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產業鏈包括了從上游的制漿、中游的造紙到下游的用紙.木漿及廢紙漿是主要的原材料.其中,廢紙漿是包裝用紙的主要原材料,廢紙漿中進口原料占據了相當比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于造紙行業的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造紙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造紙業作為重要的基礎原材料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造紙業關系到國家的經濟、文化、生產、國防各個方面,其產品用于文化、教育、科技和國民經濟的眾多領域。從廣義來看,造紙業包括從紙漿制造、造紙和紙制品制造等;即造紙產業其實是以一個產業鏈形式存在,即“加工生產紙漿——用紙漿造紙——用紙或紙板進一步加工”一個完整的環節。
從狹義來看,造紙業僅指用紙漿或其他原料(如礦渣棉、云母、石棉等)懸浮在流體中的纖維,經過造紙機或其他設備成型,或手工操作而成的紙及紙板的制造,即機制紙及紙板制造、手工紙制造和加工紙制造三類。
行業整合加速企業淘汰
我國是傳統造紙大國,改革開放以來,伴隨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中國造紙行業也逐步經歷著從早期的產能分散、工藝粗放式生產向集約型發展模式的過渡。通過引進技術裝備與國內自主創新相結合,中國造紙行業部分優秀企業已完成由傳統造紙業向現代造紙業的轉變,步入世界先進造紙企業行列。同時,中國也成為全球紙品產銷大國,造紙總產量和消費量已經躍居世界首位。
據中國造紙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我國規模以上造紙生產企業數量整體呈現震蕩下行趨勢,截至到2019年底,我國規模以上造紙生產企業數據下降至2524家,較2014年減少超過400家。
供需同步回升
據中國造紙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我國紙及紙板產量整體呈現震蕩上行趨勢,增速保持在低位運行。2017年,我國紙及紙板生產量首次突破11000萬噸,創歷史新高;2018年,受行業景氣度下滑影響,整體產量小幅下滑,到2019年,我國紙及紙板生產量有所回升,累計產量為10765萬噸,同比增長3.16%。
具體到各地區來看,我國紙及紙板生產主要集中在廣東、山東、浙江以及江蘇等沿海省份。據中國造紙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廣東省紙及紙板生產量為1864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17.31%,排名第一;山東和浙江緊隨其后,紙及紙板生產量分別為1830萬噸和1429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比重分別為16.99%和13.27%。
紙及紙板消費方面,據中國造紙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我國紙及紙板產量整體呈現震蕩上行趨勢,增速保持在低位運行。2017年,我國紙及紙板消費量突破11000萬噸,創歷史新高。2019年,我國紙及紙板消費量為10704萬噸,較上年增長2.54%,人均年消費量為75千克。
營收降幅收窄
據中國造紙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4-2017年,我國規模以上造紙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穩步提升,2018年以來,隨著我國造紙行業落后產能淘汰工作的持續深入以及原材料價格波動影響,我國規模以上造紙企業主營業務收入有所下滑,2019年,全國規模以上造紙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為7650億元,同比下降6.16%,下降幅度有所下降。在統計的2524家造紙生產企業中,虧損企業有560家,占22.19%。
造紙行業前景分析
一、造紙行業的風險性
1、行業競爭情況
隨著人們對紙張質量和性能要求的日益提高,以及現代造紙生產向寬幅、高速的方向逐步發展,主要應用于落后造紙產能的低端造紙網市場需求正逐漸萎縮,適應現代化造紙機要求的高端造紙網市場空間將更加廣闊。不少國內企業,通過引進高端設備、改進工藝流程,提升產品的質量和技術含量,積極開發中高端產品。國際知名造紙網企業均在我國建廠且規模越來越大,憑借其傳統優勢,繼續捍衛其在高端領域的領先位置。
2、下游造紙行業情況
