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狹義上講,融資即是一個企業的資金籌集的行為與過程,從廣義上講,融資也叫金融,就是貨幣資金的融通,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關于融資的分析吧!
什么叫做融資?用通俗易懂的話解釋,舉個例子。
小明開了一個做小雨衣的工廠,今年生意一級棒,訂單如流水
小明就想擴大一下產能,新的生產線需要80塊,新的生產線買來后需要招更多的工人來操作,需要50塊,還需要買更多的原材料來加工,需要20塊。
小明一共需要150塊,但是小明只有100塊,還差50塊
小明該怎么辦呢?
小明去銀行貸款,小明到了銀行,小明和銀行小王說,我的廠房、地皮和設備可以抵押給你,你借給我50塊錢好不好?小王說可以,但是利息要20%,小明在心里一算,哎呀我的媽,我毛利才15%,不劃算
小明又去找貸款公司小紅,小紅說你們是私企啊,風險太高我們做不了啊,小明有點懵逼了
小明經人介紹找到了神秘人小黑,小黑說,我幫你解決問題
小黑說你把能抵押的東西算一算值多少錢,小明說大概200塊
小黑說我借你100塊,但是你要給我10塊好處費,利息10%就可以了,小明說好,然后小明就拿到了90塊錢,然后愉快地開工了
小黑找到銀行小王,說我這里有個債權是小明的,10%的利息,我賣給你,只要4%,小王說我回頭當理財產品5%賣給老百姓好了,我還能賺5%呢,那就這么愉快地決定啦
于是呢,小明拿到了90塊,背了10%的利息,小黑賺了10塊錢,小王賺了5%的利息,老百姓賺了5%的利息
融資=小明從小黑手里拿錢付利息
什么是天使融資、A輪融資、B輪融資?它們的關系和區別在哪兒?
1 -
首先,我們來說說 融資是什么?
說到融資,還有一個詞跟它對應,叫做投資。那么投資和融資有什么不同呢?
我們先來看看定義,
融資的定義是:為支付超過現金的購貨款而采取的貨幣交易手段,或為取得資產而集資所采取的貨幣手段;
投資的定義是:特定經濟主體為了在未來可預見的時期內獲得收益或是資金增值,在一定時期內向一定領域的標的物投放足夠數額的資金或實物的貨幣等價物的經濟行為。
這種文縐縐的東西看的頭都暈了,也不符合咱公號的定位。用大白話翻譯一下,其實很簡單,融資指的是從別人手里拿到錢的手段,而投資指的是把錢給別人的行為,兩者最主要的區別是主體不同,一個是出錢一個是拿錢。
- 2 -
那現在明白了,融資就是想盡各種辦法從別人手里拿錢的手段,那么別人憑什么要把錢給你呢?這里就牽扯到了融資的方式。
融資的方式多到數不清,特別是企業上市之后,圈錢的方式那叫一個眼花繚亂。但我們今天講的主要是早期融資方式,早期融資大概可分為兩大類,股權融資和債券融資。
債權融資可以理解為找銀行或者其它平臺貸款,期限到了之后本金和利息一起還。對于早期項目,一般這條路都是走不通的,因為風險太大,銀行根本就不愿意貸給你。而其它平臺,利息又太高,吃不消,很難。
這個時候就該股權融資上場了。股權融資可以通俗地理解為“賣股權”。
在項目剛開始的時候,創始團隊持有公司100%的股權,然后在一輪輪的股權融資中賣一部分換現金,不管最后創業成功還是失敗,這個錢一般是不用還的。而至于賣多少股,能賣多少錢,那就不一定了。我們常聽說的什么A輪B輪指的就是這個,這也是互聯網創業最常見的融資方式。
- 3 -
我們都知道,股權對于股東來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不僅代表了享受公司發展帶來的收益的權力,也代表了在公司中的地位。那為什么創業者們還要進行股權融資呢?
