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就是穿上紅舞鞋,在桌子上跳舞.穿上紅舞鞋就意味著你永遠不能停下來,在桌子上跳舞意味著你要在永遠資源不足的情況把舞跳好....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有關創業故事的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關于創業的故事
由于冠狀肺炎,導致官方大幅度拉長春節假期。朋友圈哀嚎遍野,一般的員工是憋的嗷嗷叫,自己做老板都是一種深深的憂慮:未來會怎么樣,自己的公司能否成撐過去,20年的計劃還能否實現?
屁股決定腦袋,一點沒錯。站在不同的角度上,看問題完全是兩個思路。作為創業10年折騰了兩個公司的我,在這件事情上還是有相當大的發言權,就當是一個過來人的總結吧,給我圈內的朋友做一個參考。
創業就是穿上紅舞鞋,在桌子上跳舞。穿上紅舞鞋就意味著你永遠不能停下來,在桌子上跳舞意味著你要在永遠資源不足的情況把舞跳好。另外一個觀念,老板是世界上最苦逼的行業。沒有深切體驗的人,是無法理會深入理解這個感覺得。你看到的是1%成功企業老板的光鮮,你沒看到的是95%以上死去的企業老板的悲催??藦娍偫磉@屆政府,我看到的最不合時宜的一個政策就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個口號不知道坑了多少人-無知者無畏。
先說幾個經驗和數據:
根據統計,90%的創業活不過2年,活過10年的企業不會超過5%,活過10年的企業中,只有1%是盈利正常經營的,剩下的4%是在活著而已,根本沒什么質量。每個人創業時都信心滿滿,都覺得自己能夠是那個1%,那99%的都是傻子嗎?
我的經驗,如果你創業的時候預算200萬能夠開始盈利,那么最終你如果花了2000萬不用再投入了,已經是非常阿彌陀佛了。10倍的初始預算資金。我經歷的兩個公司,一個在10倍預期范圍開始盈利,一個在估計50倍預期投入時還未實質性盈利。琢磨一下這些錢哪里來?
另外一個核心經驗,創業者心臟要足夠大,多惡心的事情你都能遇到(貪污、背叛、盜竊、被忽悠),同樣原來你壓根不可想象的資源也可能遇到。心態平和,保證身體健康也很重要,否則你會被氣死的。
創業第一個5年期,基本是沒有經濟收益的,主要是投入,就是說你的家庭要能夠支撐5年0收入甚至負收入,掂量一下自己的口袋。創業投入要求極高,不僅僅是資金投入,幾乎你得把你所有的時間、人脈關系和精力都搭上,另外一個關鍵的問題:如何平衡好家庭和工作的矛盾?。
真正給你帶來價值的,基本不是你創業時的熟人和熟悉的圈子,不要指望你創業時的圈子成就你。抓到剛需,真正愿意付錢的才是你的價值客戶,早期的熟人可能會成為未來的一種幫襯。
當然我說的創業,不是那種隨便弄一個公司,利用自己的關系,倒騰點設備賺錢的,那種只是一種生意而已,不是創業。創業是要有長期規劃的。
創業合伙人的選擇:至關重要的是人生觀和價值觀,可以說這是創業合作伙伴能否長期走下去的第一要素。能力可以培養,但是人生觀和價值觀是改不了的。你連自己老婆都改變不了,難道還想去改變合伙人的想法。最好的合伙人是三觀一致,能力互補。我這些年的很多無效的折騰都來自于:能力互補(或者以為互補),三觀不一致。天下沒有后悔藥。如果合伙人都是騙子型選手,這個公司也可以成為騙子型公司,沒準兒也能一定階段性成功,但是如果你是踏實型,合伙人是騙子型,那就麻煩了。
我總結的企業發展過程關鍵要素:資金、戰略、團隊、品牌、技術、內控、外加文化和運氣,幾乎是缺一不可。在我看來,大量的創業企業都是有2-3個要素才敢創業,能不能做起來就看能否在發展過程中把其他的要素補齊。
