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 黃河第一橋 誰寫的
你好
在甘肅省蘭州市白塔山下的黃河上,有一座貝雷式鋼桁架公路橋,這是古老黃河上的第一座公路橋,號稱“千古黃河第一橋”,中山橋的夜景、水景和燈火融為一體 ,人觀燈,河伴燈,流光溢彩相映紅。
形成一道繁光粼浪水景共融,分外喜慶的靚麗風景線,五光十色,美不勝收。
祝你生活愉快
蘭州百里黃河風情線的導游解說詞!一定要詳細啊~拜托~!
蘭州是甘肅省的省會,處在東經102°30-104°30、北緯35°5-38°之間,位于中國陸域版圖的幾何中心,在大西北處于“座中四連”的獨特位置。
市 區南北群山對峙,東西黃河穿城而過,蜿蜒百余里。
城市依山傍水而建,層巒疊嶂,既體現了大西北的渾壯雄闊,又展現了江南的清奇秀麗。
蘭州市依托獨特的地理條件,成功建設“百里黃河風情線”,如今,這個標志性工程已成為蘭州的“城市名片”,引起國內外游客的矚目。
蘭州市修編制定了黃河蘭州市區段及其兩岸地區規劃設計,規劃東西長近50公里,面積約27.44平方公里。
規劃基于蘭州城市“兩山一川”的骨架,提出了“飛天錦帶串明珠”的總體設想,使黃河蘭州段的橋梁建設、游樂項目建設和景點改造開發統一起來,融民族風情、地方文化和現代化風格于一體,集旅游、休閑、娛樂等多種功能于一身,具有鮮明的蘭州地方特色。
.cOM
至目前,在黃河風情線上已相繼建成西游記、水車園、綠色希望、黃河母親、近水廣場、彩色噴泉、中華《龍源》雕塑園、文溯閣與皋蘭文廟、丁香園等景點,這些景點像一串明珠點綴在百里長岸。
初步完成了城區段24公里的綠化美化改造,總投資達14億元。
今天的百里黃河風情線,一條綠色飄帶與黃河交相輝映,整個風情線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水映城廓、樹伴流水”的美麗風貌,被中外游客和蘭州市民譽為蘭州市的“外灘”。
白塔山在甘肅蘭州市黃河北岸,因山頭白塔而得名。
崗阜起伏,蟠結城郊,有拱抱金城之勢。
山下有金城、玉迭二關,為古代軍事要沖。
白塔建于元代,明景泰年間重建,七級八面,上置綠頂,下筑圓基,通高約17米。
山上一、二、三臺建筑群,依山勢升高,參差錯落,綠樹叢中亭榭回廊連屬,四通八達。
風林香裊排坊、羅漢殿、三宮殿、三星殿、迎旭客閣、白塔寺、云月寺等建筑,總面積達8,000余平方米。
等臨殿閣,可憑欄遠眺日出,黃河九曲,氣象萬千。
東、西北三山之巔各有東風亭、喜雨亭、牡丹亭。
此山原為荒山,解放后,引水上山,植樹造林。
1958年辟為公園。
五泉山自然保護區位于鄂溫克自治旗大雁境內。
景區內湖光瀲滟,浮光躍金;泉水潺潺,曲折回環;風吹草低,芳草萋萋;森林激蕩,濤聲陣陣,是一處風光秀美,景色宜人的天然公園。
景區內的五泉山、敖包山和大鵬山,氣勢恢渾。
神明泉、天谷泉、賁幽泉、風木泉、命門泉群日夜噴涌,冬暖夏涼,可飲可浴。
經有關部門化驗表明,此處泉水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是很有開發利用價值的寶貴自然資源。
進入冬季,五泉形成一個獨特的景觀,溫暖的泉水在樹叢中霧氣升騰,形成美麗的樹掛。
泉水在沼澤地里結冰成塔,形狀各異,別有情趣。
夏季的旅游旺季,旅游點主要以餐飲、娛樂、觀賞為主業,輔以職工休養。
景區內還有游船碼頭、動物園、漁場、牧場、敖包、別墅和具有濃郁民族風情的蒙古包、歐式風格的修養所等。
交通方便,通訊便捷,有公路直達五泉山下,是游客觀光旅游,休閑度假的好地方。
上一篇:永定土樓導游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