第一種情況就是,公司缺錢,創始人自己也沒錢。而其它渠道又搞不來錢,所以只能通過賣股權的方式融資。或者說相比之下,股權融資的成本最低。
還有另一種情況,雖然公司缺錢,但創始人家里有錢啊,那他為什么不拿出來呢?這就是股權融資的重要作用——轉移風險。
我們知道,創業是一種九死一生的冒險,風險極大,要是失敗了錢就打了水漂。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一部分風險打包賣給更能承受風險的人,一般就是投資機構了。反正對于創業者來說,這個錢是一般不用還的,失敗了我就少損失一點。
當然,股權融資還有許許多多的作用,比如可以獲得投資人給的各種資源,可以和其它公司戰略合作等等等等,這里就不細說了。
- 4 -
接著我根據投資人的不同把企業劃分為幾個融資階段。
第一階段,種子輪,投資人:自己。
種子,顧名思義,就是指特別特別早的項目,甚至可能只有一個想法。這個階段的投資者一般都是自己或者家人,或者特別特別熟悉且相信你的朋友。
第二階段,天使輪,投資人:天使。
這個時候,企業已經進入發展階段,慢慢的需要擴大業務,加強團隊等等。這個階段風險還是極高,通常只有特別相信你的人才會投,所以形象地把投資人稱為天使,因為他幫助極大。
第三階段,風險投資,投資人:VC機構。
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階段就包括了我們常聽說的什么preA輪,A輪,B輪,C輪等等。此時商業模式應該跑通了,正在擴張市場。之前一般都是面向個人融資,這個階段是面向機構融資,也就是風險投資機構。
第四階段,Pre-IPO,投資人:私募基金。
一般上市前還要進行一輪融資,為IPO做準備,通常這時金額較大,投資方一般為私募股權基金(PE,Private Equity)。
第五階段,IPO上市,投資人:普通股民。
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是首次公開募股的意思,嚴格意義上說不等于上市,但它倆往往是孿生兄弟,所以我們經常會把 IPO 等同于上市。上市意味著我們普通投資者也可以買到該公司的股票。
到這里我們發現,通過一步步的發展,終于輪到普通股民來接盤了
。當然上市后還有各種各樣的繼續融資的方式,這里就不贅述了。今天我們主要講初期階段。
- 5 -
那這時候問題又來了,對于投資人(上市前),特別是VC機構來說,我為什么要幫你分攤風險?對我有什么好處?我拿你的股權有啥用?
表面上看,投資機構買的是你家公司的股權,實際上,他買的是你家公司的發展潛力。我們可以簡單地把股權當作一種普通的商品,那么投資機構做的生意就是低買高賣,賺差價。也就是說,只有你的股權有升值空間,才有人愿意投資。
之前說過,創業失敗的概率相當高,所以投資人的風險也就特別大,意味著只有在一定概率能獲得特別特別高的回報的情況下,投資人才會冒這個險。
對于創業項目來說,如果是線性增長的,雖然每年都能穩定地賺錢,但是風險投資機構一般不會投。而是那種有一定概率會指數級增長的項目,雖然這樣的概率很小,風險很大,但一旦成功了,回報就是幾十倍甚至上百倍。
所以,雖然投資的成功率特別特別低,但是只要十個里面有一個成了,總體上就能賺錢。
- 6 -
既然投資的風險這么大,難道投資人的錢是大風刮來的嗎?當然不是。一般情況下,投資人也有它的投資人。
這里我們主要說的VC和PE,之前的天使投資人用自己的錢比較多。
投資機構的金主叫LP(有限合伙人,Limited Partners),所謂的有限就是指出錢就行了,其它的事不用操心,資金的管理由投資機構來操作。
簡單來說,投資人背后的金主爸爸就是一些特別特別有錢的人,把錢全部放銀行里肯定不行啊,需要分散投資,才能取得資產的增值。所以呢,就把一部分資金拿出來做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把錢給投資機構,讓專業的投資人去做投資。
到這里我們能反過來理解為什么投資機構一般不會投穩定增長的項目,因為說白了它這筆錢就是奔著高回報去的。穩定的線性增長,它壓根就看不上。
- 7 -
最后,既然投資人做的是低買高賣的生意,那他怎么把股權賣掉呢?
