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新浪網,不得不提的是它的創始人王志東他曾因成功創建新浪網被稱作“中國網絡之王”王志東先后經歷3次創業,是我國互聯網產業非常有影響力的代表。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于新浪創業故事的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新浪創始人四次創業,身價35億元,卻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新浪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離不開它的創始人——王志東。這一位來自廣東東莞的人背后有著許多你想不到的創業經歷,不同于其它科技界大佬,他的成功可以說是一步一個腳印的,從來就沒有什么一步登天的機遇,因為對于他來說一步一個腳印就是對創業最好的理解,所以說他是一位挺神奇的富翁,但背后的天賦也讓人所折服。
那么,王志東是誰呢?為什么不在新浪了呢?他現在又在做什么呢?
王志東曾與張朝陽、丁磊一同被稱為網絡三劍客,被稱為程序員鼻祖。
1967年,王志東出生在東莞虎門鎮的一個教師家庭。他的父母都是典型的知識分子,不僅沒有像很多虎門人一樣去商海中鉆營,而且還堅持讓家里4個小孩都讀書。
由于家里孩子比較多而且都讀書,家庭支出比較大,有時候王志東都無法吃飽,小時候的這種經歷也是王志東創業的動力和源泉。
王志東的高中是在東莞本地的最高學府東莞中學讀完的,獲得了當時最高的“求佳”獎學金并如愿考入了北京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
在北大讀書期間,王志東第一次接觸了電腦。他發現,搞無線電太花錢,而在電腦上工作,不論是什么樣的創意都很容易低成本實現。之后他就把玩無線電的那股熱情轉移到了電腦上,并且在大學期間獲了第一、二屆"北京大學五四科學獎"。
一次,王志東兼職的客戶要求他把方正和四通激光排版系統做一個兼容,他用了不到兩周的時間,就把方正的系統改了成功裝到四通的機器上,后來這個事被北大方正的創始人王選知道了,邀請他加入了方正工作。
1991年6月,王志東獨立研制出國內第一個實用化Window3.0,被選為北大方正當年七大成果之一。這也意味著王志東是第一個寫出Windows中文平臺的程序員,一時間,王志東名聲大噪,以軟件奇才揚名業內,被譽為“軟件神童”,成為了中國硅谷的自由軟件工程師。
但是在之后的近一年的時間內,方正并沒有開始大規模推廣這款產品,王志東覺得自己“非主流”,傷心地遞交了辭職報告。
離開方正之后,王志東開始嘗試第一次創業,創建了一個外掛中文平臺,他負責技術,同學負責推廣,這就是后來紅極一時的“中文之星”。但是最終由于和同學經營理念不符,最終不得不分道揚鑣。
1998年,收購海外最大的華人互聯網公司華淵資訊,合并后改名叫做新浪網,王志東擔任四通利方及新浪CEO兼總裁。
1999年3月底,風頭正盛的新浪獲得了十多家風險投資的2500萬美元融資;10月,又獲得了6000多萬美元的超額融資。
2000年王志東帶領新浪在美國上市,當時王志東與丁磊,張朝陽號稱當時的“網絡三劍客”,類似于現如今的BAT的掌門人李彥宏、馬云和馬化騰。
含淚離開,再次起航
新浪有著復雜的股權和管理層結構,王志東不得不耗費大量精力試圖改造。2001年,國際互聯網泡沫破滅,王志東想乘華爾街自顧不暇之機,按業務“把新浪拆了”。這種拆分的做法與當時流行的合并背道而馳。
詭異的是,在新浪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不久,新浪就對外宣布王志東辭職。2001年6月1日,新浪5名董事在董事會上對王志東宣布免除其在新浪的一切職務。
新浪創始人王志東:從攢機青年到網站CEO的創業故事
1967年,王志東出生在東莞虎門鎮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母都是教師。王志東兄弟姐妹一共有四個,經常是飽一頓饑一頓。每年夏天,王志東就跟小伙伴到河里去摸魚,去稻田里面捉泥鰍,爬到樹上掏鳥蛋,秋天去山上采蘑菇,勉強能填飽肚子。由于家里孩子比較多而且都讀書,家庭支出比較大,有時候王志東都無法吃飽,小時候的這種經歷也是王志東創業的動力和源泉。
