】根據(jù)專家考察團的相關注意事項和要求,寫作專家考察團的歡迎詞。 【成果與檢測】 各組同學集中討論互評其他小組所撰寫的歡迎詞,并給予評分,評分標準包括:是否強調知識性;是否講究口語化;是否突出趣味性;是否重點突出;是否要有針對性;是否重視品位。 各位團友: ……(自我我介紹)…… 從現(xiàn)在開始,車上的各位就是我們的朋友了,你們在四川遇到什么樣的困難,或者有什么樣的麻煩,可以告訴我們,我們回盡全力幫助大家解決的,同時也希望各位多多配合我們的工作。今天是200×年×月×日,這是一個值得大家記住的日子,因為從這個時候開始,各位就踏上了四川之旅的行程。四川簡稱蜀,三國時,蜀國被司馬昭滅掉以后,后主劉嬋被安置在了魏國的都城洛陽,過著豪華而奢侈的生活,有一天,司馬昭問劉嬋,還想不想蜀國。劉嬋回答到:“此樂間,不思蜀也”。樂不思蜀這句典故后來泛指在新的環(huán)境中得到了樂趣,而不想回到就的環(huán)境中去了。各位來至××省,××省簡稱××,在四川這×天的時間里,我希望各位能發(fā)出“樂不思×”的感嘆,當然這并不是貶義,只是希望各位能在四川玩的愉快,乘興而來,滿意而歸嘛。
有句古話說到了“有鵬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我正是懷著這樣的心情向大家介紹我們即將開始的行程…… 我們的車再走10多分鐘就要到市區(qū)了。下面我問大家一個問題,又沒有人知道中國的“四大城市”呢?這“四大城市”就是北京、上海、廣州和我們現(xiàn)在到達的成都。和北京、上海、廣州一樣,成都的發(fā)展也一樣凝聚了歷史沉淀的勢能和當前西部大開發(fā)的動力,其經(jīng)濟總量站了全川的30%以上,人均年收入已經(jīng)達到了××萬元人民幣。眾所周知,成都是四川的省會,總面積在平方公里以上,人口已經(jīng)達到了1000多萬人,從這個數(shù)字上大家可以看出,成都面積不大,但是人口密度是相當高的。在中國乃至全世界,屬成都人過的最另類,在北京,時間就是機遇;在上海,時間就是時尚;在廣州,時間就是金錢;然而到了成都,時間就是生活。在全國各大城市中,成都人活的最瀟灑,最沒有壓力感。有人曾經(jīng)作過這樣一個統(tǒng)計,在街上,屬成都人步行最慢;早上,屬成都人起床最晚;而在成都,茶館的營業(yè)時間又是最長……那么對在座的各位來說,這個中國第四城真的有如此大的魅力嗎? 李白來了,他說:“九天開出一成都,千戶萬戶入畫圖”。像畫一般的美麗;杜甫來了,他說:“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這是一座花的城市;陸游來了,他說:“二十里路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花香四溢,二十里不斷。怎么樣?這就是答案。 成都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城。據(jù)史料記載,古屬國開明王朝是以陴縣定都,到了九世時才牽制成都。那么這“成都”一名是怎樣來得呢?北宋初年,樂史編撰了一部《太平寰宇記》對這個問題作出了解釋,按照樂史的說法,成都的得名是根據(jù)西周定都的經(jīng)過,也就是“以周太王從梁山止歧下,一年成邑,二年成集,三年成都,故之名曰成都”。成都一名沿用至今,2000多年都沒有變更過,這在中國地名史上是很少見的。 通過前面的活動,您學到了--------------------------------------------- ------------------------------------------------------------------。 (一)導游詞寫作個性化要求: 1、強調知識性 一篇優(yōu)秀的導游調必須有豐富的內容,溶入各類知識并旁征博引、融會貫通、引人人勝。導游詞的內容必須準確無誤,令人信服。 導游詞不能只滿足于一般性介紹,還要注重深層次的內容,如:同類事物的鑒賞、有關詩詞的點綴、名家的評論等。
這樣,會提高導游詞的檔次水準。 2、講究口語化 導游語言是一種具有豐富表達力、生動形象的口頭語言,這就是說,在導游創(chuàng)作中要注意多用日語詞匯和淺顯易懂的書面語詞匯。要避免難懂的書面語詞匯和音節(jié)拗口的詞匯。多用短句,以便講起來順口,聽起來輕松 強調導游口語化,不意味著忽視語言的規(guī)范化。編寫導游詞必須注意語言的品味。 3、突出趣味性 為了突出導游調的趣味性,必須注意以下六個方面的問題:(1)編織故事情節(jié)。講解一個景點,要不失時機的穿插趣味盎然訪傳說和民間故事,以激起游客的興趣和好奇心理。但是,選用的傳說故事必須是健康的,并與景觀密切相連。(2)語言生動形象,用詞豐富多變。主動形象的語言能將游客導入意境,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3)恰當?shù)剡\用修辭方法。導游詞中,恰當?shù)剡\用比喻、比擬、夸張、象征等手法,可使靜止的景觀深化為生動鮮活的畫面,揭示出事物的內在美,使游客沉浸陶醉。(4)幽默風趣的蘊味。幽默風趣是導游詞藝術性的重要體現(xiàn),可使其錦上添花,氣氛輕松。(5)情感親切。導游詞語言應是文明、友好和富有人情味的語言,應言之有情,讓游客賞心悅耳、倍感親切溫暖。(6)隨機應變,臨場發(fā)揮。導游詞創(chuàng)作成功與否,不僅表現(xiàn)其知識淵博,也反映出導游技能技巧。
4、重點突出 每個景點都有代表性的景觀,每個景觀又都從不同角度反映出它的特色內容。導游詞必須在照顧全面的情況下突出重點。面面俱到,沒有重點的導游詞是不成功的。 5、要有針對性 導游詞不是以一代百、千篇一律的。它必須是從實際以發(fā),因人、因時而異,要有的放矢,即根據(jù)不同的游客以及當時的情緒和周圍的環(huán)境進行導游講解之用。切忌不顧游客千差萬別,導游詞僅一篇的現(xiàn)象。編寫導游詞一般應有假設對象,這樣才能有針對性。 6、重視品位 創(chuàng)作導游詞必須注意提高品位,一要強調思想品位,因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是導游員義不容辭的職責;二要講究文學品位,導游詞的語言應該是規(guī)范的,文字是準確的,結構是嚴謹?shù)模瑑热輰哟问欠线壿嫷模@是對一片導游詞的基本要求。如果再在關鍵之外適當?shù)囊?jīng)據(jù)典,得體地運用寫詩詞名句和名人警句,就會是導游詞的文學品位更為提高。 (二)導游詞寫作的注意事項 1、應該重視的問題 事先準備游客想急于知道的內容、因人而異選好“熱點”、言辭要有時代感。 2、寫作主題的確立 景點主題要正確、明確、寫作內容要有特色和新穎、寫作內容要深刻。 1、列舉出導游詞寫作的要求。 2、代表安吉百草園景區(qū)撰寫一份歡迎詞和歡送詞。
上一篇:北京故宮博物院導游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