資金:不用多講,前面有提到。不過我最深切的感受,創業階段不是萬不得已,盡量不要用VC的錢,可以用銀行或者資源圈個人資本,VC的錢很多是5+2,7年退出的模式,這些錢進入公司后,他的第一反應就是我們怎么快速安全的退出,他們的介入會嚴重影響公司的發展。用的VC的錢就像借高利貸,第一你是玩不過他的,第二他做事情第一出發點一定是考慮自己而不是企業的發展,你把企業當兒子養,他把企業當豬養。
戰略:每個人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玩法,但是方向確實是非常關鍵,特別是那種跟風性質和夕陽性質企業戰略是有問題的。不過很幸運的,東微這些年的戰略方向選擇上一直走在行業的前列,并沒有發生太多動蕩。戰略至少要有三年的預判,不宜多變,很多億級的企業出問題都出這里,戰略調整時新業務沒起來就把老業務丟掉,直接導致經營出現巨大的問題。
團隊:有了錢和方向,最關鍵的就是團隊建設了。我一直認為我自己是個全能型的中才,這也是我的性格和在華為做產品總監時養成的能力,研發銷售財務供應鏈等都懂一些,但是每個方面都不是很出色,所以我一定要把某些方面出色的人拉入伙,這些年估計我至少花了50%以上的精力都在團隊建設上??梢哉f,團隊建設的成敗基本決定了公司發展的速度和品質。看一個公司,如果是優秀人才聚集的狀態,一定是在上升期,如果團隊核心優秀人才規模流失,那一定是進入了衰退期。
技術:產品和技術,是一個企業的厚度所在,這是建立護城河的過程。任何一個行業競爭到最后階段,一定是技術的競爭。我是研發出身,和一些銷售出生的老板思想有一些差異,我總覺得自己不把核心技術掌握在手里,是個很不安全的事情。所以這些年,我們每年花在研發上的投入都超過了銷售額的10%以上,同樣也得益于自身掌握的核心技術和團隊,你可以自己掌握自己命脈,快速反應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品牌:說起來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東微這些年花在品牌建設上的費用,累積超過了4000萬,品牌是很多事情的指路牌一樣的東西。品牌建設一方面要靠錢砸,另外一方面高品質的標桿項目和優秀的產品同樣重要。品牌建設要和品質提升同步,東微早年很大的一個失誤就是牛吹的太大了,產品跟不上,這時候品牌推廣投入越大,對品牌的損傷越大。很多區域后來說,我們在本區是負品牌就是這個意思。品牌做到什么樣子就有感覺了呢:你招標交換機路由器產品,不寫華為華三的品牌,別人的第一反應是你在瞎搞,就到位了。
內控:這里面的東西太多了,信息安全、流程建設、新產品市場轉化、庫存控制、費用控制、培訓、等等,不一而足,這些東西我就一個觀點,一定要有意識的去管,放任任何一個環節,這環節最終一定要讓你補課,而且會加倍的讓你還回來。
文化和運氣:這有點像玄學啊,但是我逐漸發現開始有一些規律可循。因果循環,生生不息。任何做起來的企業,都要培養正氣,而且需要長期的積累,這也是我們為什么把守正作為企業文化的第一條的根本原因。當團隊中正向的氣場建立起來以后,管理就會容易很多,反過來看一些公司,老板帶頭坑蒙拐騙,這種公司最終一定淪落為奸商類的。這個年代,最難建立的就是信任,建立了信任之后,效率會大大提升。
深圳的企業,大部分不缺早期資金和技術,但是普遍缺的是清晰明確的戰略定位、銷售渠道、品牌等要素,需要在企業成長過程中逐步的建立,但是這個過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太難了。為了建設全國的營銷體系,幾乎耗費了我一半以上的精力和全部的社會資源。
很多人問過我,是否后悔創業,實際上說不上后悔不后悔?;剡^頭看,不創業的話,我應該在華為可以退休了,應該在22-23級的樣子(07年我到了19級,08年離開),一輩子小康生活沒有問題?,F在創業十年賺到個人手里錢,估計都不敵華為20級一年的薪水。但是反過來看,公司現在直接養活了1000口人,在我們這個細分行業已經是領軍型企業,公司的價值當然不是華為薪水可以比擬的,從社會成就感和未來價值上看,又是賺的。