資本的退出機制也很簡單,一般也就三種,上市、并購和回購。本質上都是把股權賣給別人,換回現金。三種主要方式對應不同的接盤人。
上市就是讓普通股民來接盤,說得再白一點就是把股權賣給散戶,自己換現金退場。
并購,接盤的就是其它大公司,比如騰訊、阿里等等,就經常收購其它小公司。
回購,一般指創始團隊或管理層把股權買回來,相比之下這就不是一種很好的退出方式了,因為通常回報不會很高。
也就是說,通常情況下,只有投資的公司發展得很好,上市或者被收購了,投資人才能取得高回報。所以我們反過來又能理解之前為什么說投資人不投線性增長的項目了吧。
什么是「融資」?
在這一篇文章中我們將學習下融資形式,融資形式是比較復雜的一個概念,其中涉及到一些理論上的討論,那我們可能會仔細的討論下:
1:什么是融資.
說起融資,大家現在都不陌生,在資本火熱的時期,很多公司都會吹牛說自己有幾千萬美金的融資,說個通俗的例子:我向同學借錢,這樣其實就是我跟同學借了一筆資金,我向銀行申請貸款,銀行批準了,這個時候銀行會給你的賬戶打入一筆錢,這樣銀行向你融了資,你向銀行融到了資,這時候就會有幾個概念:①融入方,②融出方,③:融出融入品
在同學借錢的這個例子里融入方就是我,融出方就是同學,我向銀行申請貸款,融入方就是我,融出方就是銀行,而融出融入最后的東西就是錢,當然借別的也可以,比如車,生產設備都行,但是這些就不屬于我們的討論范圍了.
在之前我們學習過,資產=負債+股權,資產有兩種形式,融資其實也有兩種形式,你管銀行借到了錢,這時候你的資產增加,但是要到錢你對應的東西是什么,這個是我們要考慮的,資產增加,你的負債或者股權必須要增加,那么就分成了兩種融資方式,第一種是股權融資,也就是說有一個人我管他要了錢,他說好,我不問你要錢,我要成為你資產的股東,但是我要以股東的方法去分享你的利潤,這樣的話就是融出方持有股權來去股權融資.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債券融資,債券融資的意思就是說我找我的同學借錢,他作為一個債權人,約定了到期時候要還的一些錢等等,這時候我們就說融出方持有債權,擁有債權我們就說他是有一個債券融資,這個時候就是負債增加.綜上所述,融資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股權融資,一種是債券融資.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其他的兩種融資形式:
一種是直接融資:
直接融資在傳統上是有其定義的,是一種沒有中介的融資形式,一種例子就是我們常見的債券,債券融資的流程大概是這樣,我是一個企業我需要錢,我到一個債券市場上發行我的債券,在發現債券的同時肯定會有人買我的債券,他會拿著現金過來給我買我的債券,我也承諾在未來多么長一段時間內以多么高的利率,給他們多少錢,那我們交易完成之后,他可能把債券給了別的人,那這些我們就不管了,因為我拿到了鈔票,這時候我的資產就增加了,在這種情況下,傳統意義上這就是一種直接融資.
另外一種就是間接融資:
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是相對的,間接融資在傳統的定義上就是有中介的融資,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銀行,比如說我去找銀行放貸,銀行給了我一些紙幣,銀行貸給了我,這個紙幣是誰的,一方面來說是銀行的,但是銀行本身又不印制鈔票,并且這個紙幣可能是我同學存進了銀行,銀行又認識我,我缺錢,但是我同學不缺錢,銀行又把錢貸給了我,這樣的一個流程我們會發現,我和同學之間會產生一個中介,這個中介是銀行,這個跟剛才的直接融資之間是有區別,區別之處就是在于有沒有中介.但是我們要注意一點,有的時候上邊舉的兩個例子會出現一些新的情況來造成一些干擾.
比如直接融資里,個人購買這個就很清楚,你給錢我給債券,中間沒有債券,但是如果購買人是銀行購買債券,他購買我的債券是不是個人一樣,是直接融資還是間接融資?如果說直接融資這里邊有銀行,如果是間接融資我這里有債券,這樣是咋回事?
