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試中,閱讀理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好多同學在做閱讀理解的時候,卻無從下口,導致出錯率過高。誠然,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日之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曹邦輔傳文言文閱讀答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曹邦輔傳文言文閱讀答案
曹邦輔,字子忠,定陶人。生而穎異,器量宏深,嘉靖十一年進士。歷知元城、南和,以廉干稱。擢御史,巡視河東鹽政。巡按陜西,劾總督張珩等冒功,皆謫戍。
柘城賊師尚詔反,陷歸德。檢校董倫率民兵巷戰,手刃數賊,與其妻賈氏俱死之。又陷柘城,劫舉人陳聞詩為帥。不聽,斬從者協之。聞詩紿曰:“必欲我行,毋殺人,毋縱火。”賊許諾,擁上馬。不食三日,至鹿邑自縊。賊圍太康,都指揮尚允紹與戰鄢陵,敗績。允紹復擊賊于霍山賊圍之兵無敢進邦輔斬最后者士卒競進賊大漬擒斬六百余人尚詔走莘縣,被擒。
三十四年,拜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倭聚柘林,遂犯南京,破溧水,抵宜興。為官軍所迫,奔滸墅。副總兵俞大猷、副使任環數邀擊之,而柘林余賊已進據陶宅。邦輔督副使王崇古圍之。賊走太湖,追及之,盡殲其眾。副將何卿師潰,邦輔援之。以火器破賊舟,前后俘斬六百余人。侍郎趙文華欲攘其功,邦輔捷書先奏,文華大恨。既而與浙江巡按御史胡宗憲會邦輔攻陶宅賊,諸營皆潰。賊退,邦輔進攻之,復敗,坐奪俸。文華奏邦輔避難擊易,致師后期,總督楊宜亦奏邦輔故違節制。給事中夏栻、孫濬爭之,得無罪。文華還京,奏余賊且盡,而巡按御史周如斗又奏失事狀,帝頗疑文華。文華因言:“賊易滅,督撫非人,致敗。臣昔論邦輔,栻、溶遂媒蘗臣。東南涂炭何時解。”乃逮系邦輔,謫戍朔州。
隆慶元年(1567年),楊博為吏部,起邦輔左副都御史,協理院事。進兵部右侍郎,理戎政。尋以左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督薊、遼、保定軍務。言修治邊墻非上策,宜急練兵;兵練而后邊事可議。以給事中張鹵言,召為右都御史,掌院事。未幾,轉南京戶部尚書。奏督倉主事張振選不奉約束。穆宗深然其言,為黜振選,飭內外諸司,然迄不能變。
邦輔累乞骸骨,不聽。萬歷元年給由赴闕,復以病求去,且言辛愛有窺覦志,宜慎防之。遂致仕去。居三年,卒。贈太子少保。
邦輔廉峻,歷官四十年,家無余貲。撫、按奏其狀,詔遣右評事劉叔龍為營墳墓。
(選自《明史?列傳第九十三》)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聞詩紿曰紿:欺騙
B.賊走太湖,追及之及:趕得上
C.邦輔進攻之,復敗,坐奪俸坐:因……犯罪
D.為黜振選,飭內外諸司飭:通“敕”,告誡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①都指揮尚允紹與戰鄢陵②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
B.①文華還京,奏余賊且盡②猶且從師而問焉
C.①以給事中張鹵言,召為右都御史②以勇氣聞于諸侯
D.①詔遣右評事劉叔龍為營墳墓②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3)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允紹復擊賊于霍山/賊圍之兵/無敢進/邦輔斬最后者/士卒競進/賊大潰/擒斬六百余人
B.允紹復擊賊于霍山/賊圍之/兵無敢進/邦輔斬最后者/士卒競進/賊大潰/擒斬六百余人
C.允紹復擊賊于霍山/賊圍之兵/無敢進/邦輔斬最后者士卒/競進/賊大潰/擒斬六百余人
D.允紹復擊賊于霍山/賊圍之/兵無敢進邦輔/斬最后者/士卒競進/賊大潰/擒斬六百余人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與分析,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曹邦輔在應天做巡撫時,倭寇聚集在柘林,曹邦輔督促副使王崇古包圍敵賊,敵賊逃跑到太湖,被官軍追上,并在此將賊寇全部殲滅。
B.隆慶元年,曹邦輔擔任左副都御史協助處理院務,后來又晉升為兵部右侍郎,管理軍政。他認為修治邊墻不如緊急練兵,兵練成之后才能謀議邊事。
C.曹邦輔與趙文華有矛盾,在攻打陶宅賊眾失敗一事上,被趙文華奏告,說他避難擊易,負有責任,并因此被剝奪俸祿,貶謫到朔州。
D.曹邦輔剛正不阿,清正廉明,曾經彈劾總督張珩,檢舉督倉主事張振選不聽管束,做官四十年,死后家里沒有余錢。
(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賊易滅,督撫非人,致敗。臣昔論邦輔,栻、濬遂媒蘗臣。
②復以病求去,且言辛愛有窺覦志,宜慎防之。遂致仕去。
答案:
(1)D
(2)C
(3)B
(4)C
(5)①倭賊不難消滅,總督巡撫不稱職,致使戰敗.我先前指控曹邦輔,夏栻、孫濬竟然誣陷我.