12歲時,由于學習成績優異,王志東直接從小學四年級跳級考入初中。父親非常自豪,獎勵王志東一把電烙鐵。王志東回憶說“當時是11元,挺貴的。我又花5元錢買了一個收音機套件?!弊詮挠辛诉@套設備之后,王志東對無線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981年王志東進入東莞中學念高中,加入了無線電課外興趣小組。“除了上課,我要么在實驗室,要么在圖書館?!惫Ψ虿回撚虚e人,1984年,王志東高分考入北京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在北大讀書期間,王志東第一次接觸了電腦。王志東發現,無線電是個貴族項目,一個零件少則幾毛錢,多則上萬塊,對他來說太奢侈了。不過,王志東發現電腦是個好東西,只要數理基礎好,就可以寫出想要的代碼。于是他加入了計算機小組,開始研究起了編程。
沒想到零基礎的王志東一年多時間就自學完basic、c++、c語言等課程,把各種編程摸得門清,什么網站建設、英文軟件漢化、軟件開發全部都不在話下。到了大三,王衛東決定出去搞份兼職賺點零花錢。
剛開始他給乳制品廠做技術員,又給皮包公司做推銷,后來主要在中關村電子一條街做漢化、二次開發、系統集成等技術活,半年之后王志東竟然在整個中關村電子市場小有名氣。
一次偶然的機會,王志東在中關村的街上碰到一個客戶,這個客戶向他提了一個要求,問能不能把方正和四通激光排版系統做一個兼容。王志東答應試一下,客戶就把兩個軟件都給王志東。王志東先把王選的系統改了,改完之后又把它移到了四通的機器上,前后花了不到兩個星期,就把問題解決了。這個事被北大方正的創始人王選知道了,邀請他加入方正,1988年王志東從北京大學畢業后進入了方正工作。
1989年7月,王選讓王志東接手了Windows系統的漢化工作,王教授問他:“你能不能把微軟的Windows漢化了?”沒有想到從沒接觸過Windows漢化的王志東僅僅用了1年零11個月就搞定了。到了1991年6月,王志東獨立完成了當時國內第一個實用化Windows3.0中文環境——BDWin3.0,成為北大方正1991年的七大成果之一。
Windows漢化成功引起了各界的震驚,當時微軟成立了專門的小組,研究五年多都沒成功,讓王志東一個人用了兩年就搞出來了。據說兩年以后,比爾?蓋茨曾對時任微軟大中華區負責人說:“BDWin3.0至少讓微軟的產品提早五年進入中國。”可惜此后方正就進入了激烈的人事內斗中,王選出局,王志東陷入“非主流”,只好傷心地遞交了辭職報告。
辭職后,王志東決定去新加坡充充電。就在等待簽證的時候,他利用研發漢化的經驗花三個月時間開發出中文外掛平臺“中文之星”,他的同學賀文看到后驚呆了:“還充啥電啊,你這技術已經國際一流了,硅谷怎么做,咱們就怎么做。”
于是,1992年4月王志東與賀文成立了“新天地電子信息技術研究所”,專門推廣中文之星。但是,就在王志東想大搞特搞中文之星的時候,賀文架不住房地產的誘惑,想把房地產作為公司的主業。道不同不相與謀,由于經營理念不符,王志東與賀文最終分道揚鑣。
不到25歲的王志東就辭職了兩次,當時的情況可以說是十分失意。雖然創業失敗,但是王志東在軟件方面的能力已經被業界知曉。在很多人口中,他已經被稱為“電腦神童”,他所開發的兩款產品號稱全球獨一無二。
1993年王志東得到四通集團500萬港幣投資,并且創辦了四通利方,這便是新浪的前身,此時身為總經理的王志東才26 歲。
四通集團的掌門人段老板找到王志東,希望雙方進行合作,一方提供資金,一方提供技術。見面后,段總什么話都沒說就讓王志東提加盟四通的條件。王志東當時提出了四個條件:“一、管理方面需要獨立;二、投資必須足夠大;三、公司必須專業;四、我必須占股份。”
段老板問需要投多少錢?王志東一咬牙,說需要500萬元。段老板二話不說,“好吧,就給你500萬?!贝送?,還給了王志東30%的股份。段老板很看好這個年輕人?!耙粋€企業家應該具備三種氣質:做詩、做勢、做事,首先要有想象力,要懂得造勢,還要扎扎實實地做事。我在王志東身上同時看到了!”
