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字指經濟活動中支出多于收入的數字,國際赤字融資是什么呢?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國際赤字融資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際赤字融資
政府為彌補財政赤字而籌措資金。赤字融資可分為國際融資和國內融資兩大途徑。國際融資的方法主要有:(1) 國際援助,(2) 國際優惠貸款,(3) 國際商業貸款,(4) 外債拖欠等。
什么是赤字融資
赤字融資是指當政府進行赤字支出時,就會出現年度赤字,并且國債增加,就需要進行融資。如何對進行赤字融資,是由個人或單個機構決定的;而是由追求各自政策目標最大化的多個機構相互作用決定的。
赤字融資的方式
對赤字進行融資有幾種方式,不過,在實際操作中,往往三種方式共同使用。最明顯的融資方式就是增加稅收,這是最簡單的一種方式,但是,實際上,政治家不愿意這么做。美國的憲法賦予國會制定稅收政策這一特殊權力,但總統可以提出修正意見。從1948年開始,美國大部分的主要稅收立法都采納了總統的意見。大體上講,財政部負責提出稅收方案,其余的執行委員會則研究該方案可能帶來的經濟影響和收人影響。國會在參議院和眾議院都擁有自己的委員會,這些委員會專門研究和修改稅收方案,并聽取公眾關于方案修改的意見。稅收變化必須經過眾議院和參議院的同意,以及總統的簽字才能通過。大量的政客,包括民主黨和書和黨,都發現投票反對稅收增加比消除赤字本身更有利可圖。為了能夠再次當選,政客們幾乎不會提出增加稅收這一方案。
除了增加稅收,政府還可1以通過借款來對赤字進行融資。如果政府的支出超過稅收收入,那么籌措必需的資金的另一種方式就是出售政府證券。短期國債、中期國債、長期國債都是政府對公眾的借款,公眾為政府收入籌集資金并擁有對政府的債權,即政府必須在未來的某一時點償還這些債務。一般而言,如果不能提高稅收,政府往往會采取債務融資的方式。既然政府必須籌集所需的資金,那么發行債券就是不可避免的。
通常,美國財政部會以周為單位組織政府債券的拍賣來為聯邦赤字進行融資。聯邦儲備委員會充當財政部的代理機構,授權每個聯邦儲備銀行拍賣政府債券。潛在的購買者通過投標出價來購頭債券,既司以采用競爭的出價方式,也可以采用一非競爭的出價方式。在作競爭的出價方式中,購買者同意接受平均價格,而這一平均價格是由競爭報價決定的。投標出價者必須在特定的時間內帶上銀行支票趕到拍賣的地方進行報價,最高的競爭性報價和非競爭性報價都會被接受直到所需的資金籌措完畢。盡管大部分的投標出價是由金融機構報出的,但是,任何擁有足夠資金的個人也可以報價。
財政部為聯邦赤字融資而出售政府債券的一個直接后果就是國債增加:美國的債務總額增大。只要擁有很少的資金,機構和個人都可以購買政府債券。這些機構既包括私人機構,如銀行和公司,也包括公共機構,如聯邦儲備系統、州政府或地方政府。此外,國外的商業機構和政府也可以購買美國的政府債券,而且國外的和美國的居民也可以購買。如果政府出現財政盈余,可以從各個債券持有者手中回購證券以減少國債額。
第三種融資方式是債務貨幣化一一即政府為赤字融資印制鈔票。聯邦儲備委員會是負責執行貨幣政策和規范整個美國金融體系的機構。聯邦儲備委員會追求許多經濟目標,包括價格穩定、充分就業和金融市場穩定,并通過運用貨幣政策工具來實現這些目標。它還有權決定什么時候以及以何種方式改變貨幣供應量以實現某些目標。使用貨幣工具最多的地方是美聯儲買賣政府證券—或者叫公開市場操作。當美聯儲購買政府債務時,新的貨幣被注人到經濟中,貨幣供應量增加,而經濟中的債券減少。當美聯儲出售政府債務時,相反的情況就會出現,貨幣供應量下降。在國債方面,當公共機構從公眾手中購買政府債務時,債務的分布情況就會發生變化。
當美聯儲決定進入貨幣市場時,其程序與財政部拍賣債券很相似。首先,制定公告:美聯儲將進入市場購買或出售政府債券。然后,通知私人交易者,收集各種報價。最后,美聯儲購買或出售債券直至達到要求的數量。
債務貨幣化既可以說是一項獨特的政策目標,也可以簡單地說是美聯儲追求經濟目標的一個副產品。執行貨幣政策的一個正常程序是美聯儲進入債務市場,并以天為單位對貨幣供應量作出調整。美聯儲進入公開市場進行政府債券的買賣是完全獨立于任何赤字融資政策的;買賣政府債券是控制貨幣供應量的必需環節。有時,美聯儲會制定政策,明確地要求債務貨幣化。這種政策通常是聯邦儲備委員會希望實現其他的目標如金融市場穩定,尤其是利率穩定的結果。有了這些政策,美聯儲可以積極地干預債務市場,不僅可以改變貨幣供應量,還可以達到為部分赤字進行融資的特殊目的。
赤字融資法案什么意思?
首先,“財政有赤字,銀行發票子”,這種論點只是簡單定式的來說明財政赤字與現金發行的關系,是過去比較流行的論點,在現代經濟生活中基本是不適用的?!俺嘧秩谫Y”一般是指一國的央行通過增發貨幣借給各商業銀行,來擴大銀行體系的貨幣供給能力,是銀行體系的投資和借貸年增長率超過儲蓄性存款(不包括貨幣性存款)年增長率,已達到動員社會資源的目的。這種方式在過去的世界和中國歷史上曾發揮過重要作用,但副作用挺大,現在基本上已不再采用。和央行向財政部直接購買國債相比,它顯得更加直接,對市場的干預程度也更明顯。另外,1995年以后,我國中央銀行法規定,中央銀行不得向財政提供借款和透支,亦不得直接購買政府債券,當然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業務購買國債,間接地為財政赤字融資是可以存在的。
其次,“赤字融資”實質也是一種“強制儲蓄”,屬于緊縮性的貨幣政策。緊縮性是 貨幣政策是指貨幣供應量小于貨幣的實際需要量,其主要功能是抑制社會總需求的增長。例如,二戰后的日本,民窮財盡,政府為刺激經濟發展,其央行便印發鈔票給商業銀行,然后商業銀行再貸給企業,支援重建。這里的“赤字融資”并沒有抵消擴張性財政政策。
最后,政府通過發行國債,只是資金在部門間的轉移,如居民、企業和商業銀行購買國債,不過是這些部門暫時不用資金的使用權轉移給政府部門,不會增加基礎貨幣量,從而也不會擴大貨幣供應量。但是這并不等于說這種赤字融資方式沒有貨幣政策效應,比如,在市場利率化的條件下,就可能推動利率的上升;另外,在國債市場和金融市場不完善的發展中國家,當政府的國債的規模過大,而政府的信譽又下降時,人們可能會對政府的償債能力失去信心,那么政府不得不增加貨幣發行量或向央行借款,結果就將赤字債務化轉變為赤字貨幣化。
國際赤字融資相關介紹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