公司產品主要應用于造紙行業,其市場需求與造紙行業的發展存在著緊密的關系。近年來,受國內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和國家環保政策加強的影響,中國造紙企業承受了較大的經營壓力。在此背景下,造紙行業加快了向高水平、低消耗、少污染方向發展的步伐,效率低、環保壓力大的造紙企業逐漸被淘汰。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造紙企業通過兼并重組等方式,做大規模,增強競爭力。造紙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轉型升級的力度進一步加快。
二、造紙行業競爭格局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目前我國造紙網行業形成了跨國公司獨資企業、具有一定規模的自主品牌企業和規模較小的企業并存的市場競爭格局,跨國公司獨資企業在高端市場占據絕大多數市場份額。
高端市場行業集中度較高,跨國公司獨資企業占據絕大多數市場份額;中、低端市場的行業集中度較低,市場競爭比較激烈。
中國造紙工業在發展產量的同時,更注重質量的提高。現在正不斷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規模小、污染大、能耗高的小型設備,同時積極投入高車速、大幅寬的新型造紙機。
三、造紙行業發展前景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造紙行業深度調研及行業發展投資評估報告》
造紙產業是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關系密切并具有可持續發展特點的重要基礎原材料產業,包括紙漿制造業、造紙業(含機制紙及紙板、手工紙、加工紙)、紙制品制造業三大部分,涉及農、林、化工、機械、電子、能源、運輸等領域。紙及紙板的消費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產品廣泛用于文化傳播、人民生活和工農業及國防等各個領域。紙張消費量受到全社會各個領域的直接和間接影響,與國家經濟安全息息相關,被稱為“社會和經濟晴雨表”。造紙產業以木材加工剩余物、竹、蘆葦、農業秸稈等原生植物纖維和廢紙為原料,是我國國民經濟中具有可持續發展特點的重要產業。近年來,國際形勢復雜多變,新一輪國際產業鏈變革正在進行,全球范圍內產業結構和國際分工正在進行調整,全球造紙產業格局正在發生變化,技術進步迅速,循環、低碳、綠色經濟已成為新的發展主題。造紙工業作為為制造業配套的基礎原材料制造業,在新一輪的國際競爭中將面臨嚴峻的挑戰和戰略發展機遇。
自 2001 年至 2015 年的 15 年間,造紙工業的新改擴建固定資產投資額高達1.9 萬億元,年均增長近 20%。在巨額資金的支持下,原生紙漿產量增加,高檔紙張產品比重提高,紙及紙板產量和國內消費量已連續 7 年位于全球首位,產品質量達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我國造紙工業面對的是世界上最大、最有發展潛力的紙及紙板國內消費市場和世界主要的制造業所在地,紙及紙板消費量超過亞洲總消費量的 1/2,約占全球總消費量的 1/4。
我國造紙行業形勢分析
1 我國造紙行業的優勢
1.1市場——我國造紙行業的引擎
得益于穩定有利的社會環境,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持續平穩的增長,造紙工業一路高歌猛進,行情持續向好,漿紙產品消費市場需求日趨旺盛。市場需求是推動我國造紙工業持續高速發展的原動力,即我國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對紙及紙產品的需求成為了我國造紙行業發展的實質引擎。新世紀頭10年,我國造紙行業依舊連續保持生產和銷售兩旺的態勢,增長勢頭仍十分喜人。
據國家統計局關于《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1號)》文件顯示,我國大陸總人口超過13.39億人。在“十二五”期間,我國即使人均紙和紙產品消費僅增長1千克,那么也將為我國造紙行業提供133.9萬噸的市場空間。可見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紙和紙產品的市場需求將更大。
綜合我國當前的政治經濟形勢,可以自信的說,在可預見性的將來我國紙和紙產品的市場依然廣闊,受我國整體經濟大環境的拉動,在未來一段時期我國的造紙行情仍將持續向好,紙和紙產品的生產量及消費量將更上一個新臺階。
1.2人才——我國造紙行業的驕傲
在當今這樣的知識經濟時代,人才才是實現創新、推動轉變、加快發展的核心力量,即人才是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我國造紙行業向來就有重視人才培養的傳統。目前,我國就有多個高等學校明確地設有“制漿造紙”或相似的專業,每年為造紙行業培養大批的制漿造紙高等技術人才,保障我國制漿造紙行業具有足夠的核心競爭力。隨著造紙行業就業形勢的持續利好,各個學校制漿造紙及相關專業招生人數亦不斷擴大,新增設制漿造紙及類似專業的大學也逐年增加。各省市自治區的輕工職業技術院校也在源源不斷地為我國造紙行業培養職業技術人員。這使得我國造紙行業一直是人才濟濟。