四通立方在之后的幾年推出了中文操作系統 RichWin,取得國內微機中文平臺預裝軟件80%的占有率,公司總資產達到800萬美元。在1995年,王志東還王志東去了硅谷,成功獲得650萬美元融資。RichWin在海外一炮打響,不到半年就有20萬海外華人下載使用,上面交流非?;钴S。王志東一看有市場,于是1996年4月29日每月花19美元租了美國一家大學的服務器,上線了www.srsnet.com中文網站。但是就在進軍資訊市場的時候遇到了對手,美國的華淵網也做華人資訊。打了半年之后,雙方勢均力敵,誰也干不過誰,于是王志東想約華淵網CEO姜豐年坐下來談談。
四通利方有技術,華淵網有資訊,談判最終的結果就是1998年,四通集團收購海外最大的華人互聯網公司華淵資訊,合并后改名叫做新浪網,王志東擔任四通利方及新浪CEO兼總裁。
1998年12月1日,在北京凱賓斯基飯店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王志東與姜豐年雙手緊握,宣布由四通利方和華淵合并而成的新浪網正式宣布成立。之后新浪在世界杯,科索沃戰爭,悉尼奧運會等重大事件報道中取得巨大成功,一舉成為中文第一門戶網站并創造了巨大商業價值。
到了1999年元旦,除了新浪外,搜狐和網易等門戶網站也發展了起來,王志東感覺到了危機,他覺得要想保持住龍頭地位,就得大規模燒錢搶占市場,所以,王志東決定上市。但新浪此時外資股份高達80%,當時的相關法律明確規定,有外資的企業不可能在國內上市。那段時間,王志東白天忙業務,晚上和律師畫公司的結構圖,現金流、法人結構、業務流程等。
最后,王志東的意見是“國內不能上市,那就去國外上,不管怎么樣,必須盡快上市融資?!?/p>
經過眼花繚亂的左右騰挪,新浪網最后成了一家在開曼群島注冊的控股公司,下面有四家子公司:香港注冊的利方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運行香港網站的香港新浪有限責任公司、美國加州注冊的新浪在線(Online,包括北美和臺灣兩個網站)、以及在英屬維爾京群島注冊的新浪有限公司。
然后,王志東拿出旗下的利方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奔赴納斯達克,媒體稱之為“新浪拿著一個指頭去納斯達克上市了?!蓖踔緰|親自操刀完成的分拆重組方案被稱為“新浪模式”,被后來的搜狐、網易等公司上市時所采用。而且這種模式綿延多年,根據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的統計,僅在2010年,就有近一半的中國在美上市公司使用此模式。
2000年王志東終于帶領新浪在美國上市,當時王志東與丁磊,張朝陽號稱當時的“網絡三劍客”,類似于現如今的BAT的掌門人李彥宏、馬云和馬化騰。新浪有著復雜的股權和管理層結構,王志東不得不耗費大量精力試圖改造。
2001年,國際互聯網泡沫破滅,王志東想乘華爾街自顧不暇之機,按業務“把新浪拆了”。這種拆分的做法與當時流行的合并背道而馳。
2001年6月,王志東被解除新浪網的首席執行官和董事職務。王志東回首這段痛定思痛的慘痛經歷,笑著說,“當時我有準備,但依然是個意外。我經常說,這就跟爬山似的,到了山頂你就知道,你肯定是要下來的,但是沒想到的是,你是被別人推下來的。但是還好,下來的時候呢,你發現自己身上綁著降落傘,是安全地下來的,而且下來一看,哦,這還是以最快的速度下來的。”
2001年12月3日,王志東創建北京點擊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將軟件、互聯網、通訊三大現代技術融合成能為廣大信息化用戶提供協同應用環境協同軟件的研發。