如果回頭來讓我重新選擇,我可能不會離開華為,畢竟創業這條路太兇險了,說實話,讓我自己復盤,我都沒有信心能夠把這條路再走一遍。
這篇文章,是我們19年年會時核心思想延展。就算是自己粗略的見解,對于想創業的人或者創業過程中的人來說可以做個參考。一個肺炎,就不知道讓多少個老板憂心忡忡,寢食難安,對不起,這只是一個小插曲,比這難的事情多著呢。
【君惠卡項目】的故事
03年老孫在大學一年級的時候跟幾個學長共同創立的第一個項目:君惠卡項目。十幾年前打折概念幾乎沒有,因此與大三學長商議做一張專門符合學生消費的打折卡,學生拿著卡就可以到周邊店鋪消費打折,而商業模式就是把這張卡賣給學生,20塊錢賣給學生一年的使用費。開始建立第一個網站君惠網,同時與學校所有周邊店鋪進行談判 ,要求他們給持卡用戶進行打折消費。當時這個項目被譽為上海大學生有史以來第一個實資入股的實戰項目。
堅持是創業的很大的真諦。
即使面對挫折,也不要失去面對他的勇氣。
“在這次創業最困難的時候(談判店鋪時),有一家川菜館,這家老板已經連續見了我三次。第四次當我過去試圖說服她的時候,她直接讓兩個大廚架著我胳膊把我扔出去了,當時腿和胳膊都摔傷了。到了第五次的時候,路過店鋪,我還是想去嘗試下,因為不服氣,而我剛走進店鋪,看見那個女老板的一剎那,她就低頭打開抽屜拿出公章把協議蓋好拿給我,她說‘小伙子,那天把你扔出去受傷了也過意不去,想著你如果再來的話,我就跟你合作’。我第一次創業的一個小拐點,我覺得堅持是創業的很大的一個真諦。”
【梵謀文化傳媒公司】的故事
在第一次君惠卡項目失敗之后,我又進行了第二次創業的嘗試——創立梵謀文化傳媒,并開創高校傳媒先河。06年公司的飛速發展,我立刻做出決定:用五年五百萬的價格買斷上海所有高校餐廳的廣告位經營權。把高校媒體安裝一新,簽約了第一筆單年260萬的合同,第一年項目已翻倍的方式將投入的成本給賺回來,因為膨脹加特別火的戶外傳媒概念,我決定向外突圍,07年大四的時候在全國開了十個分公司,快速跑馬圈地,將上海賺得錢全部投到外地,最后發現只有上海這個地區是賺錢的、其它城市都在虧錢,而且管理半徑不足,大面積的貪,污腐敗。這樣狀態下,迎來史上最嚴重的08年金融危機,關閉十一個分公司成為其最痛的決定,退回上海,同時賣掉人生第一輛車作為遣散費。公司最差時只剩下三個人,當時是我人生的低谷。經過08年一年的奮斗才從死到生。
后來,我以前君惠卡的一個客戶真維斯,他找到我問我能不能做一個方案?主要目的是幫助真維斯在校園內做一個推廣活動。當時,我就拉了我同寢室的一個同學,他是上海人,我每個月付他一千塊錢。那時我們的生活費也只有400塊。他說:你就忽悠我吧!于是,我立刻提前預付給他一千塊的工資。在創辦公司上,也遇到了瓶頸。這個公司,我是通過報紙的中縫板塊了解到注冊公司的問題。當時報紙中縫廣告上寫著:1200塊可注冊50萬公司。那時候注冊公司不像現在一樣是注冊式的,那時候是要實繳式的。你要注冊50萬的公司,必須拿出這50萬。我作為一個大二學生,不可能做到50萬投資公司的。當時,我找了很多上海周邊的代驗資的公司,這些公司主要也是負責公司注冊,收取手續費。就這樣,幾經波折,我終于成功創辦了梵謀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有關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 俞敏洪講述被“逼”創業的故事
★ 2020關于名人董明珠的職業創業作文范文
★ 一名合格創業者,可以觸類旁通的引用故事
★ 邵逸夫電影事業中所經歷的8段創業故事
★ 2020創業史讀書筆記5篇
★ 2020創業史讀書心得大全5篇
★ 關于經典的創業勵志名言語錄
★ 2019《當我們海闊天空》大學生創業的觀看心得體會范文精選5篇
★ 關于創業路上的勵志格言60句
★ 2020創業史讀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