又比如在間接融資里,銀行對我放貸,是因為有一個人存錢,這個很明顯,但是如果銀行和銀行間拆借,這樣又是一種什么融資呢? 因為這中間也涉及銀行,也涉及間接融資啊,我們就要考慮到這個問題,所以我認為,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還有一種觀察的角度,是他們之間融出的東西是不一樣的,直接融資融出的東西本質是某種資產,間接融資本身融出的是某種負債資產和股權.
2:直接融資:融出資產
那什么是融出資產,融出方直接把錢給我,就像我跟我同學借錢一樣,對于我的同學來說,把他的紙幣給我,所以他的資產是減少了紙幣這么多,但是同時他成為了我的一個債券人,如果我投資了一個股票的話,他就成為了我的一個股東,這時候他的資產雖然減少了紙幣的部分,但是它增加了他的債券和對我的股權,在這同時,他沒有管別人借錢,這時候他的負債并沒變化,他也沒有向別人發現股權,他的股權也沒有發生變化,
對于我來說,我是融入方,我的資產增加了(同學把錢借給我),同時我的負債或者股權也增加,我持有他的紙幣,他持有我的債券,如果他是我的股東的話,我就有還錢或者分享利潤給他.
這里列了一張表,來解釋下這里的關系:
舉個小例子:比如咱們經常出借現金或者設備,當然有的時候也可以是出借事物,比如我跟我同學借一個電腦,這個也符合直接融資的融出資產的這一個狀態,和融出資產等價的定義我們可以理解為融出的總資產不變,也就是說對于融出方,他的資產現金是減少了,但是他的股權和債券是增加了,總數來看是沒變的,只是結構不變.(這個理解只要一對比間接融資就會很清楚).
3:間接融資:融出負債/股權
間接融資的特點就是融出負債和股權,這個理解起來有些復雜,我們先舉個例子,融出方要借給我錢(我的同學),但是他借錢的方式不再像剛才我們所說的他把現金給我,我給他債券,這時候他寫了一個欠條,表示他欠我錢...他以后要還給我錢,然后他把這個欠條給我,同時還說我欠他錢,對于我來說,這當然很簡單,我借他錢,我的資產變多了,我的負債變多了,但是這個時候資產不再是現金,而是我持有他發行的欠條,他欠我錢,現在我成為了他的一個債權人/股權人,這個例子聽起來讓人奇怪,他管我借錢,我也管他借錢,兩個人你來我往,好像虛增了資產,融出方融入方資產都增加了,這就好像剛才所說的他持有我的債券,我持有他的債券,資產負債同時增加,在這里我們就可以說為什 么融出方資產增加的等價關系.剛才在直接融資里,減少了現金,增加了債券,總資產不變,但是在間接融資里,他的自身在增加了對我的負債的時候,還增加了對我的債券,這個游戲聽起來很懵逼,但是在生活中是很常見的,這個角色就是銀行貸款/存款.
銀行放貸是個咋回事呢?銀行在給我放貸的時候,同時增加了我在他銀行賬戶里的存款,買過房子或者貸過款的人都知道,其實銀行貸款給我的時候就是給我的賬戶里打錢,打入賬戶后這個錢就能花,但是我們知道存款其實就是銀行的負債,銀行其實是欠我錢,欠我錢的方式就是存款,我拿著存款其實是可以找銀行買東西的,比如說買他的股票,比如說買他的紙幣等等,可以換銀行的資產,(紙幣是銀行的一種資產),紙幣對我也是一種資產,我可以拿我的存款去換銀行的紙幣,這個例子就是說,銀行把我的存款負債減少了,但是同時銀行的紙幣也減少了,但是對我來說,我的存款減少了,但是我的紙幣資產增加,對我來說是一個資產不變,結構不變的過程,如果銀行放貸的話,銀行反之.這就是一個典型的間接融資的形式,融出負債/股權,這時候我可以發現我和銀行的角色有時候是互換的.
下面來兩個更帥的例子,讓我們來看看為什么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要有資產負債表格來看,為什么要從融出資產和融出負債/股權的角度來看.