“競開協同之星(GK-Star)”直到2003年5月才正式推向市場,但它一經推出,就迅速在制造、石油化工、電力能源、專業服務、媒體、教育、電子政務等多個行業得到推廣和應用。2004年2月,王志東領導點擊科技成功從美國富達投資集團融資1300萬美元,成為國內軟件領域有史以來最大的單筆融資。
2006年,點擊科技開發出lava-lava即時通訊工具。2010年,Lava游戲網正式上線試運行。只是,這兩款產品也并沒有在市場上獲得太大的反響。
2013年,王志東又進行了第四次創業。這一次,他把目標放在線教育領域,低調推出校內外這樣一個供中小學學生、家長和老師互動交流的平臺。雖然這些產品都沒有取得像新浪一樣的成績,但是王志東一直走在創業的路上!
王志東說,1991年24歲時第一次在業內創造自己的名聲,現在都快50了還在奮斗。
王志東做過兩件有意義的事情,這兩件事情是兩次創業歷程,也是所實現的兩次創業夢想。第一件是1990年至1997年,從北京大學畢業后,他研發RichWin、中文之星等平臺后提出一個口號:讓中國軟件與世界同步;第二件是1993年至2000年,王志東借鑒美國硅谷創業模式,帶領新浪走出中關村到美國上市。
“爬山有兩種爬法,有的人看到了好的風景就會安營扎寨,駐足欣賞;而有的人只在乎爬山的過程,爬了一座又一座,卻從不停留。創業就像后一種爬山,魅力就在于過程,所以我從不留戀風景。”--王志東。
新浪王志東創業故事
王志東,廣東省東莞人,新浪網創始人?,F任北京點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BDWin、中文之星、RichWin等著名中文平臺的一手締造者。下面是他的創業故事。
在北京的中關村“冬眠”了幾年之后,王志東又成了業界關注的人物。
什么是協同軟件?知道的人并不多,因為北京點擊科技公司是中國第一個將協同理念應用于軟件的協同軟件開發商。2001年,王志東離開新浪創立這個公司的時候,國外也找不到類似的產品和商業模式,更沒有人看好;而現在,卻正成為一種潮流,連微軟、IBM這樣的IT業巨頭也開始放出風聲,打算朝這方面走。
在中關村一棟普通寫字樓的一間10平方米左右的辦公室里,王志東對記者坦言,剛開始做這個創業項目的時候,自己都不知道該叫什么,主要是憑“夢想”與直覺。現在,公司正蓬勃發展,將來有“90%的可能上市”。
從名噪一時的新天地公司,到中國-大的商業網站新浪網,再到現在的北京點擊科技公司,未滿38歲的王志東經歷了一次次“蛻變”,從一個優秀的程序員,到一名職業經理人,再演變為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創業家”。
假如說成功創業一次是幸運的話,那么一次又一次成功創業的王志東該用什么詞匯來形容呢?“上大學時我就想過,-理想的事業應該包含三個層面:一、要滿足你的愛好;二、這個愛好本身能掙錢;三、對社會有貢獻,能‘名利雙收’。很多時候,這三個層面可能是相互矛盾的,但我創立的公司初衷都是這三者實現的結合點?!?/p>
一般而言,創業者對待自己創辦的公司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絕對不會輕易放棄。但對“被迫”經歷3次創業的王志東來說,創業如同爬山,“爬到了山峰,達到了目的,該下來就得下來”。
“點擊”夢想
“如果今天退休的話,你-想干的是什么?”這是2000年一個電視節目主持人采訪時任新浪網CEO王志東的問題?!爱敃r,我幾乎是脫口而出,如果我現在退休,-想的就是再辦個公司。”王志東回憶說,“當時的新浪已經成型,我的很多想法裝不進去了,我希望有一家更加自主一點的公司?!?/p>