②(曹邦輔)再次稱病請求辭官,并進言說辛愛有暗中伺機侵犯的意圖,應當謹慎防備他.終于退休離去.
文言文閱讀朗讀停頓與節奏劃分的基本方法
(1)主謂之間、謂賓之間、謂語中心詞和介賓短語之間要停頓;
(2)句首發語詞后要停頓;
(3)句首關聯詞語后要停頓;
(4)句首狀語后要停頓;
(5)“古二今一”詞語之間要停頓;
(6)表轉折意思的句子中,按照“而前則前”的原則劃分朗讀節奏;
(7)有省略成分的地方要停頓;
(8)“也”“乎”等語氣助詞后要停頓;
(9)古人的姓、名、字、封號、謚號、謙稱、自稱、別稱、尊稱、官名、文體名稱等的后面要停頓。
語文記敘文閱讀答題技巧
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記敘順序:
1)、順敘(按事情發展先后順序) 作用:敘事有頭有尾,條理清晰,讀起來脈絡清楚、印象深刻。
2)、倒敘(先寫結果,再交待前面發生的事)
作用:造成懸念、吸引讀者,避免敘述的平板單調,增強文章的生動性。
3)、插敘(敘事時中斷線索,插入相關的另一件事)
作用:對情節起補充、襯托作用,豐富形象,突出中心。
4)、平敘(使文章條理清楚,便于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
a、一種是“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即先說甲的事,再說乙的事,兩邊都交待清楚;
b、一種是時而說甲,時而說乙,按照情節發展的需要輪番敘述,使讀者對甲和乙的命運都處于關心的狀態中。
記敘文的間接抒情方式:寓情于景、寓情于事、寓情于理。
記敘特點:
1).側重寫人的記敘文,以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描寫為主,如《背影》。
2).側重記事的記敘文,以敘述事情的發生、發展、經過和結果為重點,如《一面》。 3).側重繪景的記敘文,以描繪景物、寄托情懷為主,如《春》。
4).側重狀物的記敘文,以狀物為主,借象征抒懷,如《白楊禮贊》。
記敘人稱:
1).以“我”的口吻或角度來敘述的是第一人稱,便于直抒胸臆,讀起來有一種親切感和真實感。
2).以第三人稱的角度來敘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場景等,其優點在于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能從更多的方面自由地敘述。
文言文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 2021高考語文答案
★ 2021周處改過自新文言文閱讀答案
★ 2021屈原至于江濱文言文閱讀答案
★ 2021祁奚舉賢文言文閱讀答案
★ 2021古渡口現代文閱讀答案
★ 2021女兵墓現代文閱讀答案
★ 2021我愛小院現代文閱讀題答案
★ 2021握緊你的右手現代文閱讀答案
★ 2021年味兒淡了現代文閱讀答案
★ 閱讀訓練方法
上一篇:禹強讀小學的時候現代文閱讀答案
下一篇:靜沈從文閱讀題答案