1.3 技術——我國造紙行業的保障
造紙術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它推動了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造紙術雖然經過了不同的發展時期,歷經數次演變,但其基本原理依舊未曾突破,只是在生產過程中的具體領域或不同環節分工更為明確,更為細化,實現了自動化、現代化、規模化和環保化。我國的現代制漿造紙技術經過了多年的學習和實踐已經很成熟,尤其是長期以來我國造紙行業有側重于工藝技術發展的傳統。因此,在一些具有開創性的企業的創新與發展下,我國因地制宜地發展了自己的可行的制漿造紙技術。比如,在如何充分利用我國豐富的非木材纖維資源方面,經驗豐富,已經掌握了采用略低檔的非木材纖維原料生產出與國外企業同質或更高性能的紙及紙產品技術。
2 我國造紙行業的劣勢
2.1 造紙化工——我國造紙行業的軟肋
為了保證紙產品的質量和特殊性能,當今的紙和紙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無一例外的將使用造紙化學品助劑,少則三五種,多則十幾種甚至數十種。目前,隨著造紙產能的增加,原料尤其是優質廉價的造紙原料日漸稀缺,致使造紙行業不得不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原料進行生產,通過技術手段尤其是通過添加化學助劑而采用低性能的原料生產出符合要求的或高性能的紙產品。
然而,造紙化工恰恰是我國造紙行業的軟肋。目前,關鍵的造紙助劑的生產技術主要由國外公司所掌握,這些公司并以高價向我國造紙企業銷售其產品,謀取暴利。目前國內化學品公司大都還僅限于低端產品的研究生產,或者有的僅僅是購買國外公司的原料進行復配或中間體再粗加工而已,真正有價值的專利技術依然控制在國外大公司手中。因此,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高技術含量、環保型造紙化學品是未來一段時期我國造紙化工業亟待解決的課題。
2.2 裝備——我國造紙行業的短板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科技突飛猛進的今天,唯有可靠優良的裝備才能夠為產業的穩步發展和快速提升保駕護航,可以說造紙行業小米加步槍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如今,依靠引進國外先進造紙裝備的支撐,我國已經發展成為了世界造紙第一大國。由于我國自身的裝備制造水平落后,高速、高性能的制漿造紙裝備純粹依賴進口,導致我國造紙行業一直以來都有來料加工業的嫌疑,這也使得我國這個造紙第一大國的含金量大打折扣,造紙裝備無疑是我國造紙行業發展的短板。放眼我國造紙業,目前所有企業在運營的高速現代化制漿系統和造紙機械幾乎無一例外的進口于國外公司。只有部分制漿設備和部分生產高定量紙板的低車速紙板機才由國內公司生產組裝,其核心部件或者技術也基本屬于模仿國外企業的,并無自己的專利。因此,怎樣提升我國造紙裝備這塊短板是我國政府和行業同仁需要客觀思量的問題。
2.3 資源——我國造紙行業的死穴
常言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資源,任何行業想在競爭激烈的今天實現穩定持續的工業化道路無疑是天方夜譚。
目前,我國造紙行業最重要的兩大資源,即纖維資源尤其是林木資源和淡水資源都是我國極度緊缺的資源類產品。雖然近年我國政府相繼實施了“退耕還林”,發展人工林種植,并推行林漿紙一體化工程等系列育林政策,但是“遠水解不得近渴”,林木的生長和森林的蓄積非一朝一夕所能實現。
另外,造紙行業也是名副其實的用水大戶。然而,我國卻又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是目前全球12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淡水資源總有量約2.7萬億立方米(Tm3),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國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可供開發利用的淡水資源量不足1.1萬億立方米(Tm3)。因此,如何高效的利用我國有限的淡水資源為造紙行業發展服務將是一個重要課題。
總之,必需認清當前我國造紙行業的具體形勢,在繼續堅持發展現有優勢領域、繼續完成我國造紙產業結構調整、淘汰落后產能的同時,應大力推進薄弱環節的發展,尤其需要大力推進我國造紙資源的發展,以確保我國造紙行業的持續良性發展,并為我國早日從造紙大國轉變為造紙強國夯土筑基。
造紙行業市場分析相關文章:
★ 科技工作總結參考范文五篇2000字
★ 科技工作總結報告優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