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沒有誰不認識這家企業,它擁有全世界最大的互聯網社交網絡系統,但對于8億QQ活躍用戶,業界的評價卻是“有用戶,無粉絲”。因為它在一個相互模仿的產業環境中,成為被其他抄襲者指責抄襲次數最多的互聯網公司。馬化騰,這個不善言辭的技術宅男,一邊不斷進行“自我診斷”,一邊牢牢把持著這個中國首家市值超1000億美元的巨無霸。
關鍵詞:
技術人才:如果將“時代精神”之類的問題拋給他,他會告訴你“我真沒想那么多。虛的東西我不會講。”但要是談起產品,他會說出一大堆自己的思考。
用戶最多的通訊軟件:QQ是中國目前使用人數最多的即時通訊軟件,截止到2013年11月21日,QQ累計用戶數已經超過20億。
微信時代:微信作為時下最熱門的社交信息平臺,也是移動端的一大入口,它正在演變成為一大商業交易平臺,將對對營銷行業帶來顛覆性的改變。
資本巨鱷:騰訊已經投資并購超過了100家公司,投出金額超過100億元,換句話說,騰訊不僅是互聯網創業者難以逾越的大山,它還變成了令國內投資界戰栗的資本巨鱷。
企鵝帝國:騰訊產品和服務多達305款,涵蓋從通信、社交、游戲、新聞、購物、支付、金融、安全、搜索、生活服務等幾乎所有領域。
“首席體驗官”:在騰訊內部,馬化騰也被叫做“首席體驗官”。一個新產品出來,他會首先以一個普通網民的身份第一次去感受,哪里不方便,哪個按鍵用起來別扭,哪里顏色刺眼,要對很多細節提出建議。
創業歷程
1998年:馬化騰和同學張志東在廣東省深圳市注冊成立“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2000年:騰訊QQ同時在線人數首次突破十萬大關。
2000年:4月,QQ用戶注冊數達500萬。QQ同時在線人數首次突破十萬大關。6月QQ注冊用戶數破千萬,“移動QQ”進入“楚游”移動新生活。
2001年:騰訊實現了正現金流,并在年底實現了1022萬人民幣的純利潤。
2002年:騰訊倡導行業自律,簽署《中國互聯網行業自律公約》,決心打造現代社會的健康網絡環境。
2003年:推出“QQ游戲”。騰訊凈利潤為3.38億,比2002年又翻了近一倍。
2004年:2004年,騰訊奔赴香港上市。入選“2003年度深圳民營企業50強”。
2005年:QQ的在線人數突破10萬以來,僅用了4年時間就達到了100倍的增長。
2006年:有麥肯錫和高盛背景的空降兵劉熾平從馬化騰手中接過總裁的位置。
2007年:騰訊在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設立了中國互聯網首家研究院——騰訊研究院,進行互聯網核心基礎技術的自主研發。騰訊QQ同時在線突破3000萬。
2008年:騰訊公司獲2007年度“中國最適宜工作的公司”稱號。騰訊QQ同時最高在線人數突破4000萬,被認定為廣東省創新企業。被文化部授予第三批“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稱號,成為獲此殊榮的唯一一家互聯網綜合服務企業。
2009年:年當選中國經濟十年商業領袖。騰訊QQ同時最高在線人數突破5000萬。QQ空間的月登陸帳戶數突破2億。
2010年:9月5日,胡錦濤同志一行來到騰訊公司參觀。騰訊公司宣布QQ同時在線用戶數首次突破1億。
2011年:它推出了為智能手機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微信。騰訊控股以8.92億港元購得金山軟件15.68%的股份,成為金山第一大股東。
2012年:騰訊正式宣布,為順應用戶需求以及推動業務發展,將進行公司組織架構調整。《福布斯》發布2012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單,以403.2億元位列第四。
2013年:騰訊市值約7749.82億港元,約合1000億美元,成為中國首家市值超1000億美元互聯網公司。搜狐公司及搜狗公司與騰訊共同宣布達成戰略合作。
2014年:6月12日,騰訊宣布與加多寶成為戰略合作伙伴。2014年6月27日,騰訊入股58同城,獲得19.9%的股份。騰訊QQ同時在線賬戶突破2億,實現4年增長1個億。
關鍵節點
ICQ帶來的啟發:ICQ——這個在1996年由4位以色列人發明的即時聊天工具。馬化騰覺得這個東西很好玩,可沒有中文版本,大多數的中國人使用起來會很不方便。于是,馬化騰就做了一個中文的ICQ。這是騰訊QQ的前身。
100萬元:2000年,是互聯網公司最艱難的時候,馬化騰開始為QQ尋找買家,售價100萬。他曾找過中華網、新浪等公司,均被婉言拒絕。對于這些公司來講,一個免費的聊天軟件,100萬元簡直就是天價。
風投的眼光:2000年,馬化騰拿著改了6次、共20多頁的商業計劃書,從IDG和盈科數碼那里,總共拿到了220萬美元的風險基金,兩家公司分別占騰訊20%的股份。風險投資看好的,正是此前被忽視的巨大的QQ用戶群。
上市:2004年6月16日,騰訊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通過上市,其超額認購的首次公開募股(IPO)為騰訊帶來總計14.4億港元的凈收入。騰訊上市后,其最大的股東MIH的投資升值了7倍。
章魚式擴張:騰訊開始走多元化戰略,已經是中國的第四大門戶網站,有了自己的拍拍,有了QQ幻想,QQ堂,和搜索引擎等。——騰訊開始像網絡章魚一樣擴張。
第一現金牛:2008年第一季度,騰訊在網絡游戲上收入3.913億元,占全部收入的27.3%,網游業務為騰訊“第一現金牛”已成現實。
3Q大戰:2010年,騰訊與360的“3Q大戰”成為當年的熱點信任之一。最終結果是兩方俱損,重新兼容并向用戶致歉。此事讓騰訊形象下降不少,但同時提醒了它,必須更多考慮用戶體驗。
診斷騰訊:2011年,騰訊先后在全國各地舉辦了10場“診斷騰訊”的研討會。騰訊想要改變業內對它“抄襲”、“壟斷”的印象,開始自我診斷。
微信時代:2011年初,微信橫空出世。作為時下最熱門的社交信息平臺,也是移動端的一大入口,微信正在演變成為一大商業交易平臺,其對營銷行業的顛覆性開始顯現。截止2013年10月24日,微信用戶數量已經超過了6億。
成為最受歡迎的互聯網企業是騰訊公司的遠景目標。因此,騰訊一直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努力承擔企業社會責任、推動網絡文明。2006年,騰訊成立了中國互聯網首家慈善公益基金會——騰訊慈善公益基金會,并建立了騰訊公益網,專注于輔助青少年教育、貧困地區發展、關愛弱勢群體和救災扶貧工作。騰訊已經在全國各地陸續開展了多項公益項目。騰訊正以自身努力去不斷為“和諧社會”的建設做出貢獻,成為一個優秀的企業公民。
上一篇:2021情侶睡前故事經典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