機會終于來了,盡管有點意外。2001年6月,在那個網絡泡沫破碎的季節,王志東離開了新浪。
當時他有很多種選擇,有人讓他先休息半年,有人建議他出去“鍍金”,有人請他當職業經理人,也有人讓他干脆寫書做廣告……“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來想這個問題,離開新浪之后,-適合我的是什么事?”“當時我就問自己一個問題,現在有沒有一件事情特別想做,要是不做的話,會后悔或者放不下?!闭菑倪@個角度出發,王志東決定要實現從1996年就在考慮的一個“夢想”―――怎么把軟件、網絡和通訊結合成一個可應用的軟件平臺?!霸诠芾硇吕说倪^程中我越來越發現,客戶有這種需求。而做技術出身的我知道這種軟件平臺肯定能實現,也知道該如何實現?!?/p>
有了新天地和新浪的經驗之后,王志東的這次創業非常謹慎。他先是評估各種機會,然后才確定走這條路。之后,又用3個月的時間對該業務進行了具體規劃,把很多產業的問題進一步研究、調查和細化?!爸两顸c擊科技所有的問題基本上都沒有超出當初的規劃?!?/p>
2001年12月,北京點擊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創辦。
去年2月18日,以美國富達國際為首的風險投資商向點擊科技投資了1300萬美元。有關數據表明,點擊科技目前還是個銷售收入為1億元以內的中小軟件企業,但協同軟件今年的全球市場規模將達500億美元。
回過頭來看,新天地實現了王志東的工程師夢想,新浪實現了他的硅谷模式夢想,點擊科技實現的是一個什么夢想呢?“這個夢想我不敢說太具體,但這個公司產品的重心是管理和技術的結合,軟件、網絡和通訊的結合,而這種結合也正好把我的特點發揮出來了?!蓖踔緰|說,“現在做點擊科技,別人可能感覺我離財富更接近一些,但我個人認為點擊科技重要的還要有自己的歷史使命,有自己的一種目標,一種理想,而我的目標是實現這個理想?!?/p>
新浪不敗的理由
誰都不會否認,如果沒有王志東,就不會有新浪網?!拔肄k公司,目的是希望創造一個很輕松的工作環境。如果在自己辦的公司里面,還出現那么大的人事矛盾,那完全背離了我的初衷?!?993年初,剛成立一年多的新天地公司開始出現矛盾,王志東感到很痛苦,-終他不得不選擇了離開。
時隔8年后,這種痛苦再一次到來。當初豪言“我永遠不會做互聯網的逃兵”的他不得不離開新浪。
一般來說,創業者離開創業公司,都會導致公司的危機或倒閉。但王志東兩次離開自己創業的公司,不但他自己再次開創了新天地,他創業的公司也活得好好的。這實在讓人驚奇?!拔覟槭裁礊樾吕朔e極地運作融資、上市?其實我很清楚,如果新浪不上市的話,我什么時候離開,這個公司就很可能垮掉?!蓖踔緰|說,新浪上市至少起到了幾個方面的作用:
一方面,通過媒體和金融監管體系對公司的股東和管理層的直接約束,新浪原有人員的利益都能夠受到保護。“我在1997年融資的時候,就提出‘國際化’,是希望通過一些國際化的機制來約束四通利方-早的股東,否則,這個公司肯定垮掉。”
另一方面,新浪上市之后就有了強大的資金、品牌、人才等優勢,即使“坐吃山空”也需要一段時間?!爸挥行吕松鲜泻螅也趴梢噪x開;否則,新浪很快就會垮掉,我也會光著屁股出來,從頭做起?!蓖踔緰|說,新浪因為成功上市,成為中國互聯網的著名品牌,而且,他走的時候也留下了管理的團隊和管理的機制,“直到今天,新浪的骨干都是我在的時候的那批人”。
王志東披露,當時之所以否認主動離職,其實是想引起媒體的關注和監督,讓一些事情規矩些,“這個對新浪起到了一個很重要的保護作用”。
后來,新浪在經營中也犯了幾次大錯,比如陽光入主新浪,“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是一個失敗。但是新浪還是經得起這樣的折騰?!?/p>