1:國家發行債務入股四大行,四大行持有國債資產
國家發行了很多債券,這時候四大行買了國家的債券,國家就有錢了,這時候國家就成了四大行的股東,但是四大行又同時購買了國債資產作為自己的資產持有,這種狀況在之前銀行業有一段時間都說他們要金融破產,要好好地改革一番,大概在05年,很多銀行要破產,但是國家不能不管不顧,國家要救他們,而國家救助的方式就是這樣的一種形式,國家發行債券,國家增加了自己的負債,同時國家有增加了自己的資產,他的資產就是銀行的股份,對于銀行來說,銀行犧牲了自己的股份,但是銀行換回了債券,在傳統意義上,我們可以看,債券/股票.都是直接融資,沒有中介,沒有第三方賺差價,但是他的本質上他和銀行的那種放貸是完全一樣的,國家增加了自己的債務,就像銀行增加了自己的資產,這時候銀行反而像一個借款人的身份,這時候如果再按照直接融資的傳統方法來判斷就不清楚了,這也就是說只按照債/股去判斷是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是不合理的,是說明不了真正的融資結構是怎么回事.
2:銀行發行金融債
所謂金融債,其實就是銀行發行的債券,在中國叫做金融債,金融債在發行之后,我們發現他也有特點,首先,我們發現如果是儲戶購買的話,比如我在銀行有一萬塊錢的存款,我去買一萬塊錢的金融債,這時候我的身份就變了,我就不是銀行的儲戶了,我就成了銀行的債券人了,但是從事實上來說,我對銀行的存款無論怎樣都是一個負債,他發行金融債也還是一種負債,我減少了一種負債,增加了另外一種負債,其實對于我來說其實是一種資產的置換,總的資產還是那一萬塊錢.也就是說銀行給我發行金融債本身其實沒有融到更多的錢,他只是把負債的結構變化了下.那這個問題從傳統角度來說,既有銀行,也有債務,這就是一種融資,但是事實上來看,儲戶購買根本就構不成融資,根本就不是融資,更談不上直接和間接融資.
但是如果是同業購買的話,這個事情就有意思了,同業是啥意思,舉個例子,銀行A發行債被銀行B買走了,這個就叫做同業購買,但是這兩個銀行之間在干什么,我們來看:
銀行A發行債務說明銀行A需要一些東西,他要一種資產,但是資產獲得這個就有點意思,有一種情況叫做準備金轉移,準備金是指銀行和銀行的在央行之間的存款,這時候準備金就是銀行A和銀行B的資產,這就好比我和我的同學在一個銀行都有存款,這個存款對我和我的同學而言,都是我們的資產,但是對于銀行,是負債,在這里我們先忽略央行,回到話題,如果銀行B用準備金購買銀行A發行的金融債的話,相當于銀行A的一些資產得到了轉移,銀行B持有了金融債,總資產不變,準備金減少,金融債增加,就是一個典型的直接融資.但是如果銀行A發行金融債之后變成了一種同業存款,同業存款就是銀行A發行了金融債之后,銀行B來買,但是銀行B說,我的購買方式是以為銀行A在我的銀行里增加了一筆存款,同業還是銀行間,這樣的話,這個例子就好像銀行放貸給我呀,銀行A管我借錢,我借給銀行A錢,同時我在銀行里多了存款,這就是銀行借我錢,這個時候就是銀行間接融資了,所以我們可以看銀行如果有資產轉移的話就可以算得上融資,如果沒有資產轉移,例如儲戶購買,就不算是融資. 所以我們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注意資產負債表引起了怎樣的變動.我們不應該被產品所迷惑,而更應該關心他們的資產負債表.如果是僅資產轉移,是一種方式,如果是資產所有發生轉移,又是另外一種概念,這在會計上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融資是什么意思相關文章:
★ 立春習俗中的打春牛是什么意思
★ ECMO是什么意思
★ 什么是網址?網址是什么意思
★ E-mail地址中的符號@是什么意思
★ 小雪的寓意是什么意思
★ 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什么意思
★ 三伏天是什么意思
★ 進博會是什么意思簡介
★ 24節氣小雪是什么意思呢
★ 2020六穩六保是什么意思
上一篇: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區別與聯系
下一篇:融資租賃的會計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