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要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推動全黨崇尚實干、力戒空談、精準發力,推動黨中央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在基層落地生根?!闭{查報告是調查研究的成果反映,寫好調查報告,應充分把握調查報告的特性。
寫實性,收集第一手信息資料
調查的目的在于掌握大量、翔實、全面的客觀事實和具體數據,對研究對象有一個系統的了解。要寫好調查報告,首先應搜集、占有第一手信息資料:一是收集查閱現有的文獻資料、政策規定、研究成果;二是深入基層了解事情的全過程,直接掌握第一手材料。沒有豐富、翔實的第一手信息資料,即使寫作方法再多、寫作技巧再高明,也無法寫出高質量的調查報告。同時,對所寫的人和事,要堅持好便是好、壞便是壞,公正客觀地評價,不因領導者或自己的好惡而隨意褒貶,更不能歪曲事實。要具有一種不趨時、不附勢、不虛美、不隱惡的存真和求實精神。在調查報告正式定稿之前,還應對一些重要人物、事件、數據進行核實,力爭做到實事求是。
歸納性,認真地整理、分析調查材料
調查階段取得的第一手材料,有真有偽,有主有次,相互摻雜。要寫好調查報告,就要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地對材料進行整理,就要下一番由表及里的分析歸納工夫,得出合乎實際的正確結論。那種不分主次、不管真偽、脫離觀點的材料羅列和脫離材料的空洞議論,都是不妥當的。撰寫調查報告時必須進行資料整理,分析歸類,靠作者精辟的分析去打動讀者、影響讀者、引導讀者。
邏輯性,做到材料和觀點的統一
一篇好的調查報告如何寫調研報告,必須有豐富的材料和明確的觀點,用觀點統帥材料,用材料說明觀點。調查報告離不開確鑿的事實,但又不是材料的機械堆砌,而是對核實無誤的數據和事實進行嚴密的邏輯論證,探明事物發展變化的原因,預測事物發展變化的趨勢,揭示本質性和規律性的東西,得出科學的結論。同時,恰當地運用不同時期、不同類型、不同情況下的統計數字,往往可以增強調查報告的概括力和表現力,從而達到直接說明主題的效果。
深入性如何寫調研報告,調查報告內容要新、分析要深
新如何寫調研報告,就是選題要新,反映新情況、新問題,抓住新苗頭。摸準決策部門欲知而未知之事,報告要提供在決策之前,才能起到指導和監督的效果。此外,深入調查與廣大群眾休戚相關,所反映的問題要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對于上下關心的問題,要盡快研究提供報告。反映情況和問題須有一定深度,對問題剖析透徹。抓住問題的要害,善于亮出自己的觀點見解,分析得有根有據,所提措施令人信服。唯有深才能創新。
(據2018年2月14日《中國組織人事報》 原標題為《深入寫好調查報告》 作者為新疆烏魯木齊市高新區委組織部崔秀學 康濤)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