當初擁有新浪股份超過6%的王志東,現在還有少量的新浪股份。對于新浪的未來,他認為“關鍵還是要看自己的造化”。
融資要更加務實
在業界一些人士看來,王志東是中關村第一個成功引進大筆風險投資的人,他的成功和風險投資密不可分。1997年開始,經他引進的風險投資資金近兩億美元。是什么原因讓王志東在風險投資市場“如魚得水”?“我上大學時很喜歡看的一本書是《硅谷熱》。印象-深刻的是,喬布斯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去找銀行家,要他投資,蘋果因此一夜成名。”
1995年,王志東兩次去硅谷,朋友給他介紹了幾家風險投資公司,從而建立了良好的溝通渠道。 “當時,我穿得雖然不是破破爛爛,其實也很落魄?!薄澳菚r候國內不知道什么叫風險投資?!蓖踔緰|說,盡管他從1995年開始就和一些風險投資人開始接觸,但那時人家都持懷疑態度,過了一年后,投資者發現原來承諾的都做到了,就有了信心。“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自己也在不斷學習他們的一些規則,讓他們經常來考察,主動讓全球六大會計事務所來做財務審計。-終他們放心了。”
公司發展的過程中,特別是成長中的中小IT企業,在提升規模效益的時候,往往需要風險投資。王志東認為,絕對不能為了融資而融資,否則,也很難獲得資金,“你越想要錢,人家越不給你錢”。
要想成功獲得風險投資,一是要讓對方對你有信心,對你原有的信用記錄、工作方式、態度等有認同感,覺得你可以信賴;二是要對公司有信心,他們有一整套對技術、產品等一系列的評估方法。
王志東說,融資不要“饑不擇食”,以免“后患無窮”,因為“融資的過程是選擇合作伙伴的過程”,所以“融資要更加務實一些”。
避開成功的模式
在1993年12月創辦四通利方公司的時候,王志東就立志“走出中關村”,擺脫當時中關村的各種公司“魚龍混雜”的感覺。在他看來,融資、海外上市將是-重要的手段。
當時很多人對他的想法表示懷疑。在一些人看來,“硅谷公司和硅谷模式在中國是不可能實現的”。有人對王志東說:“你做技術行,做管理肯定是不行的?!?/p>
事實證明,王志東成功了,他實現了當初成立公司就明確提出“在海外上市”的目標。
每個公司的成功模式都不一樣。王志東認為,“同一種模式往往可能只有一個人或一個公司能夠成功”,所以,要想獲得成功的話,應避開別人的成功模式,這樣 “你就更有機會成功”?!叭绻完愄鞓虮鹊脑挘愄鞓蜃叩穆肺铱隙ㄗ卟涣?同樣,我走的路他也不會走通。不管從能力、經歷、目標、心態上,我們都不一樣?!蓖踔緰|認為,每個人都要按照自己的特點去創業,自己的三次創業,業務內容全不一樣,才有現在這個結果,“如果我離開新浪后,再做網站,不僅沒有挑戰性,也很難成功。”“你要給自己定位好創業方向。通向成功的路絕對不止一條,在整個產業鏈里,每一節鏈條都有機會成功?!蓖踔緰|說,創業不能“隨波逐流”,也不能“認死理”,“要善于學習,善于不斷彌補自己的不足,要做到游刃有余”。
在選擇創業項目的時候,一要突破自己,二要善于利用自己的基礎?!跋顸c擊科技模式,這個是我給自己量身定做的一個模式。”王志東說。
新浪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 2020踏上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征文勵志作文范文5篇
★ 做項目策劃方案范文模板
★ 社會實踐活動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