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研究的元素、分子、離子(團)、化學鍵的基本性質,是與人類生存的宏觀世界中物質和材料最為息息相關的微觀自然規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九年級化學酸的知識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九年級化學酸的知識點
酸的性質
(1)與指示劑反應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無色酚酞試液不變色。
(2)酸+堿=鹽+水。
(3)酸+某些金屬氧化物=鹽+水。
(4)酸+活潑金屬=鹽+氫氣。
(5)酸+鹽=新鹽+新酸。
酸的常見反應
1、鋅跟稀鹽酸反應:Zn+2HCl=ZnCl2+H2↑有氣泡產生,鋅粒逐漸減少。
2、鋅跟稀硫酸反應:Zn+H2SO4=ZnSO4+H2↑。
3、鐵跟稀鹽酸反應:Fe+2HCl=FeCl2+H2↑有氣泡產生,鐵逐漸減少。
4、鐵跟稀硫酸反應:Fe+H2SO4=FeSO4+H2↑溶液變成淺綠色。
5、鐵銹跟稀鹽酸反應:Fe2O3+6HCl=2FeCl3+3H2O紅色鐵銹逐漸消失。
6、鐵銹跟稀硫酸反應:Fe2O3+3H2SO4=Fe2(SO4)3+3H2O溶液變成黃色。
7、氧化銅跟稀鹽酸反應:CuO+2HCl=CuCl2+H2O黑色氧化銅逐漸消失。
8、氧化銅跟稀硫酸反應:CuO+H2SO4=CuSO4+H2O溶液變成藍色。
化學的定義
化學是自然科學的一種,主要在分子、原子層面,研究物質的組成、性質、結構與變化規律,創造新物質(實質是自然界中原來不存在的分子)。
世界由物質組成,主要存在著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兩種變化形式(還有核反應)。
不同于研究尺度更小的粒子物理學與核物理學,化學研究的原子、分子、離子(團)的物質結構和化學鍵、分子間作用力等相互作用,其所在的尺度是微觀世界中最接近宏觀的,因而它們的自然規律也與人類生存的宏觀世界中物質和材料的物理、化學性質最為息息相關。作為溝通微觀與宏觀物質世界的重要橋梁,化學則是人類認識和改造物質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
化學常考句子
1.自然界中密度最小的物質:氫氣。
2.氫氣燃燒:2H2+O2==2H2O
現象:氫氣燃燒時發出淡藍色火焰,放出大量熱,罩在火焰上方的燒杯內有水珠產生。
3.點燃任何可燃性氣體之前都要驗純。
4.氫氣作為理想能源的優點:(1)來源廣泛(2)熱值高(3)燃燒產物是水,無污染。
5.碳單質常考物理性質:金剛石硬度大,石墨能導電,活性炭有吸附性。
6.金剛石和石墨物理性質不同的原因: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7.活性炭、木炭有吸附性的原因:為疏松多孔結構,所以有很強的吸附能力。
8.古代的字畫能長久保存的原因:在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穩定。
9.碳具有可燃性:C+O2===CO2(充分燃燒)2C+O2===2CO(不充分燃燒)
碳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發出白光;放熱;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10.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質:沒有氣味,難溶于水。
11.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O2===2CO2
現象:①發出淡藍色火焰;②放熱;③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12.CO使人中毒的原因: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是血液失去輸氧能力。
13.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
14.二氧化碳的用途:(1)滅火:利用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
(2)固態的二氧化碳叫做“干冰”,干冰用于人工降雨。(3)氣體肥料: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4)做飲料。
15.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1)與水反應:CO2+H2O=H2CO3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實質是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的碳酸使石蕊溶液變紅的)。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試液,試液變紅也寫此反應。
(2)與澄清石灰水反應:CO2+Ca(OH)2=CaCO3↓+H2O
現象: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此反應用于檢驗CO2的存在。
九年級化學酸的知識點相關文章:
★ 九年級上冊化學所有知識點梳理歸納
★ 九年級下冊化學知識點歸納總結人教版2021
★ 化學復習九年級下冊知識點資料整理
★ 九年級下冊化學第八單元知識點資料整理
★ 高考總復習化學重點知識點歸納2021
★ 2021初三上冊化學知識點整理人教版
★ 2021化學知識點總結人教版初三下冊
★ 有機化學基礎知識點總復習資料整理
★ 初中化學銅知識點大集合2021
★ 物理人教版九年級知識點匯總2021
上一篇:化學酸堿鹽公式知識點
下一篇:初中化學離子的檢驗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